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尸语 第96节
作者:
陈加皮 更新:2025-11-03 17:03 字数:3845
“你手头有他的把柄?”活珠子猜测。
冯渐微闻言,又笑两声,高深莫测地说:“阿渺,你知道老头最怕什么吗?”
“不知道。”活珠子摇头。
“是流言蜚语,老头娶蓝雁书的时机不正,本身就怕外边人说道。现在他这个小儿子也一个德行,已经订了亲,还在外面拈花惹草,据我所知,冯式微出轨那女的怀孕了,人瞒着家里,正焦头烂额呢。”
哇,活珠子暗暗咋舌,二爷真是不学好,“那家主打算问他要多少钱?”
“先要五十万,反正他买个车都一百多万,这点钱算我有良心了。”
……
窗帘一拉,车内不透光。
冯渐微和活珠子睡觉不拘环境,路边怎么吵都睡得好,直到有人敲响车窗。
“谁呀?”冯渐微迷迷糊糊爬起来,看到车内环境还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昨晚他们睡车上了。
车窗缝外露出双眼睛,“你好,我们是警察,请开一下门,我们需要问些事。”
说话的眼睛挪开,把翻开的警员证贴缝隙上,方便里面人看。
冯渐微不怀疑警察身份有假,只是奇怪车停在停车位,也没妨碍到其他,警察要问什么?难不成见他们在车里睡觉,怕出意外?
活珠子也醒了,他那边开门方便,冯渐微冲他说:“去开门。”
“哦。”活珠子放下脚,挪身到车门边,打开车门看到两名穿着蓝色警服的民警。
门一开,两人先往车内瞧,探过里面摆置便挪开眼神,一人记录,一人说话。
“没什么事,就是看车子留了缝,见里面真有人休息,就喊醒你们提醒一下,车里睡觉要注意。”
活珠子先下车,冯渐微爬过后座,也跳下车,站到民警跟前。
“警察同志,我老司机门儿清,感谢关心哈。”冯渐微笑眯眯地说。
“老司机也要注意的,开车累了就找地睡,别疲劳驾驶啊。”
冯渐微连连点头。
等同伴记录完,说话的民警就带人走了。
活珠子说:“这里的警察还真负责任,路边停个车也关心。”
窝了一夜,冯渐微大伸懒腰,还撑着车门抻筋骨,“要是正常关心询问,就不会记录出警了,应该是有人报警了,警察才让开车门检查。”
“报警?我们做什么了?”活珠子自认守法,是好公民。
拉抻完筋骨,冯渐微屈膝蛙蹲,压着腿说:“我们这银灰色面包车太大众,常出现在社会新闻,又贴黑了车窗,拉着窗帘,估计被误认为是人贩子,方便做坏事。”
活珠子明白了,“现在民众安全意识真强。”
“是的,好事。”拉伸完毕,冯渐微恰好看到走出酒店的闫禀玉,穿着防晒衫和机能半裙,眼下青黑更重了。
“早上好,闫禀玉。”冯渐微招呼道。
闫禀玉气息虚浮地回:“早上好,你们吃了吗?”
活珠子抢答:“没呢。”
闫禀玉:“那一起吧。”
等她走过来后,冯渐微问:“卢行歧呢?”
闫禀玉拍拍口袋,“隐昼呢。”
冯渐微忧声,“怎么回事,隐了这么久,虚透了?”
闫禀玉没应声。
……
吃过早饭,就趁白天出发了。
今天冯渐微驾车,等人上齐,系好安全带,他让闫禀玉再给他发个老家定位。
闫禀玉拿手机发过去,冯渐微设置好导航,就出发了。
虽然他们近柳州地界,但是三江地理位置趋靠桂林,所以开过去还得两个钟。
九点多钟,日头高照,太阳底下的高速公路泛着灼热的光亮。
二手车空调温度不精准,往冷了调总比热好,所以车内冷气很足。
闫禀玉早有预料,穿了长袖的防晒服,拉链拉上,扯盖帽子,抱臂歪座椅里准备补觉。她上车就没怎么说过话,活珠子透过后视镜看过来,“姐,你困了?”
闫禀玉懒懒地嗯声,“昨晚好冷,没睡好……”
是空调开大了吧,不过酒店设施使用率高,调温不准也常有。活珠子贴心地拉过窗帘,调低导航的播报声,让闫禀玉好好休息。
高速路笔直一条,平缓无刹车,闫禀玉就安静地睡到了下高速。过收费站减速带哐当那两下,把她给震醒了,睁眼看环境昏暗发懵,但很快想起这是在车里,在回家的路上。
闫禀玉往外看,看到路标,他们进入506省道了,路旁的修车店五金铺小吃点她很熟悉,但没光顾过。以前上高中,每月从林溪镇坐大巴到县城,不在这停,只是路过。路过得多了,就熟悉了。
冯渐微照导航开,提了一嘴,“下高速进入县城了,怎么没看到横跨在浔江上的风雨桥?听说那桥是双层木结构大桥,底下行车,上面行人,两侧坐落着飞檐式亭塔,绵延数百米,很是气派。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
三江因境内浔江、融江、都柳江1三江并汇而得名,冯渐微说的是比较出圈的宜阳风雨桥。闫禀玉说:“到林溪镇不经市区,所以见不到,不过想看风雨桥简单,三江但凡过江河必跨风雨桥,这类建筑很多。林溪镇那么多侗寨,每一寨都建风雨桥,我住的地方也有,到时你就能看到了。”
冯渐微笑笑,“那行,都说侗族有三宝: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有机会我都想见识见识。”
因着之前答应活珠子赔他十斤魔芋爽,冯渐微在让大张备物资时,顺带让买了,都放车上。现在活珠子有滋有味地吃着,附和声:“我也想看侗族三宝。”
“活珠子我跟你讲,侗族还有酸食和油茶,到时我带你去尝尝。”
“好,家主。”
……
冯渐微和活珠子遇事能当,无事时随波逐流,心态真好。
望着越熟悉的风景,闫禀玉只觉恍如隔世,身边的声音也淡去了。也许因为逃避心理,有生存能力后她就再没回过这里,老头没手机,平时她就转账给隔壁林叔,让他代为送物资。
每半月一次送物资,林叔会跟闫禀玉汇报老头的现状,比如胖瘦,食量多少,身体健康与否。听过很快就忘了,记着会让她很是局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
506省道伴河而行,开了二十几公里,在公路几乎与河道并贴时,冯渐微看到前方与风雨楼亭塔相似的木牌楼,占地宽广,十分阔绰,中央书写“程阳八寨”四字。
他侧身问后面,“前面就是侗寨景区,那是你家吗?”
