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09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40      字数:3467
  政权让出去,太子都不要,难道非要这个皇位不成吗?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
  不过很快,就被他的理性压制了下去。
  太子…应该不会有这种念头。
  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沉默了片刻之后,抬了抬手:“起来罢,起来罢。”
  “不要娘们唧唧,有什么可哭的?”
  太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无论如何,不能再继续主理政事了。”
  说着,他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又说道:“还有,儿臣看到您对二郎的处罚了,儿臣以为,二郎虽然…”
  “好了。”
  皇帝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断然道:“这事没有什么可说的,要不是自己儿子,我还不会这么轻飘飘落下。”
  “圈禁他三年,也是磨磨他的脾性,他这个性子,再放纵他胡来。”
  皇帝闷哼道:“恐怕将来,我要动手杀子了。”
  太子连忙低头,不敢说话了。
  “我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情。”
  皇帝开口说道:“我准备,重新修订宗藩制度,这两天你抽个时间,把你晋王叔,还有楚王,都叫来,咱们四个先通通气,等定下来之后,召集洛阳城里所有成年的宗室子弟,一并宣读。”
  他看着太子,正色道:“这个事,你要尤其上心,往后这个制度,要你还有你的子孙,一代代传下去。”
  太子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应了声是。
  “孩儿遵命。”
  皇帝“嗯”了一声,叹了口气:“这几天,你每天上午都到甘露殿里来,咱们父子,交接交接政事。”
  “往后,你还是在政事堂,大多数事情还是你来处理,你不敢做主,不愿意做主的,再让政事堂转送到为父这里来。”
  太子大喜,跪在地上,叩首道:“儿臣遵命,儿臣遵命!”
  说罢,他爬了起来,快步退出了甘露殿。
  皇帝陛下坐在原地,许久之后,才自嘲一笑。
  “也许,是我自己想岔了。”
  他摇了摇头,开口说道:“顾常,你去把晋王喊过来。”
  顾太监低头,恭声应是。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一身紫袍的晋王爷,这才进了甘露殿,他走进来之后,对着李云躬身行礼,见左右无人,这才笑着说道:“二哥找我什么事情?”
  李云示意他坐下来,然后笑着问道:“那香福楼的老板娘,来找你了没有?”
  这话就是玩笑了,李正也知道李云在跟他开玩笑,于是笑着说道:“二哥这么关心,她要是来了,我一定带进宫里来给二哥看看。”
  皇帝陛下哑然道:“你小子,看来是终于想开了。”
  兄弟俩闲聊了一阵,皇帝才说起来太子的事情,晋王听了之后,先是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笑着说道:“当了二哥的差事,辛劳是一回事,每日还要被二哥检查功课,要是朝廷里出了什么事情,多半也都要算在太子的头上。”
  “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差事。”
  晋王爷看着李云,正色道:“二哥没有看到,我刚回洛阳的时候,太子殿下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快要脱相了。”
  皇帝瞥了一眼李正,然后继续说道:“今年春闱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
  “我听说了一些。”
  “起因是今年,几个落第书生聚在了一起,这几个人里,其中有人被称为洛阳诗冠,很是出名。”
  “其余几个人,也都颇有名声。”
  “这些人全部落第,因此心中不平,闹将了起来,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什么东宫提拔私人云云,所以就跟许子望举发了。”
  说到这里,晋王看着李云,无奈道:“三法司去查了,的确查到有人舞弊,但没有牵扯到东宫。”
  皇帝有些好奇:“诗冠?谁给他封的?”
