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95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8      字数:4176
  曾老头好笑,两家的地基中间没什么位置,以明家人的性子,屋子肯定要往外扩的,到时两家的墙抵着墙,根本没有路的位置,曾老头实话告诉梨花。
  梨花说,“屋子中间没有路就算了,我把界限划出来,以免日后为了屋前的地吵架。”
  考虑到黄月是老方氏的厌恶,梨花把明家屋前的路挪到最北,这边进屋的路挪到最南,这样能避免许多争端。
  路留出来,很快走得死板发亮,期间,山上仍有人来,见进不来,他们扬言要放火烧了山谷,饶是如此,大家仍各自忙碌无动于衷。
  山上的人看她们铁了心不让外人进,无奈的在山上搭草篷住了下来。
  老村长家的屋子建成的那日,所有人都围着房子看,然后进进出出的参观。
  一开始,梨花让建四间屋,堂屋,灶房,两间卧房,住不开将来再扩建,但曾老头说他们手脚快,即使多建几间屋入冬前也没问题,梨花就根据各家的情况调整了房间的数量。
  比如她们家,老太太喜静,一人一间屋,黄娘子身份特殊,一间小屋子,然后三夫妻一间屋,孩子们则男孩一间屋,女孩一间屋。
  对于她的安排,赵文茵最先反对,“我才不挨着你睡呢。”
  老太太当即骂道,“你当三娘想和你一起睡?你又丑,脾气又大,我要是三娘,住牛棚都不和你住。”
  赵文茵不敢和老太太对骂,脸色胀得通红,老太太说,“三娘挨着我,你想睡哪儿随你。”
  梨花家的屋子是在二堂爷家后面建成的,木屋不如青砖瓦房阔气,加之墙面没有刷白,木头混着泥的颜色衬得屋里有点昏暗。
  老太太住上房,光线稍微好点,赵广昌的屋子朝北,一进去,黑黢黢的。
  连黄娘子的小屋都比他的强,他怀疑梨花故意的,但他找不着证据,只能咽下这口气,安慰元氏,“总算有咱自己的屋了,我看三弟天天带着文茵她们看黄家丫头编家具,等她学会,让她先给你编张床...”
  屋子是有了,里面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不对,有,老太太那口棺材,他们还没来前,老太太就让人把棺材搬到堂屋放着,另外还有木箱箩筐背篓,装的是老太太的行李。
  提到行李,赵广昌又想骂梨花了。
  一路走来,大房和二房的行李少之又少,三房和老太太的行李则多得很,甚至连老太太死后用的孝布都在,他发句牢骚,梨花立马拿青葵县说事,扬言要不是他鼠目寸光阻止族里人进城接她们,不至于丢了那么多行李。
  因为这事,族里人看他的眼神冷淡了许多。
  他们也不想想,带那么多东西,累死牛的话,遭罪的还是自己。
  “你说我哪儿得罪三娘了?”
  元氏拖着箱子进来,“她是不喜欢我。”
  她娘家的屋子已经在建了,挖地基时,她娘想让丈夫过去帮忙,恰好梨花经过听到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没给她好脸色。
  定是老太太指使的。
  她把箱子放到最里面角落,脸庞隐在暗色里,“大郎,我后悔了,早知你娘这般不喜,当年不该...”
  她音色哽咽,赵广昌慌了,上前搂过她,“当年是我没把持住,不怪你,你放心,等日子好起来,我会补偿你的,我和舅兄说了,忙完家里的事儿就去帮忙。”
  元氏落下泪来,赵广昌感到一片温热,难受得不行,“莫哭了,你想要啥和我说,我给你置办。”
  “附近连个铺子都没有,怎么置办?”
