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
荼靡满手 更新:2025-11-08 16:45 字数:3101
第一个开口买鱼的,是陈刚他妈。
陈刚妈掏出五块钱:“二丫,给我四条鱼!”
周晴急忙给她称了四条。
这时候,周雷一网又网上来不少大鱼,陈刚妈就笑道:“二丫,你们家今年可是发了,这比种芝麻要挣钱多了!”
周晴笑了笑:“哪里,陈大婶,你们家的芝麻也挺挣钱的!”
然后,就是村里支书的老婆来了:“二丫,给我也拿四条鱼!”
周晴立刻就忙了起来。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来买鱼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
周根民正在责任田地忙着,想着女儿今天要卖鱼,实在不放心,就放下锄头,跑回了自家菜园。
远远里,他看见村民们排着长队去买鱼,一颗心才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买鱼的村民还剩下四五个,可是,不管周雷撒了多少网,网里都再也见不到一条大鲫鱼了。
周晴有些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婶子大娘们,鱼没有了!”
村民们都说:“哎呦真可惜,二丫啊,那你这池塘里剩下的小鱼,大概多久能长大啊?”
“过年吧——”周晴想了想,现在离过年还有三个多月,半大的小鱼到时候就该长大了。
村民们这才纷纷离去。
这时候,汤兰英和周根民还有周星都来到了池塘边。
“二丫,一共卖了多少条?”周根民问。
周晴用手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不知道,刚才我卖鱼卖得急,也忘了边卖边数了。”
“二姐,刚才咱们一共卖了一百三十一条鱼,我一直在数的。”
汤兰英又问:“一共买了多少钱?”
周晴将钞票数了数:“妈,今天一共挣了一百零三块八,我们自己家留了四条,上午三丫又送给爷爷奶奶四条,不然肯定能超过一百一十块。”
周根民欣慰地笑了。
汤兰英则惊喜得眼泪都快流了下来,一百块,一百块啊!她们家里这辈子也没有过一百块的现金啊!
周晴数了一百块钱,塞给了母亲:“妈,这钱你先拿着,给我们全家置办新衣裳,剩下的十块钱钱,我留着以后看着做点别的生意用。”
“二丫,这钱是你辛苦挣来的,你都留着,以后做嫁妆!”汤兰英不肯要。
“妈,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鱼塘是我们全家挖出来的!”周晴硬是把钱塞到了母亲手里。
汤兰英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我得回去看着火了,就怕鸡汤会烧干了!”
这天中秋的团圆饭,异常的丰盛,汤兰英做了玉米面蒸肉,红烧蹄髈,老母鸡汤,还有红烧鱼,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这顿饭。
正吃得热闹,就听见院子外有人叫:“二爷二娘,你们在家么?”
“在,快进来吧五光!”周根民一听,就知道那是他最小的侄儿周五光。
五光走进堂屋,一眼看见桌上的饭菜,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二爷家的午饭有鱼,自己的家的没有!岂有此理!二爷家凭什么!
“五光啊,可吃饭了没有?你来有事吗?”汤兰英放下了筷子。
“我吃过了,二爷二娘,爷爷叫我来,跟你们说,晚上你们不要做饭了,全部都到他们那里吃赏月吃团圆饭!”说完,五光就急匆匆走了。
传递这个消息的时候,五光是极为不情愿的,从来爷爷奶奶都是偏心自己家的,从来爷爷奶奶眼里都是只有他们大房的儿孙的,怎么现在爷爷奶奶变了!
听了五光的话,周根民一家五口登时目瞪口呆。
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周根民更是激动得双手有些发抖,他问:“他妈,我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你没听错,是你爸妈叫你带着我们去吃赏月饭了!”汤兰英淡淡地道。
她没有丈夫那么高兴和激动,只因为她虽然性子软弱,可是却不傻。她自然知道,公婆开始待见自己家,到底是因为什么。
可是,丈夫却不一样,看着他傻乎乎地高兴着,她也不忍心去扫他的兴致。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自己家里出了二丫这么一个能干的闺女!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看周晴一眼,却发现周晴也在看她,并且脸上挂着会心的微笑。
母女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
周晴心里,却并没有感慨父亲的激动,也没有否定母亲的冷漠。
上辈子,周晴很喜欢一个叫黄渤的男明星,他就说过一句话:“人弱的时候,遇见的坏人就会特别多!”