  晋王爷笑着说道:“二哥你忘了?三郎办的那个大唐官报。”
  “这东西,现在风靡洛阳。”
  “每一期,官报上都会刊登诗文,这个姓骆的书生,去年到洛阳之后,投稿不断,连上官报十多次,诗文俱佳,名动洛阳,因此被好事之人称为洛阳诗冠。”
  皇帝“哦”了一声,轻轻点头。
  一个时代兴旺起来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兴旺,如今开国十六七年了,当年破败的旧周土地上,终于开始绽放出文化的绚烂花朵了。
  他又问了几句,然后开口说道:“我要重新定下宗藩制度,这几天,太子若是找你,你就跟他,还有楚王一起,先商量商量罢。”
  “记着,要处罚从严。”
  晋王爷点了点头,叹气道:“我听说了。”
  “二郎他…”
  “他的事你不用管。”
  皇帝看向殿外:“好了,你去忙罢,有些事…”
  “我要一个人好好想一想。”
  第1157章 世袭罔替
  如杜谦所说,一些事情急不得。
  而且,皇帝即便要让渡权力,事先也需要看一看,太子这一年时间,到底干的怎么样。
  这一年时间,他身在外地,能接触到的国政,都是相当要紧的国政,至于太子这一年时间处理的大部分事情,他都还没有来得及细看。
  不过试卷已经交上来了,现在他有大把时间去一点一点,查看太子这一年来理政的所作所为。
  花了两天时间,皇帝把太子手中一些要紧的事情接了过来,紧接着就吩咐太子,与晋王楚王一起,商议宗室条例的章程。
  一下子把要紧的国政交了出去,太子殿下反而有些高兴,轻快的离开了甘露殿,一路离开皇城,来到了京兆府。
  他是太子,有自己的仪仗,人还没到京兆府,身为京兆尹的李正就迎了出来,规规矩矩的对着太子殿下欠身行礼。
  “见过殿下。”
  太子殿下上前,拉着晋王爷的手,笑着说道:“三叔不要闹了,咱们里头说话。”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京兆府的正堂,太子殿下在主位上落座,然后看着晋王爷,脸上露出笑容:“这一年时间,你大侄子差点累死在中书,如今父皇回来了,我总算是得以脱身。”
  他看向李正,咳嗽了一声,低声道:“三叔,如果后面父皇跟你商量,让侄儿主政与否的事情,您千万记住,一定要坚决反对。”
  晋王爷给太子殿下倒了茶水,问道:“殿下心里就真的一点儿不想?”
  太子殿下接过茶水,喝了一口,然后看向李正,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有些话,我不好直接跟父皇说,但却可以跟三叔你说,有机会,三叔替我也跟父皇说一说。”
  他目光闪动:“说实话,去岁父皇离京之前,我对于监国理政,的确是有一些想法的,那个时候想着,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想给身边人安排什么,就安排什么。”
  他默默说道:“三叔你也知道,我那东宫,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下面的人也跟着越来越多,这些年从东宫外放出去的官员,也一年多过一年。”
  “原本想着,主持政事之后,该拉他们一把就可以拉他们一把。”
  “但是这一年时间。”
  太子苦笑道:“真是劳心费神,我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
  晋王爷也低头喝茶,想了想,笑着说道:“是因为,殿下换不了宰相,也改不了陛下的国政,更不敢躲懒歇息。”
  这话太过敏感,整个洛阳城里,也没有几个人敢说,太子看了看晋王,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样。”
  “东宫的人,以及东宫出身的人,我这一年时间拉了一些人,但又不敢太多,怕父皇不高兴。”
  太子摇头道:“所以,这个差事不行,再干下去,定然折寿。”
  晋王爷哑然一笑,没有接话了。
  太子看着他,继续说道:“三叔,我今天过来找你,主要是为了宗室条例的事情。”
  他放下茶杯,开口说道:“父皇的意思是,让我还有三叔你,以及楚王一起,先议定一个章程出来,往后如果宗室触犯这些条例,由宗府出面处罚,或者革爵或者除国。”
  “再或者,交部或有司衙门议罪。”
  晋王爷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似乎是二郎在长安犯了错,惹恼了陛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是这个脾气,当年江东军初成的时候,有底下的都尉校尉犯事,强抢民女,都是缉盗队出身的老兄弟,也被陛下直接下令杀了。”
  “因此,后来的江东军才能令行禁止。”
  太子先是点头,然后开口道:“该有的条例是要确立下来,不过二郎…在西北立下大功,父皇没有奖赏不说,反而这般重罚,有些太屈他了。”
  晋王爷抬头看了看太子,没有接话,而是笑着说道:“一会儿,我把这衙门里的事情安排一下,我们就一道去宗府寻大兄。”
  “把该商量的事商量了,陛下说得对,不能因为跟陛下姓了李,就无法无天了。”
  “缉盗队当年一百七十个人,到现在恐怕只剩下五十来个了,大浪淘沙。”
  “这些没了的人里头,多是不守规矩的。”
  太子殿下拉着晋王的衣袖,笑着说道:“三叔你现在,怎么一口一个缉盗队,天天说个不停了。”
  晋王爷一怔,随即起身叹了口气:“可能是年纪大了,有些怀念从前了。”
  说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眼太子,心里颇有些感触:“不知不觉,大侄你已经都这么大了。”
  他叹了口气:“我们这一代人,都慢慢老了。”
  太子拉着他的袖子,笑着说道:“三叔你四十多岁,老什么老,快走快走。”
  “难得父皇交办差事,咱们要尽快办好。”
  “往后呀,我就办这些闲差,清闲自在。”
  晋王爷摇了摇头,被他硬生生拉了出去。
  “慢些,慢些,我今年腿脚可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