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雪泡梅花酒      更新:2025-10-27 15:45      字数:3208
  四百棵果树专门用于喂鸡,现在还在抽条,整个场地,就只有五只鸡。
  榛鸡的性格有点像傻狍子,不是很聪明的样子,飞不高,最高也就二十米。
  乌鸡战斗力倒是杠杠的,那只公鸡,每次看到云初都想追着她啄,追着她跑,幸好有木栅栏围着。
  为了让鸡方便下蛋,在地沟里,铺了很多乌拉草。
  隔一天,在木头食槽里放一些大米、泉水,不然养鸡成本太高,划不来。
  云初跑去方木匠那里买了一百一十个成品木头架子,用于爬藤。四亩葡萄用地,每亩种了二十棵葡萄苗,黄瓜、冬瓜、瓠瓜三亩地,每亩搭建十个木头架子。
  菜篮、果篮,各一千个,八文一个,不然果子摘下来,都没地方放。
  买了一百个木头做的小型鸟屋,二十文一个,云初还很贴心的给铺了一些干草在里面,回去挂在果树上。
  各买了两百个大葫芦做的饲料盆、喂水盆、小鸟洗澡盆,可以挂在树上。在方木匠家花费十五贯。
  小米一百斗,七十文一斗,花费七贯。
  跑去唐家金银铺,买了一对金花卉纹钳镯送给百薇,花费二十贯,剩余两贯回家,主打一个花光光。
  云初回家后,把一大堆东西丢进了空间,七个小鸟笼子,挂在樱桃树上。
  此时,藏品累计五十万五千件,土地五百零六亩,其中
  新拓土地一百五十二亩,加上空着的二十九亩土地,一百八十一亩地空着。
  干脆增加了林檎等十四种果树,每一种果树新增加六亩,变成都种植十亩。
  剩下九十七亩地空着,种不过来,实在种不过来。
  幸好只需要扦插播种和收割两个步骤,浇水也只是为了加速成长才多浇水。
  若是需要除草、耕地、埋肥、除虫,还有时不时的暴雨冰雹大风,被蛇虫鼠蚁偷盗,那她最多只能种十亩地。
  想起剩下的一千八百九十九粒莲花种子,干脆拿出九十九粒泡发,等过两天再种植到浅水区淤泥里。
  基本上,地里有蔬菜、果树、时令鲜花、草药,养了两种鸡、七种观赏鸟类,河里养着鱼虾蟹鳖蚌莲花,天上地下,都快整齐全了。没种稻米,实在是没精力了。
  她尽量错开,每天晚上挖两种草药,再用网兜子,一小兜一小兜的陆续捞出几百条鱼。或者剪下时令鲜花七种各一百枝,挖牡丹一千六百棵。
  还好现在的蔬菜不用收割太多,只是自己吃,再送一送人,五只鸡更快活,几乎自由自在散养着,喂一些米和水就完事了。
  苏叶和竹沥天天忙着整理草药,燕驰已经派人急送了密信和人参败毒散药方到达茂州,就地取材,云初的药材作为补充支援,随后到。
  地里新长出来的蔬菜,很是脆嫩,八亩地,以后正好每天收割一亩地,每天都是收割好几筐。
  芹菜现在很嫩,若是明天割就老了。
  云初想起以前吃过的酸脆芹菜,早上搭配着喝白粥,加一个鸡蛋,很是爽口。
  干脆把所有芹菜全割了,摘掉叶子,洗干净,在开水中稍微烫一烫,捞出锅,放入家中三个大陶罐里,加入淘米水泡起来,用洗干净的石头压住。两天后,就能吃了。
  日子过的很快,两天转眼过去,早晨云初托苏叶去祝家猪肉铺买了一块五花肉,特意挑半肥半瘦的,剁成肉末,有猪油炒酸芹菜才香,大蒜敲碎倒入,爆炒。
  那香味不仅飘满了院子,路人闻了都停留半刻。
  这几天燕驰都没出现,派陈行过来监督生药材供应,这不,赶巧,陈行正好和周家人团坐一起,在后厅吃朝食,白粥配着酸脆芹菜,还有一个鸡蛋。
  热粥酸菜,闲谈说笑,暖心暖胃,陈行越来越喜欢往铺子里跑,彷佛成了他第二个家。
  第29章 青梅味道
  云初家的青梅缀满枝头,藏于叶片之中,一颗颗青色,成熟度高一些的色泽偏黄,此时青梅酸甜适中,很是适合用来酿青梅酒,酸酸甜甜,初恋的味道。
  黄澄金灿的金杏,带着几分酡红,香气芬烈似醉,闻起来甜美浓郁,带着几分夏天的热情奔放。甜香柔软,汁水饱满,咬一口如饮浓蜜,颊齿留香。
  云初大清早的就起来,花果铺安排了各两百多斤青梅和金杏,夏季鲜花篮子一百个,栀子和茉莉各一百盆。昨天卖完最后一批牡丹,眼看着今天花果铺收入就要减少很多。
