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10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5428
  弘书看了一眼依旧在旁无若人‘施法’的贾道士,心里嘀咕,心态倒是不错:“就是给大哥选嗣子那事儿,目前宗人令应该挑的差不多了,还是早点结束吧。”他顿了顿,道,“我听说有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胤禛蹙眉,叫停了贾道士的施法,翻身坐起,让人退下,才问道:“什么事情?”
  弘书将岳吉投稿的事说了一遍:“……这事儿也不好说怪谁,还是尽早选了,别让人家提心吊胆的。”
  胤禛经验多丰富啊,一听就明白了背后是个怎样的事儿,冷哼道:“这些人,整日不思进取,让他们入学堂习文练武一个个表现的要多蠢有多蠢,玩这些打压兄弟的手段倒是灵光的很!”
  他本就对这些年来宗室和八旗子弟的糜烂看不入眼,平时没少训诫,可惜起的作用不大,人家该摆烂还是摆烂,反正能袭爵。
  这次的事情又激起了他沉积已久的气,他心里最直观的想法就是,我一个皇帝每日起早贪黑的辛苦,凭什么你们这帮子人这么清闲!
  胤禛开始在屋子里转圈,想该怎么给这些摆烂的宗室抽上几鞭子,让他们为大清做做贡献。
  他一个人想不算,还让弘书也跟着想。
  弘书眼珠子一转,想到了历史上有而现在还没出现的制度:“皇阿玛,考封怎么样?”
  “考封?”胤禛疑惑。
  弘书清清嗓子:“大概来说,就是通过考试来封爵,爵位承袭时,要承袭的人必须年满二十岁,并且参加朝廷设立的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能承袭爵位,如果不通过,那就一直考,什么时候考过什么时候袭爵。”
  他对历史上的考封制度细节其实知道的不多,但考试嘛,不就是那么回事,作为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他考试的经验不要太丰富。
  胤禛听得十分高兴:“好,这个法子好!就该这样,什么能力都没有的蠢货,就别想躺在爵位上吸血!真是朕的好儿子,就是聪明!”
  弘书难得有些脸红,毕竟这事儿说起来,他还是剽窃了先人的点子,唉,也不知道历史上提出这项制度的是谁,否则他以后还可以给人家的先人一些好处当做提前支付版权费了。
  胤禛想改变宗室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来了,得到点子后就行动力极强将怡亲王和宗人令叫来,说了这件事。
  “十三,这件事就交给全权负责,先在宗室里试行,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以后就是常例,再之后也可以在八旗里推行。”
  允祥是无条件和他四哥站在一起的,没有废话的就答应了。
  现在的宗人令是顺承郡王锡保,他却是不太想实施这个制度,道:“皇上,此事太过突然,且祖宗法制从未有过,贸然推行恐有争议,奴才以为,还是请几位宗室王爷一起来商议商议。”
  他妄图以诸位亲王之势拖延此事,却不知胤禛早就想削一削这些亲王旗主的权,正愁找不到由头呢:“不必,此事朕已交给怡亲王,宗令你不必再过问,有事自有怡亲王担责。你还是先跟朕说说,给端郡王挑选嗣子的事吧。”
  因为考虑到这事势必会得罪宗室,胤禛便没有对外透露是弘书的主意,等以后成既定事实,影响减小了,再公布这是儿子的功劳。
  所以虽然宗室那边掀起轩然大波,弘书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自从阿玛封他做火器营翼长,紧接着又有额娘的病,他就再也没有去上书房点卯过,和福慧十天半个月才能在永寿宫里碰一次面。
  这日,他好不容易得出点空闲,想着过几日就是九九重阳节,不如带福慧去放一放纸鸢,也算是放放晦气,却不想让人一问,才得知福慧生病了。
  “小七生病的事为什么不禀报上来!”弘书恼怒,却被告知是福慧觉得他忙,特意吩咐宫人不让和他说,以免打扰他。
  弘书沉默,只能先叫来太医,看看福慧的病重不重。
  “启禀六阿哥,七阿哥是昨日午间膳后有呕吐之症,当时以为是轻微中暑,并不曾去太医院唤人,只自行休息,却不想下午忽然畏寒、骤起高热,臣等这才被传唤,用药之后晚间高热便得以退却。但今日一早,七阿哥忽然觉得身上颇痒,竟是起了大片大片的红疹,臣等细细查看之后,觉得七阿哥之症有些像叶大夫所说烂喉痧之症。”
  “臣等于烂喉痧并不十分了解,不能确定,还请六阿哥出面,请叶大夫前去为七阿哥看诊。”
  弘书手一抖,手中的东西猝然落地。
  烂喉痧,据叶桂描述,此症可是会致死的,而他发现至今,还不曾研究出对症之方。
  今年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被老天盯上!