  “我想法子。”
  “算了,我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元氏牵起他的衣服擦泪,“大郎,你要保重身体,你要没了,我肯定也活不了的,明二媳妇的事你听说了吧?她勤勤恳恳的干活,她婆婆没半句好话,一气之下,她改嫁了。”
  王家兄弟没娶她,娶她的是小溪对面的人家,那户人家的男人三十几没有娶妻,明二媳妇带着娃过去,他们一家高兴不已。
  老方氏不敢和对
  面的人吵闹,哭着请梨花做主。
  梨花再厉害不过是个小姑娘,哪儿懂得这些?婆婆和四婶指着老方氏骂了半天,骂得老吴氏灰头灰脸的走了。
  同为儿媳,她能体谅明二媳妇的处境,她掐赵广昌后腰,“你死了,我也改嫁。”
  “好好好。”夫妻俩已经许久未曾这般温存,赵广昌心猿意马,自是顺着她的话说,“我大你许多,没想过你为我守寡,只要那人对你好,我不会怪你改嫁的。”
  说着,他埋在元氏耳朵里,暗哑着嗓子补充了句,“但我还是想和你埋在一起。”
  额...门口的梨花差点没吐出来,老太太亦抱着双手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打断屋里的两人道,“老大,青天白日的不干活想啥呢?”
  屋子是有了,家具还没着落呢。
  总不能指望她一个老太婆打家具吧。
  木制的家具粗糙,不过工序简单,梨花已经让人打床去了,按照顺序,要等二堂爷分到才轮到她们,梨花朝屋里喊,“大堂伯,你清闲的时候给奶打张床啊。”
  清闲?除了睡觉,哪有清闲的时候?
  回味过来的赵广昌脸色不好,却也整理好衣衫走了出来,“我要劈木头,没空。”
  “不能挤出点睡觉的时间?”梨花说,“铁牛叔白天干活,晚上打家具,人家这么勤快你不能?”
  “......”
  竟拿赵铁牛和他比?赵广昌脸色青黑。
  梨花又道,“又不是让你给所有人都打一张床,阿奶年纪大了,在地上睡久了会得风湿,你作为长子,理应有所表示才是。”
  赵广昌记不清上次被人放在火上烤是什么时候了,但他自认还算会处事,无论外人如何刁难,他都能想法子应付过去,唯独梨花,长幼不分,软硬不吃,难缠得紧。
  他道,“我会想法子的,你阿耶知道你奶想要一张床吗?”
  老太太不是最疼幺儿吗?和幺儿说啊...
  “我阿耶这点赶不上你,他啊,就惦记阿奶睡觉没有被褥,琢磨着去哪儿弄床被褥回来呢。”
  “阿奶又不冷,弄什么被褥?”老太太嗔道,“让你阿耶莫担心,阿奶身体好得很,瘟疫盛行时,族里多少人咳嗽发烧?就阿奶好好的...”
  赵广昌脸色更黑,他白天累死累活,老太太不关心他,反倒怕哪个成天无所事事的败家子。
  他深吸一口气,道,“我找铁牛说说,让他帮娘你打一张床。”
  老太太不喜他这副嘴脸,“拉着一张脸给谁看啊?我养你这么大,想睡床还得看你脸色不成?床的就是你就别管了,我自己找铁牛说去。”
  梨花劝她,“大伯想尽孝心阿奶就安心受着吧,今个儿搬新家,不说那些晦气事。”
  赵广安又带着孩子们扯牛草去了,一回来,看屋前的石子路干净锃亮,心里美滋滋的,“三娘,我睡哪家屋啊?”
  梨花指着东厢,赵广安驾轻就熟的右拐,没多久,高兴道,“和咱近溪村的房子一样呢。”
  格局差不多,不过屋子要小得多,梨花问,“阿耶你喜欢吗?”
  “喜欢。”虽然只有两个箩筐,但邵氏已经抱着草铺出了睡觉的位置,他坐上去抖了抖,跟进门的梨花说,“还挺软和的,夜里应该不会冷了吧。”
  他和刘二睡,常常被冻醒,倒不是没有盖的,而是刘二不老实,经常扯他的衣服。
  梨花说,“等有了被褥就暖和了。”
  她走向茅草边,压低声道,“阿耶可想出谷瞧瞧?”
  她囤了被褥,但总得过明面,出谷搜寻是最好的借口了,赵广安没有回答,反问,“你想出去?”
