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4 字数:3169
“原本打算这周回家,与你鹊桥相会,然而给工人上课之事一出,我如何能抛下他们回家呢?”
霞章随后又简单抒发了今年中秋或许也不能回家的忧愁。
今年中秋在周四,国民法律规定中秋假期只有一天,个别大学
甚至不放假。霞章本来就因为工人教学之事绊住,现在连中秋都不能回家给文薰剥螃蟹了……
或许是夹杂了他的苦恼,信件上的字体的墨意都变浓了。
文薰在回信里如此安慰他:“那也不要紧。难道没有了你,我就不会吃螃蟹了?”
不说莫太太心疼丈夫来回奔波,难道她便不心疼了?
她接下来又写:“宝贵的时间要拿去做更宝贵的事,我认为你明白的。”
文薰想要去做实事,她也赞成丈夫能够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们不要做纸上谈兵,他们应该合理地去放弃一些东西。
但是在放弃之后,可以寻求一些温暖。
见不到文薰,莫霞章是遗憾的,且有一种理智占了上风之后的落寞。他絮絮叨叨地诉说思念,仿佛是在文薰耳边。
莫霞章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大方地找她要糖吃。
文薰将思念与表扬包裹起来,夹带在信中寄回给他。
如此,两人哪怕不在一处,也能互相汲取到能量。
霞章还在信中明说,文薰照顾父母,十分辛苦。
文薰想告诉他,她不辛苦,操持家务的大嫂才辛苦。
她知道,莫霞章特意提及此事,是想向她确认,她在莫家过得还好。
文薰对他的关心不厌其烦,再一次在回信中告诉他,自己十分自在。
好像只要不涉及到莫霞章的身体,她同莫太太就没有矛盾。
像她上周周日在家,莫太太午后特意让吴妈送来了一碗汤,还嘱咐她不要久坐劳累,要多走动。
为了使他安心,她将这些内容都写进了信中。
前段时间,托罗友群提起,让“契科夫”走进文薰的耳中。老实说,以前文薰受专业原因,除英法文学外,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少有阅读。正巧上周访栖霞山认识了韦杰洛夫,她便找他借了些书来看。
她再一次读到了契科夫。
在这封回信的最后,文薰把自己新得来的一句摘抄下来,寄给霞章。
“我顺着一道名叫进步、文明、文化的楼梯往上爬,爬呀爬呀,并不明确地知道我在往哪儿爬,可是,真的,单单为了这道美妙的楼梯就值得活着。”
以此为结语。
希望你我二人能一直为了未来而奋斗,脚步不停。
文薰在霞章的信中汲取力量,她相信霞章亦是如此。
故而她每次回信,都写的十分尽心。
她就是这样一个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的人。
她还能是一个能听得进任何建议的人。
在被莫霞章的教育观点抚慰到后,她开始抛下个人成见,抛下那份因锦姝而生的迁怒,去思考他在晨会上的发言。
江弈材在教师会议上提出的质问固然说的难听,但他发出的疑问,文薰认为自己确实需要花功夫进行确认,反思。
《简爱》的原篇真的适合大一新生去读吗?
英文原著阅读的难度,不外乎那几个要点:生词、句型、作品的背景时代。
其实文薰的教授课程,是根据郭滔先生给予的教育部下发的范本来订的。教育部对于大一生的英语阅读课,就是采用“阅读名著原篇”的教学建议,也规划出了十来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英文名篇,其中也包括《傲慢与偏见》。
这本书全书不到12万词,篇幅相较《简爱》来说略短,单从这点,或许前者比后者更方便教学,但文薰是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剧情脉络,再到作品的主题,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江弈材用锦姝举例,可锦姝那样的存在到底是少数。能考进金陵大学,便在某一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
文薰通过听江弈材的话,大概能够猜测到他的教育观,对此,文薰持有保留意见。照她认为,英语的教学从来不是学生一味地探索,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也同样重要。比方说她自己在上课时,会简略地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主人公做出这种选择的社会原因。
东西方的文化和社会构成到底差异太大,又有很多宗教、民俗,有很多学生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便是这里出了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再理清了句型,熟悉了词汇,对于一篇围绕着女主角,且出场人物相对较少,人物关系简单的小说,又会有什么理解方面的困难?
