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273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09 字数:3162
“不着急。”
隔壁住的人多,梨花干了会儿活,等晌午隔壁的士兵们回来,问他们有没有肥卖。
走在最前边的士兵道,“你们要多少?”
梨花没种过地,知道施肥是有讲究的,想了想,道,“十桶肥就行。”
“吃完饭我们给你挑来。”
“多少钱一桶?”
“街坊邻里的就不收钱了。”
士兵们知道兄妹俩的身世,没想过收钱,况且她们能回来种地是好事,种地的百姓越多,官府的负担就越小,益州城鼓励农耕,他们支持还来不及呢。
于是,士兵们挑着粪肥过来,帮着他们把地锄了撒上种。
百姓们的粮种都是去衙门领的,梨花也领了半斗左右,但撒种时,她换成族里收回来的麦子。
颗粒饱满,颜色黄润。
士兵们见了,笑道,“这麦种好,好好精悠这片地,明年的收成肯定不会差。”
废墟上的草枯萎了,梨花抱到边上,继续撒种,回道,“发粮种的阿叔也这么说呢。”
粮种是王都那边送来的,每个麻袋的粮种肯定有所差异,士兵没觉得不对,“益州王请钦天监的人看过,明年是个好年呢。”
第167章
天灾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官府不放出点好消息,百姓们反了怎么办?
因此,对于明年风调雨顺一说,梨花并不当成一回事,但嘴上笑眯眯的说,“那我跟阿兄多种些麦子,明年我表姑她们回来就不饿肚子了。”
小姑娘的家人已经没了,亲戚若能回来,兄妹两也算有个依靠。
士兵问,“你表姑她们去王都了?”
“是啊,城里的掌柜说益州王鼓励农耕,王都的百姓们可能会回来。”梨花仰起头,望着王都方向的眼里满是思念,“也不知她们何时回来?”
她叹息,“真盼她们早些回来帮阿兄种地。”
王都富庶繁华,那是对达官贵族而言,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益州更好。
士兵道,“近日回益州的人多了,没准你表姑她们想通后就回来了。”
他们帮着兄妹把麦子施了肥,然后给梨花出主意,“城里到处是废墟,你们兄妹若无事,就多开垦些地出来种着,衙门说了,哪怕有主之宅,只要主人没回来,谁种的粮就是谁的。”
梨花进城的日子不定,可不想狂撒种后结果看不到粮,便道,“我想去王都寻表姑她们,她们回来的话,我们一起种地。”
于是,出城时,她跟守城官兵打听去王都的路。
她要去寻亲,不想走官道。
守城官兵猜她害怕遇到打劫的,指着远处的峻岭给她指路。
钦郡城守备森严,官兵道,“那边关卡多,你要是害怕被抓走,不妨去衙门办个过所。”
“那会不会去了回不来啊?”梨花佯装害怕,“我...我和阿兄还是走山里吧。”
官兵不勉强她们。
王都政局动荡,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山里虽然危险,不过是些野兽,远不及人恐怖。
想到这,官兵点头,“走山里也好。”
得了附和,梨花顿时开心起来,拉着李解就往前边跑,好似急不可耐似的。
待城门缓缓阖上,她才放慢了速度,“你说去趟王都来回要几日?”
“日夜兼程的话少说五六天吧。”
“那咱过几天带古阿婶和芳姨过来。”
路旁的草已经黄了,山野呈荒凉之势,她走向小路,身影很快掩在枯萎的茅草丛里,“咱去戎州瞧瞧。”
戎州城外的白骨被野猪拱乱了,挂着衣衫的竹竿倒了大半,显得愈发残破荒芜。
梨花挪动石头,见里头放着火折子便知赵广昌最近没有回来过。
赵广昌的伤已经痊愈了,脚程比先前快得多,离他跟李解分开已经十多天了,顶多再多几天就会回来,梨花说,“咱就在这儿等他。”
戎州境内有多少岭南人只有赵广昌才知道。
李解四处瞥了眼,“要搭草篷吗?”
“看天不像会下雨,就不搭草篷了。”
草木深,梨花稍微屈膝就能藏起来,她挑了块地势稍微平坦的地,然后割茅草编草席。
李解则拿着锄头,去附近挖东西。
戎州城烧毁后,他回来过好几次,搜刮了无数金银珠宝,但城里肯定还有。
刚挖了几锄,草盛路窄的官道响起了说话声。
他一怔,迅速朝梨花靠拢,梨花察觉到有人后,立刻敛了呼吸。
“你们说戎州城真有金银珠宝吗?”