闫禀玉望了眼说:“景区包含八个侗寨,不过真正开发的是前面三寨,我家在更后面,属景区范围但未商业化。你沿着林溪河开,走程阳路,一直深入到景区腹地,就能看到我家所在的吉昌寨。”
“原来这河叫林溪河,伴了我们一路了。”冯渐微念着,开车进去。
其实外沿506省道也能到吉昌寨,不过考虑到冯渐微和活珠子想看风雨桥和鼓楼,闫禀玉就让走程阳路,这条道路途经程阳风雨桥和岩寨鼓楼。
因为吊脚楼集中和商业化的原因,前边景区的路开不快,不过也正好合了沿途观赏的意。活珠子降下车窗,参观侗寨的热闹。
一个大拐弯过去,眼前见河见桥,桥由石墩作撑,架木立塔连亭廊,横跨林溪河。桥上亭塔五座,飞檐高翘,下挂大红灯笼,在阳光煦风中轻轻摇晃。
“三火姐,那就是风雨桥吗?”活珠子指着桥问。
闫禀玉回:“是的,程阳风雨桥又称永济桥,建于民国1912年,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桥上游客凭栏休息,看着就十分惬意,冯渐微慢下车速,也好好地观赏了风雨桥。
再往前去,岩寨鼓楼高高耸起,全木纯榫卯结构,活珠子在数,“一二三四……居然有十五层高!好厉害,不用钢筋水泥是怎么叠架上去的?”
“侗族喜用单数,风雨桥亭塔有三座有五座的,鼓楼也有七九十一往上这样的层数,十五层并不算高。别看纯木结构,这楼很结实的,比钢筋水泥耐用。”闫禀玉又充当了回导游。
要不是正处景区中心,停车难,冯渐微还真想下来看看纯手工的建筑。
闫禀玉看出他的想法,“晚上没事你们可以到这边逛逛,有酒喝有歌唱。”
那感情好啊!活珠子不了解侗族文化,自是新鲜,当即跟冯渐微申请,今晚要出来玩。
冯渐微也乐意去,就答应了。
鼓楼过去,就远离商业区了,车越开越静。
闫禀玉提示,“前边左侧的停车场停,接下来车开不进去了。”
“哦。”冯渐微将车停进停车场。
停好车,大家拿行李下车,沿着青石板路前行,过桥跨河,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吉昌寨。
正如闫禀玉所言,这个寨子很安静,吊脚楼古朴,水田里存留着稻谷收割后的稻茬。楼前菜垄,楼后茶树,溪流伴道穿寨,有几名老人在用竹筒取溪水浇菜,互相交谈。
这里的环境真安谧。
走到寨子中央,见到伫立在池塘上十几座木房子,与吊脚楼不同,冯渐微问:“那是什么?”
“禾仓群,用来储存谷物的,建造在水面能防火防虫。”闫禀玉讲解道。
真是奇特又聪明,冯渐微心底赞叹。
不远处的青石道旁,立着一间石头圈围的露天小屋,有树木生长出墙。
门关着的,活珠子好奇地张望。
闫禀玉又解释:“这个石头屋是萨2坛,里面供奉着我们侗族的萨玛女神,就跟鼓楼风雨桥一样,每个侗寨都有。”
活珠子了然地点点头。
一路过去再没碰到什么人,估计是因为中午,都在家忙午饭。
闫禀玉的家靠寨子后段,也是普通的吊脚楼,悬空一半有二层。
钥匙在一层厨房门头上的木缝里,闫禀玉踮脚取下,上二楼开了门。因为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所以钥匙随便放,她也不常回来,钥匙放外面方便邻居林叔照料屋子。
决定回来后,闫禀玉提前给林叔发了微信,想不到他收拾过屋子,还把床铺都洗晒过了。二楼有两间房,她带冯渐微和活珠子到老头的房间休息,自己回到小时候住的卧室。
“家主,三火姐好像不太高兴,回家不开心吗?”
“我也觉得她情绪蔫蔫的,估计老家的回忆不好,影响心情了。”
木屋不隔音,闫禀玉放下背包,坐到床上,听着隔壁的对话。她环顾房间,视线落到用了十几年的书桌上。
她最近一次想起这个家,居然是在鸡鬼的幻象里,而不是由她的主观意识。
沉默许久,闫禀玉忽而记起其他,起身去拉紧窗帘,确认屋内没什么光线了,她再拿出隐昼符,平放在桌面。
她蹲在桌前,手扶着桌沿,盯着隐昼符轻声喊:“卢行歧,你还好吗?”
昨夜看他魂体很淡,又隐昼一夜一天了,不知是什么情况。
“怎么?”平稳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