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11节
作者:梦自闲梦入槐柯      更新:2025-09-02 08:41      字数:5723
  第103章
  退疹、脱屑、脱皮,不过短短十天时间,福慧就从重病垂危变得活蹦乱跳,身上也没有留下一点疤痕,精力十足地跟弘书要求下床:“我真的好了!”
  弘书无动于衷:“你说的不算,叶大夫说好才行。”
  “叶大夫!”福慧转头满脸哀求地看着叶桂。
  叶桂现在不知道多喜欢福慧,这可是他将名留医史的活样本,那必然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因此笑眯眯道:“七阿哥你底子弱,这次病还是有些伤元气的,得再调养调养。”
  福慧嘴角一拉,翻身背对着他六哥躺下,气呼呼地拉高被子将自己整个盖住。
  这般活力四射的样子看的弘书心中一柔,隔着被子拍拍他:“好了,也没几天了,等试验组那几个病人确定没问题了,就给你解禁。”
  试验组的几个病人虽然比福慧先用药,但不知是剂量的问题还是年龄的问题,他们的痊愈过程倒是比福慧慢些,不过也已经进入到最后的脱皮阶段了。
  有了这四个例子,已经足以证明,青霉素对烂喉痧的治疗效果。
  弘书和叶桂一起离开,边走边说道:“叶大夫,我希望你能将福慧他们四个的治疗过程全都整理出来,发表到医学报上去,让天下的烂喉痧病人都能有生还的希望。”
  在福慧确定脱离危险后,他也终于有时间将这一年的所有事情捋一捋,这一捋就发现了一个事情。在他前世的记忆力,虽然不记得福慧具体是什么时候夭折的,但十分确定的是,乾隆登基之时福慧就不在了,那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病情,可能就是历史上福慧夭折的死劫。因为烂喉痧这个病,是叶天士这一两年才发现的,从前从无记录,太医院的众人也不知道这个病,那么历史上的福慧发病后,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太医院要么诊断成其他病,要么连是什么病都不能确定,福慧除了一死没有别的可能。
  叶天士是因为在医学报上看到抗生素才决定入京的,弘书很确定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他当初没有在医学报上刊登青霉素的效用和制备方法,叶天士就不会入京,今日的福慧依旧逃不过夭折结局。
  弘书当初公布青霉素的制备方法,和阿玛说是想给额娘积德,但那不过是托词而已,他其实想的还是吸引名医入京和吸引人去研究化学。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开始怀疑,这片天地是不是真有积德的法则,他这些年积的德,如今好似率先回报到了福慧身上。
  照着这样想下去,他继续积德,是不是终有一天会回报到额娘身上呢?
  将这些说给阿玛听。
  “一饮一啄,自有定数。”胤禛拍拍儿子的肩,感慨道,“朕当初不该试图用世俗的利益去劝阻你,现在,你想做什么就做吧。”
  弘书还真有想做的:“皇阿玛,我想在京城建一个医院。”
  “医院?”胤禛道,“和太医院一样吗。”
  “一样,也不一样。”弘书道,“我想建的医院,它为王公贵族治病,也为平民百姓治病。在它面前,人无高低贵贱的身份,只有轻重缓急的病情。它以救死扶伤为目的,发展医学为目标,收容和治疗病人,研究和发展病理。它将分为不同的部门,功能性的急诊部、门诊部和住院部,内容性的儿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等。它还会有一个研究部,专门研究目前治愈不了的绝症和过去不曾有记载的新型疾病。它还要传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夫,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们也能看的了病、看得起病。它会承担起社会责任,每月抽出一日为穷苦百姓们义诊……”
