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
檀兮源木下 更新:2025-10-24 13:11 字数:3223
“陛下驾到,还不速速来迎——”
亓辛亓灵两相对望,谁也未进行下一步动作。
晟德帝进屋,瞧见这精彩绝伦的一幕,无声地叹谓,而后勒令她二人跪下:
“你二人皆出身皇家,却一如市井泼妇,扭打至此,成何体统?敬和四公主,念及初犯,杖责十。嘉陵长公主本就罪责加身,却仍旧不思悔改,罪加一等,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亓灵闻言,张牙舞爪地叫嚷:“凭什么啊父皇?是她先动手的,干嘛罚我?”
亓辛只觉身旁总有一个跳梁小丑在蹦跶,索性一声不吭地双膝着地,挺直了身板,等着领罚。
晟德帝置若罔闻,示意让一旁的皇城军侍卫直接行刑。
世人皆知,这杖刑是颇有讲究,时而瞧着面儿上皮开肉绽,内里却是完好无损;时而面儿上仅是青紫,实则内里筋骨寸断。
行刑者初时仍顾忌二人公主身份,想着圣上纵是勃然大怒,也应不会为难亲女,便只是做做样子。
晟德帝见状,忍无可忍,扬声喝道:“一群酒囊饭袋,日日厉兵秣马,手下就这点力气吗?”
行刑者闻言不再松懈,正儿八经地挥杖而下。
一杖一杖下去,亓灵已然泪流满面,痛得抽泣不得。亓辛倒跟无知无觉似的,不吵不闹,静默地受着这飞来横祸。这般痛楚,比起当初月国地牢,血丸融合时的撕心裂肺,真是九牛一毛。
杖刑结束,晟德帝差人将已然昏厥过去的亓灵送回公主府,屏退了旁人,独自在亓辛身旁的空板床坐下,身心俱疲地在山根捏了捏,而后沉声开口:
“阿辛,此前国葬祭典,朕……罢了,阿辛日后有何疑惑,大可直接来问父皇,莫要再这般,莽撞行事——”
亓辛啐出两口血沫,凝着霜气冷哼道“呵,照父皇之意,儿臣何时相问,父皇皆会据实告之?”
作者有话说:
----------------------
注明化用: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17章 诡辩
晟德帝既不想亓辛脱离于自己的掌控,又不愿让她知晓太多,从而失去了戏中人最为真实的反应,从而故作威严道:
“朕虽为人父,亦是天子,无人可以强迫朕。阿辛也不是稚童了,相问之时,也应注意时机分寸,朕能说的,皆会告知于你。”
亓辛不再掩饰,索性摊开了道来:
“父皇还是这般——道貌岸然。此前和亲,父皇是否明知那绢画来由,却仍是将计就计,以我为饵,探秘月国底细;国葬之时,我瞳生赤纹,父皇从未有疑,还将我尽快押走,以防众臣知晓,是否早知儿臣在月国遭遇为何,体内现有何物;既是说到此处,那父皇可否告诉儿臣,您是否早与靖国公暗中有系、共谋要事。这一桩桩、一件件,若要儿臣相信,父皇真是这般偏听偏信、怯懦不堪,是断不可能的。”
晟德帝微微颔首,意料之中地回道:“朕,果真未曾错看了你!阿辛真乃狄公转世,针针见血、字字珠玑。”
亓辛:“父皇既是全数认下,那么,请父皇明示,而今沈雩——是死是活?”
晟德帝反问:“阿辛以为呢?”
亓辛扬了扬眉尾,信誓旦旦地说:“父皇这般兴师动众,必是要搭一个,比和亲之时,更为浩然的戏台子。”
“哦?怎么说?”晟德帝似是来了兴致,递了递话,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亓辛干笑了两声道:
“您既是可从沈雩那里得知我身中血丸,成了优零血者,便想到了,如若朝中有人当真是与月国有勾连,那么,儿臣就是一个现成的活靶子。而此时,如若不将沈雩隐匿起来,您非但会让他成为一个比儿臣更为惹眼的活靶子,或许您还会因此失去给月国细作致命一击的有生力量。”
晟德帝笑了笑:“阿辛如此,倒显得我大晟无人可用一般。”
亓辛继续道:
“皇城军固然强悍,却除了西部要地要把守,还有部分须得护皇城无虞。影都卫虽以暗杀出众,却不具一正统军队的作战力。唯有靖国军,月国细作会以为他们远在宁北之地,一举一动皆有月国盯防,其主帅先是污名加身,后有不白枉死,必会成为大晟朝廷的敌对势力,即便不得为他们所用,却也是您的悬
梁之剑,让您日日提心吊胆。”
晟德帝会心地点了点头:“阿辛知晓的,当真不少。”
“而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于国葬祭典之中,确认沈帅是否真的身死。他身上的小金锁,也是您的手笔吧,从而若有人要核验尸身,您约莫就可知晓,此人怕是在为月国细作卖命,而这个小金锁亦然可坐实沈帅之殁,好让对方放松警惕,儿臣所言,父皇可还认可?”
