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37节
作者:
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3388
武将守城,文官治城,城里的事,轮不到他们插手。
守城官兵仍着急,“这儿是益州啊...”
他们该守卫益州百姓,而不是外地人。
男人站着没动,同梨花道,“城里不太平,你们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
跟隔壁士兵说的一样,梨花走了两步,倏地转身,望着目光仍落在城里的男人说道,“南郊没有想象的乱,你们哪天想解甲归田了去东高村吧。”
男人扭头瞥了眼梨花,眼底淌某种汹涌的情绪,然而转瞬就不见了。
他问梨花,“村子怎么样了?”
“还在。”
男人抿嘴笑了下,“那就好。”
梨花没懂他最后一句的意思。
天边的乌云越堆越厚,走出去不远就下起了小雨。
身后突然咚的长鸣。
赵青山回头看了眼,心里泛起嘀咕,“城门怎么关上了?”
梨花跟着回眸,只见青色的雨雾中,城门缓缓阖上,她想了想,隐约懂了男人含笑说的那句,解释,“这道城门今后禁止难民出了。”
赵青山仍云里雾里的。
梨花亦没过多解释,回村后就让闻五进山叫人。
她原本计划从戎州回来再让益州兵回老家接人,现在情况有变,最好的办法就是兵分两路,她和李解带一拨人送人去戎州,另一拨人回去接亲人。
去了趟益州城后,赵青山愈发庆幸自己有瘟疫了,主动请缨道,“三娘,我随你们一起去戎州。”
他拍拍胸膛,“我能保护你。”
梨花说,“你走了村里怎么办?”
“不是有你三壮叔吗?”赵青山铁了心要跟着梨花出去闯,“他是你村长爷教出来的,做事可老道了,村里的事交给他不会乱的。”
梨花反驳,“三壮叔无病,遇到那些有瘟疫的便会束手束脚,你留下来应付那些人。”
她说,“寻小堂姑的事我会记在心上的。”
事情都让梨花安排妥了,赵青山还能怎么办?
“以你的事要紧,寻人的话,以后再说吧。”
八娘是生是死都不好说,哪能为了找她搭上梨花的命,赵青山道,“不找你堂姑了...”
梨花分得清轻重缓急,自不会因生死未卜的人赔上自己,“我会看着办的。”
闻五他们连夜进山,除了叫人,还带了无数药材和干粮,知道梨花要带益州百姓去戎州安顿,赵大壮让赵广从下山帮梨花的忙。
赵广从百般不情愿,“外面都是嗜血者,我出去不是找死吗?”
虽然他偶尔有那么几个瞬间想做英雄,但更多时候是怕死的。
他拒绝,“要我说,青山兄既染了瘟疫,这事就该让大吉他们几兄弟去,这样即使青山兄发病看在大吉他们的份儿上也不会乱咬人。”
大吉他们几兄弟知道赵青山染瘟疫后就闷头去了地里,既不提下山探望赵青山,也不提接赵青山回来。
赵大壮知道他家的事,骂赵广从,“大堂兄在东高村,大吉他们去了能帮上啥忙?”
也不跟赵广从废话,“你是自己收拾走人还是我帮你收拾再给你丢出去?”
“......”
赵广从想了想,到底乖乖回去收拾了,逢赵广安在院里整理药材,他灵机一动,“三弟,三娘这趟凶险,你做阿耶的不能不去啊。”
于是,第二天傍晚,梨花就看到了推着一车药材的赵广安站在自己面前。
赵广从心虚,躲到了最后面。
梨花没看到他人,问都懒得问,而是问赵广安,“阿耶怎么来了?”
她和张百户约好晚上去城门外接人,她准备走了。
谁知闻五他们这时回来了。
看到女儿,赵广安笑得合不拢嘴,喜滋滋的从腰间布袋摸出一只鸡腿递过去,“你二伯说你这趟凶险,我跟着能帮你采草药。”
怕女儿不同意,他讨好的眨了眨眼睛,“阿耶不会给你添乱的。”
他大概知道二兄的心思,看梨花把危险的事给他不痛快,想拉自己做垫背的,殊不知赵广安老早就想下山了,山里再好,没有跟着女儿热闹。
他又拿出医书,“阿耶现在会点医术,一行人若有生病的阿耶也能帮忙瞧瞧。”
人已经来了,总不能撵回去,梨花说,“阿耶想去就去吧。”
晌午雨才停,这会儿路仍是湿的,梨花赶在天黑前到了城门,却见那儿站着无数拖家带口的百姓,有些身上还有伤,只能靠墙站着。
离得越近,药味越浓。
边上站着穿盔甲的益州兵,他们似乎跟百姓说着什么,声音有点小,听不太清楚。
走近后,昨天朝梨花笑的男人迎了上来,“你就是十九娘?”
