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作者:
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3:43 字数:3180
“我们也不亏,卖了几条生产线起了好几栋楼,大大缓解里了厂里职工的住房压力。”
“我们还在厨房和厕所贴了瓷砖,方便家属打扫。”
虽然是很小的改动,但是,“不是我吹,我们厂住房绝对是我们a市最好的。”
其他厂子的职工可羡慕了,之前还笑话他们要自己贴钱,结果整出来后发现方便很多,又是厂里出面花不了几个钱,那些人转头就变了嘴脸。
“我们厂还生产数控机床,(许)数控机床的可以精确到……”杜松达几次想说赵章都给忍住了,经历了敌特的事情,他们对外统一是技术部。
赵章是技术部的人,不算说谎,又保护了他。
苏海炳认真听着,他本来想提一提发动机,但是听到杜松达的介绍又往后压了压,他只从魏书记口中了解到机械厂的发展,从杜松达又是不一样的角度。
一直等到杜松达提起发动机,他就开始夸赞,“你们厂新研发的发动机挺好。”
“那是当然,性能比原来的强多了,不说和国外比,国内肯定没发动机能比得过。”
“不仅发动机好,这条发动机生产线还帮我们招了六十个工人……”让一部分职工子女免于下乡。
杜松达及时反应过来他的话有歧义,像是不满知情下乡政策,连忙改了口,“我们厂子进一步壮大。”
虽然他改口了,苏海炳还是听出来了,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这发动机性能的确是好很多,你们厂技术员真厉害。”
杜松达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都不用摸都知道他现在背后全是冷汗,回答起来也没之前那么爽利,“我们厂领导重视人才,大学停课了,我们还捞回来两个大学生。”
这不就把许组长捞回来了,要不是厂长的英明决策,他们厂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苏海炳没有多想,大学生对普通人来说是高学历,但是在科研方面只是迈过了门槛。
他提出几个和技术有关的问题,杜松达在厂办干活,那是对技术一窍不通,连车间工人都不如,实在是答不上来。
苏海炳也就不再问,“能不能领我去技术部?”
杜松达为难,苏海炳和魏书记一起来的,看着就不简单,但技术部是机械厂的核心,怎么能随意领人过去。
以前吧大家是没这个意识的,潜意识里没觉得技术部是该保密的地方。
还是那次温红党的事情,让他们变得警觉,晓得技术部不是闲杂人等能过去的。
“现在是饭点,技术部没什么人,您想要了解还是要去食堂。”
去食堂问厂长啊,跟他说没用。
苏海炳有些失望,但更多还是高兴,没错是高兴,高兴他们把技术部护好了,降低了技术被窃取的可能性。
苏海炳和杜松达回到食堂,魏书记和厂长也差不多吃完了。
魏书记眼神询问苏海炳,苏海炳微微摇头,魏书记就知道他没有问出来。
一些事情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厂里什么样他去看就是,还是要先帮苏老一把。
“姚厂长,我们上午去了汽车厂,看到了你们最新研发的发动机,苏老也是搞发动机的,想要跟你们的技术员了解一下。”
魏书记不打官腔了,彻底摊开来讲。
姚厂长算是明白怎么突然有领导来视察,原来是发动机招来的。
第244章 举报老师的受恩学生(32)
姚厂长心里哭笑不得,表面上还是很稳得住,“余总工现在不知道在不在技术部。”
“小杜你跑一趟。”
没找赵章那是姚厂长知道赵章没有特殊情况都会回去午休,只是普通了解情况,找余总工就够了。
苏海炳不知道内里情况,以为是余总工主动研发,他不想再等了,提出前往技术部。
姚厂长看向魏书记,魏书记也是这个意思,他也就领着人往那边走,走到半路刚好和杜松达撞上,得到余总工在技术部的回复,苏海炳脚步都加快了。
他快了魏书记自然不会慢,姚厂长也不得不加快脚步,杜松达跟在后面。
他们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技术部,直接去了余总工的办公室。
余总工已经把重要文件锁起来了。
余总工泡了茶,杜松达有跟他说是哪位想了解发动机,是以他直接看向了苏海炳,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人有点眼熟,但是仔细回想,他又不知道自己在哪见过。
不等他细想,苏海炳开问了。
余总工也就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苏海炳越问越刁钻,余总工看了赵章写的报告,但到底不是新型发动机的制造者,应对的越来越艰难,思考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在苏海炳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他再次陷入思考,没看到苏海炳看他的眼神变了。
余总工回答不上来,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只怕得许组长来帮你解答了。”
“他中午都回家属院休息,人不在技术部。”
苏海炳目光一凝,“许组长?”
