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38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528
薛韵儿轻声道:“这人从前不是什么好人,因为有些武力,被我爹聘为县衙的都头,后来朝廷平叛,州里就召他征兵去了。”
刘小姐轻轻点头,随即开口道:“我被他救了之后,到了临水,他现在手底下有几百个人呢,当得上一声将军了。”
“我在临水那几天,打听过他的一些事情,苏大将军本来是派他到临水附近打探消息,他带着一百多个人,就把临水县城给打下来了,还杀了几百个叛军。”
听到这里,薛小姐也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那贼头…
怎么这般不要命?
她心砰砰跳了起来,一来是有些担心李云的安危,二来是觉得,李云是想要有个好的身份,将来…将来好跟薛家提亲,才这般拼命。
想到这里,薛小姐忍不住捏紧了手。
“他…他还好么?”
刘小姐轻轻点头:“李将军厉害得很,我亲眼见他一鼓作气杀了几个山贼,自己一点事都没有。”
薛韵儿这才松了口气,略微放松了下来。
“他那个人,就是有一股莽劲。”
薛韵儿摇了摇头,开口道:“算了,咱们姐妹俩,提他个臭男人作甚?”
她看向刘小姐,问道:“苏妹妹可有个去处?”
“有个阿姊,还有个姑母,都已经嫁人了,我不知道她们的住处,还不知道能不能投奔。”
薛韵儿拉着她的手,开口道:“走,到我房里去,给她们各自写封信,让人带到地方,打听打听,总是能打听到的。”
“这段时间,苏妹妹就在我那院子里住下,咱们姐妹俩好好说说话,等你姐姐或是姑姑有了准信儿,咱们再做打算。”
刘姑娘低头道:“只怕打扰了薛老爷跟薛姐姐。”
薛韵儿连忙摇头,又说道:“我爹爹对刘郡守很是钦佩,吩咐我多照顾照顾苏妹妹,你就在这里住下,住多久都没有关系。”
刘姑娘轻轻点头,道了声谢,然后想起钱塘的父母,不觉又垂下泪来,哭了一阵子之后,啜泣道:“薛姐姐,明儿我想去买些纸钱,烧给父母,也不知他们二老,现在可有人收殓。”
“定然是有的。”
薛韵儿宽慰道:“刘郡守高风亮节,又得人心,定然有人给收殓遗体的,我爹说叛军嚣张不了太久了,等钱塘恢复,我陪着妹妹去钱塘瞧一瞧。”
刘姑娘起身道谢,两个同龄人又说了好一会话,等一起吃了饭之后,刘姑娘看着薛韵儿,问道:“薛姐姐,李将军是青阳人么?”
“是。”
薛韵儿回答道:“山里长大的,野蛮的很呢。”
刘姑娘“哦”了一声,又低着头,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之后,才轻声道:“下回见到他,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薛韵儿看了看刘姑娘,心里隐隐觉得不太对劲,不过她还是点头道:“等他回来,我带妹妹去见他。”
“嗯,好。”
刘姑娘低着头,又不知道想些什么去了。
薛韵儿在一旁,脑子里也忍不住浮现出了李云的模样,她紧紧握拳,在心里暗骂。
可恶的贼头!
………………
身在剡县的李云,自然不知道青阳县城里发生了什么,他早已经把这件事抛在脑后,正在专心致志的练兵。
他手底下,现在已经是千人的规模。
虽然因为有缉盗队以及他本人的存在,他这一千个人的战力起点,要胜过叛军以及苏大将军练出来的那些新兵,但是除去这缉盗队跟李云自己以外,其他的新兵起点还是很低的。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剿匪,再加上缉盗队那些人领着,一个月时间下来,这些新兵已经有些模样,身上稍稍有了一些彪悍的气息。
当然了,这跟李云的伙食供给也离不开关系。
这个时代,半数以上的百姓是吃不饱饭的,每天吃饭,也只是饿不死而已。
而李某人,从东阳县或者说从婺州那里,弄到的粮食不少,再加上他剿匪所得,是全部用作军队开销的,这就导致李云麾下这些人,每一顿都能吃饱饭,时不时还能见上一点荤腥。
为了这个事,李某人可没有少费心,他特意抽出了一成的人手,成立的属于自己的伙头军。
也就是炊事班。
一个多月下来,有些从军而时候还瘦不拉几的新兵,这会儿已经肉眼可见的壮实了起来,大伙对于李云,也是越来越心服。
这个年岁,跟着能让自己吃饱饭的上官,就不容易,更何况他还给自己发饷!
