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第371节
作者:芒鞋女      更新:2025-09-04 09:10      字数:2903
  害怕引起怀疑,王秀才将干粮缠在腰上的,有衣服遮掩,并没惹出麻烦。
  王娘子心里害怕,全程低着头不说话。
  待走出城了,双腿才恣意的抖起来,“往…往哪儿走?”
  王秀才看向枝桠横生的官道,“正前方。”
  城墙上的士兵乍然看到两人出城,困惑不已,问关城门的人,“谁啊?”
  “王坊主的老娘没了,出城埋他老娘去了。”
  王家的事,城里无人不知。
  王家老太太算好的,起码多活了几日,其他坊主家里被百姓一把火烧个精光,别说活人,连根鸡毛都没剩下。
  “他怎么不去北郊?”
  “估计不想老娘的坟被人刨了吧。”
  北郊的活人多,叫他们嗅到味道,入土也别想保全尸骨。
  他们说话的时候,王秀才和妻子正解了腰上的干粮放车上。
  天气炎热,老太太已经开始发臭了。
  王娘子心下戚戚,“咱真要回青葵县吗?”
  王秀才低头不语。
  王娘子愈发凄惶,呜呜呜哭了起来。
  又走了百米,王秀才突然喊,“你看!”
  他盯着两道的杂草,脸上有了神采。
  王娘子疑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杂草疯长,挡住了大半的路。
  她不解,“什么?”
  “草被人折断了!”王秀才欣喜若狂的往前跑,“阿娘说得对,戎州确实有百姓在,咱们有救了啊。”
  王娘子一头雾水,“会不会是岭南人折断的?”
  王秀才懒得搭理她。
  老太太说碰到了近溪村赵家人,两人还当街骂了一番,事后他派人打听过,赵家人似乎改了名换了姓,拿着户籍牌从南城门进的城。
  赵家没有读书人,不可能提前听到风声逃离戎州。
  他们之所以还活着,定是遇到了什么厉害的人。
  那人能救赵家,那也能救他们。
  越想越高兴,恨不得立刻见到赵家背后的人。
  他太过激动,没注意到路边的草晃了下,一道人影钻进了荒草深处。
  不久后,那道人影出现在了一间草篷前,“十九娘,城里来了人,一男一女,推着具尸体,像是故意来试探咱们的。”
  县令怕不是以为岭南人装神弄鬼,弄具尸体来求和。
  梨花盘腿坐地上,手里拿着晒干的艾草叶来回搓。
  这是制作艾草丸要用的,她搓得很认真。
  听了罗大的话,她道,“抓了问问城里的情况,完了杀了。”
  这时候出城的不可能是良民。
  罗大领命而去,梨花提醒,“记得等他们走远些再动手。”
  “好。”
  杀他们罗大就绰绰有余了,是以没有叫人帮忙。
  梨花知道他的能耐也没多说。
  谁知晌午时,罗大满脸难色的跑回来,“十九娘,他们说认识你,是你家亲戚。”
  梨花眯起眼,“我家亲戚?怕不是你被骗了!”
  李解解释,“十九娘在益州叫李莹,和赵字不沾边,不可能有亲戚。”
  便是张百户他们也只知道梨花排行十九而已。
  罗大迷糊的挠头,“可他能清楚说你堂伯叫赵青山!他说他姓王,是赵家的姻亲。”
  “!!!”闻声来凑热闹的赵青山听到这话,立时大怒,“操他娘的王大郎,都退亲了还敢攀关系!”
  他问罗大,“他们人呢?老子亲手宰了他们!”
  还真是认识的,罗大道,“我让他们继续往南走,估计要到老隧道那儿了。”
  担心他们是城里来的奸细,他叫他们不准回头,否则就吃了他们。
  两人怕得厉害,估计不敢回头。
  赵青山回去扛铁枪,“走。”
  见梨花走了出来,他摆手,“外头晒,去里面待着,我杀了王大郎他们就回来。”
  要说知道他身份的,除了王家人没有别人了。
  明知戎州会乱,他连族人都不顾就走了,这也就算了,还叫人上门退亲!