余总工不知道自己刚刚被误会抢人功劳的事情,“是啊,新型发动机是许组长研发出来的,我们之前不是没有想着更新发动机技术,但是一直没找到突破口。”
“没想到许组长一下子就研发出了性能如此优越的发动机,他就是个天才。”
姚厂长和魏书记在两人讨论之出就已经离开,把空间留给了两人。
要是知道这种情况魏书记只怕不会走。
当然苏海炳现在可顾不得魏书记,他更想见一见赵章。
余总工:“老先生我是不是见过你?”
余总工觉得自己要是见过不应该没有印象,更别提老先生在发动机方面的造诣,单从那些问题上就能看出来超越了自己,他见过一定不会忘,但是他就是想不起来。
下一秒,余总工听到苏海炳的回答脑子嗡的一声,“苏,苏老先生?您是苏老先生?!”
他十分的难以置信,声音都高了好几个度。
不怪他这么激动,要知道他知道的那个苏老先生是国内第一台发动机的研发者,深耕发动机,原本国内最先进的发动机就是他制造的。
要是没有他,国内很多和发动机相关的行业到不了今天这个程度。
余总工看着苏海炳那张脸,和报纸里的那张逐渐重合。
是,真的是苏老先生,他居然见到苏老先生了。
余总工此时不像是一个厂子的总工程师,颇有点小年轻的样子,他克制了又克制,“我能和您握个手吗?”
苏海炳没有拒绝,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他刚才还在怀疑他窃取别人的成果,结果人家如此赤诚。
他主动握住了余总工的手。
一向稳重严肃的余总工嘴角咧到了耳根子,收都收不回来,“苏老先生我们厂的t-wq型号发动机就是在您的sa型号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的,我们厂的拖拉机、农机都是用的t-wq型号发动机……”
余总工有点夸不到重点上,但无论是谁在这里都能看出他对苏海炳的崇敬之情。
苏海炳对此却并不觉得骄傲,他只是在一个领域深耕,做出了一点成绩。
他还因为自己领先其他人甚多而忧虑,忧虑自己身体不济,发动机发展会后继无力,变得迟缓。
他们要追赶的是国外的脚步,而不是和自己比。
现在他发现自己的忧虑是多余的,高手在民间,他过于高看自己了。
他不仅不为此难过,他还很高兴,他们国家又有追赶甚至超越的可能。
因为据他所知这台发动机已经超越了国外市面上的发动机,哪怕没有公布性能更加优越的发动机,他们差距也不会太大。
苏海炳等着赵章,有余总工在时间过的并不慢。
余总工知道苏海炳想见赵章心切,所以主动在上班那个点停下了,“许组长应该来了,我带您去见见。”
苏海炳自然没有不同意的,两人出了办公室,走向赵章的办公桌。
苏海炳见到赵章年轻的面庞心里诧异,却没有急于表达什么。
余总工已经在前面介绍了:“许组长这是研究发动机的苏老先生,他看了xu-1发动机想要跟你了解一下。”
赵章记性好,余总工一说他就猜出苏海炳是谁了,对于这种为国家奉献的科学家赵章表达了敬重,多余的倒是没有,发动机只是他研究的项目之一,如此‘博爱’的他自然不会对某一个项目的顶尖大佬打心里崇敬。
更何况他不觉得自己不如项目的顶尖大佬。
苏海炳没有在意,别人的崇敬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作用,甚至他觉得赵章这样才好,没有崇敬,他们是在一个平台上,不会因为身份问题有所倾斜,能更好的探讨。
苏海炳:“我看xu-1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废气驱动的涡轮,这个想法很好……”提高了燃烧效率和输出动力,之前他就没想到这一点,应该说想过涡轮,但是增压增加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压缩量是没有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