  弘书激情澎湃地说,胤禛满心欣慰地听,或许儿子描述中的医院在世俗看来只存在于理想中,但这并不能否认,儿子心系黎民百姓的那颗赤子之心。只要有这颗心在,他未来就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好,想做就去做。若有要朕帮忙的,尽管直说。”胤禛眼含鼓励,“等医院建成,朕会派太医院的太医去参加每月一日的义诊。”
  这话说得,弘书当即就道:“现在就有需要您帮忙的,您给我在城外批块地呗,大一点,不要离的太远。”
  “……”满腔感动被儿子欠揍的语气敲的七零八落,胤禛不由失笑,果然,这臭小子在他面前,就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搞掂了地皮,弘书回过身就去找叶桂,满心谋算地准备搞掂这位他给自己内定的未来医院院长。
  “叶大夫,您有空吗?我这里有一个新发现,想请您看看。”
  叶桂欣然答应,被弘书带到毓庆宫的化学实验室,用那台让他初见时惊艳不已的显微镜看到一个新世界。
  “看到了吗,这样一个形状的是一个整体,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细胞。细胞最外面这一层,我命名为细胞壁……”
  人体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干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叶桂为它们目炫神迷,沉浸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里不愿意走出来,就连烂喉痧的研究都被放在了第二位,而之前想好的要赶紧研究完青霉素然后离开京城回老家的想法,再也没在脑海中出现过。
  好在烂喉痧的相关文章一向都是由叶桂的儿子叶龙章撰稿,倒没有耽搁新一期医学报的发行。
  这期医学报一发行,就引起了聚集于京城的大夫们的哄抢,他们早就知道青霉素又‘大显神威’的事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具体的细节和脉案。连带的,有不少人求到报社众人头上,想要刊登过青霉素制备过程的第一期医学报。
  第一期早没剩的了,弘书便让加印一批。
  允禧感慨万千地道:“没想到,第一次加印竟然是发生在销量最差的医学报上。”
  弘书道:“这只是开始,看着吧,这几期医学报以后肯定还会再加印的。这次加印的就和新一期的一起搭着送出去,到时候地方上肯定少不了人要。”
  “没问题,我会安排好的。”允禧拍着胸脯答应。
  说完正事,他又有些纠结的问道:“小六啊,我问你个事,考封的事真的确定要实施吗?没有转圜余地了?”
  弘书看着眼前还不知道主意出自自己的小叔叔,道:“你问这个做什么,等你儿子能继承爵位,至少还得几十年。”
  允禧今年才18,少说也能再活个三四十岁吧?
  允禧唉声叹气道:“你没当阿玛不懂,虽然还很远,但我也担心啊,万一那个臭小子是个不争气的,考不过怎么办,岂不是一辈子都继承不了爵位。”
  弘书翻了个白眼:“怕他不争气你就好好教,你要是狠不下心,到时候送到宫里来,让上书房的师傅帮你教。”
  允禧有些心动,但最终还是心疼占了上风:“还是算了,那小子是个贪睡的,如今一日睡七八个时辰都不够,上书房的上课时辰他恐怕受不住。”
  弘书很想把白眼翻到允禧脸上去:“你儿子现在才七个月!睡七八个时辰很正常,等到上学的年纪你还能再让他一天睡七八个时辰?!”
  狠狠唾弃了已经开始溺爱儿子的允禧一回,弘书竟觉得浑身轻松不少:“对了,堂哥恢复的怎么样了,最近宫里事多,我都没时间去看望他。”
  允禧笑呵呵地道:“好着呢,养的差不多了,再过一个月完全可以回来干活了,我也能放下书局那摊子事了。”
  在允禧的殷切期盼中,弘暾终于伤愈归来,郑重道谢:“小六,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弘书一把捞起他,没好气地道:“你再这样客气,我就当你是不拿我当兄弟了。”
  弘暾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紧紧握住他的手表示自己的感激。
  “好了。”弘书受不了这种肉麻场面,转移话题道,“确定全养好了?腿没留下什么后遗症吧?手术的刀疤还明显吗?”