更不用说,现在她还和教授文学史的钱老师取得了联系。两相合作,还怕带不好学生啃下这篇书籍?
文薰不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信,也相信金陵大学学生的水平。在严谨的确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没有错误后,为了防止再有人言,她甚至抽出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大一生阅读名著《简爱》之可行性分析》。
再有人质疑,她便将报告奉上。
要反驳可以,也写篇报告吧。
除了这篇报告,还有一篇涵盖所授大一班级学习进度的报告。文薰索性把两份报告合到一起,提前上交到外文系主任郭滔先生手中。
看完后,郭滔是十分欣喜的。
趁课余,他把文薰喊到面前,亲口询问:“朗老师,您这种教学记录和教学反思,是从英国学来的?”
他知道文薰是今年才刚回来,他在想,莫非英国的教育制度又进步了
“不,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写的。”
文薰会这么做,一是因为她是新手,她需要总结,二便是好和远在临安的丈夫探讨自己的教学计划了。
孰不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郭滔拿着她的报告道:“这种方式很好嘛。对于教学过程有明晰的记录,又有及时的自己的思考……想来,如果你过两年再把这些内容翻出来看,又会因见识和阅历的不同,有新的看法。”
文薰稍微一琢磨:“就像文学批注一样。”
“是的。”郭滔的眼睛简直无法从这篇报告上移开,“这对教师来说是多么好的方法,应该得到推广。”
郭滔此心,完全是为了推进国内教育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至今才多少年,我们一直在向外学习。我们向欧洲学,向日本学,向美国学……咱们到处实行‘拿来主义’,最终也要本土化才适宜。教育部的廖部长去年开教授大会时就讲过,希望所有的教师除了授课外,也要为了精进现代教育而努力。”
现在是一个百废俱兴的时代,一切只要是有建设性的东西,都可以被采用。
郭滔先生打定主意去运作,也不知是什么个情况,好像不用文薰再交材料,他自己另有一番想法。
他的心思,文薰无从得知,回去了便继续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课程,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尽管丈夫不在身边,她却并不感到无聊。相反,因为有自己的工作,在莫家父母于这方面还算开明的前提下,她的生活反而比结婚前还要自在。
零零散散,文薰也在空余时间签了一些从出版社寄来的文件,为译本在正式上市前做最后确定。
出版社编辑给来的信中,已经给了《伯莱恩小姐》上市的确定时间。10月8号,槐安出版社会在包括沪市、临安、吴州、广陵、金陵等12处南方地区的书店张贴大字广告,供读者入店挑选。
7月回国,8月结婚,9月大学任职,10月新书发售……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好似比文薰往年加起来的所有日子都要精彩。
10月除了新书发售,还有中秋节。
最近回家,文薰每天都能闻到街头巷尾的月饼香。
中秋节即将来临,连报纸上,画报上,甚至连卖报童的嘴里都是各大月饼厂商的广告。
此等团圆节日,大学肯定要放假。做先生便是有一处是比学生要好的——能够提前知晓放假通知。
今年的中秋节时间就在下周四,在这周五进行一周最后的总结会议时,郭滔终于在结束所有工作后当众宣布:“今年的中秋还是循往例,放假一天。周四放假,周五正常复课。”
这消息无疑在意料之中了。
自从得知霞章大约无法回来,文薰对假期便没有了期望,只琢磨着回家了该如何将这件事告知公婆。
对,挑个时候,她也是要往广陵和沪市去一通电话,给家人问好的。
昨天给霞章的回信中没提这事儿,想来他应该明白?
端看他处理家庭关系时的用心便知道了,莫先生从不是什么不懂人情世故之人。
虽有心事,但散了会,文薰还是和英语组的其他两位女老师走在一起。
钱碧莹开口说话,也带着些微怨气:“教育部那群定规矩的人真是一群蠢材,除了循规蹈矩办事,没有半点为人的灵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