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03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40      字数:3127
  让渡政权,只掌兵权,是李云已经想了很久的事情了。
  一来,他往后可以轻快一些。
  二来,让太子接触政事,接触新政,等将来政权顺递的时候,就会顺畅很多,如果能够让政令持续,那自然是更好了。
  主要,这样一来,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矛盾爆发了。
  毕竟太子的心性并不坏,这么多年父子,李云是瞧得出来的。
  而且,手握兵权,太子即便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胡来。
  杜相公闻言,先是变了变脸色,他低头道:“陛下,臣觉得,现在还太早了。”
  “至少再过十年二十年…”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又不是说一下子都交给他了,一点点让他去做嘛,这大半年你我不在朝廷里,朝廷不是一样运转了?”
  “放心,出不了事。”
  李皇帝神色镇静:“有我在呢。”
  杜相公低着头,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他很不理解李云的想法,毕竟古往今来,少有天子愿意放弃自己手上至高无上的权柄。
  更何况,如今的天子还正当年,并没有老。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李云,又低下头。
  皇帝陛下如今,只是个中年人模样,再过几年,跟太子站在一起,不知道的,多半以为是兄弟。
  在这个年纪激流勇退。
  杜相公深呼吸了一口气,在心里生出来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恐怕…恐怕太子殿下,不一定能熬得过…
  这个念头到这里,杜谦连忙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抛诸脑后。
  不管怎么样,他尊重皇帝陛下的决定。
  不管将来如何,只要皇帝陛下还在,这个朝廷就出不了乱子,而且如果太子有了什么乱政。
  皇帝陛下也能及时纠正。
  念及此处,杜相公看了看李云,问道:“陛下若是不再亲自处理政事,又准备做什么呢?”
  皇帝左右看了看,笑着说道:“我觉得现在这样就不错。”
  “偶尔可以出来走动走动,或者躲在深宫里,打打拳,练练枪,就当是养老了。”
  说到这里,李云笑着说道:“既免去了父子矛盾,我也得几年自在,岂不是好?”
  说着,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本来,我是打算直接退位给他的。”
  “这一两年想想,又担心最后弄得家国不宁,万一生出乱子,惹得后人耻笑。”
  “所以,退位就算了。”
  皇帝默默说道:“让他以太子身份持国理政罢。”
  杜相公深深低头:“陛下圣明。”
  “不过陛下即便是让出政权,这个过程也不能太快。”
  “臣以为,五到十年为佳…”
  “这个等回洛阳之后再说。”
  皇帝陛下伸了个懒腰,淡淡的说道:“现在不去想这些,等离了江南,咱们老哥俩一起去一趟关中,受益兄你回老家去看一看。”
  “我一来是看一看西北的局面,看一看现在的关中如何了。”
  “二来,是要去见一见我那个儿子。”
  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闷哼了一声:“看看他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德行。”
  杜相公低下头,拱手道:“陛下,西北是大捷…”
  “我知道。”
  皇帝陛下背着手说道:“这事跟西北没有关系了。”
  他摆了摆手:“先不提这个,等到了长安之后再说,过几天就要动身,恐怕要准备的事情很多,受益兄先去忙罢。”
  “到时候有什么事,我们路上再说。”
  杜谦低头道。
  “臣遵命。”
  第1150章 血脉压制
  皇帝陛下决心离开,事情自然很顺利。
  三日之后,皇驾离开金陵。
  金陵府官员以及百姓,一路相送数十里,才依依不舍的散去。
  而皇帝陛下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带人出去走访一番,一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才回到了中原,到了中原之后,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分开。
  皇后娘娘带着一部份天子仪仗,以及随行人员先行返回洛阳。
  而皇帝陛下,则是带着羽林卫,还有杜相公,英国公等人一起,一路不停,赶往关中。
  六月初,天子车驾从潼关进入关中。
  潼关口,陈大将军已经等候许久,等天子仪仗到了之后,陈大将军带着一众将领,毕恭毕敬的单膝跪地,低头行礼:“臣叩见陛下!”
