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4 字数:3156
文薰听着她说话,为她的帮助而感动:“秀英嫂子,多谢你了。”
秀英摇了摇头,她其实有些不能理解,儿子儿媳好好地在大学里当先生,怎么莫家人非要把人抓回去呢?
他们是父母生的孩子,又不是犯人。
秀英没有把自己的疑惑问出,文薰也不用多余解释。她就这样发挥自己的绝佳适应能力,在金陵大学的校舍里和学生们住了一个星期。
她自觉颇有打扰,每天托人带些水果进来分发给学生,却不知道学生们对于她的存在本来就很高兴。
“朗先生,听说您在剑桥,是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的。”
“朗先生,剑桥大吗,剑桥的文学专业真的有传说中的那样好吗?”
“朗先生,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读书的诀窍吗?”
学生们的问题很多,文薰也认真地一一解答。她们之间的年纪本来就相差不大,又做到了一方尊重,一方谦和,是以学生们对文薰的存在没有半点害怕(嫌恶),反而希望她能就此这么住下来。
“我感觉朗先生来了我们宿舍后,我的脑袋都清明了。”
“是啊,感觉最近学习都更有劲了。”
在获得一位英文阅读老师当室友后,同宿舍学生的学习成绩居然都有显著提高,由此引得其他宿舍“眼红”,要求拥有同等待遇——这等轶事另说,文薰在日夜等待中,先一步获得了广陵传来的消息。
电话是王妈打来的,王妈说:“老爷在家里大发雷霆呢!”
原来是文鼎居然跟着南开大学的学生抗议队伍南下,如今他已经和同学们把金陵政府办公楼围起来了。
上一个围住办公楼的是工人队伍,这回的可是学生!金陵政府难不成还敢?
文薰一时间也担心起来。
南开学生们南下千里,也要勇敢发声的壮举传到临安
大学,受到了诸多学生的赞叹。
“诸位,我辈青年,就是要敢想敢做,敢于开口!潘绍源、蔡学名、郭滔三位先生被抓,是金陵政府治下之耻,也是我文坛乃至教育界之辱。一个国家若想得到妥善治理,非得听取大家的声音不可。金陵政府不允许言论自由,剥夺的是民众们追求平等的权力!同学们,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让金陵政府听到我们的声音——”
在极有感染力的演讲下,临安大学的学生们借着空余的时间自制横幅,他们自发组织,计划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前往金陵抗议,要求释放被抓的三位先生!以及向此前无辜死去的工人公开赔礼,道歉!
文薰被学生们的热血感动,正想着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去金陵,却看到了《大公报》上刊登的董协礼先生的讣告。
董老先生在拒绝治疗一周半之后,于金陵医院去世。
董先生之死,引起了更多学生加入运动。
两天后,《大公报》上刊登了莫霞章发表的断亲声明。
这似乎是一个讯号,文薰再也不做考虑,和学生们一起坐上了前往金陵的火车。
5月27日,董先生的葬礼在金陵栖霞山下举行。由莫霞章作悼文,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陆稹白书写,金陵大学校长纂刻碑文。
那一天,微雨。
董先生的墓前站满了前来悼念的文人,学生。文薰和霞章站在一块儿,他们身着黑色衣衫,表情肃穆,眼中浮动着悲伤的泪水。
董先生的长子立于墓前,唱念悼文,等文章念完,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
“誓死不做亡国奴!”
那一日的栖霞山脚,久久回荡着这个声音。
6月初,在经由舆论界的巨大压力下,金陵政府释放了潘、蔡、郭三位先生。
文薰也在金陵车站送别了返津的文鼎。
战斗得到胜利,文鼎语气轻松,“姐姐,姐夫,这个暑假就不用在家里等我了,我们误了两个月的课,回去了,得闭关读书呢。”
文薰嗔怪道:“你也知道你是要毕业的人了呀。”
霞章关心地问:“你今年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
文鼎沉声道:“父亲不是想送我去美国吗?我觉得,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此刻,他看着家中唯一了解他的姐姐、姐夫道:“我想为中国造飞机,造大炮,造全世界独我们一份的武器!”
此般志向,谁听了不说一句“好男儿”!
