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
檀兮源木下 更新:2025-10-24 13:11 字数:3161
“朕已命人将长公主府重新修缮,就等着阿辛归来之日,也可如寻常人家的儿女般有一处安身之所,去吧,去看看吧。”
“谢父皇!”
亓辛出了太和殿已是夕落时分,她仰望着天边那一卷肉桂色的残云,神思恍惚间又飘至了那个农户小院,她冷不丁地掐了下自己:
怎么回事,我这是在想谁?
我怎么这么没出息,这才分开几个时辰,又能想到他?
不行不行,得赶紧去探望母后了,也不知她这段时日过得如何。
思及此处,亓辛已然向着坤和宫的方向去了。
元皇后的贴身侍女杏儿早已候在了坤和宫门口,见到亓辛的身影,满面涕零地迎了上去,将亓辛搀进宫来:
“殿下,您可算回来了,您都不知娘娘这些年岁……”
“杏儿,规矩都学哪儿去了,怎么还是这么多嘴?”元皇后端肃地坐于太师椅上,面容较前些年愈发沧羹。
“娘娘恕罪,奴婢只是见您好不容易才能见上殿下一面,才将……”
元皇后再次打断她:“行了,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儿。你先下去整理一下自己,本宫与阿辛有一些体己话要说。”
“诺,奴婢告退。”
杏儿离开后,元皇后过来牵起亓辛的手,将她带与身旁坐下,将腕儿翻过来时,不巧瞧见了她双腕内侧的细疤:
“这是?”
亓辛不甚在意地抽回自己的手,宽慰道:
“母亲何须挂怀?小伤而已,不痛的。”
“月国伤的?”
“嗯。”
“阿辛,阿辛,对不住,对不住,是母亲护不住你。”元皇后豆大般的泪珠止不住地一颗一颗往外蹦,身体颤抖地连带珠钗流苏皆现了虚影,仿若与那昔日大典中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判若两人。
“母后莫要如此,都过去了。”
元皇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思量了片刻道:“是母亲不好,你一回来就说这些伤心的,不如你今日在这坤和宫歇下,明日再回长公主府,可好?”
“一切都听母亲的。”
几道宫墙之隔,无人注意到,此时正有一位遍身黑衣者在内侍公公的指引下,由偏门闪身进了太清殿。
屏风之后,一道沉哑的男声响起:
“来了,祈泽。”
“是,陛下。”来人卸下了黑色帽兜,露出了那双风华绝代的琥珀色眸子。
“近来委屈你了,将这污名背了这么久。”晟德帝的眼白有些泛黄,道尽了沧桑与倦意。
“臣不委屈,能得陛下这般信任,臣,荣幸之至。”沈雩一脸坦然,拱手跪地,其背脊倒似宁北那一株株白杨一般挺拔。
晟徳帝摆摆手示意他起身:“说说吧,你都探得了些什么?”
沈雩沉言:“臣已知悉,月国经宁北一役后,亦是受到了重创,因而研制了血丸,貌似是一种精神控制类药物,能够助人全方位提高作战实力,或是蛊惑人心,得以控制其为己所用。”
“听起来,此血丸倒像南岭巫蛊一般的毒邪之物。”晟德帝捋了捋胡须道。
“确是如此。”沈雩顿了下,似是在揣摩措辞:
“然,其局限有二。其一,融合成功的血余人确是不凡,然融合试验确是成功率不足半成,而这半成中,血丸融合度也难达四成以上。其二,血丸融合试验唯有适龄女子,方可为供体。此前赫联烛在臣身上也试验过,因而也不知在臣之前,又有多少大晟子民,枉送性命。”
晟德帝叹了叹:“到底是——苦了你了,听闻你这腿……”
沈雩垂首,淡淡道:“陛下不必忧心,臣没事了。只是,嘉陵殿下,她阴差阳错,成了优零血者。”
“这是何意?”晟德帝瞟了他一眼,眉间皱成了一个川字。
沈雩从善如流地答道:
“优零血者,是为血丸成功融合的血余人中,血丸融合度高达九成以上的试验品,现据臣所知,唯有嘉陵殿下一人。况且,优零血者尚未共鸣,其潜在能力又不可估量,这也是赫联烛和赫联烬均对其虎视眈眈的原因。”
“何为共鸣?”晟德帝追问着,其面上的陈年沟壑又深了几分。
“共鸣即是,由普通男子与成功融合的血余人达成某种契约,从而使得血余人成为一个对他们唯命是从的傀儡。因着血丸之力变幻莫测,完全共鸣并非易事,并且,随着血余人血丸融合度的增加,自主意识愈会更强,共鸣难度愈会更高。而赫联烛就是无法与嘉陵殿下共鸣,这才给了赫联烬可乘之机。然而,如何完全共鸣,臣也确是无从知晓……还有一事——”
