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叔父 第29节
作者:
再枯荣      更新:2025-11-03 16:45      字数:5251
 
  庾祺点点头,“张捕头看来对你手下的人有些疏于关心,连他与关家的人常有往来也不知道。”
  “这我何处知道去?他们下了值谁还问他们的私事。”张达低着脖子歪过脸,“不过他与关家何人常有往来?”
  “你猜猜看。”
  猜来猜去,张达将关家认得的人都猜了个遍,却怎么都猜不到会是关幼君,谁也想不到一位立誓永不嫁人的富贵小姐会与个不起眼的捕快有瓜葛,真是应了女人心海底针那句话。
  女人,真是难捉摸,庾祺想来好笑,慢慢思绪旁溢,脸色也跟着渐渐凝重起来。
  果不其然再等上一会,却见蔡晋是由关家大门上走出来,不再像才刚由巷里进去时那般前顾后盼怕给人撞见似的,这会远远看他的神情,虽然落魄,倒有几分毅然决然的坦荡。
  张达欲起身去和他搭讪,庾祺一把将其拽下,“我看什么都不必问了,要是我没猜错的话,过不了两日你心里的疑问都会有人解答。”
  “疑问什么?”张达又坐回来,眼睁睁看着蔡晋从热闹的大街上失魂落魄走过去,“庾先生,您可是把我弄糊涂了,今日无端端到这关家来,又无端在这里等蔡晋——对了,我想起来,你前两天夜里就和我打听过蔡晋!”他脑子连番一转,总算开了些窍,“是不是蔡晋和关展的案子有关系?!”
  接着他一再联想下去,总算想到关展之案与林默之案最大的不同便是脖子上的伤口,林默的伤是被人割了多次造成的,而关展是一刀毙命,凶手显然清楚颈部脉门所在,可见是个有经验的杀手。蔡晋做了多年捕快,身怀武艺,杀死匪类无数,恰好符合这些条件。
  -----------------------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33章 双迷离(十三)
  “可蔡晋有什么道理杀关展呢?他与关展一向无冤无仇。”张达将胳膊搭在八仙桌上,埋头苦想。
  庾祺却在想着才刚蔡晋出来时的神色,不知他那一脸决绝是为什么。因问张达:“那蔡晋家中都有些什么人?”
  “蔡晋父母双双俱在,只是岁数大了,没有营生。他还有个寡嫂带着四个孩子,他兄长原也是做捕快的,不过六年前因公殉职了,如今他家里上上下下全靠他养活着。”
  “因公殉职,怎么朝廷没有嘉奖?”
  “按例有六十两的殓葬费,不过,”张达苦笑,“说是这么说,这银子每年由各府报上去人数,由朝廷统一发放,从京城到南京,真发到咱们底下人手里,还能剩下一半就算好的了。”
  按如此算,一家老小七八口人,睁眼就要吃喝,三四十两银子满破只够大半年的开销,蔡晋这样的小捕快,一月薪俸不过二两多银子,就是吃糠咽菜也得省检着些才能将日子过得下去。
  倘或这些年是关幼君暗中接济着他,又是那么位清丽脱俗的美人,是个男人也不免沉沦。换言之,这关幼君能令一个男人为她杀人,还心甘情愿替她抗下一切罪名,也真是不可小觑。
  如果真与他料想的一样,只要蔡晋将罪名都揽去他自己身上,还真没法治关幼君的罪。
  张达说完蔡晋家中情形,也有些明白过来,“照先生的意思,蔡晋或是为了钱替别人杀人?可谁会要关展的命呢?难道是关家族中那些叔伯?”
  他自说自话,“对对对,关展是关老爷唯一的儿子,按说关家的生意都该他来继承,他若死了,得利的自然是那些亲戚。”
  庾祺扭过脸来笑笑,“能继承关家生意的人,你怎么不把关幼君算在里头?”
