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3 字数:3217
罗友群提起的“国内重视英文教育”并非空穴来风,金陵大学对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要求不仅高,分科还细。比如文薰被聘为英语讲师,可她教授的课程为英语阅读,主要授课内容便是带领学生们阅读英语原篇美文,并按照自己对学科的理解要求学生们进行背诵、写作。
文薰翻看了一些学生们写的作文,猜测道:“金陵大学也是每周作文两次吗?”
“对,”罗友群说着,斜睨了莫霞章一眼,“现今大学之英语,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教学上,而是上升到语文教学的高度。和文学系一样,英语作文同样频繁,也需要教师逐一点评,或是面批。这类课后辅导是很辛苦,可多少能保证学生们学到真知识,所以咱们学校也安排有专门的英语作文课老师。”
文薰点头,“我之前在沪市读高中时便是如此,课业繁重,老师管教也严,可取得的效果很好。”
她记得,那时除了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之外,学校还重视英文经典的阅读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
也是学习抓得严,才能让她在高中毕业的年纪通过了留学考试。
想来这种情况放在大学尤甚。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嘛。教育之道,管教在前,取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才能达成‘育’的完美效果。英语学习作为一门新兴且极为重要的必须课程,只有如此的教育相辅,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西学素养,哪怕是放在理学院那群理学生身上,也会对他们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以及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起到作用,成为缺少不得的基本功。”
罗友群说罢,开了句玩笑,“弟妹,我听说你学术水平不低。都说教师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你能者多劳,届时可不要藏拙呀。”
文薰也知道他是在打趣,陪笑着没有接话。
此时正是上课时间,校园里一片寂静。罗友群便先带文薰在学校里走了一圈,稍作认路后,又把她领去了办公室。
“和你共用一间办公室的老师姓古,他给自己取了个雅号,叫通今先生,你寻常唤他古老师便是。古先生是第一批赴洋留学的人,他年轻时在英国待了4年,又去法国待了6年,对西方教育之体系都有研究。他是认定教育能救国
的实干派先生,为了健全国内大学的教育体系,前些年又去了一趟日本,专门学习。”
因文薰要来,办公室如今已经收拾整齐了,在采光良好的窗边摆了两张又长又宽的桌子。左边空荡荡的部分属于文薰,右边堆满了杂七杂八的试卷、作业、书册之类的显然属于古老师。
“古先生教授法国文学史,除了在我们学校授课,还要兼授仁德女高的课程,平均下来,两所学校每天都得上四到五节课。其工作量之大,便是我们年轻老师也佩服的。”
罗友群又有感慨:“国内学者众多,可并不是人人都愿意钻研教育之道。有些学者嫌教育之琐事妨碍自己治学研究,不愿来教;又有一些学者觉得青年之心性已定,无药可救,不如去教小学;更有一些觉得金陵大学离金陵政府太近,不愿受到掣肘……总之,还是那句话,你愿意来,我真是谢天谢地了。”
文薰显然没有想到如今国内的教职员工竟是如此紧张稀缺。
“古老师虽然年纪大,可心态年轻,喜欢进步,更乐观开朗,没有老先生的派头。日常有什么问题,只要你能找到他,都能去问他。”
“要是找不到呢?”
找不到,就得去找外文系的总负责人,郭滔先生了。
只是今日郭滔先生在教育部开会,并不在校,罗友群便直带文薰认了认办公室。
罗友群又拿来两把钥匙,一把用来开办公室,一把用来开阅览室。
“金陵大学的外文课一般都是开学的第二周才正式开课,时间尚好,弟妹你还有五天的时间可以准备。听砚青说你爱书,闲暇时候,你也可以进阅览室找书看。咱们学校收藏的图书,可是几十名学者费力收集而来,又会及时更新外刊,读物,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只书虫失望。”
文薰点头,觉得这又是两桩值得高兴的事件了。
罗友群又看了一眼手表。毕竟下午文薰和霞章是先去了医院再来的,加上刚才耽误的时间,居然正好要吃晚饭了。罗先生于是邀请:“要不要趁机先看看咱们的教职工食堂?”
