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43节
作者: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08      字数:3783
  “晓晓回来啦!”王圆圆眼尖,第一个看到苏晓,“带什么好吃的了?”
  苏晓笑着从书包里拿出妈妈准备的各种零食和水果分给大家:“我妈准备的,大家尝尝。”
  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一周的分别让大家有了更多话题。
  一周紧张的学习又开始了。强化班的节奏丝毫没有放缓,各科老师都在加快进度。
  到了拿房的日子,苏建国和李春兰一大早,先去拆迁办办手续拿钥匙,然后再和小王推荐的中介谈托管的事情。”
  拆迁办门口已经排起了队,都是原来城中村里的人。大家互相打招呼,聊着各自安置的情况。
  苏建国跟大家都不熟,带着李春兰默默排队。
  “老李,你们家也今天来拿房啊?”苏进过听着前面几个拿房的人在聊天。
  “是啊,赶紧来把房选了,不然后面都是大家选剩下的。”
  “是是是,我们也是这样想的,你们家分了几套啊?”
  “不多,也就七八套。”
  “嗯,我家也差不多,我听说老沈家分了二十套。”
  “呦,那岂不是一栋楼都直接给他了,不过也正常,没拆之前就数他家房子最大,院子也大。”
  “谁说不是呢,听说量房前一天他们家连夜在院子里起了多少间房哦。”
  “老沈那人多精啊!他们家反正是发财了。”
  苏建国和李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可思议,二十套房,那得赔了多少钱啊!
  前后都是聊天的声音,基本都是聊这家赔了多少房,那家赔了多少钱,这家在哪买了房,那家又买了什么车。
  还有谁家小子因为家里有钱了,不学好,出去赌博,赔了多少钱等等等。
  等到排到苏建国的时候都临近中午了,苏建国和李春兰快速选好房子,两套120,两套90,一套60。
  手续办理得很顺利,不到一小时,钥匙就拿到手了。
  五套房子都在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楼栋,都是简单装修的毛坯房,基本的水电墙面已经做好,但地板、厨卫等都需要自己进一步完善。
  苏建国和李春兰看完房都快一点了,俩人随便在附近吃了点,等中介过来。
  小王中介介绍的人两点准时赶到,他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看起来很专业。
  “苏叔叔,李阿姨,你们好,我叫张强,你们喊我小张就好。”
  “小张你好,我们刚拿完房子,你要不要去看一下?”
  “好的好的,我们先去看一下,我登记一下,
  “咱们分的房子?叔叔阿姨选的位置楼层不错,小区环境也挺好。”小王一边看房一边评价。
  “现在这种毛坯房托管很流行,我们公司专门做这个。我们负责简单装修配置,然后出租管理,你们就收租金就行。”
  每个户型看了一套之后,小张中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和方案:
  “按照目前市场行情,120的三居室我们自己装修后出租,每月能给到你们两千,90的一千五,60的一千,合同签三年,租金每年递增百分之三。”
  李春兰有些犹豫:“自己租的话,能租到两千五六吧?”
  小王笑着解释:“李阿姨,自己租是要投入装修成本的,简单装一下加配家具家电,一套房没个三四万下不来。
  而且后续还要自己管理维修,租客有问题都得找您。我们这种方式就是图个省心,装修家具我们全包,您什么都不用管。”
  李春兰看向苏建国:“建国,你觉得呢?”
  苏建国思考了一下,问小王:“王经理,合同期内如果我们要用房子,比如出售或者自用,有什么条款吗?”
  “叔叔问到了点子上。合同里有相关规定,如果你们需要自用或出售,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我们,我们无条件退还房子,但不赔偿装修损失。毕竟装修是我们投入的。”
  “那物业费、维修费谁负责呢?”苏建国继续问。
  “物业费由业主承担,日常小维修我们负责,大修比如水管爆裂、外墙渗水这种由业主负责。这些合同里都写清楚了。”小王耐心解答。
  苏建国点点头,对李春兰说:“我觉得可以,虽然租金低点,但省心省力。咱们也没精力管五套房的出租事宜。”
  苏建国和李春兰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签合同吧。”苏建国说。
  小王很高兴:“太好了,苏叔叔您放心,我们公司很正规,每月准时打租金到您账户上。一会儿回去就办手续。”
  一周后,手续全部办妥,五套房子正式托管给中介公司。李春兰松了口气:“总算又了一桩心事。”
  等苏晓周末回来看着合同,心里算着一笔账:五套房每月八千,一年九万六。
  03年的九万六,很值钱的,爸妈就算不开店了,家里靠租金也能生活的很不错了。
  再加上店里的进账和之前仓库的租金,已经超过一大部分家庭了。
  已经是彻底摆脱了上辈子的窘迫情况。
  第76章 日渐消瘦
  十一长假过后,秋意渐浓,附中的学习氛围仿佛被骤然拧紧了发条。
  月考成绩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还沉浸在暑假和新学期新鲜感中的学生。
  苏晓的名字赫然排在红榜第一位,总分领先第二名二十多分,这个结果似乎理所当然,却又无形中给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高一,文理兼修,九门功课同步学,作业量和知识密度远超初中。
  强化班更是如此,老师讲课节奏快,深度也挖掘得深。宿舍里的闲聊时间明显减少了,熄灯后,台灯和小手电成了标配,常常亮到深夜。
  苏晓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课本、练习册、试卷几乎填满了她所有的清醒时间。
  吃饭成了任务,常常是食堂里最快吃完的那一拨,食不知味,只求速战速决;
  走路带着小跑,脑子里还在回放着上课的要点或未解出的数学题。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在快速消耗,镜子里的小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削下去,下巴尖了,眼下的淡青成了常态。
  李春兰在一个周末苏晓回家时,看着女儿明显清减的脸庞和眉宇间掩不住的倦色,心疼得很。
  吃饭时,看着苏晓只吃了小半碗就放下筷子,说饱了要去看书。
  “晓晓,再喝点汤吧?妈炖了一下午的排骨汤。”李春兰心疼地劝。
  “真喝不下了,妈。”苏晓摇摇头,声音里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
  看着女儿又钻进书堆里的背影,李春兰的心揪紧了。
  她跟苏建国念叨:“建国,你看晓晓这学期瘦了多少?脸都没肉了。这住校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够,天天这么拼,身体怎么扛得住啊?”
