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61节
作者:
十口可可 更新:2025-11-12 03:09 字数:3582
电梯上行,停在熟悉的楼层。苏建国掏出钥匙,郑重地打开房门。
李春兰和苏晓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新房。
阳光充沛,窗明几净,米色的墙面温馨柔和,地板光可鉴人。
客厅的沙发看起来柔软舒适,电视墙的设计简洁大方。
厨房橱柜闪着崭新的光泽,卫生间干湿分离,整洁明亮。
李春兰第一时间往厨房里进,苏晓则是直接去了自己房间。
“妈,快来看我的房间,厨房等会再看!”
“来了来了!”李春兰笑着往苏晓房间走去。
第104章 今天就到这了
房间朝南,采光极好,书桌、书架、衣柜都是按照她之前提的想法定做的,窗台上还摆着两盆绿萝,生机勃勃。
“真好!真好啊!”李春兰看着苏晓的房间感叹。
又一个个房间看过去,摸摸这里,看看那里,眼里满是欢喜和满意。
“这厨房真亮堂!这卫生间也好!老苏,你这几个月辛苦没白费!”
新房子要等到明年苏晓高考完,才正式搬过来居住。
正好这段时间可以好好散散味,看完了新房,苏建国带着李春兰娘俩去他住的小公寓酒店。
他已经提前跟前台换好了家庭套房,两室一厅的格局,他们一家三口住正好。
晚上,苏建国特意带着李春兰娘俩出去吃饭,边走边跟她们介绍周围的情况。
最夸张的是沿途还有人跟他爸打招呼!
“老苏,吃了没?这是?”
“还没呢,这是我爱人和闺女,这房子装好了,他们来看看,这不带她们去吃饭呢。”
“房子都装好啦,那感情好!快去吃饭吧,这都挺晚的了,改天再聊,回见!”
“唉!好好,回见!”
李春兰和苏晓也笑着挥手示意。
“爸!这个人是谁啊?你认识啊?”
“我们小区的邻居,住在我们前面一栋,是个老师。”
“爸,你真厉害,在京市都开始有熟人了”苏晓边夸边伸大拇指。
李春兰也笑着夸了两句,几人到了餐馆,边吃着苏建国推荐的菜,边规划着未来。
“等晓晓考上了大学,我们就搬过来,到时候我跟你爸看看在附近盘个小店。”
“我看行!这周边小区多,人流量大,做小吃肯定没问题!”苏建国附和道。
“爸妈!你们就这么相信我一定能考上清华?”
“相信啊,你从上初中开始就没有让我们操心过,你有多努力我和你爸都看在眼里。”李春兰眼里透露着心疼,给女儿夹了一块肉圆。
“就是,不过就算你没考上也没关系,这北京这么多学校,谁规定就非得上清华啊。”苏建国也怕女儿压力太大。
“爸!”苏晓哭笑不得地喊了一声,“您这鼓励方式可真别致。”
话虽这么说,但父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还是让她心里暖融融的,那点因为目标太高而产生的无形压力,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李春兰嗔怪地拍了苏建国一下:“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我们晓晓肯定没问题!”
她转向女儿,语气温柔而坚定,“妈是觉得,你值得最好的。但就像你爸说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无论结果怎么样,你都是爸妈最大的骄傲。”
苏晓重重点头:“嗯!我知道的,妈,爸,你们放心。”
这顿晚饭吃得格外温馨。吃完饭,一家人沿着灯火通明的街道慢悠悠地往回走。
晚风拂面,带着夏日特有的温热,也带来了周围小区里生活的气息,孩子的嬉笑声、电视节目的声音、还有谁家窗户飘出的炒菜香味。
“这地方挺好,”李春兰深吸一口气,看着周围整洁的环境和遛弯的人们,“又安静又方便,怪不得你爸舍不得回去了。”
苏建国嘿嘿一笑,指着不远处:“瞧见没,那边还有个挺大的菜市场,
我早上常去,东西又新鲜又便宜。那边拐过去还有个公园,早上好多老头老太太在那儿锻炼……”
他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俨然已经成了这里的“老北京”。
苏晓和李春兰认真的听着苏建国介绍,还时不时的提问“这里呢?是干嘛的?”。
一家人就这样散着步走回了公寓,一家人洗漱完,苏晓累的回房间躺下就睡着了。
另一边主卧里,李春兰和苏建国也没立刻睡着。
“看着晓晓那么喜欢新房间,我就放心了。”李春兰轻声说,
“这孩子,心思重,以前的事到底还是留下阴影了。希望这新环境,能让她真正开心起来。”
“会的,”苏建国肯定地说,“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呢。咱们啊,就踏踏实实等着闺女高考,然后就来这边开启新生活!”
“嗯,”李春兰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店里的事,等我们回去就得慢慢开始盘算了。”
“老店我打算问问夏莲要不要接手,租谁不是租,租给夏莲咱们也放心,
到时候江市那边也得让夏莲帮我们多看着点,毕竟咱还有那么多套房子呢!”
