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2:46      字数:3173
  可皇帝却仿佛看不见她似的,紧接着抬起头来,好似这迷迷蒙蒙的前边有什么人在看着他,紧接着失神开口道:“我错了...我不该娶淑锦...我当时并不知道...”
  闻言周岚清双眼不由睁大,只因为皇帝口中所言的“淑锦”,正是已故的敬妃。
  多年以来,何人不知皇帝对于敬妃的情谊?如今自己竟然听其道出了后悔二字。
  周岚清的理智告诉她,不能再问下去了。
  不光是她不能保证皇帝醒来之后是否还记得此时说过的话,就是那深宫秘史,自己也并不想知道。
  就在她有些仓皇地站起身来,转过身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之时,身下的裙摆忽然被拽住了。
  她以为皇帝已然清醒,心中暗道不好之时,身后的人忽然说道:“我到底要怎么
  做,你才会原谅我?落书?”
  还没等周岚清松口气,皇帝口中忽然道:“能不能别再叫那个名字...我不喜欢...”
  周岚清不敢再多说话了,挺着背不敢转身,只求皇帝能把她认错,发完疯之后放过她。
  “谢书礼...我不喜欢那个名字...可不可以不要再叫这个名字了?”
  话音刚落,周岚清脑海之中忽然轰的一声似有惊雷炸开,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整个人更是僵在原地。
  她不敢回头,她也不能回头。
  只是不断思索这三个名字:谢书礼,沈落书,沈淑锦。
  这算什么?
  一直等到裙摆一松,周岚清才微微侧目,所幸皇帝已然消颓地闭上眼,不知道是昏了还是没有。
  没有一丝犹豫,周岚清立即离开此地。
  步伐越来越快,一直到殿外的角落才停下脚步,此时她听不见周遭的任何,只有自己大口喘气和剧烈心跳的声音。
  半晌,她抬起眼睛,方才一直不在现场的老道,如今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其面色如常,好似明白周岚清此刻的心情。
  “是你...”周岚清上前,她头一回如此失态,上手将老道的衣领拧起:“是你故意让我知道...为什么?”
  老道也不恼,而是气定神闲,仿佛一切都与他没有关系:“我忆及殿下前番垂询,问及所志欲成之事。”
  周岚清不上他的套,看着老道的目光同语气一样冷冽:“是你背后之人?他是谁?”
  果真,话才说完,她就感觉到眼前人显然一愣,却听到他说道:“殿下诚乃睿智之极,则所问之人究竟是谁,此时还重要么?”
  感觉到眼前少女手上动作一松,老道不再开口。周岚清则是盯着他,出言嘲讽道:“道法讲究顺其自然,道长如今屡次介入我的事情,难道就不怕破坏天道么!”
  “我所涉之事,皆是殿下应历之途,只是由我代行天道之序罢了。”
  周岚清沉默了片刻,忽然转过身:“那藏于暗处的人,前几日已然与我通信。”
  又道:“适才本宫步入殿内,未见道长之影,自知不便单独拜见父皇,遂退而候于此。恳请道长现下与本宫同往,再入殿内,共谒父皇圣颜。”
  如今,也只能借这老道的面子,好让自己脱离知晓这惊天秘密的身份了。
  老道笑眯眯:“自然。”
  待两人再进殿中时,皇帝已然恢复了神志,而海顺公公也在殿中,恰好为自己方才不在场的做了假证。
  一切都刚刚好,仿佛那番景象是周岚清做的一场梦。
  再度退出太虚殿,周岚清只感觉身心疲惫。她躺在自己的床时不时翻来翻去,只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门外的秋竹等到主子醒了,才将东西呈上来。
  周岚清拿过信一打开,认出了宋青的字迹,其上便是表明一切顺利,徐俞初果真动了心思,她下意识想到了文忠阁,进而想到了谢书礼。
  眼前仿佛再现了今日所见,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封信,一瞬间她有些分不清:到底是那未曾露面之人的精心策划,还是那老道的有意为之。
  事情发展至此,周岚清好似陷入了一条单行轨道,若自己不往前行走,不论是之前还是之后的事情,她都将被踢出局。
  ———
  谢书礼回到府中之时,隐隐感觉到不大对劲。
  行至里屋之中,才关上门,一回头,一把尖刀横在自己的脖颈,随之便是一抹倩影出现在自己眼底。对方带着面纱,装束简单干练,令谢书礼分不清来者是谁。
