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作者:
青衣无袖 更新:2025-10-24 13:08 字数:3205
结果却被淳于王妃狠心夺走她两个孩子!
在她的书信中还提及淳于王妃对两个孩子十分苛刻,又因为小儿先天不足,王妃对其不甚喜欢,甚至生出了抛弃他的想法。从一开始,王妃想要的是一个能够袭爵的健壮男孩,未曾料想白氏会一胎生下两名男婴,于是从他们出生起,王妃就已经在他们兄弟俩之间做出了选择。
只有强者才配做她的儿子,也只有能够活下来的强者才能袭承王爷的爵位,正因为如此,从小就不被她选择的殷景龙向来就与她不和。
白丘将这些书信一张一张整理好交给含玉,这一刻他如释重负,他守护了这个木箱子多年,终于可以把它交给需要的人了,他和父亲也算是能够还清白澈对他们家的恩情了。
含玉一行人得到书信后决定尽快启程回京,这一路上,徐管事总是唉声叹气的,辛大问他为何叹息。
他托腮沉思,一脸愁容。
“老身是在担心咱家王爷在牢里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那些可恶的狱吏会不会欺负他?王爷从小到家,锦衣玉食,从未吃过这牢狱里的苦,老身甚是担忧啊!”
含玉忍不住偷笑:“向来就只有他欺负别人的份,谁还敢欺负他啊?”
徐管事反驳道:“先前王爷因为铁面无私、行事专断的性子在朝堂上树敌不少,得罪了不少朝臣,眼下落了难,也不知那些被他得罪过的人会不会趁机报复他?含玉难道不懂墙倒众人推的道理吗?”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负责审问玉章下落的宫尚书就是殷景龙的政敌之一,上次没能给他烙上几个铁印,这次他变本加厉了。
皇宫的天牢里,殷景龙坐在铁椅上闭眼小憩,他被抓进这座牢狱后已经两天没合过眼了,那些狱吏们轮番上阵逼问他玉章的下落,结果都没问出什么来。
这一次,宫尚书从内侍房里带来一位老太监。
“温公公,这净身一事,你比较熟,待会儿有劳你了。”
“尚书大人当真要给他净身啊?就不怕陛下和老王爷怪罪吗?”
“他是谋逆篡位的反臣!陛下亲自下令把他关进来的,又命本官负责审查他,又怎么会怪罪呢?至于贤亲王那边,他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更何况他假父子不和多年了,本官又不是要他的命,只是要他的命根子而已,应该不会有问题的。温公公只管动手,其他的后果都由本官来承担。”
温公公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拿着刀的手不安地颤抖着,他本不想趟这趟浑水,无奈被这磨人的宫尚书给带来,说要给囚犯净身。
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囚犯,来到这牢狱之中,才发现他这是要给胤王净身?
温公公立刻打退堂鼓,佯装头风发作,手抖难控,可这天杀的宫尚书一眼看穿他在装,还拿先前他收受贿赂的事来威胁他,不动手就将他送去内务府。
一边是被陛下治罪,一边是得罪胤王,两者之间他还是选择沦为阶下囚的胤王。
殷景龙见到这位经常在后宫走动的老太监,又瞧见他手里还拿着一把专门用来给男子净身的刀,他讥笑中带着讽刺。
“温公公这是想将本王也纳入你的内侍房了?”
“对不住了,胤王,奴才也是被逼的,您忍着点,很快就好。”
温公公举起净身刀朝殷景龙走来。
“放肆!你敢动本王试试?”
殷景龙伸腿猛踹,将那老太监踹出几步之遥,老太监摔倒之后还翻滚了几下,手里的刀则落在了宫尚书的脚边。
宫尚书拾起净身刀,叱骂道:“我就知道你腿瘸果然是装的!很好!现在又加上了一条欺君之罪!殷景龙你罪无可恕,温公公下不去手,那本官亲自下手!”
就在他举刀朝着殷景龙□□之下捅去之时,不料殷景龙早已偷偷解开了手上的镣铐,一手掐出他的脖子,另一手夺过他手里的刀,将那刀背刻意在宫尚书的脖子上来回摩擦。
“你你你~你敢反杀本官?杀害朝廷命官,罪加一等,你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反正横竖都是一死,本王正想拉个垫背的,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殷景龙疯批的冷笑声响彻天牢,那笑声在宫尚书听来恐怖极了。
都说人在绝望之境,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来,这一刻,宫尚书开始后悔不该这么过分。
于是他挤出难看的笑脸乞求道:“是我错了,求王爷饶我一命!
“哼!本王不需要你的道歉,把天牢的钥匙拿来!再把你身上的衣服脱掉!”