“戎州城失火前已被岭南人占据,城中大半百姓没跑出来,所以城里肯定有钱财...”
听脚步声似乎有五六人,梨花轻轻放下茅草,然后拨开密密麻麻的草丛往李解的方向走。
下一刻,人群爆发出惊呼,“人...人骨。”
“这儿死过人,肯定到处是白骨啊。”同行的人解释,“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还...还有其他的...屎...好像是猪屎...”
“戎州城已荒废,有野猪经过不足为奇。”
她们说话时,梨花已经看到了李解的衣衫,两人蹲在草里,仔细听周围的动静。
“咱要走吗?”
那些人的距离有点远,借茅草遮掩,应该能不惊动她们走掉。
梨花想了想,“先看看吧。”
那些人带了家伙,闲聊几句后就动手挖了起来,没有四处查看的意思。
许久,草丛里响起声呐喊,“钱,真的有钱。”
“哪儿,我看看...”
草晃了晃,梨花仰头望去,只看到几个脑袋。
“呀还真是...”一人弯腰,捡起地上锈迹斑斑的铜板,“不知生锈能不能用。”
“不能用就去当铺当掉,赶紧挖,挖了赶紧走,这地鬼气森森的,待着就害怕,而且岭南人不知什么时候会来,撞见咱们就完了。”
说话声消失了,接下来很长时间都是欻欻欻挖地的声响。
时不时夹杂着惊喜的欢呼。
梨花蹲得腿麻,索
性坐下,小声道,“他们一时半会不会走,咱坐会儿吧。”
“你说她们怎么想到来戎州城挖宝了?”李解微微踮起脚,见草木剧烈晃着,沉思道,“她们来之前会不会在附近观察过了?”
“要是这样,守城官兵会给咱提个醒才是。”梨花轻轻捶打小腿,“前阵子,有百姓打永乐村稻谷的主意,上次我进城,官兵主动说起这事,问我家里有没有出事...”
说着,她伸长脖子,太阳西沉,时不时有鸟雀从头顶飞过。
她声音更小,“她们会不会是王都来的?”
“不好说。”李解问,“要不咱出去问问?”
他数过了,一行九个人,四女五男,他们用益州百姓的身份或许打听到什么。
“他们收获不小,提出去永乐村休息一晚怎么办?”梨花不想节外生枝,“再等等。”
月亮升空,眼瞅着月色黯淡,那些人终于停了下来。
“娘哟,这么多钱,怎么弄回去啊。”妇人汗流浃背的躺在草堆上,竟有点苦恼了,“早知这样,就挑箩筐了。”
火堆前,两个男人翻转火上的树枝,附和道,“是啊,便是挖不到钱,捉些兔子回去也好啊。”
到戎州城半日就捉了六只兔子,靠这个营生都不会穷。
“你们说...”男人左右瞅了瞅,倏地压低了声,“要不安排几个人背着钱回去,剩下的留下捉兔子怎么样?”
“要死哟,岭南人来了怎么办?你还想不想活命了?”妇人冷声呵斥。
男人讪讪,“这不看满地不是钱就是肉给高兴坏了吗?”
“这儿是岭南地界,再高兴都不能忘记这点,不行,咱得迅速离开。”妇人翻身坐起,指挥人收拾东西,“兔子不烤了。”
男人发牢骚,“你这人怎么说风就是雨的,虽说岭南人的地盘,但这么晚了,他们怎么可能跑到这儿来?”
“小心为上。”妇人伸手提背篓。
一背篓铜板,岂是她能提得动的,“二兄,你来背这个。”
很快,男人放弃,“不行,背不动。”
换谁来都背不动,无法,几人只能抬着背篓走。
走前的火堆没熄,梨花怕她们折回,等天色彻底黑下才跟李解指了指南面。
还没靠近两堆尸骨,就见尸骨旁有火星子闪烁。
约莫听到她们的动静,火星子很快就熄了。
梨花和李解摸黑过来的,见状,李解偏头跟梨花道,“估计是大东家。”
梨花也想到了,开口喊了句,“大伯?”
霎时,火星子重新亮起,映出赵广昌半边眉眼,“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