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喃喃果      更新:2025-10-27 13:06      字数:3126
  “肃儿啊,是爹爹疏忽了,从前竟然不知道咱们老赵家出了个神童!”
  官家满脸自豪地把糯米团般的小儿子抱进了怀里,又轻捏了下扶苏又圆又白的耳朵:“怎么还偷偷地看书,不告诉爹爹和娘娘,只透露给你姐姐呢?”
  扶苏瓮声瓮气,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没学会,就是偶然看到的……”
  “肃儿,你撒谎!”
  年幼的妙悟公主尚且不懂,弟弟到底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撒谎。但她可是有点生气的:倘若肃儿是偶然一瞥就是她的知识盲区的话,岂不是显得她这个做姐姐的很菜?
  她倏然提高了声音:“你从哪儿看来的?我都是特意问了人才知道的”
  “……”
  这个时候说梦里会有人相信吗?
  扶苏生无可恋地抬头朝上看去,抱着他的中年男子的脸上写满了“我就淡淡看你装”的了然笑意。他低低哀嚎了一声,仗着自己身量尚小,鸵鸟般地埋进了官家宽大的袖袍里,不肯起来了。
  官家还以为是儿子被撞破偷偷用功的事情,觉得不好意思了。毕竟在他还没当上太子的时候,也曾经偷偷趁夜秉烛用功,想拿出一番本事给皇父和刘娘娘夸耀一番。
  官家自以为很能理解儿子的心情。
  但是,三岁就能背《诗》啊……官家选择性遗忘了山有扶苏篇只是诗经的三百分之一,只想象着他把这件事告诉众臣之后,惊倒一片卿家的情形。
  本朝素来有追捧神童的风俗,官至枢密使的晏殊晏相公就是十二岁廷前奏对、惊倒众人的。
  谁能想到,文曲星也托生进他们老赵家了呢。
  官家突然觉得掌心有点发痒。
  一只长茧的大手在扶苏乌黑又顺溜的头发上摩挲了几下。一个没忍住,又摩挲了几下,官家心中的得意之情才稍稍平顺了一点儿。
  不,其实根本没有平顺。
  扶苏感受到头顶的触感,像受惊的山雀般下意识抖了一抖。他从缝隙中探出头,只见官家不知想到了什么,白净和气的脸上露出了谜之微笑,两撇精心保养的胡子都跟着抖了抖。
  “……”
  扶苏豆豆眼:真是完全猜不到这人在想什么呢。(棒读语气)
  他扒啊扒,从仁宗的怀里钻出来,板起白嫩软糯的小脸,认真道:“官家,你会告诉别人吗?”
  仁宗讶然:“怎么?肃儿不想让别人知道。”
  “对,不想。”
  官家没有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为什么呢?肃儿是怎么想的?”
  当然是因为不想被当成什么神童,顺理成章被保送上太子之后,你们哪一天发现货不对板了,又来找我的麻烦——就像可笑的第一世一样。
  曹皇后猜得没错,当太子是官家给赵肃安排好的前程。扶苏流露出的早慧只会催化这个过程,让他的东宫冠冕来得更早、更得人心、更名正言顺。
  但是这个前程,扶苏不想要。
  也很好理解吧?第一世活成了一个笑话,第二世知道了自己是个笑话。倘若穿越时空之路无穷无尽,那么第三世他想给自己放个假。
  如果赵肃一世是扶苏人生的终点,那么他想在此终结掉笑话的轮回。
  扶苏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官家朝他的方向贴过来。后者会意地凑近了一些,想一听究竟。
  “因为我……”不想当太子。
  这是扶苏的真心话,但他一时间想象不了说出来的后果会是什么。像上辈子父皇对他那样子苛责冷待吗?还是直接痛斥他不上进没出息?
  仁宗静静地侧耳,一副对三岁稚子的童言也无比认真,半点不轻视的模样。他额上的幞头也欲静不止、一摇一晃着。丝毫不知道怀中稚子哽在喉头的话会如何石破天惊。
  扶苏轻轻抿了一下小嘴:“我是怕被别人知道了以后,又要我背这背那的,那样很烦。”
  “噗……”
  仁宗短暂地失态了一瞬,努力绷紧了面皮。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官家!”扶苏有点着急了,他发现自己除了心软以外,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他忘记勒令官家必须保密了!
