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叔父 第18节
作者:再枯荣      更新:2025-11-03 16:44      字数:5284
  叙白忙赶到门下款留,“我特地吩咐了午饭,还请先生——”
  庾祺头也不回,九鲤看出他生气,也走到门首来,“叔父不高兴了,多谢你的午饭,我们还是回房去吃好了。”
  “你请站站,我有句话想问问你。”
  “什么话?”
  “庾先生似乎很不喜欢我,到底我哪里开罪了他?”
  九鲤歪眼一想,“叔父就是这样,不爱交际,更不喜欢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也许就因为你是做官的。”
  他又笑道:“庾先生因何对官府的成见如此之大?”
  “从前我们庾家是农户,遇上饥年灾荒,官府不作为,祖父饿死了。”她半真半假说完,急着要走,“我先不和你说了,再不跟上去,恐怕叔父就要反悔许我查案的事了。对了,咱们还得先使人去打听打听都有谁想买这荔园,明日我再来问你。”
  言讫便一阵花风似的没了影,带起叙白的衣摆扫过门槛。他见她跑没了影,只好折身进屋,面上滞留着一片笑意,像是思虑着什么,坐在椅上缄默了一阵,才想起来吩咐张达,日后只往庾祺跟前听候差遣,又叫了个衙役来,使其去打听买卖荔园之事。
  这风扬了又落,摇颤繁红嫩翠,九鲤在前面赶上庾祺他们,不知怎的又不敢近前去挨着他走。
  这她自己也发觉这一向太忤逆了,小时候虽也常有不听话的时候,可终是关在家门里,脱不开是在一些吃吃喝喝的小事上,像这样执意要走出家门办些大事还是头一回。
  她稍缓脚步,走在杜仲后头,琢磨着庾祺虽不喜欢为官之人,但对叙白好像显得格外不客气。
  各中因由猜来猜去,也似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只是个疑影,也足够她抿起一线微笑,将枝上那花折下一朵,捻在手中转几个圈,又失意地丢开。
  其实她连什么自己也尚未能明辨,心事就如同她幼年的记忆一般模糊,又怎么去揣测庾祺?恰好他也最擅以沉默化解一切不想回答的问题。
  隔会杜仲特地慢了几步,走到她身边来,小声同她嘀咕,“师父也真是奇怪。”
  “哪里奇怪?”
  “明明有意要与齐家议亲,可又像不喜欢那齐大人,把我也瞧糊涂了。”
  九鲤惊愕得瞪圆眼,“与齐家议亲?议谁的亲?”
  “自然是你的囖,难道还是我的?又没听说齐家有未出阁的小姐。”
  “你听他亲口讲的?”
  “倒没亲口说,不过上回我听见他与魏老说起你的亲事,他说已替你看中了一户人家,还在斟酌考量。我想咱们初到南京,只认得齐叙白一位当年的公子,又是个大人,才貌双全,不是他还会是谁?”
  乱碧萋萋,九鲤随手拽了一根,往前剜了眼庾祺的背影,“我的亲事自有老太太做主,还不归叔父操心。再说他别的事上虽然精通,男婚女嫁之事他懂什么?要懂,他自己怎么这些年不娶亲?”
  杜仲益发低声,“师父和老太太一向有嫌隙,老太太可不敢置喙他的事,没人提,他的亲事自然就一年年耽搁下来了嚜。”
  老太太虽是庾祺亲娘,可自从庾祺携九鲤还乡那日起,她看他们母子相处起来倒不像母子,只似两个半熟不熟的亲戚,客气中透着疏离。还是当年老太太在兄弟二人中择了庾祺卖给那游方郎中的缘故,这在母子二人心里,都是个疙瘩。因而老太太格外宠她,是有些弥补庾祺的成分。
  她想到这档子陈年旧事,又觉庾祺也是个可怜之人,不忍再怨怪他,丢掉那草根道:“反正不是嘴里说出来的话就不算,况且连你也看出来叔父不大喜欢齐叙白,怎么会把我许给他?兴许只是敷衍那魏老头的说辞。”
  杜仲思来也有理,听说那魏老家里有待婚配的孙子,恐怕那日是他牵头说起的这话。
  不过想来又另有一层奇怪,“嗳,你不是和那齐叙白蛮要好的?怎么说起婚配来又像不情愿?你是不好意思还是怎的?你要是脸皮薄,我去和师父说。”
  九鲤给他说得自惊,她与叙白要好?哪里看出来的?
