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2:45      字数:3166
  闻言皇帝显得很满意:“一回京便能接手,这很不错。”
  “父皇过誉了,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儿臣仅能行此等事,以匹配今日之位耳。”
  一句话既放低了自己的身段,又无形中指桑骂槐地讽刺了太子。周城于一旁心中暗暗称奇,另两位则是习以为常似的充耳不闻,仍旧是云淡风轻态度。
  这些儿子的基本操作,也令皇帝明白今天应是无法得到个结果,不经有些失望,于是摆摆手,有些不满道:“今日就到这里,你们都回去想想。”
  几人齐齐应了声,一个接着一个退场,又在出了宫殿后迫不及待地分道扬镳。
  时间随清风飘去,夜幕如约而至。
  就在周澈乘着晚霞的余光来到周岚清宫中之时,周城也恰好抵达周治的王府之中。
  “二哥府邸之内尽显低调之态。”他初看时心中暗想,但越进去却又感觉不对。
  府邸初观,似显朴素,然深入内府之下,陈设竟极尽奢华。珠帘低垂,辉映琉璃之灯;锦绣屏风,掩映金玉之器。虽不张扬,却自有一番华贵之气。
  对此周城只感到:“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外显其表,内藏其真。”
  一入内里,两兄弟一同吃了晚膳,未了,外头管家相报,说是丞相和何明来了。
  周城因生母为陈贵妃表亲,贵妃也欲培养自己于后宫之势力,于是周城得以自小跟在周治身边。再加上周城
  本身并无争储之心,久而久之便成了周治支持阵营中的一员。
  此时他听闻这几位的到来,便知道周治并无早时看的那般淡定。他也不多加隐瞒,而是直接将心中所想抒发:“皇兄难道有意接揽集资的活儿?”
  周治没有表态,而是先将两人请了进来。待二位老臣入座,他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告知之后,现场便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
  周治率先道:“今日之事,我仍心犹疑,望得诸君的意见以明决断。”
  与此同时,明善宫中,周澈也恰好在这时将事情同周岚清说了。两人凑在一起好似嗑瓜子一般,仿佛是在诉说一件平常事。
  周岚清细细思索一番,却只感觉其实此事不论是谁,都讨不着好处:“依你之言,父皇并不想皇兄接揽此事。”
  周澈点头,他也隐隐闻到一丝不可言说的阴谋,情总有利弊,更何况是此等大事:“我只觉得此事风险过大,父皇态度也似有意让二哥接手。”
  周岚清手中捏着才送来的花籽,声音飘飘忽忽:“此事貌似易招非议,父皇亦有意令二哥行孤臣之道。然观长远,若此事得成,则二哥在民间之影响力与号召力将大增,朝中之话语权亦将重了不少。”
  何况以周治的才能,周岚清也不能把握他做不成此事:二哥主管户部,又有善于结交,惜爱人才之名。
  说是有意破除这名声,却也是给了他做实这个名声的机会。
  “不过,此事二哥也必须揽下。”周岚清最后说道,神色晦暗不明。她也相信,周治不舍得放弃这件事,再有,皇帝最后也肯定会找人解决。
  “如此说来,咱们还需考虑应对之策。”周澈悠悠道:“只是皇兄倒不知近日在做什么,老是往霍府跑。”
  周岚清好似是耗子被猫踩住了尾巴,一下子有些不好意思:“是么?”
  周澈笑嘻嘻看了她一眼,殊不知过些日子他便会在这件事上吃个大苦头,当然,这也是后面该说的事情了。
  只是周岚清在脑海里搜寻着周治身边那些谋士,此事若要让二哥揽下,那么必将有一个能言善辩者加以推波助澜。
  不会是刘墨书吧?那个闷骚所言可皆是一语中的。
  果真,现在款款登场的是位于贤王府中的,便是刘墨书先生。
  只见他好似是早已听说此事一般,听到在场几位三两言语的讨论,便知道众人皆持不赞同的态度。
  毕竟此事太过冒险,使不好将遭受重创。
  刘墨书理解,却不支持。
  他先是看了一下周治的脸色,果然不是很好看,想是知道其中利弊,却也仍不愿就此放弃。
  于是刘墨书只待几人的声音逐渐微小下去,才扯开原本便不甚洪亮的音量道:
  “臣以为,人对于机遇的反应,犹若层次之分明。其一者,机遇近而未知把握,终致追悔莫及;其二者,机遇至而即捉,借以登峰造极,成就非凡;其三者,乃能自创机遇者,此等人物世间罕见,亦最为卓越。”
  最后,刘墨书才堪堪表态:“臣恳请殿下为第三者。”
  一大篇壮志豪言宛若给面前众人都打了鸡血,只感觉也随此而年轻了几岁。
  周治变了些神色,随后点点头:“你说的对。”
  其余几人原本也是摇摆不定的态度,只不过是更加偏向保险的选择罢了,眼下也明白了周治的态度,便不好再多说。
  只有周城说道:“二哥,若你要做此事,便带上我一起罢。”
  一来是为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二来实则是想跟在周治身边学习,他还想跟着表哥回潼州完成祖父未了的遗愿。
  周治正有此意,于是也答应了下来。
  隔日,皇帝才下早朝,便有报外头贤王求见。
  皇帝听闻眼睛一亮:“让他进来。”
  看着周治款款而来的时候,皇帝心中就有些满意;当周治说出自己愿意接了昨日提出筹集赈灾款的时候,他就更满意了。
  不过,还是得问一下二儿子的想法:“你何以愿为此事?”
