第247章
作者:
姚颖怡 更新:2025-10-22 14:25 字数:3172
她说了秀秀的身高长相,又指着掉落赭石的地方,简单说了事情的经过。
两个小叫花子一拍胸膊:“哥,不对,姐,这事交给我们啦,老大说了,哥,不对,姐,你让咱们办事,咱们一准办好。”
说完,两个便一溜烟地跑了。
没过一会儿,他们又跑了回来:“打听清楚了,今天早上有个姑娘从这里路过,有个人挑着担子迎面走过来,那担子撞到姑娘,把姑娘撞倒了,当时刚好有两个婶子走过来,让那人不要走,她们扯着那人,一起把那姑娘送去医馆了。”
赵时晴皱起眉头,这套路怎么听着有点像人贩子呢。
“知道是哪家医馆吗?”赵时晴问道。
小叫花子摇摇头,他们问的也是叫花子,当时听到吵嚷,那叫花子还凑过来看热闹,不过被那两个婶子给轰开了,再后来那叫花子又过来时,这几人全都不见了,由此推断出是带那姑娘去医馆了。
赵时晴记得这附近有家医馆,没等她吩咐,泥鳅便飞奔着去了,片刻后回来,摇摇头:“那家医馆今天一个病人也没有,更别说是个年轻姑娘了。”
赵时晴的心怦怦直跳,秀秀不是普通姑娘,她同样也是一桩灭门案的幸存者。
赵时晴不知道这是单纯的人贩子拐带少女,还是山门的人斩草除根。
她更不知道报官有没有用。
“不管有没有用,先去报官吧。”
很多人家的姑娘丢了,家里瞒着不肯报官,生怕影响名声。
可赵时晴不怕,什么名声不名声的,哪有命重要。
泥鳅去报官,赵时晴则叫来小乖,又飞奔着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甄五多。
甄五多立刻叫齐自己的护卫,让他们出去找人。
可是正在所有人准备出门时,外面忽然传来说话的声音,赵时晴的耳朵动了动,这声音,是秀秀?
秀秀竟然自己回来了!
看到活生生的秀秀,赵时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细看之下,还是看出秀秀与平时的不同。
她是个手巧的姑娘,头发一向梳得一丝不乱,可是现在,却是乱蓬蓬的,衣裳也被撕破了几处。
赵时晴一把抱住秀秀:“你没事吧?”
秀秀摇摇头:“没事没事,我遇到拐子了,好在被人救了。”
还真是遇到拐子了!
赵时晴拍拍她,对万如意说道:“如意姑姑,劳烦你先陪秀秀去换衣裳。”
她又让凌波拿了珍珠末给秀秀压惊。
片刻之后,秀秀重新坐到她们面前时,端着茶杯的手还在发抖。
可见,这姑娘今天吓得不轻,她已经表现得比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要镇定了。
秀秀讲了今天的经历,早上她被撞倒之后,那两个婶子便出现了,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便让那个挑担子的带她去医馆,然后她便没有了知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她可能是中了她们的迷药。
她醒来时已经是在官道上了,她大声呼喊,可是刚喊了一声,那三人便发现她醒来了,立刻堵住她的嘴,正要再给她用迷药,骡车却被前面的一驾马车给拦下了。
赵时晴忙问:“救你的是什么人?”
秀秀说道:“我运气很好,恰好遇到官府的人,那马车就是官府的,当时便有穿着官衣的人将车把式拽了下来,我趁机咬了其中一个婆子的手,那婆子的手刚一松开,我就大喊救命,官爷们撩开车帘,我就这么被救下来了,也是官府的人把我送回来的,我不想惹麻烦,只让他们把我送到前面的巷子口,我自己走回来的。”
赵时晴问道:“知道是哪个衙门的人吗?”
秀秀点头:“他们是户部的,有好几驾马车,救我的是那驾马车上都是户部的衙差,他们说是前面的大人听到有人喊救命,让他们过来拦车的,我问是哪一位大人,他们说没有大人的吩咐,他们不敢说。我想好了,回头我亲手做些点心送过去,见不到那位大人,就给那些抓住坏人的衙差尝尝。”
赵时晴笑道:“知恩图报,好啊!”
听秀秀说那些衙差已经把车把式连同三个人贩子送去京衙了,赵时晴也放下心来,虽是一场虚惊,可若是没有户部的人刚好路过,秀秀便很难脱身。
“你们几个小的,还有张野,以后谁也不能单独出门,听到没有?”甄五多说道。
沈望星忙道:“不用算上我,我既不是姑娘,又不是小孩。”
甄五多:“你也不行,你没听说过黑窑吗?把你送到黑窑里当窑奴,这辈子也别想活着回来了。”
沈望星吓得缩缩脖子,小生怕怕!