  她自己倒不觉得,从前在庄子也爱交朋友,送柴送花的人她都能与人谈天说地,连修房子的泥瓦匠她都能勤赶着去给人递砖递瓦。
  不过真要说起来,和叙白相处,与旁人是有点两样。或许因他长得有几分像庾祺,看见他,就像是十七岁的她与二十岁的庾祺在时光的罅隙中碰见,有种久别重逢的温暖和羞涩。
  她脸上浮起点若有似无的红晕,拧了杜仲膀子一下,“要你多嘴!眼下提这些有要紧没要紧的事做什么?查明案子要紧!”
  杜仲搓着膀子笑,“不如你和师父说说,叫我也跟着你查办林默之案,你还多个帮手。”
  她乜一眼,“你会什么?会验尸还是会侦查?”
  “我会打听事啊!”杜仲挺起腰板,学那老夫子在下巴上虚捋胡子,“侦查缉凶,什么最要紧?消息灵通最要紧!咱们庄子上那赵媳妇瞧上砍柴刘,王老爹恋了小姨子,是谁告诉你的?还不是我打听出来的。”
  她满目不屑,“净是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小道消息——”
  “你还别瞧不起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没准就是线索关窍!”
  两人窃窃地争论不迭,回到房中,没曾想不等九鲤替杜仲开口,庾祺坐定下来便先发话,“既然你要凑热闹查办林默的案子,就叫仲儿给你做个帮衬,免得你胡闹起来无所顾忌。”
  这“无所顾忌”似乎别有意思,九鲤还没琢磨出来,庾祺又吩咐:“去厨房提午饭。”
  杜仲忙要出去,他又道:“鱼儿去,不是嫌成日无事可做?那好,就多跑些腿。”
  九鲤只得鼓着腮帮子“噢”了一声,低眉顺眼地捉裙出去。
  旋即庾祺将杜仲唤来跟前,沉下声气吩咐,“你盯着鱼儿,不许她有什么出格之举。”
  杜仲一头雾水,“什么是出格之举?”
  庾祺两眼朝梁上转去,深刻领会了“前世冤家”这一说法的要义,真不知哪一世做下的孽,今生得报应,捡了这两个讨债鬼。
  杜仲见他神色厌倦,忙转动脑筋,“是不是怕鱼儿那张嘴胡乱刻薄,在外头得罪人?”
  庾祺暗磨牙关,“得罪人怕什么?我是说——”他斟酌用词,实在不想将九鲤同些男女私情的话扯到一起,“鱼儿到底十七了,她尽管还像长不大,爱玩爱闹,可她无心,保得住别人无意?那齐叙白虽是书香门第出身,看上去知礼守节,可终归是个——”
  他想到“男人”二字会和九鲤牵连上,便十分厌烦,好像连说也是玷污了九鲤。他懒得再说下去,只将一双不耐烦的眼睛钉在杜仲脸上,指望他自己领会底下的话。
  杜仲再笨也不至于笨得出奇,忙拍着胸脯保证,“师父放心,有我在,不可能叫鱼儿吃了哪个男人的亏!我明白,男女之间便是有情有意也得守着规矩,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话音未落,给庾祺截断,“你看他们像彼此有意?”
  杜仲窥他脸色,一时不能明辨其意,只得装痴作傻,“我暂且没瞧出什么来,我是说假如,打个比方。”
  庾祺不喜欢这比方,但没有不喜的立场和道理,所以待要说什么,又攥起拳来没说,起身踅进内间翻看桌上的药方。翻得极不耐烦,满屋内只听见那纸张欻欻翻动的声响。
  却说九鲤走到厨房来提饭,因有道煨蹄髈还欠点时辰,吴嫂请她内间坐等,她坐得无趣,想起林默中衣上洒的雪菜肉丝面的汤渍,便起身到灶间乱旋乱看。
  瞥着眼打量灶上乱忙的三位厨娘,一个姓刘,上回她们同柔歌争吵她听见的,另两个不知姓什么。她稍稍思量,旋去那二人中间搭讪起来,“两位嫂子尊姓?”