  “全好了,没有后遗症。”弘暾笑道,“刀疤明不明显的要什么紧,反正别人也看不到,只要你未来嫂子不嫌弃就行。”
  “哟,这是打通任督二脉了?”弘书稀奇地看着他,“以前可是我们提一句嫂子你就要脸红的。”
  弘暾抿唇,被揭黑历史,他本来大方的姿态又染上点羞意,脸上发热的嘴硬道:“我哪有,你别造谣。”
  弘书失笑:“行行,是我造谣。”玩笑几句后,他说起正事,“既然全好了,那就开始新计划吧。如今时机也差不多是书局走出京城的时候了,我也不要你多快,在你大婚前,把京城周边一圈的几个府城拿下,如何?”
  “没问题。”弘暾沉声应道。
  安排好这些事情,弘书沉思了一会儿,让人叫来了常保。
  常保欢天喜地地给弘书磕头:“奴才叩见主子!主子万福金安!”他抬起头,用特别肉麻地语气道,“感谢主子出手相救,奴才才能免于牢狱之灾。”
  弘书捏捏眉心,黑脸道:“站起来,好好说话。”
  这还是自那次监狱见面后,两人第一次会面,虽然中间弘书有问过常保之事的后续,但其中细节了解的并不清楚,这次见到本人,干脆一并问了,听到常保求得了女方的原谅、又送上大笔补偿才满意的点头。
  他沉吟的点了点桌子:“我这里有一个差事,主要的事情大概就是盖房子,你愿不愿意做。”
  第104章
  常保当然是愿意的不能再愿意,盖房子怎么了,只要能有差事,去修墓地他都愿意!
  弘书不意外他的态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医院分区概图和具体要求,道:“根据这个,先找人将建筑图纸画出来给我看,医院地址定在城外西南方向,我让人带你去。”
  常保拿着东西兴高采烈地忙去了。
  画图纸且得要一段时间,开工动土恐怕得等到明年去,弘书大概算了下时间,刚好,这段时间可以先把水泥和红砖搞出来。他计划要建的医院不小,要是按照现在建筑的那种规格材料来算,要花的钱可不少,建不起建不起,还是物美价廉的平民水泥适合他。
  不过在这之前,他得先去参加弘晖的封爵和过继嗣子之礼。
  弘晖的嗣子定下了,是肃亲王一脉的旁支,名叫春佑,如今四岁,是家中幼子,也是遗腹子。其父在其还未出生时就不幸过世,其母在他一岁多时染病身亡,他家中几位兄长与他年纪差的比较多,因此觉得是他克死了父母,并不喜欢他,好在家中还有一个老祖母,将他平安养大。不过这老祖母如今也没多少日子可活,怕他以后无依无靠,才求了肃亲王妃将他的名字报上去。
  本来以春佑这样的情况,宗人令是要将他淘汰掉的,不过横出了岳吉那一杠子,导致胤禛和弘书提早插手这件事,弘书觉得春佑不错,胤禛想到皇后那无依无靠的要求,也就点头同意了。
  如此,此次过继也算是爆了个大冷门,不知道多少下注的赌徒输的快要脱裤子。
  春佑过继后,并没有养育宫中,而是依着皇后的意思,先养在了怡亲王府,由十三福晋代为教养。十三福晋有一个早夭的孩子和春佑同年出生,忍不住便将对儿子的感情转移到春佑身上,倒是很快叫春佑对她亲近起来。
  弘书对这个名义上的侄子也算关照,东西送了不少,至于感情,他现在还真没有时间去培养。
  去找造办处要人研究水泥,却没想到竟被葛荣他们给了个小惊喜。
  还记得一年前阿玛赏给他的皇庄和矿山吗,当时弘书就做了安排,皇庄用来培育高产苗种,矿山这边的收益就交给葛荣他们研究蒸汽机和更高效的冶铁炼钢法。
  “你们已经改进蒸汽机了?!”弘书不可置信地道,当初他虽然给了欧洲的古早蒸汽机作为参考,也给了改进的方向和目标,但在他看来,以葛荣他们如今的理论水平和缺乏数学物理方面认知的情况,四五年内恐怕都不会有什么进展,这段时间只当是用来培养他们了。
  结果,葛荣现在说,他们竟然在古早蒸汽机上做出了改进?!