  “嗨,她终归是个姑娘,即便终身不嫁,做生意也不是个妇人家该走的路。当年不过事出权宜,那时候关展还小,根本料理不来生意,她没法子才硬着头皮顶上。”
  “是啊,如今关展大了,生意就该顺理成章交给兄弟了。世人都会这样想,也包括关家太太,是不是?”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嚜,再说姑娘家,好好享清福不好?挖空心思做生意该是男人家的事。”张达将胳膊搭在桌上,抖着腿说完,忽然定住身,“先生是说,真正主使之人,是关幼君?”
  庾祺噙着笑起身,“大权旁落,谁会舍得?其实在名利之下,男人女人都一样。”
  言讫掏了枚碎锞子放在桌上,叫伙计来会账,他则反剪过手,侧身向着关家大门。那门上此刻罩着半片斜阳,里头反而显得有点黑洞洞的。想是晚席将开,人来人往更繁脞了些,不是一脸精明的老爷,就是腆着肚皮的员外,进去出来迎面碰上,打拱作揖,带着半真半假的笑容寒暄,关家将这白事办成了生意人的交际场。
  日暮十分,二人归至荔园,恰在门前碰见叙白与杜仲老远骑着马过来,旁边还跟着辆车,车内必是九鲤。
  庾祺便在门前站住,瞧着杜仲洋歪歪地坐在马上,也似个贵气公子的模样,他不由得想笑。和看九鲤一样,这些年总觉得杜仲也不过是个孩子,眼下远远看着,杜仲的身量个头竟与叙白一般,在他心里显得突兀。
  杜仲看见他,忙从马上下来,“师父,张大哥,你们是打哪里回来的?”
  庾祺点点头,眼睛望向那片妆花锻马车帘子。
  是张达道:“我们去了趟关家。”
  九鲤在车里听着,心中泛起丝不悦,不是老早就去关家了么,这会才回来,难不成在关家坐了整整一日?
  她撇撇嘴打起帘子下车,谁知庾祺看见她也是怫然不悦,“你穿的什么?不成体统!”
  还不就是裹着叙白的外氅,她不瞒地嘟着嘴,朝自己肩后瞥一眼,“后背衣裳蹭破了,叙白借他的外衣给我裹着,怎么,穿不得?那我脱下来好了。”
  偏巧庾祺今日没穿外氅,通身是件绿纱白底的圆领袍,要解也解不下来,只得吭地咳一声,稍缓和了几分态度,“衣裳怎
  么会蹭破?”
  “还不是为了抓凶手,那万三撞翻了我要跑,亏得我机灵,反手扯住他的裤腿!他拖着我向前跑了几步,喏,后背就在地上蹭破了嚜。”她越说越兴奋,颇有些了不得的神气,“不过不碍事,上过药了。”
  庾祺听见她受伤已然大为不快,又听她说搽过药了,愈发生气。出门在外,身边都是男人,会是谁给她上的药?就算是杜仲也不应该。
  不过相较之下,还是担心为多,他皱着眉斜瞟她的后背,“要不要紧?”
  “不要紧,就是擦破点皮,在街上买了点治外伤的膏药,臭也臭死个人了,您闻,还是您的‘抚疮膏’又好闻又好使,我要回去洗个澡,搽抚疮膏。”
  “外伤不能随便碰水你不知道?”
  虽如此说,可庾祺知道她爱干净,不给她洗恐怕她会整夜睡不着,又怕其他妇人粗手粗脚弄疼了她,因此与张达暗暗交代放柔歌过来,一面回到房中,叫杜仲去厨房打些热水。
  天色昏昏绰绰,炕桌上点着灯,九鲤在榻上盘坐着,脱下叙白的氅衣,转过身,背上衣裳果然丝丝缕缕刮破了些,里头药膏混着血渍糊了大片,乍看像伤势严重,血肉模糊的样子。他不禁倒抽一口气,眉心打了个死结。
  他坐在榻前的圆凳上,她扭头瞅他,嬉笑一声,“那是抹的药,看着吓人而已,不信我脱了衣裳给您看。”说着便底下头扯衣裳带子。
  本不该讳疾忌医,从前给妇人治病,该看不该看的也看过,可此刻他的心猛地一跳,反是他这做大夫的忌讳起来,摁下她的手。
  九鲤不明就里,一张脸歪在他眼皮底下,见他脖子上似乎有点红,不知道是看见她的伤生气还是另有原因。
  “您不看么?”
