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3 字数:3226
因为那代表着和平,代表着安稳。
林伟兰如何不能认同?现在这个年岁,所谓的“平淡”比黄金还珍贵呢。
二人感慨着,不在拘于原地逗留,而是走动起来,四处观望景色。文薰正望着枝头寻找灵感,无意间一瞥,望见了罗友群的身影。
远远地,他轻搂着关女士,低头凑在她耳边不知说了什么,引得人笑意涟涟。
这一幕来得意外,落在文薰眼中,不免又带了十分的冲击。
她几乎是第一时间蹙起了眉。
刚才上山时,她就察觉到罗友群与关女士过度亲密,那时她只以为是自己误会,是罗先生绅士,可谁知,谁知……
罗友群分明是有家室的,听说,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呢!
这时,蔡云子的话又在她脑海中盘桓,还有霞章曾在报纸上说的关于朴公的话。
一时间,文薰的脑中百转千回。
个人有个人的生活状态,个人有个人的意愿选择。文薰本无意评价,可她是个女人,是个进入了婚姻的女人,更是个有同理心的女人。她是这样的女人,所以她理解婚姻对女人的重要,知道女人在婚姻生活中的无奈。
她实在是忍受不了身边的人对婚姻不忠。
但那是罗友群与杨女士的婚姻,别人无从插手。就像文薰现在心中还在怀疑,罗友群与关女士的故事,杨女士知道吗?又或者说,身边的其他朋友们知道吗?
若是都知道,若是杨女士自己也知道,那么她不是太可怜了吗?
文薰稍微一想,便觉得难过之极。那些情绪无处安放,只能流于表面。她的同理心受到牵引,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
作者有话说:今天改了最后一回文名!
老想不到合适的名字,昨日灵机一动,想到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直接概括
文薰的民国日常,有你有我
也快入v一个月了,真的很感谢大家一路相陪,不常说话,怕打扰你们的阅读情绪,但是今天借着解释改文名的机会,冒出来吱一声。
这本数据不好,我也做了好几轮修改文名修改文案的努力,但是好像并没有起到作用。现实如此,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是感觉挺对不起文薰,挺对不起连载追读的小天使们的。
但是能说嘛,这个故事我写的很开心!每天看到还有人在订阅就很开心,看到评论更加开心,很珍惜大家也很感谢大家[加油][加油][加油]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看得开心!
全书大概55万字上下浮动,具体数字我也说不好,得看最终完成度。我现在还有存稿,而且每天都在6000/10000的写,大家不要担心,会按照原定计划完整写完的。
我也会更很快的!
再次谢谢大家对文薰的喜欢[加油][加油][加油]
第48章 何为真正的平等
林伟兰不知何时来到文薰的身后,她把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上,“走吧。”
她的声音里包含着一种默契,同时也很好的安抚到了文薰的情绪。
她顺从地跟着她离开了这片草地,来到了绿植茂密的另一片湖边。
这里四下无人,于是文薰率先开口。
“我还记得舞会上见过的杨女士,那真是一位极其温婉美丽的女子。”
林伟兰的心情也被刚才那一幕搅扰得不好,“美丽有什么用,温婉又有什么用?哼,时下有人说女人贪心,衣柜里总会少那么一件衣服,可怎不见有人说男人贪心?毕竟他们贪的可不是衣服,而是总会在心底里觉得,身边缺少那么一款气质的女人!”
文薰不明白,“若是罗先生真的喜欢,大可以和杨女士离婚,也让杨女士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林伟兰轻叹一声:“你来的迟,不知道,罗主任确实想离婚,是杨女士不愿。”
文薰的脸上满是不敢置信和震惊,而后,这种感觉落了地,让她生出明悟,没有去问为什么,因为这世上能妨碍女人离婚的除了孩子,还有谁呢?
果不其然,林伟兰道:“杨女士家中也是有脸面的人家,二老是极不赞成女人离婚的。你知道贞节牌坊吗?据说,杨女士老家里就有这么一块。”
中国是乡土社会,是群居社会,那些还被封建思想统治的落后乡里有多重视集体“荣誉”,不用过多描述文薰都能想到。恐怕在杨女士的老家,乡邻老少们还将杨家的牌坊当作是全村的脸面,哪怕是杨家本家也轻易玷污不得。
在他们心里,女人必须要从一而终,哪怕是死了丈夫,没有公婆,没有孩子,也只能有守寡一条路走。否则,便是放荡□□,便是不孝不忠!
