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372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5      字数:3387
  李园,原先只是一个卓家在金陵的一座豪宅,因为是商贾人家,门户并不是特别大,在金陵城里其实不是如何出奇。
  但是李云一家住进来之后,这里就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尤其是李云,平日里基本上在李园办公,这里的意味,就更加有些与众不同。
  如今,李园两个字的牌匾高高挂起,门口四班守卫日夜巡逻,虽然门户依旧是从前的门户,但是冥冥之中,似乎就是多了些难以言说的气势。
  李云也抬头看了看李园两个字的牌匾,笑着说道:“只是门口无有人行人来往,跟其他宅子就显得有些不太一样。”
  他伸手邀请道:“快快请进罢,岳父岳母,还有韵儿,已经等你们许多天了。”
  薛家兄弟这才带着家里人,从正门进了李园。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如今的金陵城里,能够常出常入这座宅子的,不会超过二十人。
  这里,已经成为了江东实际上的政治中心,而金陵城里的那座金陵府…
  只不过是政务中心罢了。
  ……
  正当薛家人在金陵李园团聚的时候,一封加急文书,被送到了西川的天子行辕。
  而且是裴璜本人,亲自送到了皇帝面前。
  “陛下,梁温的急报。”
  皇帝陛下怔了怔,问道:“梁温是谁?”
  “您忘了?”
  裴璜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梁温,是叛军之中的将领,王均平的下属。”
  “先前他已经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降了大周。”
  皇帝这才想了起来,皱眉道:“他没死?”
  京城为三个节度使所破,按理说这梁温应该死在了乱军之中才对。
  “没死,而且他一路从西关出逃,这会儿已经逃到了中原,收拢了一些叛军,如今在汴州附近落脚,陛下,这梁温在信里说,他在京城,领兵进皇宫,替陛下斩杀了王均平…”
  “可是那三个节度使并不认账,依旧对他刀兵相向,他拼死抵抗,侥幸逃出了京城。”
  皇帝陛下愣神了许久,随即看向裴璜,问道:“其人…”
  “说话可信否?”
  “三个节度使进城之前,王均平的确已经死了,不过到底是谁杀的…”
  “说不清楚。”
  皇帝陛下深呼吸了一口气,沉默了许久,然后开口道:“那看来,这个梁温说的,有几分可信,他收拢了多少叛军?”
  “六千人左右。”
  皇帝陛下缓缓点头,沉声道:“下急诏,封他做…”
  “汴州防御使。”
  第415章 永不收租!
  年关已经过去,眼瞅着春天就要到来。
  也就是说,哪怕皇帝陛下再拖,也拖不了太久了。
  他迟早要动身回到关中,面对那几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而想要对抗他们甚至是胜过他们,单靠禁军肯定是不行了。
  就目前来说,禁军的数量都不如关中的几路节度使军队,质量上…
  就更不用说了。
  这支中央禁军,甚至比从前还要更加孱弱,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多是关中子弟,从关中来到西川,不少人心理上都出了问题。
  因为哪怕没有收到关中的消息,靠猜也能猜的到,如今的关中,可以说是一片狼籍,他们的家人,多半已经流离失所,甚至已经是家破人亡了。
  而且,到了西川之后,皇帝怠政,这些禁军连从前基本的训练也没有了,状态可能比先前还要更加糟糕。
  在这种状况下,皇帝哪怕是想要给自己留一点辗转腾挪的空间,也必须要依靠外力。
  除了三个节度使之外的那些老牌藩镇,拉拢起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现在的朝廷也未必出的起价格,因此拉拢一些“新人”,相对来说就更加有性价比一些。
  比如说这个从叛军之中成功聚拢了一批人,并且逃出去的梁温,就极其有性价比。
  他虽然带了些人出去,也能够占一块地方,但是没有名分,那些个节度使随便派点兵力,就可以很轻松的抹掉他。
  而如果朝廷招安了他,给他封个官职,不在关中的范围之内,那么多藩镇盯着,那几位节度使,就多半不会动手给自己找麻烦。
  而这一份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任命,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梁温这一小股兵力,至少是可以利用他。
  类似的手法多用一些,积少成多,说不定对时局就会有助益,至少如今的皇帝陛下是这么想的。
  反正时局,已经很难更糟糕了。
  这位皇帝陛下,与裴璜一起,把这件事情定了下来,等裴璜坐在一边,起草完文书,皇帝才问道:“三郎,近来还有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大事?”
