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作者:
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3:43 字数:3104
晶体管厂子不算突出,但是依靠生产晶体管供给无线电厂脱离了国外掣肘,还养活了一批工人。
数控机床、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太阳能接收器、锂电池……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又捣鼓出了新型发动机。
他原本打算将机械厂放在最后,重点视察,现在也是有点按捺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
机械厂
正是饭点,食堂里热闹的很,赵章刚坐下就听到前边那一桌的人在说:“快要过年了,不知道今年厂里发什么?”
“去年米面粮油就不说了,那个梨子是真不错,希望今年也能发两斤梨子。”
这年代路不好,水果不好运输,十分稀罕,就算又丑又酸小小一个的苹果都能卖出五毛钱,那两斤梨子可不得了。
“梨子是好,但我还是更喜欢肉,尤其是那杀猪菜,不知道厂里什么时候再来一回。”
说话和听到这话的人都陷入了回忆,杀猪菜香的很,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每一口都是醇厚的香味,酸菜都是开胃爽口,那汤啊,酸酸甜甜的,喝上一口,嘶~能从胃里暖到心头,眨眼的工夫他们都想的直咽口水了。
黄文绪坐到赵章对面,“想什么这么入神,饭都顾不得吃了。”
赵章能说自己想杀猪菜吗?不能,他也是要面子的。
“今年厂里会发什么?”
过年看似还有一个多月,还没着,但是福利肯定要早点准备,现在估计已经定下来了。
黄文绪的姑姑就在采购部,昨天她来家里念叨过,他还真知道这件事,“米面粮油、两条毛巾、一块肥皂和一块瑕疵布。”
和三个厂子说好了,不拿钱,直接拿东西换,价格就按市场上来。
毛巾和肥皂还好说,瑕疵布绝对能送到人心坎上,毕竟这年头大家都缺布。
赵章提出一个问题:“这布怎么分?瑕疵大小、颜色都是一个问题。”
黄文绪不以为意道:“不会要那种太大瑕疵的,到时候扯好了直接让人领走,要是颜色不喜欢他们自己换。”
挑是不可能让人挑的,那没完没了了。
“需不需要给你留一块?”
赵章知道他的言下之意是挑出来自己喜欢的,他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简单的颜色差别,在他眼里都一样。
“到时候发到哪块是哪块。”
“你要先去挑?”
黄文绪同样摇头,“让我媳妇去,要是有好看颜色鲜亮的就给她做衣裳。”
第243章 举报老师的受恩学生(31)
两人随意聊着,不知不觉吃好了饭,洗好了饭盒从食堂出来就碰到了市委书记三人。
市委书记收敛了官威,丝毫没有引起黄文绪的注意,赵章倒是发现他们不简单了。
又没看到厂里领导,估摸他们都还不知道。
赵章和黄文绪说了一声,快步走到厂办。
杜松达正准备去吃饭,看到赵章,“许组长你怎么来了?”
赵章:“可能有领导来视察,人现在在食堂,麻烦你跑一趟告诉厂长一声。”
杜松达闻言立刻精神了,什么中午吃什么都抛之脑后,“放心许组长我一定把这事办好,许组长我先走一步了。”
送上门的表现机会不抓紧他就不叫杜松达,感谢许组长送我机会。
杜松达一边跑一边记下了赵章的人情。
赵章?
赵章回去睡觉了,厂办就在回家属区这条路上,方便。
赵章是睡的安稳了,被杜松达带了消息的厂长就不淡定了,什么领导视察,他怎么一点都没听说,人还到食堂了。
厂长一边琢磨一边朝着食堂走去,还不忘吩咐秘书跑一趟厂门口,人进来肯定要经过大门,问一声门卫事情就清楚了。
秘书是一点都不敢耽搁,脚下恨不得安俩风火轮,人跑了一趟厂门口,又往食堂跑,看到厂长气喘吁吁道:“是,是有领导过来(呼呼),开了吉普车,看车牌号是市委的(呼呼),一共三个人(呼呼)。”
秘书总算把事情说完了,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厂长:“你休息好了再过来。”
他说完立即推翻了刚才的话,“等等,你不用过来,通知副厂长他们,让他们准备准备。”
厂长往食堂里边走,杜松达看看秘书看看厂长,跟上了厂长。
秘书:“……”
秘书去通知厂里其他领导了,碰到他们秘书的,就直接告诉他们的秘书,不一会儿厂里领导就都知道有领导来视察的事情。
一个个希望厂长把人拖住了,他们让人准备准备,有人的还好,没人的……
这领导突袭也就算了,怎么还掐着饭点来呢。
魏书记不知道自己被吐槽了,看到厂长含笑,“我这才刚进厂就被你知道了,消息蛮灵通。”
厂长头皮一紧,这问题不好答,应了不好,消息太灵通也是一个问题,这么灵通是不是藏着事儿。
不应,说自己不灵通,一看就是假话,而且要是不够灵通厂里发生点什么都不能及时知道,那他还当什么厂长?
