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42节
作者:
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08 字数:3620
王圆圆又是一阵哀嚎,“我听说下午物理课老师就喜欢提问,可千万别提到我啊,上午英语老师的开火车,我紧张汗都出来了。”
“我也是,生怕大家都能接得上,我接不上,那不是很尴尬,而且老师说以后每节课都会有这种小游戏检验词汇量和口语。”
“哎!”四人一起叹了一口气,然后默默往嘴里扒饭。
果然,下午的物理课,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教师踱步进班。
“我姓周,教物理。物理是什么?是研究万物之理的学问!”周老师声音洪亮,开场就带着一种激情,“我知道你们都是尖子生,但在我这里,死记硬背公式没用!我要你们理解,要你们思考!”
他环视教室,目光如电:“苏晓,你说说看,为什么研究物体运动要先建立参考系?”
问题比数学课更深了一层。苏晓集中生智,结合预习的内容回答:“因为运动是相对的,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的变化,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否则无法准确描述。”
“嗯,概念是清楚的。但‘假定不动’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应该是‘默认静止’。”周老师点点头,虽有些纠偏,但算是认可了她的回答。苏晓松了口气,感觉像是通过了一次小考。
放学时,苏晓几人看着本子上记录的作业量让人咋舌。
“这…这只是第一天啊!”王圆圆看着记事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一脸绝望。
孙悦已经开始规划时间:“晚自习我们先做数学和物理,这两科明天就要交。”
刘盈盈小声说:“我听说晚自习到九点半,然后宿舍十点熄灯。时间有点紧。”
晚上的自习室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和偶尔翻书的声音。
苏晓沉浸在做题中,偶尔会被旁边同学小声请教问题打断。她尽量简洁地回答,不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
回到宿舍,四人几乎累瘫,但洗漱后还是各自拿出了书本。预习和复习的压力真实地压了下来。
“我感觉我脑子已经成浆糊了。”王圆圆揉着太阳穴。
“坚持一下,预习完明天英语的课文就好。”苏晓给她打气,同时也给自己打气。
她翻开英语书,但脑子里却还在回想数学课的例题和物理课的概念。
熄灯后,黑暗中的宿舍比昨夜更加安静,疲惫席卷了每一个人。
“晚安。”
“晚安。”
几声低语后,是陷入沉睡的均匀呼吸声。
在这种高压情况下,苏晓结束了第一周的学习生活,周六早上苏建国来学校接女儿回家。
第74章 有车一族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宿舍窗户洒进来,少了平日的闹钟和催促,整个宿舍楼都弥漫着一种慵懒的氛围。但生物钟已经养成,六点左右,四个人几乎同时醒了。
“啊……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王圆圆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翻了个身,却没有立刻起床的意思。
孙悦坐起身,揉了揉眼睛:“习惯了,到点就醒。不过今天不用早自习,真舒服。”
刘盈盈已经轻手轻脚地开始整理回家的东西,她的床铺和书桌一如既往地整洁。
苏晓也坐起来,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轻松感。
紧绷了一周的神经,终于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了。
她开始收拾书包,把需要带回家的作业和课本仔细装好,又简单整理了一下床铺。
“晓晓,你爸几点来接你?”王圆圆趴在床上问。
“他说九点左右到校门口。”
“真好,我爸妈说今天加班,让我自己坐公交回去。”王圆圆沮丧的从床上起来
孙悦一边扎头发一边说:“我等下也自己回,你家在哪,我们一起去坐公交。”
刘盈盈小声说:“我……我舅舅等下会来接我。”
大家各自收拾妥当,一起去食堂吃了顿难得的、不赶时间的早餐。
回到宿舍,离九点还早,但苏晓已经有些归心似箭了。
这一周高强度的学习和对新环境的适应,确实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格外想家。
八点五十分,苏晓背好书包,跟室友们道别:“我先走啦,周日晚上见。”
“拜拜,路上小心!”
“玩得开心呀!”
“代我们向叔叔问好。”
苏晓笑着应下,脚步轻快地下了楼。
走到校门口,远远就看见父亲苏建国靠在一辆黑色轿车旁边。伸着脖子往校门里张望,一看到女儿,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用力挥了挥手。
“爸!”苏晓加快脚步跑过去。
“哎!慢点慢点!”苏建国迎上来,很自然地接过苏晓的书包,掂量了一下,“哟,这么沉?都是作业啊?”
“嗯,这一周布置了不少,爸,这是谁的车啊?。
“这是我们家的车,爸刚买的专门用来接你回家。”苏建国说着拉开副驾驶的车门。
“我们家买车啦!”苏晓坐进副驾驶。
苏建国一边发动车子,一边仔细打量女儿:“我和你妈商量着以后每周都要接送你,买个车方便来回带东西,现在条件也好了,有些苦也不是必须要吃的。”
“怎么样?这一周累坏了吧?看着好像瘦了点?食堂饭吃得不习惯?是不是没睡好?”