  裴璜如今,几乎就是皇帝身边的大秘,比几个宰相很容易见到皇帝,也总揽了皇帝的情报工作,他想了想,才开口说道:“江南道那个李云,前段时间发兵,占了庐州。”
  裴璜将起草好的文书,递到皇帝面前,然后继续说道:“这件事还有些蹊跷,庐州早已经被青州的周绪派人占了,应该还是有平卢军驻军的,但是李云所部,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拿下了庐州城,快的有些诡异。”
  皇帝思索了一番,问道:“这个李云,看起来很是厉害啊。”
  “是。”
  裴璜轻声道:“他早年还在宣州青阳县做都头的时候,臣便见过他,那个时候,臣见他颇有几分勇力,还打算收为己用,不过这人心高气傲,还打伤了臣的家人,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后来,他跟随苏靖,立下了些许功劳,跻身官场,后来苏靖兵败,溃兵几乎全部都被他吃下,他承了苏靖的家底,因此成了些许气候。”
  “几年时间下来,这李云声势越来越大,现在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东南一霸了。”
  “苏靖…”
  听到苏靖的名字,皇帝陛下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然后轻声叹息:“朕现在,已经有些后悔了。”
  裴璜想了想,微微低头道:“陛下还记得苏晟么?”
  皇帝一怔,随即点头道:“朕记得,苏靖的儿子,被关在刑部关了一段时间,后来放着朝廷给的官职不要,说是要去寻找其父的遗骨,离开了关中。”
  “这人…现在在这李云麾下领兵。”
  皇帝愣住,然后感慨道:“看来,这李云真有几分神异之处,要不然怎么也应该是苏晟,接过苏靖的家底。”
  裴璜继续说道:“李云如今越发了不得了,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时间,他在江南发了疯一样募兵,现在手底下,估计已经有了数万兵马,论规模,还要胜过当年的苏靖。”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然后问道:“李云这人,可不可用?”
  裴璜想了想,微微摇头:“臣不知道,不过根据臣对他的了解,这人…对朝廷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还是可以派人去盯着他,随时将他的动向报到陛下这里来,哪怕他不能为陛下所用,将来朝廷也可以借机挑拨他与其他节度使,让他们互相征伐,互相虚耗。”
  “皇城司的人,还能派出去么?”
  皇帝问出了这一句。
  皇城司经过这场动荡之后,也是元气大伤,如今规模,连先前的一半可能都没有了,大周各道的消息,也只能得知个大概,远不如从前那样,几乎可以探听天下消息。
  “陛下,这事用不着派皇城司的人去。”
  裴璜轻声道:“臣有个家仆,名叫裴庄,他与那李云,有一些交情,派他去投李云,李云定然纳他。”
  “江东动向,则陛下可以尽知。”
  皇帝闻言,缓缓点头。
  “好,好。”
  “就让你这家仆去好生去查访查访,若李云可用,朕…”
  “将来说不定能多出一个助力。”
  裴璜微微点头,随即低声道:“臣以为,还是引得他们内斗为好,不然即便将来李云为陛下立了功,一代人之后,难保他不会成为李全忠。”
  皇帝点头,又问:“几个宰相,近来有没有说什么?”
  裴璜默然,片刻之后,低声道:“有两位宰相,似乎是想要辞官。”
  皇帝握紧拳头,咬牙道:“鼠儒,鼠儒!”
  “三郎,你去安排,明天…明…”
  皇帝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后天罢,后天朕同他们几个见一见,让他们都来行宫见朕。”
  裴璜退后一两步,深深低头道:“臣,遵命…”
  …………
  昭定二年二月初。
  金陵李园之中。
  这会儿,金陵的天气已经暖和了不少,李园之中的一些花草,已经生出了一些新芽。
  李园正堂之中,李云与薛嵩,各自在主次位落座。
  而杜谦与薛收,则是陪坐一旁。
  杜谦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庐州那里的事情,倒也不用特别着急,春播的事情,前些天我已经派了人手去主持。”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看薛嵩,开口道:“薛叔大可以再等一两个月再去,不用这么着急。”
  薛老爷微微摇头,正色道:“杜使君,老夫既然决定要去了,便不能耽搁,春播乃是头等大事,庐州这几年动乱频频,想要恢复元气,春播更是要弄好。”
  “老夫这几日就动身。”
  经过薛家上下一段时间的商量,薛老爷最终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出仕庐州,而今天请杜谦过来,主要就是问一问庐州的情况。
  李云低头喝了口茶水,看向薛收,笑着说道:“大兄也要同去庐州?”
  “是。”
  薛收面色沉静,沉声道:“家父年纪长了,庐州又是动乱之地,我不能让他老人家一个人去知庐州,我原是许州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