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4      字数:3140
  蔡云子帮忙补充了一句,“听人说,他去德国军事学校了。”
  那一瞬间,文薰很难描述自己内心是什么感觉。
  在她的印象中,蒲昌京一直是一位骄傲的且有实才的学生。他个性独特,也很有想法。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比其他学生看得更远,也更加具有行动力。
  她抚摸着花名册上蒲昌京的名字,只能在心里对他默默祝福。
  希望你一切顺利,祝你一路平安。
  大家都在为国家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文薰连生日都不想特别去过。
  霞章的生日在春分,她则是立夏那天的生日,就在5月初。
  跟家国比起来,小小的生日不算什么特殊的日子。总之她是大人了,不需要这种特殊仪式。
  不过莫家人还是妥帖地给她准备了寿面,礼物,霞章的贺礼也从临安而来。
  竟是一把女士手枪。
  当握住那把枪时,文薰心中顿时燃起战意。
  她瞬间懂了霞章这份生日礼物的用意。
  是的,真到了那样一天,她绝对是能提枪前去杀敌的。
  她不会怕,因为她的背后是亲人,是同胞,是不可丢失的国土!
  罗先生尽心竭力,可也没能把所有的同学全部劝下。除了蒲昌京,还有5位学生提前离校。
  不提学生们的心情,这种离开给老师们都带来了一些影响。
  中午午餐时,教师餐厅里寂静一片。
  罗友群进来时,几乎每一位老师都望向他。
  他牵扯出一个勉强的微笑,“诸君,别跟我说,你们中也有人想去参军。”
  大约是他说的笑话不太好笑,没有人接他的话。
  罗友群便又道:“难不成我也得给你们请个心理辅导老师?”
  他虽是这么说笑,可实际上,心中已经有了具体实施的想法。
  国难当头,难道就只有学生们拥有爱国之心吗?
  罗友群也怕金陵大学的老师们跑掉。若真如此,他哪怕是有张不烂之舌,也劝不动这群说不定思想高度还强他
  一层的先生们啊。
  文薰心中也是考量万千。
  前线她或许暂时去不得,可为了家国尽一份力,她是可以的。
  立坚道人此时再出江湖,只为能在文坛上为前方战士摇旗呐喊。
  她同时也看到了其他学者登在报纸上为前线鼓舞士气的诗歌,那些文字如何没有力量,如何不能动人?
  紧张的氛围一直持续到期末。
  有了去年期末的经验,文薰今年的工作只有更加得心应手的份。
  出完题,考完试,阅完卷,文薰耐心地等在家中。7月的一天,她在火车站迎回了她的丈夫。
  她的霞章。
  周边人来人往,文薰和霞章却为对方停留。他们在原地相拥,享受着从人潮中领会到的安心。
  大半年没见上一面,莫霞章搂着她,仍是毫不吝啬地对她施以沁人心脾的甜言蜜语。
  “这半年里,夫人做了这么些轰轰烈烈的大好事,真是令人敬佩。”
  他的认可,他的夸奖,他崇拜的眼神,化作世界上最好的甘霖润入文薰的心田。她咧着嘴,明明止不住笑,还不忘谦虚:“好没道理。那些事又不全是我一人做的,怎么听你说来,却完全变成了我个人的功劳?”
  莫霞章理直气壮,“其他人自有他人表彰,而我嘛,只想要你这一份,不行吗?”
  行,怎么不行?
  文薰美滋滋地反抱住他。
  今年夏天,文薰要去英文教研组开会确定未来一年四个年级的课本和教学纲领,还要进行重编辞典的工作,任务不可谓不繁重。
  霞章自然没能轻松到哪里去。国文组的教材虽然固定些,但部分内容已经落实,需要重新选取。今年他还收到高中部的邀请,给全国高中学生写评论教材,最迟7月底便要交。
  文薰道:“这是让你七步成诗了。”
  霞章道:“我哪有那种捷才呢?”
