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雪泡梅花酒      更新:2025-10-27 15:45      字数:3195
  每日五更,云初就来到这个厢房,收走前一天弄好的一桶桶育珠蚌,带入空间,倒入之前空置的一段河道中养殖。
  从河里捞出来的一桶桶新蚌,倒入厢房内六个大水缸中,开始新一轮的育珠蚌培育。
  一晃十天过去,终于把原先河道里的大河蚌都捞完,剩下的都是拳头般大小,甚至指甲片大小、出生没多久的河蚌。
  云初赏了每人十贯,记下名字,等冠子铺子开业后,就过去当值。
  这段时间,把生药铺仓库填满,三七挖了三十亩,何首乌等三十三种草药,全都挖了一遍,补种齐全。
  六种菊花渐开,每天供应铺子一亩地菊花,一千棵左右,二十亩地逐渐被挖空。
  空出来的五十亩地,再加上之前种植甘蔗的土地十亩,统共六十亩地全都用来种棉花。
  之前种的两亩棉花,生长非常快,云初采摘了一千八百斤,比她预想的还多出两百斤。
  因着之前燕驰出远门之前,打过招呼,锦帛铺的郑掌柜送来了两个会纺织的娘子、两个染工、
  两个伙计负责接待客户、量体裁衣,两个裁缝师傅制作衣物。
  至于掌柜人选,青木过去,郑掌柜直接把李家锦帛铺的一整套复制了过来,从伙计到工具采买,反正都是三公子的产业,他直接配合,干的好,说不能像庄掌柜那样多一份赏钱,何乐而不为。
  郑掌柜来了周记锦帛铺仓库一看,眼睛发亮,吉贝,好东西啊,就是量不多,都不够周记一个铺子。
  若是棉花量大一些,按照原料收购一部份到李家锦帛铺,那今年铺子的盈利增加,他年终的分红只会比去年多。这件事,等时机合适,再跟青木商量。
  纺织娘子用轧棉机去除棉籽,棉籽包了整整二十大包,交给云初,这下棉籽终于够了。
  锦帛铺子还没开业,处于筹备阶段,开始制作棉被、棉布、充棉花的夹衣,还有月事带。
  云初在锦帛铺的仓库观看纺织娘子弹棉被,用弹弓击打棉絮,将棉花弹的蓬松绵软,弹好的棉花,放进缠绕好的被套底线上,用重量级的木托盘将蓬松的棉花压实,再缠绕好上层的被套底线,用针线固定一下棉被芯,套上被罩,就可以使用了。
  棉被规格不等,夏凉被两斤,春秋被三至六斤,冬被六至十斤,垫床的褥子,两斤至六斤不等。
  至于棉布的纺织,两位纺织娘子之前也是有经验的,毕竟李家锦帛铺在汴京也是赫赫有名的铺子,虽然比不上马行街的王家锦帛铺那么豪华,但是底子丰厚,纺织娘子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有纺织棉布的经验。
  现场交给青木之后,云初回到北院厢房,进入空间,播撒六十亩棉花种子,甚至给十亩地浇上河水,加快生长,
  这个秋冬,有棉花、鱼虾蟹甲鱼、鲜果、菊花,鹿、兔子、乌鸡、榛鸡,还有香饮子铺子、生药铺。
  铺子升级,种植升级为加工,云初基本上还算满意。
  云初掰着指头数了数日子,还有三天,燕驰就要回来了。
  加快了采摘雪梨、河阴石榴的手速,现在天气凉快了,鲜果也能存放个三五天,甚至一周,她要赶在燕驰回来之前,把花果铺仓库全部塞满。
  满地跑的兔子,抓兔子,塞进一百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四只六斤重的兔子。
  还有那些乌鸡,之前一直没怎么捡鸡蛋,都让乌鸡孵化出了小乌鸡,十亩地养满了乌鸡,少说也有三千只成年乌鸡。
  只是公鸡有攻击性,云初每次试图去抓
  ,都被琢过,后来她请教了张五郎——买酒糟喂乌鸡。
  酒糟其实就是粮食造酒后剩下的脚料,通常拿来做饲料,每斤酒糟一文五分,量大管饱,还省下了很多大米、小米。
  酒糟平常可以搭配草料等作为饲料喂养,纯酒糟喂鸡,一次量大,可以让鸡醉倒,同样可以用来抓鸟、抓梅花鹿。
  看着满地躺的乌鸡,云初嘴角上扬,抓了五百只醉倒的公鸡,扔进笼子里,供给清风楼,上一道十全大补酒糟鸡。
  鳜鱼、鲈鱼各捞五百条,捞十桶虾,这些估计够清风楼两三天消耗。
  三天后,锦帛铺试营业,和别的锦帛铺不同的是,专门设置了一个“吉贝”展示专柜。
  白净温暖的棉花就摆在柜台上展示,如白云般一团团。各种重量的棉被,依次按照夏、春秋、冬排开。纺织染色好的棉布,结实耐用,纹样多。
  做好的棉花夹衣一字排开挂着,若塞进素锦缎袄,保暖又美观。