  他将她的脑袋扭过去,嗤啦一声,就着衣裳刮破的地方撕开,露出整片背后。
  伤多在两边肩胛骨上,他在她手里拿过帕子,抹去多余的药,一看的确伤得不深,不过他脸色并未好转,口气仍然严厉,“抓犯人,哼,你益发有本事了,衙门的人是死的?犯的着你逞这个英雄?”
  “可巧我就站在前头嚜,见人跑过来不拦他,难道还要躲开呀?”
  她向着窗盘坐,微微仰起脸,看见月升,一团朦胧的白影子,柔化了边缘,像朵可爱的棉花。她的上身一扭一扭地动着,因为给他搽得有点痒,偶尔泄出“嘻”的一声轻笑,瑟缩下肩膀。蜡烛的火苗也随之轻颤两下,像黑夜中的精灵在调皮地眨眼睛。
  她动着肩胛骨,蝴蝶将要展翅似的,然而没有翅膀舒展出来,只是骨头底下从前面延伸过来两条淡紫色的丝带,在后腰上打了个结。
  他看到那结,有股冲动自下涌上来,想要扯开那绳结,脑中想到前面那片遮羞布落下来,她会是什么样子,惊惶地捂着胸回头?眼睛里既是羞怯又是软弱。
  旋即他自吓一跳,忙把眼转开,帕子丢在榻上,嗓音干涩沙哑,“好了,快把衣裳穿上,当心着凉。”
  九鲤听见他的声音有点异样,其实自己心里何尝没有点奇异,不过从前家里的丫头有跌伤的,一样解开衣裳给他瞧。不论男女老少,给做大夫的看好像天经地义,这时候谁也不会有闲话说。所以她羞涩也要装得不羞涩,明明有点鬼祟的情绪,也要装出一派大方坦然。
  她乔作若无其事地转头看他,“这就好了?”
  庾祺忽然不能直视她的眼睛,只得站起身,“一会柔歌姑娘来了再叫她替你洗搽一遍,再上药。”
  待她一套上衣裳,他立刻将门拉开,唯恐在这秘密的空间里,在她,在自己,都有一种随时倾压下来的危险。门开后有夜风吹进来,幸好,稍微吹散了这屋里热烘烘的温度。
  九鲤系好了衣带,掉过身来坐着,“要放柔歌姐来,这么说您已经找到杀关展的真凶了?”
  他站在门前低头笑了下,“如果我猜得不错,真凶过不了两日就会自己站出来。”
  她辨出他嗓音里有轻微的落寞,试探道:“您今日在关家,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他沉默须臾,转过脸摇头,“没有证据的事,不好乱说。”
  这意思他也只是推想和猜测,九鲤待要追问,偏杜仲提着壶热水回来,刚把水倒上,柔歌也来了。庾祺谢过柔歌两句,便带着杜仲去往园东。
  叙白与张达已打着灯笼在停尸房外等候了一阵,见他二人过来,叙白往廊外迎了两步,欲问庾祺九鲤的伤,因见他脸色不好,又没好问,只得悄声问了杜仲。
  庾祺进屋,听见他二人还在门外嘀嘀咕咕,便向旁伸出只手,声色俱冷,“凶器。”
  张达忙将一把六七寸长的剔骨刀奉上,刀刃是弧形,只得三四寸。
  叙白亲自擎着灯来替他照明,“这是在万三家中找到的,”
  庾祺抬额剔他一眼,又绕到尸体那头去,比对一会,直起腰道:“不错,正是这把刀。”
  旋即叙白露出松快的笑脸,“那这就错不了了,杀害林默的必是万三。”
  “齐大人如此笃定?”
