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者:
一碗新茶 更新:2025-10-24 13:08 字数:3214
“钱啊——如果不是我当初——”
过了清泉,外面几乎就没有人了。
而且村子的大人小孩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九十点就熄灯睡觉的。
此刻时间接近十点半了,走在被月光披上一层银纱的乡村公路上,喝的有点醉的王青山就是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如果不是我当时——”
就算周围没有其他人,喝醉酒的王青山也说出后面的话。
等推着车子拐过弯,看到村子入口处的陈家后,王青山慢慢往前走着,心里陷入了难得的不安和愧疚之中。
想到他当时让妻子偷偷摸摸在山里岳家生下,后来听到陈家要领养孩子他便立即连夜从岳父家抱回来,然后放在陈家大门口的老二。
现在女儿双全的王青山就在黑夜里坐在自家门口,一动不动看着陈家的那个破旧大门,久久都无法动弹。
时间一点点过着,因为他的这个行为,他自家院子被拴着的大狼狗和对面小土狗,都不安的叫了很多声。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这次过来,原本只想意思意思的收陈家的一点点钱,然后也想把陈盼转到四中的王青山,最后自嘲的笑了起来。
在时间快接近十一点时,坐了很久身上酒劲消了很多的王青山这才摇摇晃晃的起身,然后低声嘟囔着慢慢的转身回家了。反正作为父亲,他这次的责任算是尽到了。陈盼自己不愿意去四中读书,错过了这次的好机会,那就怪不了他了。
*
晚上十一点,见外面的人真的很少了,陈家开了一整天的烧饼铺终于关门了。
见自家老头子把卷帘门拉下来了,忙活了一整天的陈盼和陈奶奶,都不约而同的坐在了里面的桌子边。
“老头子,你赶快点一下今天我们的收入吧!”身体虽然累,但陈奶奶想着今天一整天的收入,还是立马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
“好!你跟盼盼先吃点东西吧!”
把桌子早就买好的炒饭,给她们一人推过去一碗。随即陈爱国拿过后面置物柜上的纸盒子,把里面的钱直接倒在陈盼和陈奶奶正在吃饭的那个长桌子上
叮叮当当的硬币和纸币,一下子就铺满桌子的中央。
看着那些一毛两毛,一块两块的票子,正在歇脚也在赶快吃晚饭的陈盼和陈奶奶,同时笑了起来。
“可能是我们今天第一天开业大家感觉比较稀奇,这买饼子的人,确实还挺多的。”
看着自家老公,高兴点钱的模样,陈奶奶率先道。
“还是因为六平人比较多,我们这里的位置也确实不错的缘故吧。”
想到六平那个比四中大很多的学校,还有附近开着那几个规模算是特别大的药厂,牛奶厂和纸盒厂,陈盼也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平镇算是整个陇城最特殊的地方了,这个地方算是陇城的后花园,距离市中心和高速路口都特别近,但房价地价却比市区便宜的多。所以很多年前,这里就陆陆续续的开了不少的厂子。几个厂子和附近的六中,就给这里带来不少的人气和生机。所以这个地方才从村迅速成为镇子,又很快拥有了自己税务局,工商局,小公园和汽车站等等。
也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发展的足够快,足够繁华,再过几年这里就很快被政府重新划分到陇城的市区里了。等成为市区的一部分,这里一直拖了十几年的拆迁计划,最后就终于很快就落实了。
反正今天,他们上午忙着开业和招待亲朋,确实没有卖多少东西。但从中午十二点开始,他们的生意就正式的开始了。等中午他们休息了一会,以为今天一整天可能只能卖出去二十多个饼子时,从下午五点半开始他们的生意又好了起来。后来等过了晚饭点,在他们感觉今天是不是真的就这样时,他们又碰到了陆陆续续下夜班的那些工人们。
可能是他们第一天营业,附近的人真的感觉很稀奇都有了想尝尝的想法。
也可能是他们做的饼子,味道真的很浓郁,也足够吸引人。
反正之后他们饼店一直陆陆续续的来人,见有人陆陆续续过来,第一天开店的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早早关门。在等待客人的上门同时,奶奶一边烙饼一边又把明天开店要用的面团提前准备好了。
“扣除掉我今天放在里面的十块零钱,今天我们一共卖了65块钱,65块啊!”
