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39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3      字数:3571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时间里,李云带着部下,几乎将整个剡县都走了一遍,同时也将剡县的虚实打探清楚。
  剡县虽然是裘典发迹起事的地方,但是裘典攻下越州之后,就从剡县带走了绝大多数人手,现在剡县这块要地,城里的守军估摸着也就五六百人而已。
  以李云现在的兵力以及战力,再加上县城城墙低矮,区区五六百人,他想要强攻,早就能攻下来了,之所以一直拖着没有动弹,是在等着越州那边的动静。
  越州城的苏大将军不动作,李云这里就不太好贸然动手,因为很有可能会引来叛军的援军。
  只有苏靖那里开始动手了,李云这里才好动手。
  而这个时候,李云等人的营帐,已经扎在了距离剡县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并且做好了一切攻城的准备,只等着李某人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够开始攻取剡县。
  这天下午,李云坐在大帐里,李正坐在他对面,仰头喝了口米酒之后,甩了甩头:“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了,真是受不了,还是咱们山上凉快的多。”
  说着,他看向李云,问道:“二哥你看什么呢?半天不动弹。”
  “婺州送过来的账目。”
  李云把账目放在一边,冷笑道:“起先这些人还老实,估计怕咱们直接跟他们来硬的,但是我们离开东阳县之后,婺州的账目就一天比一天离谱了。”
  “要不是粮草以及其他物资供应还算及时,老子就带两百人回去,跟他们好好算算账。”
  李正撇了撇嘴,开口道:“二哥,当官的不都是这个德行,又不是第一回见了。”
  “宁国的那个狗屁县令,打着咱们的名义募了剿匪的钱,到现在咱们不也没见到一个铜子?”
  “宁国县令罗晟。”
  李云呵呵一笑:“那厮我托人打听过,他在宣州的任期还有两三年呢,咱们有的是时间跟他算旧账。”
  “这事…不着急。”
  李云还要再说话,大帐被人掀开,陈大急匆匆走了进来,抱拳道:“头儿,苏大将军已经兵围越州城,准备开始攻城了!”
  李云挑了挑眉,问道:“消息可靠吗?”
  “当然可靠了,就是苏大将军那里送来的消息!”
  李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咱们,也要开始干活了,在剡县待了一个月了,也不能一点战绩都没有,不然后面在苏大将军那里,不好拿好处。”
  陈大咧嘴一笑,抱拳道:“下面的弟兄们想打剡县不是一天两天了,只等着头儿一声令下!”
  一旁的李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向李云,开口道:“二哥,咱们还是晚上动手罢,这白天也太热了,没法子干仗。”
  李云想了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这会儿刚进夏天,就已经热的出奇了。
  他想了想,开口道:“那好,咱们就今天晚上动手,你跟三叔两边,各选二百人出来,我亲自领着,进攻剡县。”
  “啊?”
  李正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了:“二哥,我随口说说的…”
  李云正色道:“打仗是要考虑天气的,咱们是攻城一方,太热了的确没法打。”
  “这没有问题,按我说的办吧。”
  李正站了起来,应了一声,扭头出去了。
  李云看向还在帐篷里的陈大,笑着说道:“兄弟,你今天晚上打不打?”
  陈大一个激灵,连忙站直了身子,大声道:“我跟头儿一起打!”
  “那好,你也去准备吧,记得着甲。”
  陈大应了一声,喜气洋洋的去了。
  …………
  是夜,李云领了四百人,作为这一次攻城之战的先锋,剩下的六百人也是在后面待命。
  因为准备了一个月时间,虽然他们没有搞出投石车这种东西,但是云梯之类的着实弄了不少。
  等到子夜时分,一行人带了十几架云梯,跟在李云身后,直扑剡县县城。
  而一个月时间,剡县的守军,自然早就发现了李云所部的存在,李云等人刚到剡县城下,就被城墙上的守军发现,守军立刻大叫起来。
  “敌袭,敌袭!”
  “官军来了,准备应战!”
  几声呼喝下来,城墙上的兵立刻被动员了起来。
  而李云,本也没有想过要偷袭,他大笑了一声,声音豪迈:“兄弟们,与我一起冲杀过去,眼前的都他娘的是功劳!”
  他将大枪束在身后,自己抢过一架云梯,顶着城楼上稀疏的箭矢,朝着城墙上奋力攀爬。
  他个子大,手长脚长,加上又很灵活,动作也快,再加上县城城墙低矮,可能连一丈高也没有,城楼上的守军只来得及射了一箭,丢下一个石块,李云就已经爬上了城楼!
  这就是县城的坏处了,这种城池,守军的优势并不会很大!
  李某人登上城楼,抽出佩剑一剑逼退了守军,给自己腾出了一块空地,然后他收剑入鞘,从背后解下自己的那杆大枪。
  月光之下,长枪枪头银光闪闪,李某人持枪,杀入人群之中,如同天神一般,声音威严。
  “弃械投降,一概不咎!”