一连串的问题充满了关切,苏晓心里暖洋洋的,笑着回答:“嗯,买车挺好的,我还好啦,就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节奏。食堂饭菜还行的,睡得也还好,就是学习任务有点重。”
“学习任务重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慢慢来,”苏建国开着车驶离学校,“你妈今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了,说要给你做一顿好的补补。红烧排骨、清蒸鲈鱼,都是你爱吃的。”
听到妈妈做的菜,苏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食堂的饭菜虽然不错,但和妈妈的手艺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车子驶入熟悉的街道,离家越来越近,苏晓的心情也越来越雀跃。
当车停在家楼下时,妈妈李春兰已经听到声音,从窗户探出头来:“晓晓回来啦!”
上楼,开门,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
“妈!”苏晓放下书包,就被李春兰拉着手仔细端详。
“瘦了瘦了,肯定没吃好也没睡好,”李春兰心疼地摸摸她的脸,“快去洗手,饭菜都好了,就等你呢。”
餐桌上果然摆满了苏晓爱吃的菜。吃饭的时候,爸妈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光顾着给她夹菜,问她在学校的情况。
苏晓挑着一些有趣的事说了,比如室友王圆圆的活泼,班主任张老师的严格,物理周老师的提问,略去了那些压力和偶尔的尴尬,她不想让父母太过担心。
“学习跟得上吗?老师讲得快不快?”苏建国还是问到了关键。
“还行,能跟上。就是节奏比初中快很多,需要自己课后花更多时间预习复习。”苏晓如实回答。
“能跟上就行。”李春兰给她盛了碗汤,“但也别熬太晚,注意身体。”
吃完饭,苏晓主动要帮忙洗碗,被李春兰赶出了厨房:“去去去,回屋歇着去,或者看会儿电视放松放松。这一周肯定累坏了。”
苏晓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一切摆设都和她离开时一模一样,干净整洁,充满温馨。
她躺在床上,抱着柔软的被子,闻着家里熟悉的味道,感到无比的安心和舒适。这一周的疲惫似乎都在这一刻消散了。
她小睡了一会儿午觉,然后起来开始写作业。在家里的书桌上学习,效率似乎都高了一些。
晚上,一家人吃着水果看着电视,聊着家常,时光缓慢而惬意。
“晓晓,下周我们拆迁的房子就要拿房了,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到时候找个中介外包出去出租。”
“对,都是毛坯房,自己出租我们还得看着简单装修,你妈妈问了帮我们买仓库的小王中介,
他说现在他们有专门收毛坯房,自己装修,然后转租的,房东什么都不用问,就收钱就行了,就是肯定没有自己租价格高。”苏建国边说边给女儿拿水果。
苏晓一听,这不就是二房东吗!原来这么早就有人开始做这个生意了。
“挺好的,虽然租金便宜了点,但我们也省心了,反正那边拆迁房我们也没打算住,爸妈你跟中介签好合同什么的就行了。”
“那肯定的,小王中介介绍的,都是正规的,对了,过完年三月份,我们花园里的房子也要交房了。”
“真的?妈,花园里要交房啦?”
“嗯,本来合同上赛季明年下半年交房,但是前两天售楼部给我电话说提前弄好了,过完年三月份就可以交房了。”李春兰看女儿这么兴奋。
“交了房我跟你爸就打算找人,把180的装修了,剩下两套小的就先放在那,以后再说。”
“嗯嗯,挺好的,花园里那房子就等升值,以后有需要资金的时候再说。”苏晓有些兴奋。
晚上睡觉都在想到时候新房要怎么装修。
厨房中西结合,大导台肯定要,反正房子地方也大。
阳台和客厅不做隔断门,跟客厅一样通铺地砖,做什么风格呢?奶油风、中古风、法式复古、中式?
在这些想法中,苏晓慢慢闭上了眼睛。
第75章 拆迁拿房
周日的时间过得飞快,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傍晚。
李春兰早早地开始为苏晓准备返校要带的东西,各种零食水果塞了满满一书包。
“妈,够了够了,再多我背不动了。”苏晓看着妈妈还在往包里塞苹果,忍不住求饶。
“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学习费脑子。”李春兰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停了手,仔细拉好书包拉链。
苏建国已经提前把车开到楼下等着。
回校的路上,他关切地问:“这周钱够用吗?饭卡里还有钱吧?”
“够的,爸,那两千我估计能用好久呢。”苏晓笑着回答。
到了校门口,苏晓下车前,李春兰又叮嘱了几句:“晚上别学太晚,注意身体。有事就给家里打电话。”
看着女儿走进校门的背影,苏建国和李春兰才驾车离开。
回到宿舍,其他三人也都到了。王圆圆正眉飞色舞地讲着周末在家看的电视剧,孙悦和刘盈盈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