  “好好好,”仁宗却像会读心一样:“朕答应你。朕可以保证不告诉其他人。你娘娘那儿也替你保密。”
  扶苏悄悄地松了口气。
  片刻之后,他就看到,仁宗也凑近了他,用方才两个人说悄悄话时同样的距离,对着怀中的小团子压低了声音。
  “朕还以为,肃儿已经不愿意同朕说心里话了呢,自从你生日宴上行加封礼之后……是那天的宴上人员庞杂,太过喧嚣,吓坏了肃儿你么?”
  扶苏猛地抬起头。
  他确实是从生日宴上才敢确认内定太子的命运,为此消沉踌躇了好一阵子。连带着眼前该叫一声“爹爹”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还以为表现得足够隐蔽。
  原来竟然早就被看出来了吗?
  三岁小孩儿的心情,一时晴一时又下雨,没几个大人会当真了看。何况扶苏稚子的表面下是个活了两世的成人。想不动声色地生疏一个人而不被发现,简直轻而易举。
  那么,按理说,他明明掩饰得很好的,为什么官家就偏偏能察觉得到呢?
  作者有话说:
  ----------------------
  傻孩子,当然是官家心里有你啦。
  第3章
  扶苏先是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又故意避开了。他很不自在地别过头,瓮声瓮气地说道:“是娘娘说的?”
  “是朕自己猜到的。”
  “……猜错了。”
  “错了?”官家的脸上写满了错愕和吃惊。为了探明肃儿莫名其妙开始疏远老父亲的真相,他可是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问遍了身边的内侍,还险些在紫宸殿招来众臣一起商讨。
  好不容易得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答案,结果又被肃儿给亲口否决。这下官家是彻底摸不着头脑了。
  官家还想细问,袖袍却被一阵轻微的力道拉扯,原来是妙悟不满他们父子之间悄悄话许久,想引起他的注意呢。
  “爹爹、肃儿,你们俩在说什么体己话呢?”妙悟撅了下小嘴,有点儿不高兴:“怎么不带上我?”
  “带你带你。”官家只得暂时把刚才的话题搁下,专心安抚起吃醋的女儿。
  扶苏暗中松了一口气,转而又头疼起来。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在刚刚一刻钟的时间里,他已经整整痛失了两个摊牌的绝好时机。
  扶苏有一种预感,“不当太子”几个字,恐怕真的很难说出口。
  毕竟……
  扶苏迎面对上一片如湖水般和煦的目光。原来是官家冲他挤了下眼睛,仿佛在说“这事还没完”。官家一向重视君王姿态仪表,也只有在儿女面前才会做出他认为是“失态”的动作。
  要是官家能对我不那么好就万事大吉了。我就能心安理得地说出口了。
  扶苏想。
  “爹爹,方才肃儿来的时候说,一会儿要和我一起去探望苗才人,爹爹要和我们一起去吗?”
  苗才人,是妙悟的生母。
  “肃儿想去探望苗才人?”官家略有讶异之色,没想到肃儿会在意他后宫中除了曹皇后以外的人。
  妙悟点头:“肃儿说他没见过妊娠中的妇人,想去看看。”
  仁宗顿感好笑不已:“是这样么?原来是想看弟弟妹妹了。”
  扶苏一脸深沉地点了点头。毕竟苗才人腹中怀着的是可能让他脱离苦海的希望——只要官家看重次子比他更甚,他就有可能不用当太子了。他当然得去一探究竟。
  “那就走吧!正巧,朕也要去一趟。”
  三人决定了之后,很快就出了柔仪殿。官家本想把姐弟俩叫到自己的仪驾上来,父子姐弟几个说一会儿话,却见扶苏无比自然地往妙悟的轿里钻。
  他好笑地摇了摇头,随他们去了。
  公主的轿辇不如皇帝的仪驾宽敞,容纳起两个垂髫之龄、软糯白嫩小豆丁刚刚好。甫一起轿,扶苏就掀开帘子四下张望了一会儿,压低了声音:“妙悟阿姊,你之前说的那个会背《诗三百》的怀吉,是谁呀?”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肃儿你想认识他吗?”
  扶苏是真的想认识。妙悟提起过这人两次,他总觉得有些耳熟。大公主身边能通文墨的人物有限,可“怀吉”听起来怎么也不像女先生的名字。
  “他是柔仪殿的一个内侍,据说读过一些书,有点小聪明,爹爹就把他送过来服侍我了。”
  “内侍……”扶苏瞠目结舌。
  妙悟紧张了起来:“怎么了,可是他有什么不妥?之前冲撞了肃儿你?”
  “不不不,没有的!”扶苏连忙摆起两只白嫩的胳膊,试图打消妙悟的疑虑:“我就是有一点儿好奇。”
  结果一打听就打听出了个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