  第102章
  福慧此时已经浑身不适,头痛、咽痛、全身上下都痒的不行,但看见弘书时还故作坚强道:“六哥,你怎么来了,我都跟他们说不要跟你说了,我没什么大事儿。”
  弘书看着他说话都痛苦的表情,鼻子一酸,摸摸他的头,道:“没什么大事儿我就不能来看你了?喉咙痛就别说话了,接下来都听我的。”
  福慧眼圈一红,乖乖点了点头。
  等叶桂看诊完,弘书怕他耿直,直接在福慧面前说病情,抢先道:“叶大夫,麻烦你先给想个办法,止一止小七身上的痒。”
  叶桂从善如流,说了个法子,下人很快准备好,弘书才道:“那小七你先擦药,我和叶大夫他们出去说。”
  福慧确实痒的不行,没有怀疑什么,点头答应。
  没在堂屋,弘书直接带人站到了院子里,不想让福慧听见他们说什么。他强装的轻松表情不见,凝重道:“叶大夫,如何,确定是……”他有些说不出口。
  叶大夫点点头:“七阿哥的症状算是比较典型的烂喉痧症状了,而且已经到了起红疹的阶段,这个病发病很快,一般两到七天的时间就会发展成重症,一旦成为重症基本就是……无法挽回。”
  弘书踉跄了一下,还是朱意远扶着他才站稳:“那……”
  话被打断,胤禛疾步走了进来:“小七怎么回事?”
  众人就要见礼,弘书阻止道:“别行礼!别让小七听到皇阿玛来了!”小七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他生病了,自己来看他还能说得过去,但皇阿玛也来了,他立刻就能猜到自己的病恐怕不简单。这种事,最好还是别让他知道,否则心理压力一上来,谁知道会对病情引起什么变化。
  胤禛眉头一皱,挥挥手免掉众人的行礼,压低声音道:“究竟怎么回事。”
  弘书声音干涩地将事情说了一遍,胤禛面上显出一分痛色,不知想到什么,竟问了个毫不相关的问题:“福慧今年是八岁了吧。”
  弘书莫名的点了点头,按时下算虚岁的习惯,确实是八岁。
  胤禛背在身后的手攥紧了些,喃喃道:“和弘晖一个年纪。”弘晖就是八岁夭折的。
  弘书心中一紧,伸手抓住阿玛的胳膊,道:“不会的,皇阿玛您不要乱想,小七不会有事的,咱们现在不是已经知道是什么病了吗。”
  “叶大夫,你刚才说,小七的病现在还只是前期发病的阶段,这样是不是有治愈可能。”弘书希冀地道。
  胤禛也紧紧盯着这位令皇后病痛减轻不少的名医。
  皇帝的目光让叶桂感觉到了一点压迫感,但他在治病方面从来都是一个耿直的人,再加上这段时间弘书的态度,他并没有太医们那种战战兢兢图谋保命的自觉,依旧有什么说什么:“回六阿哥,老夫不敢轻言,自首次发现此病以来,如今也不过一二年时间。这期间,老夫亲眼见过的病人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其中大部分是发展到重症了才来求医,这部分从无治愈的先例,至于剩下轻症的,倒是有两个治愈的例子,但这两人全都是已经加冠的成人,幼儿……一例也无。”
  胤禛抿了抿唇,目光阴沉的看着叶桂,冷声道:“朕若命你一定要治好七阿哥呢。”
  叶桂一愣,被这威胁的语气激的犟脾气有些上来,脑子都没过就要张嘴说自己办不到,让胤禛另请高明。
  弘书抓着阿玛胳膊的手捏紧了些,出言道:“皇阿玛,您先别急,叶大夫说的是以前,如今还有个法子。”
  “叶大夫,你之前才见我时不是说,到京城来就是觉得抗生素或许对烂喉痧有用么。”弘书一边用眼神安抚叶桂,一边说道,“这阵子我也拨了抗生素给你,你研究了这些日子,可有什么进展?对烂喉痧到底有没有作用?”
  叶桂被这一打断,也反应过来对面之人是皇帝,他刚才要真是脱口而出了,一个顶撞冒犯的罪名少不了。
  唉,还是薛大夫说的对啊,这京城果然不该来,这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就是不讲道理。叶桂在心里偷偷后悔,等研究明白抗生素,他一定要尽快离了这京城,皇家的人伺候不起、伺候不起。
  “叶大夫,你照实说,没关系的。”弘书以为叶桂被阿玛的语气吓到,安抚道。
  这六阿哥,倒是个礼贤下士的,也讲道理,可惜……叶桂不再多想,回道:“回六阿哥,因为时间太短,目前为止还不曾找到烂喉痧的病人,所以没有直接验证过。不过烂喉痧究其根底来说,是一种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温毒温病,以此思路,老夫便在一些同样病机的患者身上试用些许,到目前为止,这些患者的情况都很良好,病情也都有明显改善。根据对照组来看,这种改善确实是因为抗生素的缘故,其中,青霉素的表现要比大蒜素好的多。”
  “也就是说,青霉素对烂喉痧是有效果的?!”弘书激动地道。
  叶桂很严谨地道:“理论上是这样,但没有在烂喉痧患者身上试用过,老夫不能保证一定有用。”
  “那就去找!”胤禛直接吩咐道,“朕还不信了,这么大个京城,找不到一个病人!”