亓辛言罢,却是隐藏了自己亲眼所见靖国军的真实实力,她不能拿父皇那须臾的爱才之心去赌帝王亘古以来的贪婪。老国公死因未了,一切仍旧有待商榷。
晟徳帝眯着眼睛瞧着她,似是要揪出一丝端倪来,道:“阿辛是如何知晓的?因着与朕不谋而合,便于国葬祭典上未拆穿朕?朕确是从未料到,你会这般在乎祈泽。”
“父皇此言差矣,儿臣并非在乎谁,儿臣自始至终要的,唯有一个真相罢了。”亓辛坦然地笑笑,继而反客为主道,“儿臣所思所行,遂父皇所愿,皆出自本心,可算为父皇欲成之角?”
“阿辛,朕并非有意……”晟徳帝热泪盈眶,引得满脸褶子皆随之抽动了一瞬。
亓辛着实并无雅致欣赏那鳄鱼的眼泪,索性掷出那末了一问:
“好了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憋于心中良久,还请父皇一解。”
晟徳帝伸了伸手:“阿辛但说无妨。”
亓辛:“和亲之时,父皇弃了儿臣;回朝作戏,父皇又一次弃了儿臣。父皇可有想过,血丸融合如若失败,儿臣如何?此间大戏,月国细作当真现身,儿臣当真被掳掠了去,儿臣又当如何?”
晟徳帝以掌底按了按额角,道:“祈泽——会护你周全……”
亓辛扯了下嘴角,闷着头问:“可若是,他来不及护,亦或是,拼尽全力也护不住呢?”
晟徳帝不再言语,只是沉沉地注视着她。
亓辛也回望他,总觉可从中找寻一丝慈爱,可她停了半晌,也未曾从这如炬的眸光中寻得丝毫,她愔愔地低下头,自嘲地弯了弯唇角,沉吟着:
“儿臣有伤在身,恕不得相送,父皇请回吧。”
晟徳帝淡淡地摇摇头,口吻略带迟疑:
“明日先回你母后那儿吧,宫中医术精湛者众,也可为你好生调理调理。”
亓辛:“儿臣谢过父皇。”
亓辛归于坤和宫内已然有些许时日,只是这期间她异常沉默,好似对何事都无甚兴致。元皇后几欲开口,却硬生生地被她陌然的神色逼了回去,直到她伤愈真正离宫的这日。元皇后平日里,除了大典祭仪,倒好些素雅之饰,而近日倒是穿戴得齐全,愣是将封后大典上御赐的红翡翠滴珠耳坠都戴上了,唤了杏儿来,酝酿了许久,小心翼翼地开口:
“我的阿辛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头脑,诸事皆在慢慢知晓,我也……”
亓辛听惯了她的迂回之术,直截了断道:“母亲不妨有话直说。”
“来,杏儿,”元皇后招手引她到自己跟前儿,转而凝望着亓辛,恳切道:
“阿辛一直以来,便是个嫉恶如仇、果敢决绝的孩子,如今细作未除,阿辛断不会置身事外。或许阿辛已然知晓,靖国公尚在,欲与其重逢,可纵使沈雩那孩子有万般能耐,如今尚为陛下暗桩,总有照顾不周之时。阿辛武功被废,又身处如此危境,不如日后让杏儿跟着你,她功夫不弱,在必要之时,亦可保你一命。”
亓辛还未张口,杏儿便扑倒在元皇后足边,声泪俱下:
“娘娘,纵使宫外危机四伏,宫内之人亦是如狼似虎啊!您于国公爷有恩,他自是会对殿下多加照拂,可您除了奴婢,就没有其他人了啊娘娘!您日后可怎么办啊娘娘!”
亓辛立在一旁,静静地瞅着这主仆情深的一幕,只觉心下愈发苍凉:
原来自己来来去去,注定了此生形单影只。母亲尚得杏儿义无反顾地追随,而自己竟于宁北自作聪明地以为得沈雩坦诚相待,后又于几日前乞求在父皇那里捕捉到一丝戏外真情,可到底是造化弄人。她的身份,人人向往;她的心意,无人问津。
她用眼尾扫过地上的杏儿,温文尔雅地作了一揖:
“杏儿所言不无道理,还请母亲三思。”
元皇后将杏儿扶起来,一下接一下地抚过她的手背,耐着性子解释道:
“这里纵使尔虞我诈,皆是些宫闱之争,上不得台面的。本宫这辈子也便如此了,可是杏儿你还小,不必陪着我这老人家蹉跎光阴。阿辛也是个好孩子,独自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也算长进了不少,你俩此后相互有个照应,本宫亦可安心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