  学生教育事大,霞章不敢懈怠,决心闭门几天,专心创作。
  这段时间内,沪市还发生了一件大众关心的事,那便是廖柔惠的离婚案开庭了。
  柔惠离婚之事,是她的丈夫主动提出的,钟宝瑶在旁全程做见证与记录。法官在了解事情经过,以及请双方代理律师陈情后,同意了这项离婚请求。
  在庭上,法官判决廖柔惠的丈夫为期一年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并判决其给廖柔惠每月生活费若干,直至廖柔惠恢复自理能力。
  离婚案结束后,廖柔惠便被社会上的好心人士带去香港接受治疗,丈夫作为临时监护,全程陪同。
  同一时间,新修订的《婚姻法》终于重新面试。在这次法律修订中,额外新增了诸如承认婚内财产夫妻共有,婚内暴力行为等同于危害人身安全之类的条款。
  不说大家对律法了解多少,总归,廖柔惠的离婚案已经是给社会列出的完美例子。
  哪怕认罪态度良好,恶意伤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对于此事,文薰和霞章私底下也有讨论。
  “宝瑶说,离婚一事,是柔惠的丈夫主动提出的。他想为柔惠做点什么,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
  “这个时候倒成圣人了?”霞章对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颇有些不屑一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文薰也点头:“总归,如果我是柔惠,我是绝对不会原谅他的。”
  “胡说,”霞章几乎是下意识地打断她,“天底下便没好事了吗,你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便是柔惠也不该遇到这种事。”
  是啊,若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安宁和平稳的生活,那才叫好,而不是所谓的事后后悔,事后补救。
  伤害一旦造成,好了也会留疤,不会再有后悔和修补的可能。
  廖柔惠丈夫的行为以及新《婚姻法》再一次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抛开日本人的阴谋,一些社会学家再一次往历史追溯,研究起中国自古以来的婚姻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很是热门的《绣娘》又被人拿出来讨论。
  文薰此时已经和霞章离家来到沪市,参加教材组的编选工作。
  -----------------------
  作者有话说:大家国庆快乐[撒花]
  第63章 各方面的进步
  来了沪市,别的不用多说,自然还是住在舅舅家。
  而且文薰和霞章来得刚巧,正赶上敬贤出国。
  敬贤此次往美留洋并不是一人独去,还有三五个同学同行。游轮的班次、食宿,落地后的交通,行程都委托了专人对接,可以说黄老爷已经用尽自己的人脉,极大限度地确保了女儿的安全。
  然而这毕竟不是一场普通的游学。山高路远,来往中的不便已经注定了敬贤要到五年之后才能归来,为此,情绪外放些的黄太太不禁把一些嘱咐车轱辘似的来回说,好缓解内心的焦虑。
  敬贤也懂事,并不为那些唠叨烦恼。她自己在心头感怀:“若我如今嫌弃,今后去了美国,怕是想听都没地方求呢。”
  还未曾离家,她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诸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家书抵万金”之类的体会了。
  敬贤启程那天,正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好天气。碧天白云,天气晴朗,似乎也预示着一路顺风。从出门时到码头的一路,黄太太都没做伤心表情,她牵着女儿的手将她送上甲板,言语中交代的只有夸奖和鼓励。
  文薰陪在身边,知道这是舅妈为了不害女儿伤怀,自主克制着内心的感情。
  等到敬贤顺利登船,望着她站在船头向着下边招手,文薰挽住舅妈的胳膊,清晰地感觉到她在发抖。
  海风吹来,似乎还带来了敬贤大喊出声的,被吹得有些模糊的“妈”和“姐姐”。
  海鸥展翅高飞,一如那些离开父母的游子。
  黄太太虽面带笑容,却更显沉默。时间一到,游轮启航,她挥手目送。直到那座载着女儿的游轮彻底消失在天际线,她才忽然哭出了声。
  她俯在文薰身上泣不成声,也不在乎什么仪表仪态了。放眼望去,周围送儿女远行的,哪一个家庭的父母能保持冷静?
  不知其他人是否如此,反正黄太太回了家还在连连后悔,“你说舅妈是不是太狠心了,女儿家家的,还那么小,我怎么舍得让她远渡重洋呢?”
  她或许想起文薰当年去英国也是这般年纪,一块儿抱怨道道:“你父母也不好,当初怎么舍得把你送去英国的?”
  文薰拿着帕子给她擦泪,熟练地安慰她:“舅妈,您这样舍得放手,才是真正疼爱敬贤呢。敬贤本就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我相信她从美国读书回来,会成长得更加独立,自主,会是……”
  瞥见舅舅坐在旁边抽烟,她机警地把话拐了个弯,“总之,会是一个优秀得不得了的女孩子。到时候啊,谁见了她都得夸赞一声舅妈和舅舅会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