送别文鼎,夫妻俩又去看望在看押中遭受伤寒的郭滔先生。
郭滔这回病得重,拖得久,西医检查过后,说是有发展成肺结核的风险,所以他们入门,郭滔不让靠近,就怕传染。
“砚青,你糊涂啊。”
郭滔首先对莫霞章说这句话,为的是他的那份断亲声明。
霞章道:“我不糊涂,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在去年入学时就做下了这个决定。”
他的声音平稳,让人听了便知道他是十分冷静的。
“郭先生,今日托大,叫您一声大哥。大哥,您是知道莫家是如何对我的。早前的事,我都可以不计较,可这回国破家亡之际,他们居然只想着顾及自己的名声……”
文薰之前对父亲的行为有多生气,霞章此次对父母的行为就有多么不能谅解。他们夫妻二人的本质如一,从性情喜好到品行追求都如出一辙。
“他们害怕我影响家族成员的仕途,我也不想在那个家庭里长居。我做的这回声明,于他于我而言都是好事。”
霞章不愿意告诉郭滔,他还是在董先生的死讯传来,奔着去见他最后一面的由头,才逃脱了莫家的看管。
这回莫家对霞章趋于“囚禁”的关押,让他彻底把几个月前对家人重新升起的温情全然抛出,他再也不需要家人了。
从今以后,他只有文薰一个家人。
不,或者说,全中国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家人。
这个年代,有父亲发表声明与儿子断绝关系的,少有儿子发表声明与父母断绝关系的。以后,霞章可能会因为这份声明遭到许多谩骂,可他从来不怕。只要他的举动能够得到文薰的支持,那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这一天,隔得远远的,文薰霞章夫妻跟郭滔先生聊了很多,不止家庭问题,还有郭滔先生为什么会因为政治原因被抓。
他道:“就这一件事上,金陵政府确实没抓错。”
他还跟莫霞章玩笑:“你上回说,要送我一幅监牢图,倒是在这里应谶了。”
倒是让莫霞章一时无言。
文薰一见他的表情便知道他深深后悔,忙拉住他的手道:“我们正好要去北方,到时候,我们就是死皮赖脸地去求,也要为郭先生求来那幅《花园图》。”
“算啦,”郭滔一叹,他好像看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暂时啊,不需要那些东西了。”
霞章没理他,直接道:“大哥,您也跟着我们去北方吧。”
“这个不劳你安排,我自有去处,”他笑道:“你们也不要太担心,我保证让金陵政府再也无法抓住我。”
文薰忙问:“您要去哪里?”
郭滔一脸向往地答:“去赣州,去农村,去我的信仰之地,发展我真正的事业。”
离开之前,郭滔邀请二人去挑选他的藏书,就当是他送给小两口最后的礼物。
文薰从中挑选了一本英文原版书籍。
名为:《thecommunistmanifesto》
第73章 新的家人
再回临安,已是六月。
因受抗争活动影响,临安大学罢课半月有余。文薰返校之后,在补回课程、准备期末考试之前,先被郑鸿基先生喊去校长室谈话。
“昭时,你这回还是太冲动了些。”
文薰清楚校长先生说的大约是她带领学生游行的事,她敏锐地察觉到他不赞同的态度,开口说话时语气不由得硬邦邦的,“我不懂先生是什么意思。”
郑鸿基见她不懂装懂,叹了口气,“好,那我就直言。”但他仍注意着语气,思忖后道:“学生们闹事,你作为先生,不加以阻拦,反而跟着同去……”
文薰把视线移开,脸上露出几分倔意,“先生当时给我批假,难道不清楚我是去做什么的吗?”
郑鸿基道:“我自然以为你是要去找砚青的。”
他顿了顿,说:“昭时,你应该明白,就像潘先生和蔡先生执意要求尔等青年文人用笔名发表文章一样,有些事,是不该你们去做的。”
文薰冷笑一声,“什么是‘不该’?是先生可以做,学生不能做,还是年长者可以做,年轻者不能做?您这是区别对待!”
语气说着就激动起来。
“你不要太大声嘛。”她的这番态度,让郑鸿基好生头疼,“前年见你,还是个温柔似水的姑娘,怎么间隔两年有如此大的变化?你如今的这个脾气啊……”
他后面的那句话虽未说出,但文薰能在第一时间领悟他省略掉的后半句的具体内容。
不外乎说她和霞章一般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