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10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40      字数:3593
  “要是被殿下伤了,我可要去甘露殿,讹你父皇去了。”
  …………
  甘露殿里,顾太监对着天子低头道:“陛下,郑王殿下有要事求见。”
  皇帝正在翻看辽东的文书,闻言头也没有抬,不假思索的说道:“让他进来。”
  “是。”
  很快,郑王李苍,必恭必敬的进了甘露殿,他先是看了一眼李云,然后低头道:“父皇金安。”
  皇帝从文书上收回目光,看向自己的儿子,开口道:“我好着呢,什么要事要见为父?”
  郑王殿下低下头,手捧着木盒子,递到了皇帝陛下面前,他看了看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父皇,出海的船队,一个月前已经回来了,他们…他们应该是带回来了父皇您要的东西。”
  皇帝先是一怔,随即猛地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郑王面前。
  他这样大幅度的动作,让郑王殿下也吓了一跳,几乎下意识往后退,好在皇帝陛下很快走到他面前,直接接过了木盒子。
  打开之后,里头放着两样东西。
  一根粒实稀疏的玉米,还有一个并不怎么饱满的红薯。
  两样东西,就这么静静的躺在木盒子里,出现在了李云面前。
  李皇帝看着这两样东西,半天没有说话。
  郑王爷吓了一跳,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小心翼翼的说道:“父皇,您…您没事罢?”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他看向自己的三儿子,拍了拍三儿子的肩膀,声音带了些激动:“你干的很好,干的很好。”
  皇帝捧着木盒子,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认真打量了一番,然后抬头看着李苍,问道:“棉花呢?棉花有没有找到?”
  李云千辛万苦,要去找另一片大陆,主要是为了四样东西。
  玉米,棉花,红薯,还有烟草。
  如今,这两样东西都是吃的,定位就有些重叠了。
  郑王很快回过神来,他蹲在老父亲面前,开口说道:“这是前些天,从江东送来的,他们在书信里说的语焉不详,儿臣也不清楚,有没有把那…棉花给带回来。”
  “儿臣这就派人去催问。”
  郑王看着皇帝,开口说道:“父皇放心,这船队的人说,他们已经有把握再回到海的那一边了,如果这一次没有带回来父皇需要的东西,再让他们去一次就是了。”
  皇帝陛下沉思了片刻,点头道:“你尽快派人去问,看看有没有把棉花种子给带回来,另外,我会让薛圭在江东建造大船,这几年,我们派一支朝廷的人手,去那里看一看。”
  “这样,就能把该拿的东西,都拿回来了。”
  先前几次出海,都是相对民间的出海,毕竟李云心里也不能确认,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到底相像到何种程度。
  现在看来,基本上是大差不差的。
  既然已经得到了验证,以李云现在掌握的能力,再派一支人手过去,就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了,哪怕这个时间跨度是两年乃至于三年。
  都不要紧。
  能把该带回来的东西带回来,就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这一次,最好把辣椒种子,也从那块大陆上给带回来。
  说着,皇帝看向郑王,开口道:“三郎。”
  郑王立刻低头:“儿臣在。”
  “这事,就全权交给你了,不管几年,只要是办成了,把我要的东西都带了回来。”
  皇帝喃喃道:“我就许你家世袭罔替。”
  第1158章 定例
  就连性格沉稳的郑王,也被皇帝这句话吓了一跳。
  要知道,他诸兄弟之中,先前只有秦王一家是世袭罔替,别的开府封王的兄弟,都没有这个殊荣。
  哪怕是陆皇妃之子,五皇子相王李凌,也没有拿到世袭罔替这四个字。
  前段时间,宗府传来消息,秦王一系的世袭罔替,还因为秦王犯了错,被皇帝陛下给废了,也就是说,诸皇子之中没有一家是世袭罔替。
  如果他做成了,那就是章武朝诸皇子里,惟一一家世袭罔替的王爵!
  直到此时此刻,郑王才终于看清楚,皇帝陛下对于出海寻物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他先是愣神了片刻,这才低头道:“儿臣为父皇办些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敢奢求父皇这般厚赐。”
  皇帝的目光,依旧放在这木盒子里,闻言摆了摆手:“这东西做成了,要造福亿万百姓的,你功德无量。”
  “这一次出海,但凡是回来的,都要重赏,每个人赏钱一万贯,从你那里的收入,或者直接从内帑里出。”
  郑王立刻低头道:“儿臣从琉璃厂的收入里,抽出一些来赏给他们,不用麻烦父皇从内帑里支出。”
  皇帝点头,同意了这件事,然后追问道:“给你送来了多少这东西,就这两份吗?”