  简直欺人太甚!
  梨花沉吟不语。
  赵青山看她,“三娘,你不会心慈手软想放了他们吧?”
  他怒目圆睁,“那可是狼心狗肺的东西!”
  见他气得厉害,梨花眉眼弯弯笑起来,“我没手软,我在想怎么利用王大郎呢。”
  赵青山半信半疑,“利用他干什么?”
  那种人,临死能被利用是积德了。
  梨花偏头,看向满头大汗的罗大,“他还是坊主吗?”
  罗大心领神会,“是,前阵子百姓造反,他的几名妾室当晚就没了,他老娘多活了几日,昨晚过世的…”
  “他说县令残暴,提携难民为吏,祸害城中百姓,现在益州城的百姓要么身死,要么沦为了禁腐!”
  “畜生!”赵青山勃然大怒,“畜生啊!”
  世道如此,这是百姓的命,梨花继续问,“他们出城是为何?”
  “为虎作伥不配为人,他后悔了,想回老家安葬老母,之后寻找族人,亲自向他们赔罪!”
  “我呸!”赵青山啐了一口痰,“就他那德性,不是回去挖他王家祖坟的就谢天谢地了!”
  自打染了瘟疫,赵青山的性子就暴躁无比,属于一言不合就打架的那种。
  全然不怕死。
  “三娘。”他将铁枪往地上一杵,义愤填膺道,“他定是看我活得好好的想投靠咱,什么安葬老母寻亲赔罪,狗屁!”
  最后两句罗大很是认同,“读书人最阴险狡诈了。”
  看大家伙若有所思的的望过来,他挺了挺脊背,掷地有声的说,“云州养嗜血者的法子就是读书人想的。”
  要不是遇到梨花,他们还对仇人感恩戴德呢。
  可想而知读书人多假仁假义了。
  他问梨花,“十九娘可要见见他们?”
  “见什么见!”赵青山冷哼,“那等忘恩负义的就该全杀了。”
  他家八娘就是被婆家人卖了杳无音信的,所以他特别痛恨不把女子当人的婆家人。
  很少看到赵青山气成这样,梨花身后的李解偷偷打量梨花一眼,果断走上前去。
  只见他凑到赵青山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赵青山瞬间眉开眼笑,“行,就这么办。”
  他扬手叫罗大,“走,咱看看王家人现在混成什么样子了!”
  第246章
  想当初,王家门庭若市,十里八村的大户,羡煞旁人,可谁能料到,如今竟成了落魄户。
  而赵家脚踏实地开荒种粮,在乱世齐心协力,努力寻得了一方安稳,日子蒸蒸日上。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既如此,赵青山怎能不好好显摆显摆?
  他把铁枪往肩上一甩,气魄豪迈的喊,“走,都随我去!”
  烈日下,他古铜色的脸庞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在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双眼深且亮。
  日头高悬,围拢过来的人个个大汗淋漓,衣衫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可众人满心好奇,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纷纷操起铁棍、锄头,跃跃欲试的跟了上去。
  梨花站在热气氤氲的草堆旁,眉头轻皱,一脸无奈地提醒:“堂伯,小心中暑了。”
  “知道。”赵青山声音高亢,底气十足,那离去的背影透着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梨花转身迈进草篷。细密的汗珠从她光洁的额头滑落,顺着粉嫩的脸颊,悄然湿润了前襟。
  草篷里,舂药材的孩童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酷热浑然不觉,手中的动作不停,一下又一下,捣药声此起彼伏。
  梨花不自觉放柔了声音,“午时了,休息一会儿吧。”
  此次出门,益州山里带出来的孩子们也随行在侧。虽说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可一路上不哭不闹,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疼,大人吩咐做什么,他们就乖乖照做。
  梨花看向那个叫二牛的男孩,轻声询问:“饿不饿?”
  干粮集中存放在箩筐里,得等赵广安发话才能取用。
  今早赵广安去溪边寻觅蕃荷菜了,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