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者:
慕沉酒 更新:2025-10-24 13:16 字数:3321
李玄鹤正要说什么,门口传来赤霄的声音。他顿了一下,知晓赤霄突然打扰,定是发生了大事。他看着荀舒匆匆道:“阿舒,再给我些时日,相信我,定能将这些事处理妥当。”
话音落下,荀舒还来不及回应,赤霄已推门进入院中。赤霄垂着头,将视线固定在脚下的那一尺三寸地,绝不乱看,压低声音快速禀报:“郎君,陆江他们传了信儿回来,说是已助梁丘三人破阵。阵内藏着一万军队,是陈王麾下。”
荀舒听到梁丘的名字,已来不及顾及其他,忙道:“梁丘他们可好?”
赤霄点头:“众人都好。阵虽破了,但他们并未惊动阵中之人,而是悄悄返回了安乐镇中,只留了几个机敏的在那里看守。那山林中藏匿的军队人数太多,我们的人不足百人,寡不敌众,不敢轻举妄动。下一步还请郎君决断。”
山林中藏匿着军队,且以奇门遁甲之术掩藏,陈王之心昭然若揭。只是这次禁军来得人也不少,只靠一万军队便想清君侧或是谋权篡位,怕是有些不够。
还是说他们还有后招。
此事李玄鹤做不了主,需要报给太子,由太子决断。他带着赤霄匆匆往院门外走,到院门口时回身看去,却见荀舒一步未动,静静立在夕阳下,轮廓几乎要融化。她的表情是一如往昔般的平静,像是早就料到了他要做什么,更知晓他做的一切都不会带她。
李玄鹤想起了荀舒刚刚说的话,他们本就不是一个世界。
他想要让她待在院子中不要乱跑的话,到了嘴边再也说不出口。可此事事关重大,甚至关系到一国的存亡,确实不能将她带上。犹豫了片刻,只能轻声道:“我将鱼肠留给你,你要做什么便去做吧。”
说完,他不再看她,头也不回地回到他的世界。
-
李玄鹤离开后,直到夜半时分也还未返回。荀舒写了一封信,交给鱼肠,请他帮忙递送给师兄师姐。她原本只是猜测,李玄鹤与太子关系匪浅,又在查陈王的案子,定有法子将消息传出斋宫,故有此试探,却没想到鱼肠没有任何犹豫,接过信后立刻离开,直到深夜才返回。
荀舒一直坐在院中等,听到院门外传来声响,立刻冲向院门处,瞧见是鱼肠回来后,忙问道:“他们可有话要话要递给我?”
鱼肠没想到她一直在等,愣了一瞬后,摇头又点头:“没有信件,但留了一句话,让姑娘谨慎行事,以自身安危为主。”
荀舒默然。
如今斋宫中局势愈发复杂,就像一个复杂庞大的机关,每一环都紧密连接,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就算有心插手,也寻不到落手之处。师兄师姐们实在是多虑了。
鱼肠突然注意到荀舒换了一身衣服,不是白日里穿得禁军的衣服,也不是她本身的衣裙,而是与黑夜融为一体的夜行衣。鱼肠怔住:“姑娘要出去?”
荀舒回过神,点头:“是啊,想要夜探星月宫,就等你回来了。”
鱼肠提醒:“今日上午之后,星月宫各个宫门紧闭,国师住处附近盯梢者五步一人,怕是很难进到殿中。”
荀舒摇头:“我不去殿中。若我没记错,国师的丹房是后来建的,在星月宫最边角。那里看守的人应该不多吧?我想去丹房看看。”
鱼肠自然不能放任她一人去。他想起郎君离开前说的话,认命又无奈:“姑娘且换回禁军的衣裳。如今斋宫里守卫森严,飞檐走壁行不通,不如换了衣裳,正大光明到星月宫附近,再寻机会进入丹房。”
-
丹房位于星月宫东南侧,建于院墙之外。若想从星月宫进入丹房,需要先从南边侧门离开星月宫,绕到星月宫东南角,再从丹房独立的院门进入。
丹房的院子不大,院中立有一八角宝塔,宝塔只有三层,是罕见的小巧。塔顶建得粗糙,不似一层二层般精致,显然是暂且封顶,打算等封禅大典后,再继续修建。
荀舒对星月宫和丹房的猜测几乎全对,丹房的守卫确实稀松,只院门处站了一个打瞌睡的小道士。她和鱼肠毫不费力的进入院中,却见大殿门窗紧闭,屋内没有丝毫光亮。
荀舒疑惑不已,她记得五味子说过,长生殿殿主每日都在炼丹药。炼丹这件事没有固定的时间,每颗丹药所需的时间都不同,炼制几天几夜都是寻常。难道她今日运气这般好,恰好是上一批丹药炼制完成,下一批丹药的药材还没进炉的时候?所以丹房里这般安静,无光也无人?