  只见周治暗自理了理嗓子,开口将事先就准备好的说辞公之于世:“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如今来看,世人有识于贫穷之可怖,而倍加努力,以摆脱困厄之境。然社会资源有涯,富者亦惧贫之至,遂于守好己之财之外,反倒更努力地争利,遂致社会之大不公。”
  说罢,又庄重其事:“儿臣甘愿做打破不公之人,挽救百姓于水火。”
  皇帝目光如炬:“你竟能说出这番言论。”
  周治一如既往地谦卑恭顺:“儿臣愿为孤臣,办理父皇所命之事。”他低着头,自然是看不见皇帝的恍惚。
  后者只是盯着周治,仿佛在透过他看着几十年前也在这样的午后,也有一个青年人接下先帝的旨意。
  须臾之后,他道:“朕相信你,放胆去做罢。”
  第50章 小有挫败
  随着周治南下的消息传来,正于明善宫中闲适的周岚清一顿,停下观看手中霍云祺又不知哪里搜罗来的物件,所有所思地将眼睛抬向宫墙之外的四方蓝天。
  桃春见此,便悄悄招呼宫女们将一旁世家贵女们送来的丝绸罗缎撤下去了。
  就在此时,忽起一两声鸟叫,没躲过周岚清的耳朵。
  待望去,原是一直极美的小鸟儿:只见它身披锦绣华裳,蓝紫相间,光彩夺目,与阳光交相辉映,展现出璀璨光泽。其容貌灵巧可爱,眼眸灵动,时而眨眼,足下轻跃,于黑檀精雕之鸟笼内,更显其夺目之姿。
  周岚清却不理会它的娇俏,看向它的眼睛里反倒是寒光一般冷漠。
  她平日里鲜少表现出如此沉闷的怒意,无形的威压将一众伺候的宫女惊得不敢走动,桃春最早感受到主子的情绪,便要令人将这鸟带下去。
  可当周岚清发出一点响动,桃春便不再有多言语了。
  只听少女怒气未消:“这鸟是何人所赠?”
  桃春先是瞅了一眼小鸟,随即斟酌着开口道:“殿下,是贤王殿下送来的。”
  “贤王?”周岚清闻言一瞬间有些火上心头,但随即又强行压了下去,最后化作了一声冷笑。伴随着眼里浮现出几分怒气横生,整个人显得极为凌厉。
  但小鸟并不知道外头人又什么情绪,只是上蹿下跳,看样子对被拘于这小小的笼子里有些不满。
  周岚清静静地看着它的动作,她现在应该有什么样的情绪?
  更准确的说,周治希望她现在该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一旁的桃春看见自家的主子正气头上,轻轻撤退了众人,而这时周岚清已然撤回了逗留在鸟笼上的目光:“我去一趟端王那里。”
  片刻之后,周岚清便在周澈的府中,虽后者已经搬出了宫外,但带的都是从宫中带出来的老仆从。因此一见是公主来访,立即便也知道该如何吩咐和办理。
  相比于贤王府的外简内奢,端王府是别有一番风采。
  周岚清从前来过几回,却皆是浅浅扫过几眼,而如今安定下来之后反而好好打量起来:王府深处,辟有一方静谧之所,好似专为文人雅士而设。室内清幽雅静,远离尘嚣纷扰,风格尽显高洁脱俗之韵。
  四壁之上,高悬名家字画,案头之上,古朴物错落有致,文房四宝齐备,笔端蕴蓄精妙墨色,静待主人挥洒才情。
  窗棂之外,翠竹轻摇,风送竹声,与清风共舞,又携来桂花之幽香,淡淡然同室内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