  “我不想,你呢?”
  赵广安躺下,晒干的茅草随着他的动作沙沙作响,他说,“我也不想。”
  半个月来,有六人从山上跳下来,四人当场毙命,其余两人运气好,挂在树上,赵铁牛他们把人丢出去时,山洞里好多人往里挤,然后就是火星子,外面的人报复,天天往山谷里丢火把,山谷已经起过好几次火灾了。
  他才不出去找死呢。
  梨花说,“我说的不是现在,等外面安静了出谷怎么样?”
  戎州已如地狱,益州是何情形不可知,族里的孩子们已经被赵广安收服了,她想让赵广安带他们出去闯一闯,孩子们强大了,关键时候能救命。
  “安静?”赵广安狐疑,“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安静得了吗?”
  “山上不是盖的草篷茅屋吗?等那些人在外面安家就不会惦记进来了。”
  赵广安还是摇头,“为何不惦记?山谷有咱们建的屋,杀了咱,他们就能霸占咱的屋了。”
  没想到他突然通透了,竟不好糊弄,梨花心下高兴,又说,“你多带些人,那些人敢动手,你就还回去。”
  “我哪儿打得赢他们?”
  “我让刘二叔和李解保护你怎么样?”
  赵广安坐起,捧着女儿的脸道,“都有他们了,为何非得我出谷?”
  进谷快两个月了,李解身量长高了许多,胳膊也粗了不少,寻常人见着不敢轻易招惹他,刘二就更不用说,相貌看着不像赵铁牛凶狠,打人半点不含糊。
  梨花想撒娇,但望到他瞳孔里的自己,心里那些话好像无法轻松的说出口,她握住他的手,“我想阿耶你有自保的本事,山谷的日子看似安稳,但外面的人一扰再扰,我怕哪天乱起来你受伤。”
  “不是有你刘二叔他们吗?”
  “人一多,他们自顾不暇,哪儿腾得出手保护你?趁外面还没大乱,你出谷壮壮胆,哪怕练练逃命的功夫也好。”
  赵广安沉默了。
  女儿的焦虑不无道理,自打有孩子们干活,他的确散漫了许多,碰到坏人跑不过人家就惨了,他道,“哪些人陪我出去?”
  梨花点了几个他信任的人,赵广安说,“行,阿耶出去看看到底乱成啥样子了。”
  赵广安或许有诸多缺点,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得进话,梨花从怀里摸出一只鸡腿,“阿耶,你吃。”
  鸡皮漆黑,明显烤糊了,他赶紧往门口瞧去,确定没人才敢出声,“你哪儿来的?”
  “之前的鸡我没吃,偷偷藏起来了,你别嚷嚷啊,阿奶喜欢嚼鸡皮,我给她留着的。”
  “你自己呢?”
  “我已经吃过了。”
  毕竟是搬新家,在村里人眼里,搬家这天必须在灶房生火,桌上必须有肉,家里人太多,梨花没有把肉拿出来分,而是单独给了赵广安,老太太以及赵书墨,其他肉剁碎了放进州里盛出来的。
  鸡肉的香味藏不住,赵广昌吃了一口粥就问,“是不是早先的鸡?”
  他就纳闷好几只鸡怎么就让梨花吃完了,没想到她留了一手。
  老太太也是这么想的,骂他,“三娘为家里操碎了心,你呢?不记着三娘的好,竟骂她不知节俭,你不是给了文茵姐弟鸡吗?你让她们拿出来试试...”
  赵广昌自知站不住理,悻悻道,“这么大的事她也该和我们说一声,她要说了,我哪儿会误会她?”
  “你是不误会,文茵一闹,你恐怕迫不及待的逼迫梨花把鸡拿出来。”
  想到孙女因为几只鸡挨了他们的冷眼老太太就难过,“三娘,往后你莫想着他们了,有啥好吃的和你阿耶吃,吃不完分些给你堂兄。”
  赵书砚:“......”
  他只配吃她们吃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