说完把目光往后落在莫霞章身上,“也好让你莫某人跟临安大学做做对比。”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便取了书,让应贵带回去,顺便向父母大人报信。
-----------------------
作者有话说:关于文中金陵大学课程那一段,努力去看了部分关于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论文,在知网查的,努力考据了。考据不到的,我就根据剧情自创了。如有遗漏,欢迎指出
第43章 夫妻相送
金陵大学的食堂采用收费政策,学生吃饭10个铜板一餐,先生吃饭20个铜板一餐。价格不同,菜色也有些许差别。反正按文薰所见,今日她和霞章吃的,便是莲藕汤,先生豆腐,还有土豆烧肉。
前往餐桌上,罗友群还故意讨嫌:“弟妹,你可知道这道【先生豆腐】的来历?”
文薰是何等聪明之人。罗友群不提便罢了,一提可不叫她想起来了?
“是你发明的吃法,对不对?”她回头新奇地看着霞章问。
那眼神又崇拜又赞叹,倒让霞章不好意思了,带着羞恼之意向罗友群发难,“我们夫妻鹣鲽情深,什么时候需要你来多做红娘了?”
罗友群被呛,也不甘示弱,“是,没人比莫先生更正经,莫先生是从来不在人前显摆的。”
他话刚说完,却听到莫霞章那个不要脸的东西凑妻子身边道:“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
罗友群被他气得翻白眼,直骂自己就不该多嘴。
合着全天下就他莫砚青一个人有老婆!
三人小声吵闹,来到食堂一角,亲疏有别地坐下。
他们在教师食堂吃饭,等到下课时,自然有不少教职员工进来。
不是每位老师都会来食堂吃饭,可林伟兰和彭兴朝这一对不会做饭的夫妻是定然会来的。甫一进门,林伟兰便望见了文薰的背影。初时她还以为认错,等取了餐,靠近了,听见她的声音,瞬间能确定了。
“朗女士?”
文薰回头,见到熟人,连忙起身,“林女士。”
彭兴朝也和跟随者站起来的莫霞章互相点头问好。
二位女士拉着手,见了面便是再亲密不过,“罗主任说,你会来咱们学校教英语的事,原来是真的?”
文薰回头看了看罗友群,又看着她点头笑道:“是啊,以后还请同僚多多担待。”
“我和你又不教一科,又有什么值得担待的?”她笑着,歪头去看莫霞章,“是我该请砚青先生担待才是,我以后,可是要抢了你夫人处成挚友的。”
莫霞章一本正经道:“林女士说这话是通知吗?那您可真是太客气了。”
两位女士面面相觑,又笑了起来。
“别理他,他说话酸我们呢。”
“是啊,等我们家彭先生回去,又该笑话他了。”
文薰望向她身后还端着两盘餐食的彭兴朝,有些好奇,“笑话什么?”
林伟兰用手挡住嘴唇,偷偷在文薰耳边低语,“酸秀才古来有之,今朝却只有一个莫砚青呀。”
文薰想笑,又怕当面落了霞章的面子,回头见他似乎看彭先生不痛快的模样,却笑得更开心了。
想必他们之间也是熟稔,才能如此玩笑。
林女士也不是不善交际之人,又与文薰好生道:“你别觉得我冒昧,实在是……我们家和砚青还能算得上亲戚呢,我祖母也是姓谢的。”
莫太太便是姓谢。
文薰记得有这回事,一脸了然地点了点头。
莫霞章自然不会因为些许两句话生气,他还贴心地起身,给林伟兰让出来个座位,和罗友群挤到一块儿去了。
吃完饭,林伟兰和彭兴朝回办公室批改作业,罗主任也另有要事,好在文薰与霞章决定在校内走走,不用他招待。
因为怀抱着些许为人老师的道德,担心给情窦初开的学生们带来不合适的影响,走在校园小径上,二人只一前一后地走着,并没有表现得有多亲密。
“林女士刚才还约我打牌,这时候我又想起大嫂的话了。”
“什么话?”
“她建议我精进一下牌技,说说不定可以成为社交的手段。你瞧,可不是应了今天这回了?”
“不会打也没有关系,去凑热闹,也不过输两个钱而已。”
“三少爷可真阔气,两个钱呢。”
莫霞章被她的拿腔作调调笑得脸红,连忙解释:“我又不是对谁都阔气。”
文薰也怕他真的发急,回头瞥了他一眼,笑道:“我明白,你是知道我不会乱花用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