  时下市场上的绢一匹两贯,汴京绵每两八十文,莱州绵每两一百二十文。
  棉布按照染色和花样不同,一匹三贯至六贯不等,棉被、褥按照重量定价,每斤四贯,棉夹衣一件充棉半斤,三贯一件。
  明年春天,汴京郊区大量种棉花,秋天时棉布的价格会下降,趁着现在市场上稀少,抓紧时间差种植。
  两个伙计很会引导,销售说辞一套一套的。青木看纺织娘子的速度跟不上销售速度,跟黄掌柜要了八个娘子,加快纺织进度。
  云初把新做好的春秋棉被、薄褥子,第一时间先给弟弟妹妹们安排上,偷偷塞给苏叶六十个棉花夹层的月事带。
  装了满满三大马车被子、褥子,送去殿帅府,交给大嫂种雨凝,人手一套,惹的种雨凝不住的夸赞,秋凉了,就送来新制的十套棉被褥,实在是太贴心了。
  云初还让裁缝制作了四副素锦缎面膝盖护膝,送给殿帅。塞上不同厚度棉花,两副春秋天,两副冬季,比皮料制作的护膝柔软。
  云初之前答应燕驰要做两件里衣给他,灵机一动,让裁缝做了两套绸面里衣,两套冬季薄款夹衣,算做补偿,等绣娘到了,她再学一些针线活。
  这几天,清风楼的黄掌柜跟青木商量,酒槽鸡很受欢迎,希望鱼虾蟹都再送一些,五百条鱼,不够清风楼一天的鱼耗,一千条鱼勉勉强强。
  云初抓紧时间,捞了鳜鱼、鲈鱼各五百条,螃蟹一千只,虾十桶,抓了乌鸡五百只,兔子五百只。
  忙完这些,才回过神来忙自己的事情,最近半个月穿过的衣衫、鞋袜,洗干净后,让晴心和元琪用连蕊衣香熏之。
  把自己从头到脚,热水香皂搓洗两遍,玉龙膏面脂抹上,再涂上茉莉香膏,换上之前没穿过的褙子襦裙,免得搬运河蚌沾染上的腥味,被鼻子灵验的燕驰嗅到。
  秋日午后,坐在府中院子里,赞宝一筐鲜笋、水蜜桃、胡萝卜、甘蔗,云初一根甘蔗,一人一熊各啃各的。
  相公不在家,自由自在。新铺子开业了,棉织品大卖特卖,哗啦啦的银子进账,女使伺候着,躺在院子中,这日子过的很是舒心,云初满意地微笑。
  奇怪的是,在这样慵懒闲散的时光,她想起燕驰眉目如画的脸,想起燕驰宽阔拥抱她的胸膛,想起燕驰总是禁锢她的臂膀。
  她掰着指头一数,好像超过半个月了。
  燕驰怎么还不回来?!
  第67章 已婚微寡
  “欢儿,欢儿——”云初嘴里的甘蔗不香了,把半根甘蔗塞给赞宝拿着。
  “夫人,在呢。”欢儿从厨房方向跑来。
  “这两天怎么没来信啊?”云初蹙眉道。
  “夫人,早上接到快报,公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估计后天到。”欢儿急急道。
  云初扶着石桌匆匆交代道:“嗯,让厨房准备好酒菜,热水备好。”
  心下起伏的思绪又平复了些,平平安安就好,最好无事发生,一眼到头的日子最舒畅,权利场风云诡谲,她缩着脑袋,不去想,只盼着一家人无事就好。
  这次燕驰带着禁军被派去洛阳,虽然未跟云初细说,但是云初也知道,洛阳政治地位特殊,开国时曾一度想定都洛阳,吸引了大批官僚聚居,可以说是旧党集中地,官家的心腹大患,加强监管在所难免。
  舒阳大步流星走了进来,急匆匆道:“夫人,公子半道收到圣旨,转道去了大名府防汛。这是公子写的信。”
  云初愣住,刚舒展的眉头又皱起,缓缓接过信,随即叹口气,问到:“怎么殿前司还去管地方防汛的事?”
  舒阳一头汗,只能用他所理解的尽量回答道:“回夫人,我曾经听公子提过,黄河防线事关汴京生死存亡。今年秋汛,尤其猛烈。大名府若是决堤,边防就要出大问题,河北无险可守。辽国万一有异动,趁机派骑兵长驱直入,可直达汴京。”
  云初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闭起了眼,这一去,何时才能再见——已婚微寡。
  转身回了厢房,拆信查看具体情况,燕驰估计至少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回来。
  原来大名府是军粮仓储与中转的枢纽,来自江淮与汴京的军事物资、兵员部署与调动,必须经过大名府,通过永济渠水路转运与综合调度,才能支援宋辽边境前线。
  然而大名府的河堤、河道,最近几年都没有好好修,因为党争,只站队,故意挟持不做事,丢下烂摊子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