他们对梨花不算陌生,但在此之前,以为梨花就是有点机灵的小姑娘而已,不料她就是张百户口中的十九娘。
梨花颔首,“张百户呢?”
“他临时有事,来不了了。”男人看眼她身后的人,虽然他们穿着蓑衣,但他一眼就看到了蓑衣底下的盔甲,而且看这些人的站姿,明显兵营出身。
他说,“程副将要我替他向小娘子说声谢谢。”
昨天,衙门前血流成河,程副将到底没忍住动手围剿作乱的难民,县令勃然大怒,发誓要告到蜀王面前,程副将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了。
为今之计,只有转移城中的益州百姓。
他向梨花拱手,“这些人有的染上了瘟疫,还望十九娘莫丢下她们,生病非她们本意,出城时程副将已和她们谈过话,她们不会伤害十九娘你的。”
说话间,他招来手下人。
几个守城士兵推着车上前,男人道,“这四车粮食,半车肉和半车药材是益州军给你的谢礼,请十九娘莫嫌弃。”
梨花看了眼,眼底没什么波澜,“城里怎么样了?”
她以为张百户嘴里的百姓没多少人,但面前这阵仗,八九百人都有了。
男人说,“不太好,但程副将既决定插手此事,城里应该乱不了多久。”
“那张百户呢?”
男人一怔,似是诧异梨花怎么突然问起他。
梨花看向城门口站着的官兵,他们虽然穿着盔甲戴着盔帽,但站姿怪异,明显有伤的缘故。
加上时不时飘来的药味,很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男人回头望了眼同僚,不瞒她,“张百户受伤了,否则定会亲自前来见你的。”
“伤得很严重?”
连路都走不了?
男人点了下头,张百户不让他告诉十九娘,害怕芳娘子担心,谁知十九娘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
梨花蹙了下眉,目光落在官兵推来的车上,“粮食我收了,肉和药材你们自己留着用。”
男人震惊,要知道,为了攒这些药材他们花了多大的心血。
十九娘竟不要?
梨花说,“这益州,没了你们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你们既誓死守护,就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是的,这些人是要跟益州共存亡的。
从张百户拒绝跟芳娘子出城她就猜到了。
男人知道十九娘聪慧,不成想她两句就说破了他们的决心。
在以前,他们戍守益州是护益州城的百姓安宁,而现在,他们的职责是守卫这座城不被外敌攻破,程副将说了,哪怕死,他们也要死在益州。
望着面前比自己矮许多的姑娘,他别开了脸,“这些人就拜托你了。”
“你们想走吗?”
男人摇头,“不走了。 ”
人活一辈子,总得做好一件事不是?
梨花后面的闻五湿了眼眶,喃喃出声道,“他们这样,显得我们卑劣又庸俗。”
赵广安听了,反驳他,“什么卑劣庸俗,要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他们就是太认死理了,誓死守在这儿又如何?救得了百姓吗?救得了自己吗?死了又如何,想救的人都没能救啊...”
“......”
这话怎么越琢磨越有道理?
闻五哑口无言。
赵广安又说,“人哪,只有活下来才能救更多人,你们虽然过了段憋屈的日子,但救回来的人够你们死后升仙了不是?”
“......”闻五张了张嘴,“三东家说得有理。”
撇开那段屈辱不提,他们做的事和士兵没什么两样。
赵广安赞赏,愈发来了精神,抖擞着走到梨花面前,将刚刚的’道理‘复述了一遍,字正腔圆道,“你们朝廷要收留难民就让他们收,你们带着百姓去其他地方生活,这烂摊子谁爱管就让他管去,左右都是贪官恶吏跟群外地人,谁还在意他们的死活不成?”
这话要是赵广从嘴里说出来,必是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赵广安却不是,他声若洪钟,不像在劝人,更像在威胁人。
一时,四周鸦雀无声。
男人更是瞠目结舌的望着赵广安,赵广安昂首挺胸道,“我说错了不成?衙门要包庇作恶的人,就让他们一起生活好了。”
“......”
好像,似乎,的确,是这么个理。
顿时,墙边的百姓清醒了,一瘸一拐的涌过来,“秦百户,这位郎君说得对,你们是好兵,你们留下来也是死,不如跟我们一起走,这鬼地方,谁要待谁待去。”
男人语塞,再开口结巴起来,“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