  郑王上前,看着盒子里的东西,挠了挠头。
  皇帝知道,他是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叫什么,于是指给他看,开口道:“这个我称作红薯,这个称作玉米。”
  郑王连忙点头,开口道:“从江东送来的东西,红薯差不多有十个,玉米七八根,不过这一路漂洋过海,不少已经坏了,这两个是儿臣从里头捡出来,比较完好的。”
  皇帝点头,低头把玉米粒给徒手搓了下来,自己留了十来粒,剩下的交给郑王,开口说道:“一会儿,你送农事院去,跟他们说,这是从海外来的种子,让他们务必保存好,明年春天,种在农事院的田里。”
  郑王点头,问道:“那红薯呢?”
  “这一颗我留着。”
  皇帝默默说道:“你那里剩下的,也送农事院去,让他们明年春天播种,跟他们说,其中一半选有芽头的部分,切块茎播种,另一半直接埋进土里。”
  “等长出来藤蔓了,藤蔓可以剪断,再埋进土里,也可以成活。”
  郑王用心记下来,然后看着李云,有些好奇:“这些父皇是怎么知道的?”
  李皇帝的目光看向殿外,似乎想起了一段遥远的记忆,他出神了许久,才默默说道:“我种过。”
  这个回答,让郑王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李云也没有指望着他能够理解自己说的话,只是淡淡的说道:“你去办吧,记得派人去问清楚,有没有把棉花种子带回来,那个东西,也很要紧。”
  郑王先是点头,问道:“父皇,这棉花有什么用?”
  “对于达官贵人,未必有什么大用,但是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就有莫大用处了。”
  皇帝笑着说道:“到时候,江东一带的纺织工场,织出来的东西,就不一定都是绫罗绸缎了。”
  郑王明白了过来:“看来,是可以产出织物。”
  皇帝看了他一眼,默默说道:“好了,等见到了实物,你自然就明白了,这事情万分要紧,相比较来说,咱们家那些买卖,这个事更要紧一些。”
  郑王深深低头:“儿臣明白了,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过完年,儿臣亲去一趟江东,看一看具体的情况,再把朝廷派人出海的事情定下来。”
  “好。”
  皇帝笑着说道:“等你要出门的时候,来见我,我给你诏令。”
  郑王低头应是,然后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他离开之后,甘露殿就只剩下了皇帝一个人,皇帝没有去看红薯,只是把几粒玉米粒放在手里,打量着出神。
  这些玉米,是没有经过现代育种的,不管是颗粒饱满度,还是单棒数量,都远不如另外一个世界里他见过的玉米。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极其宝贵的东西了。
  因为农事院,就可以进行人工育种。
  只要把一代代选育,把饱满的籽粒留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而即便是李云手里的这些,也一定经过那片大陆上的土著育种过了,否则单纯野生的,会更加稀疏不堪。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才把这些种子仔细的放在了架子上的一枚玉瓶里,然后看向红薯。
  又是一阵出神。
  他心里很清楚,这两样东西,大概率都不会成为富人家的主食,毕竟各方各面的确差了些,但是关键时候,却可能能够填饱穷人的肚子。
  这跟棉花是一个道理。
  穷人家绝穿不起蚕丝织就的华贵衣裳,但是如果有朝一日,棉花能够大规模耕种,穷苦百姓们,就多了一个有可能能够买得起的棉衣。
  想到这里,李皇帝眯了眯眼睛。
  开国以来,因为没有什么外敌的侵扰,他的水师发展一度是停滞状态。
  不过,这几年因为江东新政,沿海的船坞造大船的本事却是长进了不少,现在的皇帝陛下,生出了一些别的念头。
  或许…可以对外扩张,然后在征服的土地上,大规模种植棉花…
  比如说东洋小岛,以及整个南洋。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尤其是辽东道,陇右道相继建立之后,很多事情顺风顺水,他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如今,终于又有事情,值得他去上心。
  如果要进行下一轮扩张,他跟秦王之间的关系,说不定还可以缓解缓解,毕竟秦王那个性格,在本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如果要是主持对外扩张,则非要狠戾一些的性子不可。
  这样的事情,婆妈圣母的人可干不来。
  一时间,皇帝陛下神游天外,想到妙处,还会莫名的“呵呵”几声,让甘露殿伺候的宫人,都不敢靠近。
  等皇帝回过神来,已经是许久之后的事情了,他低头看了看盒子里的红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这玉米跟红薯的样本,自家那个三儿子,拿到手恐怕不是几天的事情。
  因为没道理这么巧,他刚回洛阳几天,东西就正好送到了。
  大概率是早已经拿到手,但是却没有给太子看,一直藏到自己回来。
  甚至,郑王为了这件事看起来没有那么蹊跷,特意多等了两三天,才过来把样本送到李云手里。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摇头,颇有些感慨。
  “这老三,心眼子真是多。”
  说完这一句,他又笑了笑:“也是好事,正适合去办这些事情。”
  他把红薯收好,走出了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