  苏建国也皱紧了眉头:“是啊,学习是重要,但不能把身体搞垮了。这才高一,后面还有三年呢。”
  “不行,”李春兰越想越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她语气坚定起来,“不能让晓晓再住校了。
  咱们去附中旁边租个房子,搬过去住,让她走读!这样我每天能给她做点有营养的,盯着她好好吃饭,晚上也能让她早点睡觉,不用跟着宿舍一起熬夜。”
  苏建国有些犹豫:“租房?那店里怎么办?”
  “店早上让夏莲多照看着点,咱们晚上回来住,或者稍微早点关门。主要是照顾晓晓吃饭睡觉。”
  李春兰显然已经盘算过了,“杜仲那边租金应该会贵点,贵点就贵点吧,咱们现在又不是负担不起。
  孩子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你看她现在这样,我心疼!”
  想到那五套房的租金和仓库的稳定收益,苏建国也确实有了底气。
  他点了点头:“行,听你的。只要对晓晓好,花点钱值得。”
  送苏晓回学校的第二天,李春兰就直奔附中周边的房产中介。中介一听是要在学校附近找房,立刻心领神会,热情地推荐了几个小区。
  “大姐,您看这个小区,离附中最近,就隔一条马路,孩子上下学特别方便。就是房子老了点,装修也比较简单。”
  李春兰去看了一眼,楼道有些昏暗,房间格局也不太好,采光一般,她摇了摇头。
  “那这套呢?新小区,环境好,绿化率高,安静。”中介又带着她去了另一个稍远些的小区。
  小区环境确实不错,但走到学校要十五分钟,李春兰觉得还是有点远,万一刮风下雨孩子辛苦。
  一连看了好几套,不是离得远,就是房子本身不合心意,要么就是环境太嘈杂。
  李春兰越看越心急,又不想将就,怕租个不好的房子反而影响苏晓休息。
  中介看她要求高,也有些挠头,最后翻着本子说:“李姐,符合您要求(离得近、环境好、安静)的,现在确实没有空房了。
  不过……倒是有一套,得等到这学期结束,大概一二月份才能空出来。
  房子维护得挺好,这一个租客也是干净人,
  这房子是我们公司的协议房,我们都是精装的,我给你看看照片,就是租金比刚才看的那几个要贵一点。”
  中介拿出手机翻出照片给李春兰看。照片里房子窗明几净,墙面洁白。
  家具虽然不算新潮但看起来结实耐用,厨房卫生间也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有个不小的书桌,采光看起来很好。
  李春兰一眼就看中了,这环境,晓晓学习休息肯定舒服。
  她心里盘算着:现在十一月初,等到学期结束,也就两个多月。
  现在硬让晓晓搬出来,她肯定不愿意,宿舍都习惯了,临时找地方也麻烦。
  不如就等这套,下学期开始直接就不住校了,无缝衔接。
  “行,这套我看挺好。”李春兰下了决心,“大概什么时候能定?”
  中介一看有戏,立刻说:“您要是诚心租,我可以先帮您预定下来。等他们一搬走,立刻联系您过来签合同。您先交个意向金,这房子我就不带别人看了。”
  李春兰爽快地交了钱,签了份简单的预定协议,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周末苏晓回来,明显感觉更累了,吃完饭就有点昏昏欲睡。李春兰看着心疼,把她拉到身边坐下,柔声说:“晓晓,妈跟你商量个事。”
  “嗯,妈,你说。”苏晓强打着精神。
  “妈看你住校太辛苦了,吃不好睡不好的,人都瘦了一圈。
  我跟你爸商量了,下学期咱们就不住校了。”李春兰顿了顿,看着女儿的反应,
  “我在你们学校旁边租了个房子,离得近,环境也不错。下学期开始你就走读,妈每天给你做饭,保证营养,你晚上也能休息得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