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08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40      字数:3354
  秦王看了看自家兄弟,摇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是老四你,只要在西北干得好,将来必然可以世袭罔替。”
  “这个我知道。”
  肃王叹了口气,摇头道:“便是得了罔替二字,也不是父皇喜欢我,而t是因为西北需要一个世代坐镇的肃藩。”
  “差得多了。”
  秦王叹了口气道:“要是代代秦王,便是庶子们,也是代代郡王。”
  他看着四皇子李统,喃喃道:“跟世袭,差了十万八千里。”
  世袭罔替,除了一代一个秦王以外,这些秦王的庶子们,也会跟着受封郡王,这样每一代都是一个秦王跟一堆郡王。
  这含金量,要比普通的世袭高出太多了。
  他感叹了一句,拉着兄弟到一旁的亭子下面坐下,问道:“老四,父皇跟你说了什么,你可要跟二哥交个底,你二哥,再不能犯错了。”
  李统连忙说道:“这是自然,这大半年时间,二哥带我东奔西走,让我涨了不少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说,在长安再待一两个月,等天气凉快一些,他老人家便动身返回洛阳,去洛阳安排一些事情。”
  “对了。”
  肃王看着自家哥哥,开口说道:“父皇说,让我吸取二哥的教训,以后就藩之后,好生尽职尽责,善待下人,还有治下军民百姓…”
  “他还说,等回了洛阳之后,要定下宗室章程…”
  秦王殿下闻言,苦笑了一声:“这便是冲着你二哥来的了。”
  他叹了口气:“往后,弟兄们还有子孙后代,一旦被父皇定下的章程约束责罚,恐怕第一时间就要开始戳你二哥的脊梁骨。”
  肃王拍了拍秦王的后背,开口说道:“二哥,约束宗室是对的,要不然不会长久。”
  秦王殿下依旧唉声叹气,他拉着肃王起身,开口道:“往后你我兄弟,估计见面的机会就要少的多了,趁着现在还能见面,走,二哥带你吃酒去。”
  肃王摇了摇头,低声道:“二哥,父皇在这里,你还是不要吃酒了,你要是喝多了,再生出什么事情…”
  秦王长叹了一口气:“你也太高看你二哥我了。”
  “不要说喝多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无奈道:“就是失心疯了,我敢在父皇面前胡闹惹事吗?”
  肃王闻言,哑然一笑:“要是喝的多了,谁还顾得了这许多?”
  秦王“嘿”了一声:“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喝了就能性情大变的物事?说白了,多是借酒装疯,仗着喝了酒的借口,干一些平日里不敢干的事情,说一些平日里不敢说的话。”
  “你二哥闺女儿子都还小,还没活够呢。”
  肃王哑然道:“那好,我陪二哥去吃酒去。”
  秦王拉着兄弟的衣袖,长叹了口气。
  “这三年我都没办法离开秦王府了,后面你就藩之国的时候,要是路过长安,记得来瞧一瞧我。”
  “放心。”
  肃王正色道:“小弟一定来。”
  …………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八月。
  皇帝陛下到长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他大半时间住在秦王府,偶尔也会去杜家住一两天,其他时间,多是带着杜谦还有肃王一起,在关中各地巡视。
  有时候,还会去长安军军营里巡视,在军营里也住过一两天。
  八月份,长安城里的天气已经凉快了下来,至少没有李云刚来时候那么热了。
  这天,秦王府书房里,杜相公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云,然后开口说道:“今岁春闱,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前几天,有人向许子望举发,说今年的春闱有人舞弊,许子望把这个事情拿到了政事堂议论,太子殿下还有中书几位相公,都不敢做主。”
  “就连夜送到这里来了。”
  新朝的第一次科考是章武元年,今年是章武十六年,已经是李唐王朝的第六次科考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接过文书看了一遍,然后笑着说道:“前些年不是刚处理了一批吗?这才多长时间,又有人胆子肥了?”
  杜相公微微低头道:“这个事情有些复杂,有人说是考官受贿,科考不公。”
  “还有人说…是有人投靠东宫,东宫就大开方便之门…”
  “反正谣言四起,臣现在也没有办法断定,不过陛下…”
  他看着李云,微微摇头道:“距离章武七年那场弊案,已经过去整整九年了。”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今岁科考,是开国以来,惟一一次我不在的科考,连殿试都是太子代为主持的,东宫有什么理由,从中舞弊?”