宫尚书虽不情愿,但无奈照做,那温公公则跪在角落里一声也不吭。
殷景龙命令他快些脱衣,他调换了自己和宫尚书的衣裳,然后用铁链将其捆绑在铁椅之上。
那把净身刀贴着他的大腿根子来回滑动,吓得宫尚书两腿哆嗦。
殷景龙蔑笑道:“尚书大人抖什么呀?要知道这把刀可不长眼睛,若是不慎伤了您的命根,可就不能怪本王了。”
“您要的我都给您了,能否放过我呢?”
“放了你岂不是便宜了你?你暂且先在此处尝尝牢狱的滋味,本王没空陪你了。”
他转动着手里的刀,捡起地上肮脏的麻布堵住他的嘴,然后冷笑着转身,扬长而去。
殷景龙偷梁换柱,扮成宫尚书的模样偷溜出了天牢,还将那温公公也带了出来。
前方就是宫门,他让温公公帮他转移看门侍卫的注意力,自己则趁机溜出了皇宫。
殷景龙前脚刚走,太后就派侍卫前来天牢带人上殿审问,见到被绑在铁椅上的宫尚书正在奋力挣扎,还被一块又脏又臭的麻布给堵住了嘴,那侍卫脑瓜子嗡嗡作响,人怎么跑了?这下该如何交差?
得知殷景龙畏罪潜逃,太后气得整宿睡不着,她立马召集宫廷禁卫军全面封锁所有宫门,又分派一支军队满城搜捕逃犯。
小皇帝在她面前焦虑不安地踱来踱去。
“母后,眼下咱们该如何是好?儿臣了解胤王的性子,这次没把他处死,日后他必加倍奉还呀?”
“不急不急,咱们还有大将军的帅印,兵权在手,咱们还怕他吗?”
“可我们在明,他在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
太后也慌了神,但她毕竟是后宫之主,小皇帝又六神无主,所以她得支棱起来。
她急急忙忙地命太监传召淳于王妃入宫议事,小皇帝则坐在一边旁听。
得知殷景龙潜逃出宫后,淳于王妃的表情不似太后那般惊讶,仿佛早就预料到了。
她劝太后别急,不管他逃到天涯海角,他始终是戴罪之身,太后只需派人四处去抓捕他,此外还要派暗卫蛰伏在胤王府内,只要胤王归府,便成了那瓮中之鳖。
太后焦躁不安,觉得此法不妥,胤王这般聪明狡猾之人,明知王府是朝廷监视重地,怎么可能还会回去自投罗网呢?
第62章
“暂且先不说他会不会回去,假如他真的回府了,就以宫廷里那些密探的实力,只怕连王府的高墙都翻不进,又怎么有能力悄无声息地蛰伏于王府之中呢?”
太后早就听闻王府里的私兵各个都是人高马大的,身手也不会比皇宫的禁卫军差,要想和他们那帮人过招,只怕她没有多大的胜算。
于是,淳于王妃向太后举荐了晁阳公主这十年来亲自培养的暗卫军队。
“别人的兵或许没有这个能耐,但公主府的暗卫可是先祖皇帝亲口称赞过的,绝对能够担当此任!”
“可公主她……愿意帮咱们吗?”
淳于王妃胸有成竹地点头:“怎么不愿意啊?娘娘请放心,臣妾早就私底下把公主那边给打理好了,您呀!就放心地坐镇后宫,别让自己的人先乱起来。”
次日,淳于王妃假借去道观祈福之意,暗中折返,悄悄去了公主府。
彼时的晁阳公主正坐在花园戏台下听曲儿,她身旁站着一名高大的侍卫,孙驸马却不在府上。
下人向其通报王妃求见,她摆手示意下人将淳于王妃请进来,同时又禀退了身边的婢女,唯独留下那名侍卫。
王妃将随从的侍女也禀退在外堂,只身来到公主面前。
瞧见她小腹微隆,面若桃花,尚有闲情雅致在花园听曲儿,王妃不禁感慨一句:“殿下真是好命,生于乱世却没有吃过一丁点儿苦,被先祖皇帝捧在心尖儿上疼;虽为女子之身,却运筹帷幄,将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如今又有了自己的骨血,往后的日子也不愁了,臣妾甚是羡慕呀!”
“这不是多亏了王嫂的帮忙,本宫才能怀上这腹中的宝贝吗?”
晁阳公主笑意盈盈地回头看向身旁的侍卫:“羽卿,你说是吧?还不赶紧谢过王嫂?”
侍卫言羽卿对着淳于王妃福身致谢:“昔日王妃不仅未嫌弃在下卑贱的身份,提拔在下,又将在下赐给了公主殿下,这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若有回报之际,在下愿不惜一切回报王妃的知遇之恩!就算让在下赴死,在下也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