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236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4      字数:3526
  原来是跟自己讨薪的!
  一旁的薛韵儿,笑得花枝乱颤,要不是扶着李云,差点就要摔倒了。
  李云无奈的看了看这帮人,摇头道:“你们先记下姓名,等本官把婺州的情况理清楚,欠你们的月钱,就都会发给你们。”
  “是,是。”
  十几个人低头作揖:“多谢使君,多谢使君!”
  他们心里极为高兴。
  本来这些欠薪,他们已经有要不到的准备了,难得这位新使君居然愿意认旧账!
  李云看了看为首的中年吏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人低头道:“小的姓冯,贱名有禄。”
  “原是州衙的书办。”
  李云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你先回去,等本官将这衙门收拾收拾,你带着剩下的书办,再回衙门里听用。”
  冯有禄等人连忙低头,对着李云作揖行礼之后,四散开来。
  他们离开之后,薛韵儿走到衙门的大门口,见到门口的牌匾都有些歪歪扭扭,便觉得有些好笑。
  “还不如青阳县衙呢。”
  李云上前,握住她的手,笑着说道:“比起苍山,总是好一些的。”
  夫妻俩手拉手,带着冬儿一起进了这座刺史衙门,在衙门里转了一圈之后,来到后衙。
  后衙倒没有怎么被破坏,完全可以住人,几个将士很快把李云家里的家当,都搬到了后衙。
  薛韵儿带着冬儿一起,开始一起收拾后衙。
  而李云,则是背着手到了前衙,到处看了看之后,走到书房,提笔写了一章告示,然后叫来了孟青孟海两个人,吩咐道:“你们带其他人,骑马去通知婺州各县的县令,让各县的县令,在三日之内赶到婺州见我。”
  兄弟二人都连忙低头应是,然后下去送信去了。
  次日,李云正式开始收拾这座已经有些破败的州城,他先是让衙门里的书办张贴告示出去,通告全城,衙门已经恢复正常。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将手底下两个旅队,整整二百五十个人,临时任命为衙门的衙差,着手整理婺州城的治安。
  等到各县的知县来了之后,李云便按照越州的故事,命令各县开始恢复生产,同时开始统计有没有无人认领的闲田。
  可惜的是,婺州之乱远没有上一回裘典之乱那么严重,因为赵成当时只取了州城,各县的动荡不算太大。
  整个婺州,只有一小部分人逃了出去,虽然依旧有田可以均,但只是小规模均田了,不可能再像先前越州那样,完成一次相当规模的均田。
  好在,这一次李云的人手,比上一回更多,他往下面各县各派了一个旅队。
  以绝对的暴力,在最快的时间,便将婺州的行政权,握在了手里。
  正当李刺史准备开始大力治理婺州的时候,几封急报,送到了他的桌案上。
  急报的内容,在李云的意料之中,也在李云的意料之外。
  楚王查完明州之后,由明州借道越州,转达吴郡,刚到吴郡没几天,吴郡便发生了动乱,有乱民在武元佑途径的路上埋伏,还藏了弓箭手。
  差点,便一箭要了这位二皇子的命。
  紧接着,吴郡就爆发了大规模动乱。
  看到这几封急报的时候,李云正在翻看婺州的文书,看完急报之后,他便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皱眉叹了口气。
  “要是再有一个杜受益就好了…”
  第267章 卓使君!