苏建国也觉得挺好的,李夏莲人老实又靠谱,到时候自己家说不定要麻烦她的事还多呢。
“行啊,那你回去问问夏莲干不干。”
解决了江市的问题,李春兰又开始愁来京市这边干点啥呢?
“那咱们到时候搬过来做点什么生意?还开早点店?”
苏建国想了想,“早点店太辛苦了,咱现在条件好了,我不想你再起早贪黑的,要不还是开小吃店吧?”
“那也行,但是这边学校多,学生也多,估计租金也贵,做什么小吃还得再合计.“
“不着急,到时候先搬过来,都一切都理顺了,附近也熟悉了,我们再盘算。”
“行!那我们明天去新房子打扫卫生,到时候先去买点打扫工具。”李夏莲安排着明天的事情。
“行,明天路过菜市场旁边就有得卖。”
俩人又上商量了一会,苏建国看李春兰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赶紧催促着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准时叫醒了苏建国和李春兰。
虽然身处异地的酒店,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依旧雷打不动。两人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苏晓。
苏建国熟练地找到电热水壶烧上水,李春兰本打算拿出从江市带来的茶叶蛋和昨天买的面包当早餐。
“一会儿去菜市场那边吃早点吧,那边有家豆腐脑和油条不错。”苏建国提议。
等苏晓睡眼惺忪地走出房间时,爸妈已经收拾妥当,就等她了。
“快洗漱,带你去吃地道的北京早点!”苏建国笑着招呼。
苏建国说的那家早点摊果然生意兴隆,冒着热气的巨大蒸笼、翻滚着油条的油锅、以及那标志性的咸豆腐脑和炒肝的香味,瞬间就勾起了人的食欲。
“怎么样?味儿正吧?”看着妻女吃得香甜,苏建国颇有些自豪,仿佛这早点摊是他开的一样。
吃完早饭,他们直接去了菜市场旁边的日用杂货店。
买了扫把、拖把、水桶、抹布、清洁剂等一大堆打扫工具。
苏建国扛着大件,李春兰和苏晓提着零碎,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往新家走去。
第105章 赶紧一更
再次打开新家的门,在晨光的照耀下,房间显得更加通透亮堂。
“开工!”李春兰一声令下,分配了任务:“老苏,你个子高,负责擦所有柜子顶和高处的玻璃窗。晓晓,你心细,用湿抹布把所有家具表面、窗台、踢脚线都擦一遍。我负责拖地和清理厨房卫生间这些重灾区!”
“得令!”苏建国笑着应和,立刻搬来了凳子。
苏晓也挽起袖子,干劲十足。
一时间,新家里充满了忙碌的身影和水流声、擦拭声。阳光透过刚刚擦亮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虽然是在做枯燥的打扫,但每个人的心情都格外愉悦,因为这是在为他们自己的家拂去尘埃。
苏建国站在凳子上,一边费力地够着书柜顶,一边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李春兰则一边用力拖着地,一边规划着:“这儿以后放盆绿萝…那儿可以挂幅画…”
苏晓仔细地擦拭着自己的书桌,想象着未来伏案学习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中途休息时,李春兰拿出带来的水壶给大家倒水。看着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家,她感慨道:“这么一收拾,更有家的样子了。”
“是啊,”苏建国抹了把汗,“就等着咱闺女金榜题名,然后咱们热热闹闹地搬进来!”
忙活了一上午,整个屋子彻底变得一尘不染,光洁照人。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劳动成果,大家都觉得无比值得。
锁上门离开时,李春兰还特意把钥匙在手里掂了掂,仿佛掂量着沉甸甸的未来。
下午,他们又去了附近的超市和大卖场,采购了一些暂时用不上但搬家必备的物品——新的垃圾桶、卫生工具、备用灯泡、工具箱等等,先寄存在酒店的行李处。
晚上,苏晓主动提出请客,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带爸妈去吃了顿北京烤鸭,美其名曰“慰劳辛苦的监工和保洁员”。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临走前,他们又去新家看了一眼,确认窗户关好,水电阀门关闭。站在客厅中央,环顾这个即将成为他们新起点的家,三人的手不知不觉握在了一起。
“下次再来,就是搬进来的时候了。”李春兰说,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嗯!下次来,我肯定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苏晓信心满满地补充。
回到江市,一家人身体累的跟鬼一样,但是心里是很开心的。
回来的当晚苏晓把用爸爸新买的拍照手机拍的照片,上传到电脑里面,一张一张的翻着,有新家的照片,有游玩的照片。
第二天苏晓写完作业,打开电脑登陆了qq,滴滴滴的消息提示音立刻响成一片。
大多是王圆圆和孙悦发来的,询问她北京之行的见闻和新家的样子。
【怎么样怎么样?首都的新家是不是特别豪华?】王圆圆的头像跳动着。
【快发照片!让我们羡慕一下!】孙悦也紧跟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