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作者:卢卿卿      更新:2025-10-24 13:03      字数:2929
  阳生,有何事不妨直言,不必顾忌。宋凛生安抚般地看着阳生。
  有些事他倒是知道,只是不知阳生为的是哪一桩哪一件。
  阳生垂头闭眼,脑中似天人交战、万分煎熬,只听得他一声叹气仿佛狠下心来,再抬头时,那双眼已经睁开,闪着奇异的水光。
  宋大人,请宋大人秉公执法,还我家大人一个公道。
  宋凛生心中一动,面上却不见波澜,不知此话怎讲?
  对呀,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文玉有些摸不着头脑。
  即便贾大人出手了结了程廉,但事情查清之前,并没有人要把贾大人怎么样。
  阳生此时冲到宋凛生面前说这样的话,倒有些古怪了。
  阳生并未接话,而是一手伸入怀中,摸出个什么东西来。
  文玉瞧那形状四四方方的,却没什么厚度,借着月色她将其看得分明,却看不出是个什么。
  她抬头望向一侧的宋凛生,拿疑惑的眼神示意。
  这东西文玉不认得,宋凛生却很是熟悉。
  从前在上都他父亲、兄长的案牍之上,少不了这些,而现下他每日在府衙也常同这些打交道。
  阳生将其递到宋凛生眼前
  是一封公文。
  宋凛生双手接过,缓慢摊开来。
  下官贾仁,明淮人氏,为官十余载
  公文中的内容在宋凛生眼前显现。
  宋大人,请恕小人多嘴。
  今日之事大人也在场,文娘子更是亲历者。阳生求助似地看了文玉一眼,又接着说道。
  当时那番境况,若非我家大人及时出手,恐怕文娘子性命堪忧。
  阳生一口牙近乎要咬碎,他知道他这样冒失闯进宋宅,非要见宋大人,实在不妥。
  而他说的这些话,更是逾越。
  可他即便冒着叫宋大人撵出去,拖到街上打的风险,也不得不说。
  即便失手将那贼人射杀,却也是他绑架文娘子在先,勒索贾大人在后,实在是他咎由自取。
  我家大人即便算不得功德一件,却也不该背上泄愤杀人的罪名。
  阳生眉头紧皱,面色冷白,躬身向宋凛生见礼,而后接着说道。
  我晓得百姓当中流言四起、难以止息,皆道贾大人是为了一己私欲、杀人灭口。
  别人怎么说,他可以不在意,关键是宋大人会怎么想,会怎么看待此事。
  阳生双目颤动,有些心神不宁,可若是这样轻而易举便可胡乱给人扣帽子,只怕会令人寒心。
  宋大人试想,如果人人顾忌,再有此事,谁会愿意做那个射第一箭的人。
  他说的并非此事,也远不是简单的射箭。
  他说的是往后可能发生在江阳府的每一次意外、可能身陷危难的每一个人,而那时的他们,会有一个愿意射箭的贾大人么?
  而阳生说此番话的意图,宋凛生自然明白。
  还请宋大人查明此事,还贾大人一个公道。阳生一语道罢,掷地有声。
  他双目炯炯、满是期盼,似乎一定要得到宋凛生确切的答复才肯罢休。
  宋凛生并未接话,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公文
  言行无状、履职有失,自知过失杀人、罪孽深重,请辞同知一职。
  最后一个字上全是晕染的墨迹,将那纸张浸透了大半。
  宋凛生捏在手中,仍能嗅到清晰可辨的墨香。
  这公文方才写下不久,或者说,是正在写着的时候,便叫人夺走了,是以染着墨团。
  贾大人,他想辞官?