感觉一天六十五可是一个特别夸张的数字,拿着那堆钱的陈爷爷下意识的惊叹起来。
“这还是我们上午忙着招待大家,完全没有卖货的状态。如果上午我们也正常营业了,那今天会不会卖到七八十?”没想卖一毛两毛的饼子,一天就可以卖到这么多钱,吃着炒饭的徐春花也惊喜的瞪大了眼睛。
他们说的是今天总共卖了多少钱,不是今天总共赚了多少钱。
今天上午他们家所有过来恭喜的亲戚朋友,他们最后每家都送了不少的饼子,让大家拿回去的。
加上饼子不是其他的东西,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算具体赚了烧钱。
但无论如何,此刻见他们一天就卖了这么多,无论是陈爱国还是徐春花都是非常惊喜和满意的。
要知道他们种庄稼和养牲口,一年到头基本都在投入,是到秋天和冬天了,才能看到一点收入的。
而那个时候他们卖粮食得来的几百块和买猪羊得来的几百块,其实就是他们一整年的收入。
那个时候,他们算是一年才能赚到一千来块。
这钱如果综合下来,一个月其实也有一百块左右。
但拿到那些钱后,他们除了存一点点外,其他又要赶快买化肥种子,小猪仔,小鸡仔那些。
反正过去的日子里,他们的纯收入应该是每月七八十块。
而现在,他们是一天就见到了六七十块的流水了。
所以此刻,即便没有办法立即算出他们今天具体赚了多少钱。但看着面前的这些钱,他们也本能感觉到惊喜和满足了。
“对啊,确实很不错了。只要我们生意天天都这样,很快我们就能成为万元户了。”
其实65块,就是他们今天大概卖出去三百多个饼子。饼子跟其他的东西不一样,少部分只买一个,大部分人是一买就买两个,有些家里人多的甚至一次能拿八个十个。如果按照平均一个顾客买四个计算,那今天他们一整天上门的客流量就是七十多人。
一天七十多个顾客,这在人口稀少的清水村,自然是很多人了。
但这里是有三个大厂,小工厂应该也有很多个,加上附近的正常居民。所以这点顾客真正说起来的,其实是偏少的。
但这样的话,陈盼是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知道自己爷爷奶奶需要鼓励,知道他们今天第一天开店,这样的成绩确实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熟悉上辈子经营模式的陈盼,这个时候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眯着眼睛一味的跟着自己爷爷奶奶一起开心着。
反正今年她才十四岁,他爷爷奶奶也才都五十出头。他们一家的好日子还长呢,对于立马赚钱这点,陈盼并不特别着急,她也有的是耐性陪着自己爷爷奶奶慢慢来。
第24章
陈爷爷是识一些字的,也会简单的加减乘除。
他们清水村十几年前来过一批知青,他们村子的小学其实就是那批知青最先建立的。
当时那些人不但给村子的很多孩子教了书,也按照国家的政策,在村子开了扫盲班。
当时参加扫盲班的人很少,中年人也特别少。
但当时三十来岁的陈爱国,就是厚着脸皮参加了。这就让他比其他人多了一点点见识和学识,也为他后面自己做牲口生意打下了一点点基础。至少从那个时候起,他就会算账了,去外面买卖东西就不会被人很明显的坑算了。
到了现在,他们陈家烧饼店的卖烧饼生意,他也是会算账的,给人找钱也找的特别快和正确。
反正自从他们的店铺开起来了,陈盼就开始迅速忙活起自己转学的事情来,店里就完全交给自己爷爷奶奶了。
这样新开的小店,如果交给不识字陈奶奶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没有办法,最后陈爱国就只能咬牙把家里的户口本,以及自己一家人的所有证件,全部都交给陈盼了。
然后陈盼就拿着自己父亲的死亡证,见义勇为奖,以及自家的户口本。还有她家新出炉的营业执照,去六中找六中的校长和招生办了。
一个对六中不熟悉的人,最开始找这些人是特别艰难的。
至少陈盼找过去时,门口保安就不清楚的他们的李校长有没有到校。
保安一说道:“我们学校是要求我们和老师们提前过来开学培训的,但校长有没有过来,我确实不清楚啊。”
保安二说道:“对啊,而且就算校长他提前过来了,但他也不可能一直都待在自己办公室啊!”
“那请问这边的校长办公室和招生办公室在什么地方啊我是过来办转学的,我可以去他的办公室外面等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