厂长话在肚子里转了八九圈才说:“之前厂里挖出来一个敌特,所以在人员方面特别注意。”
承认了消息灵通,又解释了原因,而防备敌特是好事,不是什么坏事,回答可以说是相当的巧妙。
魏书记笑意又深了一分,厂长却还没有放松下来,“您瞧这个点了,要不先吃饭,人是铁饭是钢,吃了饭才好办事。”
魏书记看向苏海炳,苏海炳私心是想要尽快了解发动机的情况,但人都在机械厂了,厂子又跑不了。
他也不好让别人陪着他一起饿肚子。
苏海炳点了点头,魏书记也就应下了。
厂长领着人去领导窗口打饭,余光扫了苏海炳一眼,苏海炳头发白了大半,衣服看起来穿了不少年了,胸前口袋里别着钢笔,袖口还沾了一点机油,看着不是什么领导,倒像是一个技术员。
厂长想了很多,实际上不过过去了几秒钟,人刚到窗口。
厂领导有个专门的窗口,但也只是从大锅菜变成了小锅菜,仍旧是直接打饭的模式。
厂长让窗口打菜的阿姨把大厨叫过来,大厨不明所以,但是厂长喊他他肯定不能不来。
“厂长您叫我?”
厂长:“魏书记来我们这吃饭,你给魏书记做几道拿手菜,让魏书记尝尝。”
大厨回想厨房里有什么能做的,不过还不等他应声,魏书记就说:“不用麻烦,这有现成的就给我们打一点。”
“这……”厂长犹疑,他还是想让大厨做一顿的,好歹能拖一拖。
魏书记坚持,厂长也只能作罢,打好饭他说:“不知道魏书记您要来,我们也没有准备……”
“挺不错的,有荤有素。”
两人打着官腔,在人不多不少的地方坐下。
“你们这吃饭的时候还能看电视。”
“我们厂造出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时候测试机器,造出了几十台电视机,因为是计划外的生产,厂里决定作为福利卖给了厂里职工。”
“几十台只能惠及几十个家庭,我们便想到把电视机放在食堂,这样就有更多人能看到电视,就留了一台。”
“我们研发改进造出二代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同样也留了一台。”
厂长条理分明,简单解释了电视机的由来,而且这事又不是什么错,还照顾了厂里职工,他说的底气十足。
魏书记也觉得不错,丰富了厂里职工休息时间,电视里还会播放最新政策,也算是让他们跟上政治脚步。
魏书记和厂长在那谈话,苏海炳却是在专心吃饭,他迫切的想要吃完饭,了解发动机。
所以他吃完了,魏书记他们都还没吃完。
苏海炳:“我走走,消消食。”
苏海炳借口离开,魏书记也没阻拦。
厂长哪能就让人这么走,杜松达一直在旁边杵着,不用想了,“小杜你领着这位老先生,将人照顾好了。”
这话让人不好拒绝,魏书记也的确担心苏老一个人,“麻烦杜同志了。”
苏海炳不想再听客套话,杜松达刚回应了两句发现苏海炳走人了,连忙跟上。
“老先生不知道怎么称呼?”
苏海炳:“免贵姓苏。”
“苏老先生我带您四处逛逛,我们机械厂是a市最大的机械厂……”
杜松达停顿了一下,没看到苏海炳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就继续往下讲了。
杜松达进厂三年多,在职工中算年轻的,但他父母也只厂里的,他还没进厂就住进家属院了,对机械厂的了解不比任何人少。
“我们机械厂发展的本来就不错,但是这两年愈发好了,别看无线电厂工人很骄傲,牛气的很,实际上也是靠我们厂,要不是我们厂他们别说生产彩色电视机了,连电视机都生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