  “这话不可信。”
  皇帝摇头道:“我若是在,还有这个可能,我都不在洛阳,东宫想要安插人手,用不着这么麻烦。”
  杜谦点头道:“臣也是这么想的。”
  “可能是有人生怕担责任,想把这个事情搅浑了。”
  “也有可能,是那些落第的书生心中不服,胡乱攀咬,瞎告状。”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恐怕,太子殿下也担心这其中的忌讳,因此不敢处理,急送到陛下这里来了。”
  皇帝又看了一遍,丢在一边,淡淡的说道:“受益兄你先跟洛阳那边联系罢,让三法司先去查,查清楚了再说。”
  说着,他看了看在外面的天色,默默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
  皇帝起身,回头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在长安两个月,受益兄的思乡之情,总算缓解了罢?”
  杜谦也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准备回洛阳了?”
  “也差不多了。”
  皇帝抬头看向远方:“洛阳城里,还有不少事情要你我去处理,这朝廷政事,也还有不少东西,要交给太子。”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这一趟出门,差不多整整一年时间了,且回去看一看,你我都不在的情况下,一年时间,朝廷能不能运转如初。”
  “会不会全然变了个模样。”
  杜相公听出了李云话里的意味,他看着李云,还是说道:“陛下不宜太急。”
  “我不着急。”
  皇帝笑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急什么?”
  “回去罢,回去罢。”
  皇帝背着手说道:“我也念家了。”
  杜谦立刻低头。
  “臣这就去安排准备。”
  第1156章 洛阳诗冠
  八月下旬,皇驾抵返京兆府。
  身为京兆尹的晋王李正,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领着朝廷里一众文武官员,以及皇亲国戚,出城数十里迎接天子车驾。
  整个迎接的过程,仪式相当漫长,算上众人迎接,再加上赶回洛阳城,花了三天时间,皇帝陛下才终于回到了熟悉的皇宫里。
  此时,天气已经入冬。
  皇帝陛下回到了皇宫之后,休息了一两天,才开始陆续接见一些必须要见的臣子,其中包括许昂,姚仲等大臣。
  到了第三天,皇帝陛下才把太子,单独喊到了甘露殿里。
  甘露殿中,太子殿下上前,给李云添了茶水,才苦笑了一声:“父皇总算是回来了,孩儿这一年时间,左支右绌,快要难死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鬓角。
  “您看,儿子都要生白发了。”
  皇帝看了看他,哑然道:“你才二十六七岁,不要胡说。”
  顿了顿之后,皇帝继续说道:“昨天,我见了几个宰相,该问的情况都问了,这一年时间,你干的还不错。”
  皇帝笑着说道:“往后,你就继续干下去罢。”
  太子仿佛已经预料到了皇帝会这么说,他退后两步,整理了一番衣衫,然后双膝跪在地上,必恭必敬的叩首道:“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他低着头说道:“这一年以来,儿臣战战兢兢,生怕哪些地方做得错了,坏了朝廷还有父皇的事情。”
  “一整年时间,孩儿每天睡不到三个时辰。”
  他抬头看着李云,又低头,几乎快要哽咽了:“您…万不能就这么,把这一摊子事甩给儿臣…”
  他这话,倒不是假话。
  做皇帝,当然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是只负责皇帝的事情,却没有皇帝的身份,这就不是很妙了。
  太子在这个位置上,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少,如果他是皇帝,累了或者懈怠了,还可以甩给下面的臣子去干,但偏偏他上头还有个“大领导”,每天要兢兢业业不说,还担心这里错了那里错了。
  前几个月,有人告发科考弊案,还牵扯到东宫,就把他吓得不轻。
  简单来说,皇帝一天还在,这个代皇帝就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他头上还有领导,根本享受不到做皇帝的福利待遇。
  远不如从前做太子的时候自在。
  甚至,他说自己头上已经生出白发了,这事也不是说谎,他头上真的已经长出来了几缕白头发。
  皇帝看着他,皱了皱眉头:“要是忙不过来,交给政事堂去办,你掌总也就是了。”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权柄,便是文官升调选拔,也都交给你了,难道是坏事不成?”
  李元叩首,垂泪道:“母后回来之后,儿臣便已经跟母后哭诉过了,母后也不同意您就这么把这一摊子事交给儿臣。”
  “这些事,真压在儿臣一个人头上,儿臣要是懈怠了,便是对不住朝廷,对不住父皇,但儿臣要是这样继续当差下去。”
  他哽咽道:“您过些年,就未必看得到儿臣了。”
  “一派胡言。”
  皇帝站了起来,看向自己的儿子,心里有些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