  “负隅顽抗,以谋逆论罪!”
  他一边高喝,一边挥舞大枪,只片刻时间,就有十几个人倒在了他的枪下。
  而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将士们,也借着这个机会,登上了城楼,城楼上很快人数均等,陷入了乱战之中。
  李云与张虎两个人,在这种战阵之中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一个多月没有亲自上阵的李大寨主,终于放出了心中潜藏的凶性,杀了个痛快。
  这一战并没有打太久,只一个时辰不到,李云就亲自打开了城门,放了城外的己方主力进城。
  等到天色快亮起来的时候,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他麾下数百人浩浩荡荡杀进剡县,剡县守军溃不成军,小半被杀,半数投降,小部分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等到第一缕太阳照在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上的李某人看向东边的朝阳,他身上汗气蒸腾,被太阳照的通红。
  李正走到他旁边,问道:“二哥,你没事罢?”
  “没事,小场面。”
  李某人将头盔摘了下来,看向朝阳,觉得有些古怪。
  明明是初升的太阳,就已经有些燥热了。
  这一年,是显德四年。
  是年,天下少雨,中原大旱。
  第158章 规矩与知县
  天色完全亮起来之后,剡县已经基本上收复。
  而剡县城里的百姓,对于官军的到来,可以说是无喜无悲。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谁来都是一样的,都是纳粮缴税,没有什么区别。
  裘典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还说要均贫富,但是他起事之后,手底下的兵该抢老百姓的钱,还是会抢百姓的钱,该作恶也还是会作恶。
  这就是一个政权的运营成本问题了。
  不管是什么政权,想要正常的顺利的运转,一定是要投入资源的,哪怕是裘典这种只是政权雏形也不例外。
  他必须要有资源,让这个政权的各个组成部分获利,至少是有基本工资收入,政权才能维系下去。
  而裘典的造反实在是太仓促,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完善各种体制,因此在最开始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叛军劫掠百姓的情况。
  如果裘典政权运转的时间再长一些,他也会跟朝廷一样,向百姓收取赋税,区别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因为没有百姓参与其中,剡县也就不存在什么巷战,还没有到中午,李云所部就彻底占据了整个县城,除了一些逃散的叛军之外,城里城外再没有任何反抗势力。
  占了剡县之后,李云照例让人去买猪牛羊,杀了犒赏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牛并不难买到。
  杀牛是犯法,但是牛并不是长生种,所以牛是会老的,买老牛杀了,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这个时候,剡县官府早已经不存在了,李大寨主不要说买牛,就是杀牛也没有什么问题。
  忙活了一整天之后,李某人终于进入了县衙,能好好歇一歇了。
  这会儿,太阳已经落山,一身臭汗的李云洗了个凉水澡,终于凉快了下来,他换了身衣服刚走出去,就看到李正迎面走来:“二哥,伤亡统计的差不多了,咱们伤了一百多个,战死二十一个。”
  “大约杀敌一百多不到二百人,俘虏了近三百,剩下的叛军都逃了。”
  李正看了看李云,问道:“二哥,这些投降的俘虏,要收编么?”
  “暂时不用。”
  李某人伸了个懒腰,开口道:“先关着罢,咱们在剡县休整一段时间,这一次让弟兄们都进城里来休息,不必驻扎在城外了。”
  “天气实在太热了一些。”
  李云吐出一口热气,继续说道:“要好生约束下属,不得欺侮劫掠城中的百姓。”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这个事,把军中将官全都喊到我营帐里来,我亲自跟他们说。”
  虽然是山贼出身,但是李云很重视纪律。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团队想要做大,想要成大器,纪律问题一定抓起来。
  历来成大事者,最起码在创业阶段,队伍是要保持纯洁的,如果不约束下属,放纵他们胡作非为,哪怕李某人将来真的有了一些成就,最终也不过是一个大号的裘典罢了。
  李正眨了眨眼睛,然后很快点头,把整个军中大队长以上的将官都喊了进来。
  李云麾下的将领,跟朝廷的官制是不太一样的,五人为一小队,二十五人一大队。
  在上面就跟朝廷类似了,管着百人的旅帅,以及校尉,都尉。
  不过现在李云自己只是个都尉,校尉就是李正跟周良两个人,陈大,邓阳那些,都还只是旅帅。
  很快,差不多三四十个大队长,都被叫到了李云营帐前的空地上,这会儿已经天黑,凉快了不少,大家聚在一起,大多相识,都嘻嘻哈哈的开着玩笑。
  一身灰衣的李云,走到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立刻闭嘴,不敢说话了。
  李云是他们最服气的人,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李某人能让他们吃饱饭,甚至是吃饱肉,给他们发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