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作者:
辛有芥子 更新:2025-10-24 13:12 字数:3157
-----------------------
作者有话说:节日快乐呀~评论区掉落红包[撒花]
第94章 亡国公主白月光25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一年有余。
大晏朝局形势发生了巨变。大晏皇帝,居然在声色场中暴毙,有人言之凿凿,说他纵欲无度,竟在床榻之上气绝而亡。
此事真假莫辨,可一经传开,立刻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不论传言如何,大晏的新皇登基已成定局。五皇子季寒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其他兄弟的势力,以压倒性的优势继承大统。
那少年质子,当年寄人篱下的模样,已然一去不复返。
而对于宣平来说,强邻换主,未来的朝局变数更难测。
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忽有一桩事落到了昭华公主的身上。
宣平宫中有言,前些时日国师夜观天象,称未来几年宣平可能会面临风雨飘摇的局面,须得皇族子嗣亲往佛寺祈福,以求国运昌隆。
此举既是祈福,更是昭示天下以安人心、稳朝局,因此,宣平皇帝十分看重。
思来想去,唯有昭华公主温浅宁最合适。她身份尊贵,且素来得宠,若由她前往佛寺清修祈福,一则可表虔心,二则亦能在不知不觉中避开一些漩涡与算计。
温浅宁心知肚明,这一去,少则一年,多则一年半载,宣平皇帝这是借机让她远离是非,也替皇室立下一个周全的姿态。
旨意一下,昭华公主便要启程,赴佛寺清修。
“公主殿下,歇一歇吧。”
佛寺里,温浅宁着一身素白衣裳,手执狼毫,一笔一划抄录佛经,与素日里那副嚣张跋扈的样子已截然不同。
乌黑的发丝垂落鬓间,映得她原本明艳的眉目多添了几分清雅。
追云上前,轻轻将一盏温热的花茶放到她案边,眉眼间
满是心疼:“您已抄了快两个时辰了,再抄下去眼睛怕要受不住。”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抄了这么久了,温浅宁停手,转动了一下手腕。
而后,她随意将笔放下,支着下颌看向追云,随口问道:“逐月呢?怎么今日一直没见她?”
“逐月……”追云一愣,神色变得微妙了起来,有些迟疑道,“近来,也不知她在与何人传信,常常偷偷摸摸,奴婢问她,她也不肯说。只是看模样,似乎是……心上有人了。”
听到她这么说,温浅宁微微挑眉,眸底闪过一丝好奇,面上扬起了一抹揶揄的笑意:“哦?逐月竟然也有喜欢的人啦?”
话音未落,外头就传来了脚步声,逐月掀帘进来,正巧撞见这场话题。
“公主在和追云说什么呢?”逐月朝温浅宁行了个礼,笑着问两人。
“我们正说着你呢。逐月,你跟在本公主身边多年,如今也十七有余了。你已到适婚的年纪,若是心中真有属意之人,便早些与本公主说。本公主自会替你张罗,为你准备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地把你嫁出去。”
温浅宁笑得眉眼弯弯,亲昵地牵过逐月的手,一口气说了一大串。
逐月微微一怔,随即哭笑不得地跪在温浅宁身旁:“公主说得哪里话,逐月心中哪有什么属意之人。”
“逐月现在已经不想嫁人了,逐月只想……一直留在公主身边,侍奉您一辈子。”
温浅宁看着她,正要再笑着调侃几句,但逐月脸上慢慢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郑重。她抬眸,目光坚定地与温浅宁对视,仿佛要将自己的心意剖开给公主看。
“殿下,”逐月咬咬唇,斟酌了一下措辞,缓缓开口,“逐月或许在年纪小、不懂事的时候,心中有过许多稚念的想法与私心,但如今……逐月早已明白。公主待我们是真心极好的,逐月这一辈子都不会背叛您。”
“若是日后逐月不慎做了什么惹您不快的事,还请公主不要怪罪。逐月心中始终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了公主好。”
她说得情真意切,温浅宁望着她,心底闪过些许的讶异与不解。逐月似乎话中有话,这些话听似忠心耿耿,但又隐隐透着几分深意,仿佛在暗暗预示着什么。
她并未立刻追问,只是淡淡一笑,伸手将逐月搀起:“傻丫头,你又在说些什么胡话,本公主知道你们待我都是好的。”
得到公主的信任,逐月只觉得自己的内心反倒更加煎熬。她低垂下眼,嘴角弯起一抹苦涩的笑,没再说什么。
因为低着头,温浅宁与追云都没注意到她的这抹苦笑。
然而,佛寺的清净日子才过去月余,一道惊心动魄的消息便自宫中传来。
“公主殿下!”