  带着面纱的秋竹并不客气:“谢大人,许久不见啊。”
  谢书礼面色并不是很好看,也不多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女子,对其的身份猜到七七八八。
  秋竹全然不见平日里的俏皮娇俏,整个人带着些许肃杀之气。发现眼前的男人正在打量着自己,不由得有些许不满,将手上的东西又往前靠了几分:“谢大人不是一直好奇我家主子的身份么?今晚清雅茶楼,恭候大人。”
  说罢,秋竹懒得等待谢书礼的回复,收回尖刀,一眨眼的功夫便不见人影,独留谢书礼留于原地有些怅然。
  夜幕降临,清雅茶楼。
  谢书礼如约而至,一进门就有个小二打扮的人物上前来,只见他不动声色将其打量了一番,随即立刻道:“贵人,三楼雅间,请~”
  谢书礼点点头,顺便将四周都扫了一眼,却发现都只是些散客,台上的说书先生也没有什么异处,收回目光,便跟上那小二的脚步。
  行至三楼,门口又有一人在等候,此次倒是个女子,丫鬟打扮,看见人来,勾起唇角,向小二示意。后者忙不迭得点着头,对身后的谢书礼道:“贵人,前边便是了。”
  谢书礼顺着其示意的方向看去,那丫头便道:“大人,里边请。”
  那声音入耳,谢书礼便认出其便是在府中拿刀抵着自己那女子。不过此时倒是一副好脸色,仿佛白日的事情不是她做的一般。
  推开房门,谢书礼身后的门又立即被外头的人关上。而眼前却四下无人,只得往前拐弯,片刻,一名女子的背影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之中。
  周岚清闻声微微侧目,最后缓缓装过身来,看着眼前有些惊诧的男人,稍稍勾起唇角:“老师,别来无恙。”
  说起来,周岚清是儿时是有一段时间在谢书礼身边学习道德伦理,因此让其唤他一声老师,倒也不为过。
  “竟然是你...”
  谢书礼看着眼前的少女,自回来之后并不是没有见过她,可对方总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与如今面前的周岚清散发出来的气势简直是判若两人。若不是她还叫了自己一声老师,他还愿意把少女当做另一个人。
  谢书礼的表现是周岚清的意料之中,但今日她并不是来叙旧的,开门见山道:“老师,我素以您为启蒙之灯,敬若上宾,甚至费劲心机将您从林大人那里挖出来。然如今您所做种种,颇令我疑昔日之举,是否确为明智之择。”
  闻言,谢书礼的面上便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道:“殿下,朝政之事,您本就不便参与,还望慎言。”
  “慎言?”周岚清感觉有些好笑,她缓步上前,却步步紧逼:“那时父皇将我安排与您身边学习之时,您大抵就意识到父皇想做什么了吧?”
  眼前男人依旧如记忆之中那般君子模样,只不过两鬓些许斑白。周岚清又道:“昔时余日,我备受父皇之抑压与试探,犹若弈局之棋子,精心培育以待用。”
  “然您明知一切,却缄口不言,未尝以不宜涉政之辞相诫。”
  “敢问老师当时,何以默然?”
  周岚清字字珠玑,谢书礼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得有些怅然地看着眼前的少女。
  最终,谢书礼微微叹了口气:“殿下要我做什么?”
  “离开文忠阁。”
  五个大字,少女说的干干脆脆。可听此言的男人却干脆不得,他神色不明,站在阴影处甚至显得有些阴沉。
  他知道周岚清是认真的,于是盯着她道:“为何?”
  “我倒想问问老师为何入阁。”周岚清的脸色同样不好:“此阁之设,于大燕之害已非浅鲜。您岂未闻,世人非但痛骂徐俞初,且对您也...”
  谢书礼叹了一口气,俨然还将少女当做孩子一般:“殿下,你不知...”
  “我岂会不知?”周岚清目光犀利:“您从前不肯于皇兄麾下,不若是因祖父的存在,您出不了头?”
  “徐俞初是不是许您文忠阁之首,以此来迷惑您?”
  许是言语太过直白,又或是真相本就是如此,谢书礼有些站不住脚,更是有些难堪:“殿下慎言!”
  周岚清言辞恳切,毕竟于眼前之人,终归是有些知遇之恩:“还请老师明辨徐俞初的真面孔!他不过是想以您为遮掩,行天下大乱之事!”
  对于谢书礼,她并不想行违背师生之德,可若是不使他及时脱离文忠阁,后期清算之时,谢书礼便难以脱身。
  最重要的是,她并不想以此事得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