  苏叶这段时间都在和竹沥一起整理药材,除了燕驰订单里的一百斤,云初又多备了三百斤。所以苏叶近期都没时间去街坊闲逛买菜,便各抓了十五包青梅和金杏,让百薇给街坊邻居们送去,说是新果上市,跟大家一起常个鲜,感谢之前大家对竹沥的关爱。
  云初又用篮子装了些菘菜、茄子、芹菜,让百薇一起送过去,每家一个菜篮子和两包鲜果。
  裁缝铺子吴嫂的女儿石榴跟百薇年纪相仿,两人总是晚上在一块玩儿。吴嫂看百薇在刺绣上很有天赋,晚上有空闲的时候,就干脆一起带上教刺绣,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有个伴。
  后来丝鞋铺罗嫂家女儿芳娘带了油灯过来,更亮堂一些,一起说说笑笑、晚上做活计。
  罗嫂年轻时就丧夫,一个人拉扯着芳娘长大。若是罗嫂外出采买东西,隔壁裁缝铺的吴嫂总是帮忙看着铺子和芳娘,远亲不如近邻。
  吴嫂还会把来自己铺子做新衣裳的客人介绍给罗嫂,新衣裳配新鞋。多年知根知底,互相照应的情份一天比一天深。
  这两人,也曾开玩笑,要是生的一儿一女,都能结儿女亲家。
  芳娘年龄比石榴大四岁,今年十六,圆脸蛋,一双杏眼生的好看。清早便看见百薇来送新鲜蔬菜和鲜果,尤其是她爱吃的青梅、金杏,这两样果子才上市大半个月,一斤至少三十文钱,
  最近她总是舌底泛酸,眼见着这篮子里的青梅、金杏比沿街叫卖的大不少,个个饱满,透着光泽,最是逗口水。
  她不由得想起蒋乙,哦,他现在叫智和,在大相国寺出家当和尚。
  小时候,两人是邻居。芳娘十岁时,她爹在禁军,收入颇丰,总是会给芳娘买些蜜饯糕点、香糖果子,惹得四周的孩子眼馋不已。
  十二岁的智和就住在她家隔壁,有一回下雨,他家房子漏雨,他娘让他上屋顶整理瓦片,他刚爬上墙角,就看见穿着浅绿褙子襦裙的芳娘,坐在矮脚木凳上,旁边的茶几上摆着些黄黄绿绿红红的鲜果,芳娘正给它们堆成样式。
  智和仔细一看,是青梅、金杏、林檎,他没忍住咽了口水。擦口水的动作,正好被芳娘看见,芳娘惊诧片刻后,一扭头就跑了。
  待他修好屋顶,又瞧了一眼那茶几上的鲜果,无奈的看了看,刚下去,就听身后啪的一声,吓了他一跳,以为瓦片没弄好砸下来了呢,回头仔细一看,是一小包圆圆鼓鼓的东西,用旧帕子包着。
  他打开一看,却是六个果子,青黄红,各两个,那林檎,半红半绿,一口咬下,酸甜青脆。
  王安石变法后,禁军轮流戍边,芳娘的爹也被带去陕西路戍边,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芳娘家就很少再买鲜果。
  等到智和长大了些,去孙羊正店做了酒博士,有了些进项,每年青梅上市时,时不时的买些鲜果,仍旧以帕子包了,攀上屋顶,丢给芳娘。
  芳娘听见隔壁有动静,常常会瞧上一眼,有时候,她在做鞋子,也不躲,只是偶尔抬头看他一眼,抿嘴笑笑不说话。时间久了,智和就逗她,装作下去了,又折返回来,就看见芳娘正扒着门偷望,被发现后,脸红的比林檎还娇艳。
  他俩也不说话,却很亲密,从来没有第三个人发觉。
  过了几年,芳娘过了及笄,两人都到了婚嫁的年纪。有次正月十六灯会,这一条街坊的人都去大相国寺看灯,在虹桥上遇见,两人都偷偷笑了笑。
  看灯的人,人山人海,宝马香车,火树银花,整条街人挤人,智和装作挤到芳娘身边,偷偷牵起了她的手,肩膀靠着肩膀,闻到一丝甜香。
  两人跟着人潮往前走,芳娘想把手拽出来,奈何人挤人,她的力气又没他的大,只能任他抓了一路,两人的手都出了一层层细汗。
  当着旁人的面,两人都互相避着,罗嫂一心扑在丝鞋铺子上,埋头制鞋,也没发现任何异样。
  私下里,只要得空,智和总是要爬墙偷偷说笑两句,两人渐渐生出了男女情分。
  后来智和的爹娘相继去世,智和一人干脆跑去了大相国寺出家,他跟芳娘再三保证,他不是真的出家,还要还俗的,让她等他三年,挣了聘资,就和她成亲,因此两人从未断过联系。
  百薇送过来的青梅,芳娘一口气吃了十几个,罗嫂在旁蹙眉,看着芳娘最近胖了不少,腰围渐粗,口味又好似那怀孕三五个月的妇人,嗜酸如命。
  新丝上市这段时间,做鞋子的人,实在太多,罗嫂也没多想,只以为女儿是最近吃的比较多,略微长肉了,就忘了这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