追云神色慌张地冲入殿内,双膝跪地,整个人因惶急而颤抖着,“宫里传信……陛下……陛下遭人刺杀了!”
正在房间里端着茶盏的温浅宁,听到这句话,手一抖,瓷盏应声跌落,碎裂声在寂静的禅房里格外刺耳。
她僵坐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心中只有无限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怎么会这么快……”
按原本的剧情,她清楚记得,宣平皇帝至少还要撑上两三年,宣平朝局才会有所变化。可如今,这个世界的一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硬生生推快,超出了她所掌握的轨迹。
消息还未消化,另一重噩耗便紧随而至。大皇子趁机入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禁军,以此自拥登基。
温浅宁胸口一阵闷痛,她原以为自己能够凭借对剧情的先知,掌控走向,化被动为主动。可眼下,所有剧情都被打乱。
若按照剧情,她原本还该有机会拖延、周旋,甚至试图挽回父皇的命运。可这一切来得太快,快得叫人连喘息的余地都没有。她甚至来不及提醒,就只能无力地接受温承衍这样死去,连她这个女儿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而温元昭篡位得手后,竟然连一场像样的葬礼都不肯给曾经的宣平皇帝办。
为了掩盖“刺杀”与勾连外邦的真相,温元昭故意将一切说得暧昧含糊,并羞于大张旗鼓地操办丧礼。
宣平帝在世时,是九五之尊,万人臣服。可如今,尸骨未寒,就被他的儿子以最草率的方式安置下去。
宫里送来的信函,字字分明:
“新帝有旨,体恤昭华公主素来与先帝情深,恐其返宫触景伤怀,悲痛无已,故特命公主安居原地,不必入宫奔丧。”
温元昭这是摆明了阻拦她,不让她回宫。
宣平皇帝生前最疼爱她,如今父皇死了,怎么可能连最后一程,她都不去?
温浅宁将信纸一把揉碎,咬紧牙关,心里暗暗下了决定,就算是抗旨,她也要回去。
哪怕温元昭登上皇位,也无法剥夺她的身份,她是昭华公主,是父皇的女儿。既然如此,她更要去,为宣平帝送上最后一程。
一入城门,宫道依旧那样熟悉,可宫城却似乎蒙上了一层死气。
灵堂布置得简陋至极,与过往任何一位皇族的葬礼都不可比拟。
灵堂里的宫人们的神色都很微妙,压抑着悲戚之情,但又迫于新帝忌惮而不敢表现得太过。
棺椁前摆着几案,几盏昏暗的长明灯跳动着微弱火光,照亮那口沉重的棺木。
温承衍就躺在里面,冰冷孤寂。
看着这一幕,温浅宁心口一阵酸涩。
“父皇……”
她一步步走上前去,跪倒在棺木之前。
伏身下去,额头重重磕在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泪水扑簌簌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少女纤细的身影映在地面上,孤单而倔强。
旁边的追云与逐月也忍不住红了眼,纷纷跪下替公主陪祭。
灵堂内气氛森冷,不知过了多久,温浅宁仍旧伏在棺前,泪水早已将衣襟打湿。
这时,外头忽传来一阵脚步声,随侍着宫人的俯首跪拜。片刻后,轿辇被抬入殿内。
帘子掀开,一张略显阴鸷的面容出现在灵堂中。
自从那场马场的意外后,温元昭的腿伤始终未能痊愈,跛脚成了他无法磨灭的心病。往日还愿强撑,如今登基为帝,更是不愿将那点缺陷示人。于是,这轿辇便成了他出行必备的工具。
“皇妹。”
温元昭缓缓探出身子,俯瞰跪在棺木前的温浅宁。
“孤原本已下旨,不让你回来。”他叹息着,语气中似乎透着关切,“正是因为不忍让你过早承受这般痛苦。如今父皇已去,你何必如此自伤?节哀顺变吧。”
如此虚情假意的模样,温浅宁没有回应,也不愿意与他虚与委蛇。她的脸仍埋在棺木边,纤细的肩膀因悲痛而微微颤抖着。
那双被袖口遮住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冷冰冰的厌恶。
他的话,温浅宁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不让她回来”?明明是想借机将她隔绝在外,好堵住她可能提出的质疑。
温浅宁心底翻涌着厌憎,只觉得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