  京城百姓都不知道这是朝廷第几次寻找病人了。
  “怎么又在找病人?前段时间不是才从外地送来不少吗?”
  “谁知道呢,不过免费治病还给钱的事多来才好呢。唉,你说我娘她要是晚几年得病多好。”
  “听说这次不是找那什么癌的病人,是什么烂喉痧来着。”
  “烂喉痧?这又是什么病,没听说过啊。唉,你别说,这贵人们就是尊贵,得的病都和咱们不一样。”
  “……”
  窃窃私语不少,甚至私底下还开始流传一条小道消息,说什么皇家说是找病人,其实都是假的,实际上是在搜集童男童女,抓进宫去给道士炼丹了。这谣言才出来不久就被人举报了,五城兵马司出动,抓到了一些散播流言的地痞流氓,他们却也说不清谣言是从哪儿起的。
  胤禛知道后,皱了皱眉,他觉得这流言来的有些不对,干脆叫粘杆处去查一查。
  这些先不细说,在动员大量人手之下,很快,就找到了三名烂喉痧病人。在说明情况取得同意、并给足补偿之后,几名病人都同意了试用新药。
  叶桂在众目睽睽之下感觉到一丝压力,深吸口气,才拿起注射器给几人做皮试——注射器并不是弘书的功劳。事实上,在很早之前,中外都曾出现过用类似作用的活塞竹管做灌肠治疗的记录,而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金属制成的针头和针筒,和后来的注射器已经十分相似。
  两盏茶时间过去,三名病人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这表明他们对青霉素不过敏。叶桂松了口气,开始正式给几人注射,每个人的剂量都不一样,当然都在安全的范围内。
  青霉素并不是真的神药,并不会一注射进去就立刻大显神威,因此在确定几名病人变化不大后,围观的人就都散了。
  弘书也没守着,回实验室看了一趟正在培养中的青霉素后,就去西三所看望福慧。
  福慧身上的疹子越来越多,差不多快布满全身了,还充血发红,看着很是吓人,叶桂给的法子已经止不了多少痒意。
  “六哥,我的病……”福慧喉咙痛苦地滚了一下,“……是不是很严重?”他不是傻子,那么多太医来给他看诊还能说是六哥被身边人接二连三生病吓怕了,看重他,但现在这么严重的症状,任谁来看也不能说是小病。
  “别胡思乱想。”弘书假意斥道,“不就是长长疹子,你这就是过敏了,放心,叶大夫说了,你这病不严重,长疹子是好事,是在排毒呢。等疹子全发出来,病毒就全排完了,病也就好了。”
  他说的很轻松,完全不像是在编瞎话,福慧将信将疑地道:“真的吗?”
  “真的。”弘书不想让他纠结这个,故意用不怀好意地表情道,“不过,你这疹子到时候退了可能会留疤,我跟叶大夫说让他想想办法,叶大夫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福慧睁大眼睛:“什么?”
  弘书嘴角一勾,露出一个坏笑:“叶大夫说,他的办法就是在你的屁股上扎一针。”
  “啊?是针灸吗?”福慧不理解六哥为什么一副要看他笑话的表情,针灸他也不是没做过,不疼啊。随后他又想来,他六哥好像从没生过病,也没针灸过,可能真不知道针灸不疼,于是好心地道,“针灸我做过,不疼的。”
  弘书怜爱的摸摸福慧的头:“记住你现在的话,到时候可不要哭哦。”
  肌肉注射的痛,曾经是多少孩子的童年噩梦。现在,它也要在大清成为孩子们噩梦的一部分了。
  叶桂的临床试验很顺利,几位病人接受第一针注射后的表现都出乎意料的好,大家一时间充满了希望,开始讨论是否要给几位病人追加剂量。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天爷仿佛看不得他们好似的,九月九这天,本来病情发展还算平缓的福慧突然开始剧烈呕吐,并在呕吐后陷入突发性休克。
  弘书和阿玛先后赶到西三所。
  叶桂神情凝重地道:“七阿哥突发恶化,已经转为重症,为今之计,只有用青霉素一试了,还请早做决定!”
  弘书紧紧攥着拳,心中很不甘心,明明只要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就能有更大的把握……现在想这些于事无补,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经下定决心,开口道:“准备……”
  胤禛伸手阻止,弘书以为他不同意,急道:“皇阿玛!”
  “朕在这里,还没有你发话的份。”胤禛沉声道,“叶桂,朕命令你,给七阿哥用新法治疗,一切后果,无需你承担!”
  弘书松了口气,心下有些感动,阿玛这是不想让他为福慧的病有心理负担。
  因为病情险急,叶桂在征求过同意后,给福慧加大了一些剂量。
  注射过后,所有人都心情紧张地等待着,叶桂的手更是没有从福慧的脉搏上挪开过,随时准备抢救。
  不知多久过去,福慧忽然嘤咛一声,缓缓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