  第111章
  宋凛生一顿,眼中波澜不惊,只抬眸看着阳生,并未出声做出什么许诺。
  那一双眼淡淡地盯着阳生,好似寒潭古井一般,几乎要将人吸进去。
  一时间院中无人说话,偶有几声虫鸣响起,点缀着深沉似海的月夜。
  文玉立于一旁,将宋凛生手中的公文看了个分明,可宋凛生既不出言,她便也不搭话。
  阳生一颗心几乎是架在火上烤,如同烈火油烹一般。
  他与这宋大人确实并不相熟,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如今贸贸然地说这些话,宋大人有些不为所动也是应该。
  可这两日宋大人为了查清此事,一直将自己泡在府衙之中,衣不解带地彻夜忙碌,由此便可见他并不是个冷眼旁观的人。
  阳生定定心神,他先前确实因为宋大人初到江阳,有些
  可他更多的是为贾大人不平,贾大人勤勉多年尚不曾被提拔至知府一职,可宋大人年纪轻、阅历浅,竟直接做了正职。
  不过自从上回意外见到了宋大人,与他打了交道,他这才知道宋大人此人的不同凡响之处。
  他一直当宋大人是贾大人的竞争者,可宋大人却不然,在自家大人受人勒索之时,是宋大人慷慨解囊。
  思及此处,阳生更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将此公文送过来,并非我家大人的授意。
  宋凛生眸光一转,看向一旁的文玉,正巧文玉也正瞧着他。
  想来大人是想明日受审之时,亲自交由宋大人裁定。阳生一顿,只觉喉头艰涩万分,是叫我偶然撞见,这才匆忙来寻宋大人。
  今日之事,事发突然,其实一直到打道回府,他也未曾完全反应过来
  自家大人杀了人。
  他往日里在府衙办差,即便没有单独查过案,却也多少知道一些。
  若有作奸犯科之人,应抓捕归案,按律法惩治,任何人不得滥用私刑。
  即便是一府同知也不可如此行事。
  这也是今日在河滩之上,百姓会有那样激烈的反应和情绪的原因。
  他私心里,自然是认为并无不妥,那人哪怕是抓回了府衙,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既然是多年前的逃犯,新账旧账一道算了,只怕最终也是个人头落地、身首异处的结局。
  因而方才去同知院送饭的时候,瞧见他阿爹端坐于案前竟然在写这种东西,阳生只觉得不可理喻。
  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为祸一方、伤人性命的人,致使他阿爹这样的好人蒙冤,甚至要闹到辞官请罪的地步?
  那人
  宋大人,我知道宋大人是个秉公执法的好官,定然会审慎地处理此事。阳生心中一动,搜肠刮肚地想着先前的事,更何况
  他本不应在此时说这些,他阿爹不是挟恩图报之人,可事出有因,他也管不了那许多了。
  更何况当日宋大人同文娘子有难,还是我家大人派人前去救援
  阳生面上灼热无比,几乎要烧起来,可一想到阿爹将要面临的处境和其不堪受辱主动请辞的行为,他又觉得说几句求情的话并非什么为难之事。
  就请宋大人看在那回的份上,酌情处置此事!
  阳生一语道罢,宋凛生还未回过神来,他想着的是另一回事。
  阳生口中所说的好官,他是好官吗?
  文玉眼尾一扫,从阳生的面上拂过。
  照他这话,当日她和宋凛生获救,确是贾大人派穆大人出城巡防不假。只是不知道阳生所说的派人救援,是专为救她二人而来,还是寻常的巡防呢?
  这其中,可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你是说,我是好官?宋凛生的声音响起。
  阳生似乎不曾预料到他会有此一问,毕竟这并非他这一番话的着重之处,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不止阳生,就连文玉也有些讶异。
  自自然是。
  宋大人此话何意,难不成是试探他的诚意,以辨话中真假。
  宋凛生将手中的公文合上,一手负于身后,一手将其掂着置于眼前,正放在阳生眼前。
  那在你看来,贾大人可是一位好官?宋凛生徐徐问道。
  那是自然,这还需分说?
  阳生有些不明所以,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答道,而后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旁的什么,不由得看了一旁的文玉一眼。
  他阿爹虽则严肃古板一些,有时办事又过于雷厉风行,百姓偶有微词,可大体上他阿爹还是一位廉政爱民的好官。
  这没什么值得怀疑的。
  意料之中的答案,宋凛生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惊讶的,他轻轻颔首,神色复杂地凝了阳生一眼。
  只是,好与坏之间,善与恶两端,究竟是依靠什么来判定的呢?
  宋凛生轻舒一口气,极浅的叹息在微凉的夜色里混着风声消散了。
  见他不说话,文玉这才得了空当发问,你是说,贾大人知道我与宋大人有难,特意遣穆大人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