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作者: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4      字数:3162
  再嫁容易,可是他人的闲言碎语,是能逼死人的。
  那些糊涂话不能再说,他也不能让文薰承担这些,他一定得好好活着。
  再有,靠人不如靠己。如果连自己都靠不住,他还指望别的男人来对文薰好吗?
  这世上的男人都是花心的,都是可恨的。
  霞章想了很多,想得咬牙切齿,想得紧紧抓住文薰的手,想得欲要再次泪流。
  王妈或许好运,可其他像她一样的人呢?为什么同为“人”,有些人会这样可怜?
  文薰回握住他的手,温柔的话语中包含着无穷的力量,“包括罗主任的事,包括今天的事,包括这世上的很多事……我想,以前或许没有办法,但一个走向文明进步的社会不该一直没有办法。所有的一切都有原因可以解释,那些原因汇聚成一个答案,便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霞章已经猜到她要说什么,他抬起手,用一种仰望的姿势去看她。
  这个时候的文薰是光芒万丈的。
  “既然是落后的社会制度造成了这样的悲剧,那就可以推动立法来解决。我们可以组织妇女运动完善宪法,我们可以翻译好的文章引导人们思想,我们可以让所有的妇女都享受和男士们一样的工资待遇,我们可以用双手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文薰想做的事情那么多,有那么多的事等着她去做。
  她一定要去做,她必须去做。
  如果她多做一些,别人就少做一些,后人也会更舒服一些。
  她还想送巧珍去读书,巧珍一定要去读书。这个想法一直存在,却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自从上次听锦姝误解了巧珍,她就不忍心让这个丫头继续跟着她留在莫家了。
  锦姝都是这样看她,别人又会怎样想她?
  莫家的佣人里只有巧珍一个未婚的姑娘,她平日出去跑腿办事时,是不是也会听到有关自己的闲言碎语?那得是多么伤心的事,她却一次也没有提过。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文薰决定替巧珍抓住这回的机会!
  文薰当天晚上已经留心记下了那户人家的门牌,第二天出门去开会时,他们特意比以前早了半个小时,为的就是亲自去一趟警察局。
  他们担心打电话报警没用,于是选择遵从人世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潜规则。
  办好了这件事,来到会议现场,文薰又找到宝瑶,小声地把事情说给她听。
  钟记者现在所在的报社不正好是报道社会新闻的吗?
  宝瑶严肃地点头,脑海中当时就冒出了很多个想法。
  这件事要查清楚很难,但是正义的钟女士一定会去做!
  作为会议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的时间以确定文言翻译为收尾。
  期间霞章举手,认领了关于《陶庵梦忆》一书的白话文翻译任务。
  昨天,霞章也接下来一本俄国名著。两本书交叠在一起,再加上文学会那边的工作,未来一年他的负担不轻。
  文薰的任务也在昨天敲定好,是法国著名文学《茶花女》的重译任务。
  这项工作是胥先生推荐她接下的。胥载说:“我看过你的译作,你善于用优美流畅的词句去重新构建句型,在还原原著的同时,又多了中国味。”
  胥载认为,这种“中国味”会吸引来更多读者。
  对与会的成员们来说,任务只是任务,除了这些按人头分配好的书本之外,有多余的时间,他们定然也会再去翻译其他作品。
  下午3点半,会议结束,潘经纶作为会长做总结发言,并宣布圆满闭幕。
  在大家散开前,今年参加会议的38个成
  员站成几排,由记者们拍照记录。
  或许几日之后,报纸上也能出现文章,描述此次会议的真实一角。
  走出会议室,酒店的走廊过道突然涌出好些人。这群人全是各大报社、出版社的编辑,他们没被邀请,只能挑这种时候堵人。他们也不捣乱,只是见人就塞名片,好一番混乱。
  文薰也被塞了一手。
  出版社的联系方式对文人来说是刚需,文薰想把这些片子留下来,便一股脑儿地天女散花般塞进了包里。
  待会儿再去买个卡包好了。
  还剩半个下午,刚好留出来办私事。文薰去报社见孙社长,确定“立坚道人”的合同;霞章则是去圣蒂安娜女子大学,见见离家求学的妙致。