  “万三今日交代了杀人的过程,与先生所验严丝合缝,连凶器也对得上,难道这还有错?”
  庾祺转身将剔骨刀递给张达,摸出帕子擦手,“我听鱼儿说了,不过我有一事尚且不明。”
  “什么?”
  “据万三说,他当日要进园来装神弄鬼,怕出什么意外,所以临出门前随手将家里一把剔肉刀揣在身上。可我听鱼儿和仲儿说,那万三所居之处是个杂院,各家赁下屋舍,共用一间厨房,想必厨房里的刀也是共用,你可拿这把刀问过那院中居住的人?”
  叙白把灯交给张达举着,怀着点蔑意轻笑,“这还用问么?谁会找把刀来栽赃自己呢?”
  “这些证据不核死了,倘他将来翻供,届时再核,岂不麻烦?”庾祺转过身,笑意深沉,“我只是觉得有一点不合常理,他带刀说是为防身,防什么身?谁不知道荔园之中有衙役看守,他还会怕在园中遇见强盗不成?”
  细想这话,叙白也惊觉有点不对。
  “还有一点,他在衙门说素日谋生,要么对人说些阿谀奉承的话讨几个喜钱,要么以些不体面的小道消息去讹那些有钱的老爷,时成时败,败时落人家一顿痛打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人,那天夜里不过挨林默几下拳脚,受他些威胁刁难,突然他就受不住了,这不有些反常么?”
  “即便他忽然讲起尊严来了,可他当夜进园,原是为弄得谣言四起好和李员外压价,事情既做到一半,兴许过后就能赚到几百两银子,就为这点发财的希望,他也该忍一忍,怎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沉不住气?”
  张达听来,很觉有理,在旁连连点头,后瞟到叙白有些尴尬的神色,又忙顿住,要赞同也没敢出声。
  叙白尴尬须臾,便笑着点头,“先生说得很是有理,我早说我不擅长查凶案,看来请先生和鱼儿帮忙真是件最正确不过的事。那照先生说,万三的供词里有假,不过他怎么能将行凶的过程说得如此细致?且交出的这把刀也正是凶器。”
  “你说呢?”庾祺凝着他笑笑,“齐大人不是那样蠢笨的人,不会这时候还想不到,只是懒得费心去琢磨罢了。”
  叙白旋即谦逊地垂下眼皮,“那万三要么是目睹了整个行凶的过程,要不就是听凶手说过,不论怎样,这把刀都说明他与凶手认识,否则如此重要的东西,不会落在他手上。”
  庾祺转头,对着张达又是那讽刺的微笑,“看,我说齐大人可不笨吧。笨人,怎可能做得了昭王的伴读?”
  闻言,叙白心中一跳,也笑,“那已是幼年时候的事了。”
  “都一样,人只有越长越聪明的,哪有越长越笨的——”说着,睨眼盯着张达手中的剔肉刀有些出神。
  门外的夜中已有稀稀疏疏的吟蛩了,似有暖春的感觉,这时候倘在乡下,就该捉得到蛐蛐了。
  南京城的夜不像乡下那般静,偶有丝竹之声,想是不远有哪户富贵人家在开夜宴,听着却像是天宫里传来的,辨不清方向,杳杳
  的。
  “我还情愿一辈子住在这里。”柔歌放下药膏,忽然道。
  显然她这是评说被张达放出屋子的话,真奇怪,那日她与张达吵得不可开交,倒不怪人家冤枉她?九鲤拉上衣裳,在床上扭头看她。
  谁家吹苏笛,像招魂幡,柔歌神情尽管惘然,却不由自主从床沿上起身,慢慢走到罩屏外来看,窗外月色凄冷。
  “这时候才到二更,曲中正是热闹的时候。”她对着窗户笑了一笑,无限凄惶。
  “今日叔父去了关家。”九鲤也走出来,“关家要停灵半月,这几日倘能结案,你出去还能赶得上送关小官人一程。”
  “这几日就能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