不管是什么行业,吃饭穿衣都是最基本的,吃饱穿暖,才能有战斗力。
就这样,等到周良带着另外一半人与李云汇合之后,李云麾下这一千人,已经小有模样了。
最起码精气神是有了。
很快,他们在剡县城外二十里处驻扎下来。
驻扎点是李云按照兵书,精挑细选的,也算是他这段时间看书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了。
扎下营帐之后,李某人坐在自己的大帐里,一边翻看婺州送上来的账目,一边开口说道:“三叔,你们这段时间剿匪的簿子,要尽快整理出来,交到我这里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月月底,咱们这个军中,要进行一次人事调整,立了功的便升上来,不做事的,继续当小兵去。”
“还有,就是跟李正那边剿匪人数,要对比对比,我当初说的话依旧作数,哪一边输了,肉食减半。”
周良点头,笑着说道:“按照寨主的命令,我们剿匪之后,那几个寨子里的读书人,已经被我直接留在军中做书办了,这些东西,他们应该都已经整理好了,明后天就送到寨主这里来。”
说到这里,周良坐在了李云旁边,开口道:“寨主,还有二十里左右,就到剡县了,你准备怎么打?”
“暂时不准备打。”
“先熟悉熟悉剡县的情况再说,我已经派人给苏大将军那里,报告了我们的位置。”
“剡县是裘典起事的地方,他留了多少人,有没有把这里当成是老窝,现在还弄不清楚,等苏大将军那里开始进攻越州城,咱们这里再开始有动作。”
周良想了想,开口道:“那至少还要一个月以上了,这一个月,咱们在这里做什么?”
“剿匪练兵。”
李云打了个呵欠,继续说道:“还有,剡县又不只是一个县城,下面还有乡镇,能占的要给他占了,再有几个月就是收成的时候,到时候至少粮食不会缺。”
“我们这一千人。”
李某人低头盘算,然后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要成为精兵,将来要成为精兵之中的精兵。”
李云现在没有地盘,也没有足够高的官位,在竖旗造反,或者自己干之前,他手底下的编制不会再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
也就是说,明面上只能有一千个人。
既然数量短时间内很难再涨,那自然就要追求质量。
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情况。
毕竟限制人数的从来不是什么狗屁朝廷编制,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是粮食,是棉纱,是地盘,以及武器装备!
等李云站稳脚跟,有了足够多的资源能养活足够多的人,明面上可能依旧只有一千人,暗地里能有多少就搞他娘的多少!
周良点头,看向李云:“属下知道了。”
“三叔,好生训练他们。”
李云站了起来,拍了拍周良的肩膀,笑着说道:“这一千人弄好了,咱们将来,至少是在江东,是大有可为的。”
周良深深低头:“属下遵命。”
说完,他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而处理完事情的李某人,则是提着长枪离开了大帐,走到了用作训练的空地上之后,他长枪挥舞,一枪稳稳的扎在了草人脑门上。
“裘典…”
李某人收枪,小声嘀咕。
“要撑久一点啊。”
第157章 天下大旱
身为朝廷的校尉,实际上的都尉,除了领兵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好处,比如说可以共享官军的情报。
从前,李云虽然手底下也有一两百号人,但是他的情报能力极差,很多事情都需要李正带人去打探,打听。
问到的,还不一定是实情。
而现在,身为朝廷平叛的将领,苏靖那边会定期派人过来跟他沟通前线的军情,以及获取李云这边的情况,再转报给苏靖,以便苏大将军能够掌控全局。
这就让李云,几乎将整个战争的态势,全都看在眼里。
而即便是他这个“外行”,也瞧出来了越州集团的颓势。
裘典裘天王在造反之初,声势浩大,横扫数州,打的观察使郑蘷都节节败退,占据越州之后,更是拥兵数万。
可是…根基还是太弱了。
朝廷甚至都没有大规模调动兵马,只派了个赋闲多年的老将过来,在当地征兵募兵,连募兵算在一起,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逼的这些叛军左支右绌了。
可想而知,如果是十几年前的苏靖,带着他麾下那支身经百战的军队开到越州来平叛,哪怕只带五千甚至更少的兵力,都可以很轻松的横扫这些叛军。
裘典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越州集团的发展趋势,对于李云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
教训也很简单,现在的朝廷虽然垂垂老矣,暮气沉沉,但是二百多年的底蕴犹在,即便这是一座任谁踢上一脚可能都会房倒屋塌的老房子,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踢上那么一脚的。
因此,现在李云的策略也很简单。
苟住发育!
在足够强大之前,尽量老实一点,最起码是在明面上老实一点,让朝廷尽量注意不到他。
而现在,对于李云来说,越州之乱反而是他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越州之乱年前就彻底结束,那么李云发育的时间就会大为缩短。
而如果裘典能够支撑的更长一些,比如说两年,或者三年时间。
李某人就能在这位裘天王的“掩护”之下,慢慢壮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