  皇帝掀开车帘,看了看外面的陈大,然后又合上车帘,对着马车里的四闺女笑了笑:“走走走,你陈叔叔来了,我带你出去见见。”
  此时,薛皇后与十五皇子,都已经返回洛阳,但是四公主想要到处看看,尤其是想看看旧周国都长安,于是李云就把这个大闺女给带上了。
  这样,也省去了洛阳城里一些人的觊觎。
  而且,从中原到关中这一路上,李云除了杜谦以外,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话了,有这么个闺女在身边,也能陪着他聊聊天,排解排解寂寞。
  四公主今年只十五六岁,她记事以来,陈大大多数时间都在镇守关中,这几年更是一直在西域打仗,回洛阳的次数不多。
  她跟陈大,还真是不怎么认识。
  听李云这么一说,四公主这才先下了龙辇,等李云也下了车之后,她乖巧的站在天子身侧,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将领。
  这些将领,多是当年江东军中人,不少还是李云亲自带过的,皇帝陛下跳下辇车,抬手笑道:“都起来,都起来。”
  陈大等人都低头称谢,然后从地上站了起来,毕恭毕敬。
  皇帝看了看四公主,四公主上前,对着陈大行礼,笑着说道:“见过叔叔。”
  陈大本来就是皇帝的跟班出身,与皇帝之间,其实论不着“兄弟”,此时听天子嫡女这么一喊,他连忙低头抱拳道:“殿下千万不要如此称呼,臣万万担当不起。”
  四公主笑着说道:“路上,父皇跟我说了不少陈叔的事情呢,您跟我父皇是许多年的老朋友了,我称一声叔叔是应当的。”
  李云上前,拍了拍陈大的肩膀,笑着说道:“怎么现在还在关中?不是让你回洛阳等升官了吗?”
  陈大在李云面前,倒不那么拘谨,只是笑着说道:“陛下明鉴,朔方一带的形势复杂,需要有人在那里收拾局面,贺将军现在还在灵州,镇抚当地,没有回到长安来接任长安将军。”
  “臣就继续留了一段时间,替贺将军照看长安军。”
  皇帝闻言,叹了口气:“我那儿子,给你们惹麻烦了。”
  陈大连忙低头:“陛下明鉴,臣绝不是这个意思,秦王殿下西北一战,打的十分漂亮,而且干脆利落,如果是臣去打这场仗,恐怕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皇帝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那逆子呢?”
  陈大深呼吸了一口气:“陛下不许殿下离开长安城,因此殿下就不曾一起出来迎接,现在还在长安城里。”
  皇帝“嗯”了一声,笑着说道:“我知道了,等进了长安再说。”
  这个时候,关中道的三司衙门,也上来对着天子叩首行礼,皇帝示意众人起身,然后看了一眼关中道的布政使,有些诧异。
  “你…”
  这布政使低头道:“陛下,臣范恒,今年刚到关中道任职,还只有几个月。”
  他顿了顿,补充道:“前任布政使崔淦到任之后,已经返回洛阳待任了。”
  皇帝“哦”了一声,想起来了:“你原来是东宫官。”
  范恒连忙低头:“臣更是陛下的臣子。”
  皇帝闻言,哑然一笑:“还是你们读书人会说话。”
  一道的三司主官,已经是三品官,某种意义上的封疆大吏,这种官员,从前是一定要皇帝陛下点头的。
  此时,朝廷已经自行运转了。
  当然了,这个事情,洛阳朝廷一定是给李云奏报了的,只不过这些文书,皇帝陛下不一定全看,估计是把这个事给漏看了。
  但是这种感觉很是不好。
  会有一种失落感。
  这属于人之常情,不要说天子的权柄了,就是当个班长,突然被撸了,心里恐怕也会不太舒服。
  更何况是天子大权。
  另一个世界里,十全老人禅位交印的时候,连皇帝大宝都不愿意交出来,差一点弄得没法收场。
  李云也是人,他心里自然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性,压制住这种“人之常情”。
  毕竟,地方官轮换,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至于是不是东宫官。
  这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合乎朝廷的规矩,就是正常的。
  更何况,这件事,吏部还有中书,一定是知道并且点了头的。
  只是失神了一瞬间,皇帝便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众人,笑着说道:“好了,潼关这里不必多留,动身赶往长安罢,有什么事情,咱们长安城里再说。”
  众人都纷纷低头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