旧社会是如何对付“这类”的女人?
有很多画面不约而同地钻进文薰的脑海里。喧嚣,吵闹,又有更多的她能想象得到的污言秽语,在她耳中如马蜂般嗡嗡作响。
林伟兰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苍凉之意,“罗主任倒是做了好事,没有强硬要求和杨女士离婚,保全了她的脸面和性命。”
文薰胸腔中的怒火被这句话彻底点燃,“他要真是好人,当初就不该答应结婚,既然结了婚,就不该变心!”
林伟兰先是迟疑,而后帮忙解释:“可罗主任和杨女士之间本来就是包办婚姻。他和杨女士过不好日子,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我认为也是情有可原。”
文薰讥讽道:“要反抗包办,为什么不在婚前反抗?要反抗婚姻,为什么不在生孩子之前反抗?在此之前,有人捂了他的嘴吗,还是把他双手捆绑住逼他娶的新娘?明明是自己背离了婚姻的承诺,还要拉大旗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好歹毒的心,好不要脸的人!”
她连声出口,且十分有道理与逻辑的指责让林伟兰听懵了,失笑道:“你这股正气,简直和霞章一模一样,怪不得你们俩能做夫妻。”
文薰反应过来自己有些激进,连忙道歉,“对不起,我没有在凶你,我刚才说的话更不是在针对你。”
“我知道,你只是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林伟兰好脾气地笑笑,又道:“不过,你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他罗友群又不是半道突然觉醒,他与杨女士结婚时,是投入了主观意愿的,他没资格把婚姻失败的责任留给杨女士一人承担。”
文薰没有说话,她在思考。
她想到回国相见好友时,从好友禹容口中听到的关于伯宜的婚姻,还有薛同学为了爱情所作出的孤注一掷。
她还想到了舞会上杨女士的忧郁神情。
或许会有人说,罗先生能去找别的女士,杨女士自然能去找别的先生,但杨女士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离婚的困难。
文薰想了很多,这种思考等她回了家之后沉淀,被她化用为文字。
有一种悲愤驱使着她握住笔杆,有一种物伤其类推着她想去做点什么。
她要往报社投稿,就用本名。
她再也不怕被亲人、被朋友看到那些话,因为这些本就是她心中所想,是她的主张。
“如今社会讲究重视人权,可在局部地区,该‘人’好像只指代男人,而非涵盖女人。”
“中国之妇女要追求解放,不仅仅要争取婚恋权,还得同时拥有离婚权,我愿统一称之为婚姻选择权。”
“婚姻是责任,是承诺,这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的关系,而不能成为两个人的枷锁、负担。结婚与离婚,因与果,始与终,应该是一样的事。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了,就大方放手离开,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不必看别
人的脸色行事,也不必受到任何世俗压迫……”
文薰撰文,巧珍便在旁观看,她也成为了这篇文章的第一位读者。
她还听到了更多的,文薰没有写进去的发言。
“如今正值新社会,新社会是有缺陷的。既然我们在其中过得不好,就提出意见,或者付诸行动去加以改变。怨天尤人是阻拦进步的看门犬,整个社会的人都应该对这个国家生出更多的责任感。”
“我一直认为《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个人理想中心仪的女子的追求,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每个人对于未来的另一半,都可以有偏向性的喜好,因为这种对家庭生活的设想,是人生来都会拥有的欲望。人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舒适,所以才更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巧珍认真听着话,突然发问:“是所有人都能有选择婚姻的权力吗?”
文薰慎重地告诉她,“那是作为人的权力,自然是所有人都有。”
“丫头也有吗?”
“当然。”
巧珍问得懵懂,文薰回答得认真:“你想跟谁恋爱,想跟谁结婚,想和谁开始,或是结束一段关系,都是你可以自己去选择的。”
“选错了,不会有后果吗?”
“有什么后果呢?”
面对这个问题,巧珍沉默了半天,才带着一股丧气回答道:“有些事,小姐可以做,丫头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