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371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5      字数:3367
  李云轻声说道:“关中快要见分晓了,此时的周大将军,比我要着急。”
  这才是如今李云与平卢军之间真正的形势。
  李云忙着在江南道扩张地盘,扩充军队,半年以来,那位周大将军,当真就在闲着吗?
  他定然也要以青州为核心,往外扩张地盘,同时,尽可能的募兵征兵,毕竟在那位周大将军心中,他真正的对手乃是北边的范阳节度使。
  关中那场“分餐”,他没有能够参与进去,便只能趁着这段时间,在地方上尽量强壮自己,至少让平卢军,成为与范阳军一个体量的存在,成为雄据一方的一方诸侯。
  而在这个过程中,周绪不想,也不可能跟李云死磕。
  毕竟等到关中尘埃落定,那位范阳节度使,什么样的圣旨都能从兜里掏出来,到时候平卢军与范阳军,随时可能会爆发战事。
  周绪需要尽快吃下更多地盘,尽快消化更多地盘,这个时候,他甚至已经默认了江南是李云的地盘。
  要不然,庐州这种事情出了之后,到金陵的便不应该是周家的家人周贵,而是平卢军的战书了。
  周贵愣神了一会儿,才感慨道:“李使君…年纪轻轻,真是厉害。”
  对于这种吹捧,李云已经相当平静了。
  这段时间他在金陵,有时候需要见不少本地人,或者外地过来拜访,以及那些来投奔他的人。
  拍马屁的话,他已经听的太多太多。
  “说说条件罢。”
  “往后三年,我家大将军与使君,互不相犯,庐州以及扬州,包括下属各县。”
  周贵看着李云,沉声道:“都交给李使君。”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三年时间太长了,真定下三年,我不一定会守约,周大将军更不一定会守约。”
  “一年罢。”
  李云微笑道:“一年之内如此,一年之后,各凭手段。”
  一年之内,平卢军会面对来自于范阳军的压力,而李云,也多半会面对来自于朝廷的压力,至少是来自于朝廷的“试探”。
  一年之后,双方都会见分晓,那个时候,当然就各凭手段。
  周贵微微低头,开口道:“我要先回去,问过大将军。”
  “你回去就是。”
  李云微笑道:“其实问不问,没有什么意义,这个一年之约,也不会写在盟书上。”
  “我不会对平卢军放下戒心,平卢军多半也会一直盯着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周贵起身,看了看李云,然后抱拳行礼:“大将军与李使君,将来未必不能携手。”
  “在下告辞。”
  “携手…”
  看着周贵远去的背影,李云眯了眯眼睛。
  两家携手,就是一家占东南,另一家占东北,各自占地为王。
  但是等李云消化了整个江南之后,并不会一直固守江南,更不想在千百年之后,被人归结为江东鼠辈。
  他默坐了一会儿,略作思考,然后站了起来,走到了李园的后院里,找到了正在后院摆弄花草的薛老爷。
  李云低头行礼,笑着说道:“岳父大人,忙活着呢?”
  薛老爷放下手中浇水的水瓢,抬头看了看李云,笑了笑。
  “贤婿最近不是忙的厉害么?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说着,他一怔,惊喜道:“莫不是我家大郎二郎来了?”
  “还没有,还得几天。”
  李云笑着说道:“我过来寻岳父,是想问一问岳父。”
  “有没有兴趣出山去做州刺史,最近刚空出来一个缺位。”
  薛老爷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哪个州?”
  “庐州。”
  第414章 汴州防御使
  薛嵩吃了一惊,问道:“庐州…”
  “庐州如今也是二郎治下了?”
  李云从他手里接过水瓢,一边浇花草,一边笑着说道:“约莫是十天前的事情,运气好了一些,如今已经是招讨使衙门治下了,岳父如果愿意去,等一两个月,我把庐州那里清理干净了,岳父就去那里任事,做个无有上官束缚的刺史。”
  薛老爷瞥了一眼自己的女婿,闷声道:“谁说没有上官束缚,你不是上官?”
  李云轻声笑道:“庐州这两年,数次历经战乱,前被叛军侵占,后又被平卢军占下,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岳父去了之后,今年不用往上缴纳钱粮。”
  “只要岳父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金陵这里不会约束庐州,可不就是上无上官?”
  “再说了,各州郡都是杜受益在管着,他不给您老人家这个面子,还能不给我一个面子?”