鱼肠掏出一根铜丝,伸入锁眼捣鼓几下,门锁便开了。他小心翼翼取下门锁,招呼荀舒进入放置丹炉的大殿。
大殿内残存着古怪难闻的味道,药材浓郁清香夹杂着扑鼻的腥臭气,不伦不类,比单纯的恶臭更让人作呕。
鱼肠将怀中火折子吹燃,借着这丁点火光,打量整个大殿。
大殿内极为空旷,摆放着三只比人还要高的炼丹炉,墙边立着几架通顶的多宝阁,其上搁着大大小小的盒子,和一叠又一叠纸张。纸张上涂抹着潦草字迹,像是制作丹药的方子。
荀舒环视四周,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妥,直到她打开其中一只炼丹炉,瞪着干干净净的炉腹,终于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异样。
“这里被人打扫过了。”
第110章 岐山封禅17
司天阁有一个丹房,荀舒年少时,偶尔会去那里看师父炼丹。
丹房很大,却并不似这般空荡。地面堆满各式各样的药材,新鲜的干枯的,一整株的磨成粉的,还夹杂着各种矿石,和她认不出的奇怪玩意儿。
师父炼丹没有目的也没有章法,在遍地的药材里扒拉出合适的,挑挑拣拣,塞进丹炉里大火炼制。这只是他打发山中漫长岁月的一种方式,炼制的丹药大都只有强身健体之效,喂给山上的几只狐狸和狗。如今想来,那几只狐狸和狗皮毛油光水滑,身子骨亦比同伴要壮实不少,应当就是吃了师父炼制的丹药的缘故。
如今再看长生殿的丹房,地面干干净净,寻不到任何堆积的草药,就连炼丹炉内部也干净得反光。可偏偏这么一个房间,却充斥着杂乱的气味,分明是最近刚刚使用过,味道还未散尽。
“这里被人清理过。”鱼肠先一步给出了答案。
“看来是有人想要掩饰什么。”荀舒轻声道。她想起上午时五味子所说的,昨日下午国师曾来过丹房,之后这里起了争执的声音,应当就是那之后,国师让手下人将丹房彻底腾空,收拾干净。
荀舒将炼丹炉小心翼翼合上,恢复原样,而后走到一旁的多宝阁旁,翻看架子上的匣子和未收走的纸张。
匣子多是空的,纸张上是涂抹过后的药方,有的注明了是长生驻颜的药方,有的却是什么都没写,荀舒也分辨不出具体功效。鱼肠压低声音道:“有用的应当已被收走,剩下的大抵都是废纸。”
“未必。”荀舒将几张纸摊开在地上,抽走鱼肠手中的火折子,凑近纸张,“这些纸张上写的都是丹药的配方,上面有涂改的痕迹。我猜是每次炼出丹药后,根据药效修改配方,顺手在原配方上写写画画。”荀舒缓缓移动手中的火折子,手指抚过上面的墨迹,“这些墨迹有新旧之分。这几张墨迹略有些褪色,该是许久前写的,我猜是先前国师来斋宫准备封禅大典时所书,又或者从京中带来的。”她从其中抽出两张纸,用食指用力擦了擦墨痕,墨痕晕染开来,“这两张墨迹很新,颜色鲜艳,还未干透,就是这两三日刚写的。”
鱼肠正要说什么,耳朵一动,听到外面的声响,立刻将火折子抢过来,吹灭后收起,压低声音:“有人来了。”
荀舒忙将挑拣出来的几张方子折起收入怀中,又将其他的部分归拢放回架子,稍作整理,力求不会被来人发现异样。
鱼肠指指角落的窗,带着荀舒翻窗而出,几乎是二人刚刚离开,将窗户合上,大门处便传来几人说话的声响。
“这门锁怎么开了?”
“会不会是谁没锁好?”
“放屁!这锁是殿主亲自锁的,我看着他合上的——不好,那反锁的窗子也被人开了,有人来过。”
“要去告诉殿主吗……”
荀舒身手不好,被鱼肠背在背上,一个跳跃翻出围墙,渐渐远离丹房。那俩人的话音被甩在脑后,越来越小,直至彻底听不清楚。
鱼肠动作很快,不过片刻便带着荀舒回到小院。荀舒还在担心丹房里的事:“若他们将此事告诉国师怎么办?他们会搜查斋宫吗?”
鱼肠冷嗤一声
,嫌弃道:“就算告诉了那妖道又如何?他敢将此事告诉陛下吗?这方子摆明了是见不得光的东西,不然他们何必将丹房彻底清理一番?更何况我们拿走的不过是几张废弃的纸。搜宫不是小事,若无十足的理由,陛下和东宫都不会应允。”
鱼肠言之凿凿,荀舒安下心来,不再多问,将怀中的方子重新展开。
方子上未标注功效,偏偏荀舒于丹药一道,一窍不通。她将药方再次交给鱼肠,嘱咐他送到师兄师姐手中,请他们辨认这是什么的配方。鱼肠拿着那几张纸,面上却有几分犹豫:“姑娘,在下需要将方子先给郎君过目,问过他后,才能送到梁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