第202章 两件事(两章合一)
等到纪大娘过来,听说秀秀遇到拐子之后,便把她听到的那些拐人的事,东拼西凑口沫横飞讲了一通,众人听得心惊肉跳,纷纷打听自己能卖多少钱。
“秀秀、凌波,你们两个长得不丑,又都是读过书的,少说也能卖到十两。”
“望星啊,你的脸倒是够白,送到小倌堂子里能卖五两。”
“泥鳅,啧啧,你这小身板,怕是不好卖啊,就老爷子说的那种黑窑能收你了,一百文,不能更多了。”
“哎哟喂,小野哥儿啊,你年纪大了点,如果你只有三四岁,保证比他们都要好卖,买回去就是大金孙,可你现在九岁了,记事了,当孙子肯定不行了,只能卖给大户人家当小厮,也就五两银子吧。”
说来说去,泥鳅最便宜,最不值钱。
泥鳅郁闷了。
赵时晴听着好笑,忽然想起碎大石兄弟自卖自身的事了,对了,赵廷珞丢了一个弟弟,碎大石兄弟就是因此受到启发才卖身葬兄的。
“纪大娘,我有个朋友是宗室子弟,他弟弟也丢了,拐子肯定没胆子去王府里拐孩子吧?”
纪大娘哼了一声:“越是大宅门里,腌臜事就越多,但凡是大宅里丢孩子的,十有八九,不对,是十足十,就是他们自家人捣的鬼。”
赵时晴不说话了,她想起了小郡主阿映,可不就是被亲小姨送到拐子手里的吗?
却听到泥鳅说道:“我捡到我弟时,院子里的婶子们都说我弟一看就是有钱人家才能养出的小孩,他该不会也是被自家人给扔出来的吧,我弟太可怜了。”
赵时晴一怔,她想起在那间陈旧狭小的屋子里,第一次见到泥鳅的弟弟小宝时的场景,那个孩子生得粉雕玉琢,玉雪可爱,尤其是他依偎在又黑又瘦的泥鳅身边时,对比鲜明,一个像是在精心捏成的,另一个则像是女娲娘娘随手甩出的泥点子。
赵时晴暗暗对泥鳅说一声抱歉,她真的不是故意贬低小伙伴,实在是这兄弟二人相差太大。
她问泥鳅:“我只知道你是被从烂泥塘子里捡到的,那你弟呢,你从哪里捡到他的?”
泥鳅有点不好意思:“那天我一整天没有做成一单生意,晚上饿得前心贴后背,就在街上四处转悠,想看看有没有瓜漏让我捡......”
赵时晴知道泥鳅口中的“做生意”,就是没本生意,那时泥鳅只有十二岁,抚养他长大的阿爷死了,他只能靠“手艺”吃饭。
泥鳅继续说道:“我走到城南的胭脂巷,你们也知道,那地方晚上也有客人,那些客人都是不差钱的。”
小伙伴们齐齐摇头:“我们不知道,我们都是好孩子。”
泥鳅一梗,好吧,和他相比,他们真的都是好孩子,至少人家没有当过小偷。
“当时已经很晚了,我看到有个婆子手里提着一只大包袱,这么大。”泥鳅用手比画着大小,继续说道,“我看她鬼鬼祟祟走进北甲街,北甲街你们知道吧,就是从胭脂巷进去,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北走,有好几家小倌堂子的那条街。”
小伙伴们再次齐齐摇头:“我们不知道,我们没去过。”
泥鳅再次心梗,他明明听过他们眉飞色舞说起在胭脂街的见闻,怎么这会儿一个两个全都没去过呢。
他只好继续说道:“我看那婆子手里的包袱像是有点重量,便悄悄跟在那婆子身后,当时天已经黑了,红灯笼影影绰绰,那婆子东张西望,我藏在黑影里,她没有看到我,她先是去了越人歌,只在门口看了一眼,便绕到越人歌的后巷,我猜她当时要去的就是越人歌,可当时刚好有人出来,那婆子便低着头继续往前面走。
越人歌前面是芙蓉锦,那时芙蓉锦的一名小倌跳河死了,芙蓉锦吃上官司,那两天没有打开门做生意,别家就连后门也全都挂着灯笼,只有芙蓉锦的后门黑灯瞎火,冷冷清清。
那婆子走进黑暗里,等她出来时手上已经空了,我见她走了,便过去一看,那包袱就放在芙蓉锦的后门外面。
当时芙蓉锦的后门是关着的,周围也没有其他人,我便将那只包袱捡走了。
刚开始我很高兴,可是后来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如果里面有钱,谁会放在芙蓉锦外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