  到了傍晚,二人来到提前预订的西餐厅会合,等待戴森下班。
  今天这顿饭,一来是叙旧,二来,也算是全了上回的感谢之情。
  饭桌上,文薰也和戴森提到了这次译者会议,听得戴森点头连连。
  回到家,在入睡休息前,文薰把巧珍喊来了房里。
  第56章 补课之余
  一进门,看到在椅子上坐得整齐的夫妻俩,巧珍没来由地感受到了一丝害怕。
  “小姐。”
  这般正式,像是要发生什么事。巧珍不知道自己是有哪里做得不好,她的呼吸变得沉重,双手更是无意识地抓着衣角。
  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文薰看出她的紧张,她用平缓的,温柔的语气告诉她,“巧珍,接下来,我有件事要跟你说,你不要怕。”
  她看了一眼莫霞章,在他点头给巧珍看后,继续道:“巧珍,我跟霞章商量过了,我们要送你去读书。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明天就带你去见我的老师,那位尊名孟海白的孟先生。”
  “小姐。”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都要把巧珍砸懵了。
  文薰又告诉她,“孟老师现在是国立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是很有威望的一位先生。我和老师约定好,以后,你就留在孟家,我和霞章会支付你的生活费和学杂费。”
  “不,”巧珍听完后的第一反应是怕得跪下,她哭着道:“不,我求你,小姐,你不要赶我走。”
  文薰连忙起身去扶她,“巧珍,我不是在赶你走,你好生把话理解一下,我知道你能听懂的。”
  “我不要,”巧珍顺手抓住她的胳膊,满目哀求,就是不愿起来,“小姐,我要是不跟着你,王妈那边……还有太太,太太会把我赶出去的。我求你别丢下我。”
  “不会的,不会的,”文薰索性蹲在她跟前,她条理清晰地告诉她,“太太一开始就跟我说过,只要你跟我嫁去莫家,等我熟悉了,我以后怎样安排你,都随我。她是知道我会送你去上学的,她不会打你,不会赶你走的。”
  “可是……”
  文薰知道她的顾虑,继续告诉她,“而且我会跟莫家说,我让你回家了。我也会跟王妈说,我让你去临安照顾霞章了。她或许一时接受不了这件事,但是你放心,这小半年的时间,我会慢慢同她讲,她会接受的。她一直把你当成亲女儿,她是愿意看到你好的。”
  巧珍听到这句话,才冷静下来。
  但她仍在流泪。
  朗家对她已经够好了,为什么巧珍还是会怕成这样?文薰明白,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朗家对巧珍好不好,是这个社会的阶级构成剥夺了“仆人”和“底层人”好好生活的权利。
  文薰心疼地伸出手,替她擦去脸上的眼泪,郑重地对她说:“我不要你做仆人,你明白吗?巧珍,你也不应该给别人做一辈子的仆人。”
  “来。”这时,来到身边的莫霞章伸手把二人扶起来。
  巧珍望了他一眼,顺从的同时,也看着文薰道:“可是,学校,我怎么能读的好书呢?”
  她举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表少奶奶还是读书人家出身,她都读不好金陵大学。小姐,我去读书,我也会被同学嘲笑,会被老师赶出来的。”
  “不会的,这些我和霞章都考虑到了。”
  她带着她到旁边坐下,霞章还往她手里塞了一杯茶。
  巧珍不肯接,推出来时,又听到文薰在说:“巧珍,你以后不要再随便给别人下跪了。咱们中华儿女活得要有骨气。这世上除了王妈,她是你干娘,除非王妈让你跪,否则没有人能让你下跪,你知道吗?”
  巧珍握着茶杯,吸气的同时,还在高频率眨眼。
  她很紧张,可她是有在听话地。
  文薰带着些许微笑,温柔又清楚地告知她接下来的安排,“我不会直接送你去读大学。我和孟老师商量好了,会先安排你在家中完成启蒙,等你有那个能力了再送你去念初中。你若学得好,能够通过了初中考试,再去念高中,再考大学。读书是循序渐进的事。锦姝的例子特殊,你千万不要怕。在送你去学校之前,孟老师也会考验你的成绩,不会有问题的。”
  巧珍仍旧想争取,“我在莫家也能跟着小姐念书,就像以前那样。”
  文薰摇头,“你在莫家要做事,怎么能做到一心念书?你想想,你以后留在沪市,能被老师时刻指点学问;去了学校后,你也不用做事,不用伺候别人,你每天需要做的,便只有读书了。这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