沈雩的话音戛然而止,悄然注意着晟德帝的反应。
晟德帝将右手抬了抬,慈眉善目地说:“祈泽但说无妨。”
“臣并非为自己开脱。”沈雩缓缓开口:
“只是陛下可曾觉着,当初宁北流言兴起的过于顺理成章了些?以及后来臣于血丸试验中,偶遇的一个晟国孤女血奴,竟是被一个已成气候的组织,卖到月国的。臣隐隐只觉,这两件事牵连钩索,怕是朝中早已有人,与月国暗通款曲。”
晟德帝颔首,捏了捏他的臂膀,赞同道:
“祈泽所言,朕确也有所发觉。只是暗处之人过于狡猾,朕暗查多年无果,这才让你借这污名引蛇出洞。可仍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沈雩言辞恳切地回应说:
“陛下莫要自责,其实现下至少知晓了血丸为何物,以及血余人大军的存在,终归是可以规避一些灾祸的。至于朝中细作,臣已然在铺线搭网,顺藤摸瓜,终是会有真相大白的一日。”
“好好好,祈泽,就依你安排。”晟德帝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转而道:
“只是,你这污名,已是无意义了,再这样下去,不仅会给靖国军招黑,还会让你于晟都行事有诸多不便。不如,朕明日就找个由头,降低你的存在感,恰好阿辛归来,如若朝中真有人勾结月国,怕也是会对她下手。”
沈雩面露难色,思考再三说:
“陛下,臣倒是没什么的,只是,嘉陵殿下毕竟是您亲生,如此这般,只怕是会……”
“生于皇室,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晟德帝的眸光犀利起来,不耐烦地举了下手掌示意:
“祈泽不必再劝了,阿辛性子执拗,不易轻信于人,这戏有她,方可唱得起来。你二人于宁
北大营相处过一段时日,以你沈祈泽的能耐,应是已然取得她的信任。如今晟都风云未定,即便她不入局,也是自身难保。由你于暗中护佑她一二,同时釜底抽薪擒了那细作,恐是再合适不过了。”
沈雩不好再辩驳什么,索性再揖了一礼,将这表面功夫做全乎:
“臣,领命——”
翌日早朝,众臣只当圣上得长女回归大喜,附议着恭贺,却不知,迎来一道颇具争议的懿旨。
内侍公公将拂尘搭于臂弯,双手接过诏书,尖着嗓子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靖国公沈雩者,昔叛国之名,实乃月国太子离间之计。其枉负不白之冤,率师遁形,暗察月谋,擒月国六王子于野,终换得嘉陵长公主归晟文书。然,于返程途中,遭月王暗伏,以身护主而殁,忠烈贯日,功昭社稷。今特追封忠烈公,谥武襄,配享太庙,永旌殊勋。今特命大理寺,速速缉拿前番谎报军情之卒,彻查月国细作,凡晟畿州郡皆行搜检。有能举发重大线索者,经核实无误,赏黄金万两,封千户侯;隐匿不报者,以同谋论诛。忠魂既邈,丹心可鉴。凡我臣工,当效此赤忱,共肃朝纲。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作者有话说:
----------------------
ps——
小八:七爷好厉害哇,金蝉脱壳诶~
亓辛:学我?
沈雩:[害羞]
注明化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
第15章 喧嚣
大殿内噤若寒蝉。
众臣手持笏板面面相觑,不知作何反应。大理寺卿兰兮坞上前两步跪地,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
“臣,接旨!”
晟德帝无视那些跃跃欲试、有口难言的乌合之众,对着兰兮坞沉声嘱咐着:
“兰卿辛苦,还望卿将手头他案且先放放,全力缉查月国细作,若有眉目,还须尽快呈上。”
“臣,遵旨,定不负圣望!”
随后,晟德帝给一旁的内侍公公递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夹着嗓子道:
“圣上旨意,今日还须给靖国公举行国葬,以表哀思。众卿有事启奏,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