  李云处理政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少就目前而言,一州的事务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毕竟他前世,也是干这一行的,这辈子只是被某位寨主感染,变得有一点点暴力而已。
  原先的本事拾起来,再熟悉熟悉这个时代的政务,处理起来虽然谈不上轻松写意,但完全可以胜任。
  如果李云只在某一个州做刺史,他完全可以做的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他现在明面上是婺州刺史,但是实际上已经直接管了两个州,以及手底下三千左右的兵力,现在更是直接肩负起了整个江东的“大局”。
  武元佑出事,他是一定要去管一管的,至少要去看一看,不然先前做的准备,就白准备了。
  可是,李某人并不会分身术,他这会儿固然可以动身,领兵离开婺州,但是在秩序恢复上刚刚起步的婺州,各种事情他就都没有办法处理了。
  这种局势之下,李云的大部分精力,肯定是要放在军事上的,但就未来而言,婺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块地方,把婺州经营好了之后,李云就相当于有了两个州的直属地盘,对于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本来,在李云估算中,武元佑那里即便出事,应该也有一个月的空档,一个月时间,足够他把婺州初步带上正轨了。
  没想到,他刚到婺州没几天,吴郡那里就已经闹起来了,虽然还没有闹成大规模造反的程度,但是这很明显,是吴郡那些地方势力,给楚王殿下的一个警告。
  这种时候,李云就不能继续在婺州当他的父母官了。
  可惜的是,他手底下没有第二个杜谦,也没有人能够替他,来当这个婺州刺史的差事。
  薛韵儿倒是读过书,但是她没有经历过历练,暂时估计也做不来这个差事。
  书房之中,李云看着这几封急报,忽然心思一动,提笔开始写信。
  一封信是写给杜谦的,另一封信,是写给越州剡县知县卓光瑞的。
  因为有了思路,两封信很快写完,他叫来孟家兄弟,给他们两个人一人一封信,然后对孟海说道:“你带着这封信,立刻送越州去,交给杜使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封信,你送去剡县,另外…”
  他拍了拍孟青的肩膀,笑着说道:“替我把这位卓知县,带回婺州来。”
  孟青本来已经准备去送信了,闻言“啊”了一声,抬头看着李云:“将军,这…”
  “让你去你就去。”
  李云笑着说道:“他看了信,会同你来的。”
  说到这里,李某人思考了片刻,继续说道:“记住问问他会不会骑马,要是不会骑马,就让他坐马车来,不要折腾坏了。”
  兄弟俩这才低头应是,带着李云的书信去了。
  兄弟俩离开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李云起身,伸了个懒腰,舒缓了一下久坐的筋骨,然后放下毛笔,洗了把脸,回到了卧房里。
  卧房里,薛韵儿正在与冬儿说着悄悄话,见李云走了进来,她起身迎了迎,笑着说道:“夫君今天这么早就忙完了。”
  李云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说道:“明天要出城去忙活,因此今天早些回来陪着夫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道:“过两天,可能要离开婺州,出趟远门。”
  薛韵儿帮他脱下外衣,又指挥着冬儿去打热水,然后抬头看着李云,轻声道:“不是刚来婺州吗,好容易才安顿下来,怎么就要走了?”
  “出趟差。”
  李云脱下衣裳,进入打好热水的浴桶里,笑着说道:“忙完了就回来了,这事要紧得很呢。”
  “这事要是做好了,以后我说不定就不用事事亲自忙活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薛韵儿,邀请道:“夫人来一起洗?”
  薛韵儿红着脸,摇头:“才不要。”
  一旁的冬儿,正在往桶里加热水,闻言将一瓢热水,浇在李云肩膀上,然后伸手摸了摸,笑嘻嘻的说道:“小姐,你也来摸摸,姑爷好摸得很呢。”
  薛韵儿嗔怪的看了看冬儿,正要说话,被李云轻轻一拽,便身不由己的进了浴桶里。
  于是,活色生香,一室皆春。
  …………
  次日,李云离开婺州城,来到了城外已经初见规模的婺州营里,找到了李正跟赵成之后,他也没有过多废话,直接开口说道:“过几天,我需要带一千人一起,从婺州赶往吴郡,平息吴郡的动乱,你们谁跟我一起去?”
  赵成本来想直接说话,但是看了看李正之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虽然不是特别精于人情世故,但也知道,李正与李云之间的关系极其亲近,而且李正在李云麾下的资历也要胜过他,这种时候,不好强出头。
  李正早已经看出了赵成的心思,他笑着说道:“让李校尉同二哥一起去罢,我还要继续弄婺州营的事情,等二哥回来了,婺州营差不多也就弄好了。”
  李云看了看他,笑着说道:“那好,就李校尉陪我一同去,不过李校尉麾下只五百人,另外还需要四个旅队,这四个旅队,李正你来挑选,到时候随我一同去。”
  赵成与李正深深低头:“属下遵命!”
  二人应命之后,李正才看向李云,开口笑道:“二哥你今天来的正好,明后天郭振他们就能到婺州了,到时候二哥好好训一训他们。”
  “还有,明天所有的旅队就都到齐了,我准备让人买些肉食,给兄弟们打打牙祭。”
  李云一一点头,笑着说道:“按你的意思办。”
  赵成则是看向李云,问道:“将军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不一定,要看我请的那个人,什么时候能到,他这边到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动身。”
  “长则五天,短则三天。”
  “好。”
  赵成低头抱拳道:“属下这就去准备。”
  他扭头离开。
  李正看着离开的赵成,开口感慨道:“赵将军做事情,比我认真多了。”
  李云看了看李正,神色平静:“一来是性格使然,二来,毕竟还不太熟,等慢慢熟起来,就都好了。”
  李正点头,开口笑道:“对了,二哥在等谁?”
  “卓光瑞。”
  “卓光瑞?”
  李正想了想,忽然拍了拍脑袋,开口道:“想起来了,二哥成婚的时候,这个卓光瑞,送了好大一份厚礼。”
  李云微笑道:“就是他,这个人…也是个人材。”
  他看向帐外,轻声道:“或许,跟咱们也是一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