  难道是我低估了古代工匠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不成?弘书有些怀疑自己。
  “带我去看看!”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弘书怀疑人生的感觉总算消散了,葛荣说的改进不是他理解的改进!他以为的改进,是已经初步具有给机器提供动力的成品,而葛荣说的改进,却只是改进了古早蒸汽机的进水方式,让其更加自动化。
  有进步,但进步并不大。
  不过也不错了,弘书并不吝啬夸奖:“好,你们做的很不错,今年的奖金多加一个月,以后继续保持。”
  葛荣他们高兴的谢恩不提。
  弘书说起自己来这里的正事:“我让你们看的《天工开物》都看了吧?”
  葛荣点头:“每天都要看。”
  “那就好,我这次需要你们做的东西,和《天工开物》中燔石一篇中的石灰有些相似。”弘书道,“主要用于修建房子或修路。”
  水泥并不算是多新鲜的事物,石灰更是早就被用在建筑相关的材料里,就像弘书话中所说,《天工开物》里就记载了将石灰石煅烧成石灰后,在其中加入桐油、鱼油、舂烂的厚绢、细罗或者油灰、纸筋等,可以分别用来补船、砌墙、砌砖铺地面等等。
  葛荣一下就想起这些内容,道:“您是要做三合土?”
  三合土是书中明确记载了配方的建材,里面会加粳糯米饭和猕猴桃汁,造价十分不便宜。
  弘书摇头:“不是那个,我的意思是,根据里面石灰的特性研究新的配方,不但要坚固耐用,造价还要低廉便宜,便是平民百姓也能用的起。”
  葛荣微微皱眉,试图顺着六阿哥的要求想,但常年供职于皇家,他的思路怎么也跳不出书中的套路和过往的经验,总是在油灰、纸筋这些不算便宜的东西上面打转。
  弘书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来培养他们,便道:“不用担心,这次我会和你们一起。”
  葛荣当即松了眉头,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研发,他对六阿哥抱有十足的信心,觉得只要六阿哥在,无论什么难题都能轻松解决。
  水泥这个东西,在穿越兴起的时候,其烧制方法作为必备技能可谓是全网传播,你不想看都不得不看,弘书自然也没能逃过。
  至于为什么他作为穿越人士,却到如今才搞水泥。额,这不是当年太小,才搞了几样发明就被阿玛叫停‘雪藏’,一年前才重得自由,忙的没想起来嘛。
  有弘书这个作弊器,水泥和红砖很轻易就烧制成功,葛荣对水泥没什么意见,对红砖却是不太满意:“六阿哥,这红砖真的不再改进一下吗?现在这样也太脆了,用它盖房子,质量恐怕不行吧?”
  说红砖脆实在有些夸张,但在用惯了青砖的葛荣等匠人眼里,它那点强度确实不值一提,‘轻轻’一磕就能碎成两半。
  弘书道:“这样就行,不用再改进。至于质量,你们也不必担心,红砖的强度确实不如青砖,但用水泥砌起来,强度就够了,用来盖房子绰绰有余,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葛荣等人虽然对他很信服,但也是负责任的性子,更不想因为这东西有问题再损了弘书的名声,因此不客气的试了试。
  在弘书的指导下,他们成功砌了一段高一米的墙,然后用各种方法破坏测试。
  测试结果还算不错,虽然仍旧不如青砖和灰浆砌起来的牢固,但作为日用的房屋建筑材料确实绰绰有余,毕竟谁家的房子也不会无缘无故遭受百来斤的重锤反复砸啊。
  成功把两样东西搞出来,却只能算是开了个头,毕竟这玩意儿会物美价廉完全是因为它们能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