  一个在切菜,噗嗤一笑,“什么尊姓不尊姓的,姑娘真是太讲理了,我们粗手粗脚的人还听不惯!我姓覃,她姓林。”
  九鲤扭头打量那林嫂,“这么巧嫂子也姓林?和那死的林大官人认得么?”
  那林嫂揉着面笑道:“虽然都是姓林的,可他是什么人家,咱们是什么人家?只有我认得他的,没有他认得我的。要是认得倒好囖,到他府上寻个差事,家里就不愁了。”
  “这里的差事不好么?不是衙门请的你们?钱想必许得也不少。”
  那覃嫂撇嘴道:“姑娘以为官家的钱就好赚啊?你看我们几个忙活这上百人的饭食,成日连
  坐下来吃口茶的空都难得,累得腰都伸不直!”
  九鲤看见那筐子里有菜未择,便退到墙根下那小杌凳坐着,帮着择菜,“不是有人另要添饭食?想必是给赏钱的,难道好意思白劳动你们?”
  覃嫂回头一笑,“实话对姑娘说,真为的就是这份钱,官府一月不过许二钱银子,说句不好听的,都搭进累病抓药里头了。”
  “是这话,你们也着实不容易,园里这么些人,要吃这个要吃那个,都得单买单做。有的人还要宵夜,累得人大晚上的还要生火起灶。嗳,这吃宵夜的人多不多啊?”
  “吃宵夜的虽有,却少,嗨,都是生着病的人,大夫吩咐要睡好,大家天一黑就都歇下了,大多也想不起来吃了,所以晚饭收拾完,我们这里采办的吴嫂不算,白天灶上是三个人,夜里另有个值夜的人。”
  “值夜是轮值,还是有个专门的人?”
  “有个专门的人,白天不必来,晚饭之后她才来。”
  九鲤想起来,头回到荔园那天,就是跟着杜仲在这厨院里用的晚饭,那时候熄了灶,仿佛是看见还有位厨娘在厨房里忙,想就是值夜的。
  “我好像见过那嫂子一回,蒙着脸是不是?”
  覃嫂点头,“她比我们惜命,怕染上病,时时都蒙着脸。”
  那吴嫂搭着话进来,“人家家里有三四个孩子,不当心点哪行,大人身强体壮的吃了防疫的药倒没什么要紧,就怕身上不干净,回去把病气过给孩子。”
  如此看来,当夜给林默送夜宵的,必是这值夜的人。
  “那嫂子又姓什么?”
  “姓周,是个最勤谨不过的人,姑娘几时想吃夜宵了只管来说一声,她保管没有不应承的。”
  九鲤笑着点头,“那她为什么只管值夜啊?经得住这熬?”
  “嗨,这也是没法子,周嫂最小的孩儿才三岁,白天家里人都各有事忙,没人带孩子,她白天就在家带孩子,下晌家里人得闲带着孩子她才有空来。”
  那吴嫂转到灶台这头来,低声道:“我听说还有个缘故,她年轻,相貌又过得去,她家汉子不放心,怕园子里白天人多惹出些闲话来,夜里到底走动的人少,清清静静的。”
  九鲤两手掐在那颗芥兰菜的两端顿住,忽记起关展曾说过,林默此人好色起来便不论身份年纪。难道那夜他因跑肚跑得饿了,想起来吃宵夜,这周嫂送了面去,他对周嫂见色起意,言语行动欺负了这周嫂,周嫂一时羞愤痛下杀手?