说得太对了!
当你穷,没有能力的时候,连亲生父母都势利眼地选择更有能力的儿女去亲近,去寄予厚望!
这就是为什么,人要拼命去挣钱的原因。
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爷爷奶奶终于看见了她爸。
她们家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兴旺,就凭这满塘的鲫鱼,就已经超过了周根喜家。
爷爷奶奶改观了,这个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不久的将来,她们这一房的地位,肯定会远远超越大房的。
想到这里,她笑道:“爸,爷爷奶奶对你越来越重视了,今晚,我们就拎两盒月饼去吧!”
第23章 赏月饭 月光下的表白
傍晚时分,周根民一家五口,如约来到周老汉的小院子里。
到了院子里,却见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摆了两张大圆桌,周根喜一家几口人都在大圆桌边坐着。
周晴仔细看了一眼,只见她大伯一家六口,再加上分开家的周大光一家四口,周二光一家三口,简直是热闹非凡,一张大圆桌,显然是坐不下那么多人的。
她们出发之前,汤兰英也提出过建议,要不要把周风一家三口叫来。
可是周晴却不同意。
她说:“妈,大哥大嫂那副德行,对你们根本谈不上孝顺,这次你们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了看,他们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来搜刮我们家呢!”
“二丫说得对,不叫那个窝囊废了!”周根民这次很坚决。
于是,他们一家五口就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了周老汉家的院子里。
此刻,陈巧霞正坐在灶底烧火,她婆婆周奶奶在灶上炒菜。
想到婆婆这次破了先例,居然把老二全家也叫来了,她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于是就说:“妈,您今儿这顿饭,准备了好几天了吧?”
“几天前就上街买好菜了!”
“那您可破费了!今年不同往年,又多了老二一家!”
“也没啥破费的,今天的肉是你们送来的,鸡鸭是我自己喂的,鸡蛋是家里的鸡自己生的,鱼是老二送来的!”周奶奶乐呵呵地说。
看着婆婆脸上乐呵的表情,陈巧霞心里愈发郁闷了。
于是,她又说:“听说,老二家这次可是发了大财了,那大肥鱼卖的,呼啦啦的。”
提到这个话茬,周奶奶脸上的笑意更浓:“是啊,真是没想到,一两年前,老二家还吃不饱饭呢,现在日子就过得那么红火了!”
陈巧霞笑道:“那老二卖鱼发了财,难道就没给你钱花?”
“他干嘛要给我钱花啊?他还有个儿子没成家呢。再说,他们呀,刚刚翻身,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我可不要他们的钱。”周奶奶一脸的慈爱。
陈巧霞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那个难受劲啊,就别提了。
可是,这难受和生气,又没没法表现出来,只好低了头一声不吭继续烧火。
这时候,汤兰英走进了厨房:“妈,大嫂,有什么要干的?”
“风他妈呀,要不你就切菜吧,这芹菜和洋葱青椒都得切!”周奶奶对这个小儿媳妇一扫往日的冷漠,那笑容就像和煦的春风。
汤兰英就洗了手,来到桌边切菜去了。
婆媳三人洗洗切切抄炒炖炖,没多久就弄好了两桌丰盛的菜。
这个时候,天也黑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出现在树梢。
周家老少四代人做齐了,就开始喝酒赏月。
周老汉今晚的兴致特别高,就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然后举起酒杯,笑眯眯地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啊,我老周家四世同堂,一家团圆!来,都干了这杯!”
众人跟着举杯。
随后,周老汉又笑道:“老二,我是真没想到,你那日子,现在能这么兴旺发达……”
“爷爷,二爷家过得好,才不是因为二爷呢!”周五光嘀咕道。
“爷爷,开荒种芝麻也好,养鱼也好,都是我爸拿的主意,我只是照我爸的吩咐做。”周晴淡淡地说。
周奶奶笑道:“不管是谁的主意,总之,你们家的日子是起来了,这事好事啊!来!”
周大翠轻声道:“爷爷奶奶,可惜二丫跟我一样,不能一辈子呆在家里,我看,等她出嫁了,二爷家就会没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