  薛嵩认真考虑了一番,随即沉声道:“老夫如果去,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老夫是去做官,又不是把庐州封给我了。”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不过,我如果去的话,只孤身一人去,家里人还是留在金陵。”
  李云哑然一笑,又去舀了一瓢水,继续说道:“我敢让岳父过去,自然会保证岳父的周全,不过岳父想一个人去,那便一个人去。”
  他对着薛嵩挤了挤眼睛:“到时候,我让人寻两个年轻一些的丫鬟,照顾岳父起居。”
  薛嵩咳嗽了一声,连连摆手:“什么话,什么话。”
  “老夫不是那种人。”
  李云笑着说道:“只是照顾起居,岳父大人胡思乱想了。”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彻底占下庐州,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庐州这块地方,李云一定是会派重兵驻守的。
  驻守的人选有两个。
  或者是正在庐州养伤的孟青,或者是跟在李正身边,现在正在南边替李云“开疆拓土”的陈大。
  但是不管是谁,庐州最少会有三千人以上的兵力驻守,在各个城门严阵以待,再加上庐州民心可用,一定不会出什么问题。
  真的出问题了,李云亲自领兵去救,也绝对可以保证老丈人的周全。
  薛老爷老脸一红,低声道:“这事,老夫一会就去找你岳母说道说道。”
  李云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岳父大人,庐州…相当要紧。”
  “小婿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帮手,去帮我看顾好那里,而且庐州百姓如今水深火热,也需要一个干吏,去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薛嵩也正色起来,略微思考了一番,便缓缓点头:“二郎你放心罢,薛家小事是你岳母说了算,碰到大事。”
  “向来都是老夫做主。”
  李云笑着说道:“那岳父大人先去说,如果说不通,小婿去找岳母说道说道。”
  “不必。”
  薛老爷面色严肃,摆手道:“这种正经事,要是还需你去说道,老夫的面子摆在哪里?”
  “你安心等老夫消息就是。”
  李云笑着点头,开口道:“估计还有三四天时间,两位兄长就都到了,到时候咱们便可以一家团圆,至于两位兄长到了江东之后怎么安排,则还要问过他们。”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李云如今名为周臣,实则已经自己另起炉灶了。
  说的难听一些,就是乱臣贼子。
  至少是个不忠之臣。
  薛老爷这种跟李云接触比较多的人,也花了许久时间,才接受留在江东的事实,但是至今没有在李云手底下做事,多半就是因为这个。
  而薛收薛放兄弟,也未必能够认同李云。
  李云也不强求他们来相帮自己,只要不闹得反目成仇,那就一切好商量。
  薛老爷缓缓点头。
  “等他们到了,老夫同他们…好好聊一聊。”
  …………
  三日之后,薛家兄弟,带着一众儿女,来到了金陵城外。
  已经许久没有亲自出城迎接谁的李云,这一次亲自出城迎接这两位内兄,一同出来的,还有薛家的长孙薛圭。
  因为薛家兄弟进了江东之后,一路上就是李云的人在护送他们,因此李云很精准的掌握了他们的动向,刚出城没多久,就迎面看到了几辆马车缓缓驶来。
  李云拍了拍薛圭的肩膀,薛圭一路小跑迎了上去,李云则是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缓步迎了上去。
  很快,马车停了下来,薛家兄弟下了车,薛圭颇为激动,扑通一声跪在父亲薛收面前,叩首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薛收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薛圭的肩膀:“起身,起身。”
  李云这会儿,也走到了近前,他拱手笑道:“大兄,二兄。”
  然后又对着他们身后的两个夫人拱手道:“大嫂二嫂,一路辛苦,一路辛苦。”
  薛收性格开朗一些,当即拱手还礼,笑着说道:“妹婿现在,竟还能亲自来迎我们一家,真是难得。”
  李云微微摇头笑道:“应当的。”
  薛放反而是个闷一些的脾气,他对着李云拱手还礼之后,只问了一句:“小妹和孩儿,都还好罢?”
  李云连忙说道:“都好,都好。”
  “城外天冷,大兄二兄上车罢,等进了城里,自然就能见到你们的大外甥了。”
  薛收点了点头,回头看向薛家几个五六岁以上的第三代人,沉声道:“还不给你们姑父见礼?”
  几个娃娃上前,规规矩矩的就要给李云磕头,李云把他们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大冷的天,跪什么跪,走,进城暖和暖和。”
  兄弟两个人又跟李云又聊了几句,这才带着家人各自上车,李云也上了自家的马车,将他们一家,一路领到了李园门口。
  马车停下之后,薛收第一个跳下马车,抬头看了看写着“李园”两个字的牌匾,又看了看李园门口的几个守卫,感慨道:“妹婿这住处,真颇有一些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