  “嗳!”吴嫂转头一瞧,那一筐芥兰菜给她掐丢了大半,心下一阵抽疼,忙来笑劝,“姑娘快歇着吧,哪能劳你一位千金小姐帮着做这活计?歇着吧歇着吧。”
  九鲤出着神给她推到内间坐着,脑中盘算,今夜当要会这周嫂一会,即便她没杀人,没准也能从她嘴里问出些新线索。
  趁天黑之后,九鲤欲往叙白房中去,又怕庾祺拦住不许,特地跪在榻上,将窗户开了条缝朝正屋瞄。外间虽没亮,可东内间却掌着灯,一算时辰还不到二更,庾祺向来是晚睡早起,又兼有关展之案绊他心神,不知几时才会熄灯睡下。
  苦等下去也不是法子,她未敢执灯,轻手将门拉开,听得黑暗中吱呀一声,惊颤人心。好在庾祺不见得耳力这样好,她稍等不见那窗上的侧影有动作,才悄悄捉裙出去。
  刚溜到洞门外头,忽见身边赶上来个黑影,吓她一跳,细看是杜仲,不由得火冒三丈,连捶他两下,“你个冒失鬼,几时跟来的?!”
  杜仲嘻嘻笑道:“我在西间看见你开门出来,就跟出来了,是不是去找齐叙白说案子?”
  “你出来叔父知道么?”
  杜仲想着出来前庾祺特地嘱咐过,不叫说是他命他跟来的,问其缘故,庾祺闷了一会道:“鱼儿自小就脾气犟,又是这年纪的姑娘,只怕管她越紧她愈发离经叛道。”
  他说起这话时眉间攒愁千度,自带她还乡不久,她的饮食起居自有下人照顾,教导督促也是老太太操心,他不过是往家里赚钱,得闲问她两句书,若无闲事绊心时,也愿意哄逗她一回。
  责任这东西,真是逃也逃不开,没想到她长大了,反而轮到他操心。
  杜仲唯命是从,对庾祺只字不提,只摇头说:“不知道,看样子师父也要歇下了,回去若惊动他,我就说我去了趟茅房。”
  二人冒月色及至叙白那头,屋内灯火通明,两道隔扇门敞开着,右边窗户上有个影子碰着本书旋来旋去,这时候他还在看书,连好学这点也同庾祺一样。
  那影子从窗户上慢慢淡化了,叙白人已踅到外间来,在上首那桌上端起茶碗呷一口,转头看见九鲤从院中走来,溶溶月色柔和了那酱紫色的裙衫,觉得她一时失去了分明的轮廓,恰便似那一汪水,一缕风,一首诗的风韵,美而无形,只可意会。
  他跄济朝门首迎来,笑意登时浮在他脸上,“大晚上的,你们怎么来了?”
  九鲤在唇上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掣开手指,笑弯了眼睛捉裙跨过门槛,“还是偷偷溜来的呢,给叔父知道,一定要骂人。嗳,改明日见着他你可别说漏了嘴。”
  不知怎么,他心里有种同她雅会幽欢般的窃喜,玩笑地朝她作揖,“庾先生已经够烦我的了,我怎好再自去讨骂?”
  她丢开裙子,将他两手所握的那卷书抽来,翻过封皮一看,是本史书,这点与庾祺又不一样,庾祺通常是翻阅医书典籍。
  她意兴阑珊,将书还给他。他接过随手丢在一旁,向门外衙役要茶。
  杜仲忙道:“不必了齐大人,我们不久坐。”
  叙白回身望九鲤的背影,已有些难舍,执意吩咐衙役去瀹茶,一面将二人请至椅上,“你们两个大晚上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发现?”
  九鲤转过头来反问:“你可打听到想买这园子的人?”
  “下晌派了人出去问,还没得回信。”
  杜仲忙道:“你们衙门的人也是不中用,要是我,不出半日就能给你打探出来!”
  九鲤在椅上坐定,将厨房值夜的周嫂慢慢说来,又将心中怀疑细说一番后,搦着腰肢将两条细胳膊搭在桌上,向前略欠着身,“叙白,我想这周嫂也当查问查问,当晚她给林默送过夜宵,嫌疑也不小。咱们先不明问,略试她一试,看她所言是真是假,若她扯谎,可不就证实她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