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假正经不哭      更新:2025-09-08 09:18      字数:3291
  可是此后,阿锦再也没有来了。
  阿木说,阿锦的病好像好了,可是好了,为什么不来找她呢?
  她去找她,可她总是在看书,或者休息,她的阿锦病好之后,好像也不依赖她了...
  她满心失落却也忍不住偷偷去看她。
  再后来,她就看着满天的火光,亲眼送走了她的阿锦,为什么要拦着她呢?她的阿锦还在里面呢。
  她跪在那里泣不成声,可白奚的力气怎么这般大?怎么都挣脱不了,她好恨啊,她只是想找她的阿锦而已。
  阿锦,你不是好了吗?你不是那么厉害吗?怎么能被火给困住了呢?你快出来啊!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她发了疯的想要冲进那火光里。
  她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她清醒后看到了那个女人,那个珵君为了监督阿锦,赐给阿锦的女人。
  我满心妒火,她是我的人,可我不喜欢她,但她告诉我,阿锦是喜欢我的,真好,阿锦真的喜欢我,我笑着哭了,好像得到了答案也没有那么开心了。
  她引诱了阿锦,发现了阿锦的女儿身,所以间接的害死了阿锦对吗?萧夕和好恨啊,那是她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阿锦,就让她这么毁了!就这么毁了!
  原来阿锦是个女子,所以她从来不敢直视我的感情,我笑了,书读的这般多,竟是个榆木脑袋。
  阿锦,你白聪明了那么久,你真傻,我不在乎的,我只是想要一个阿锦而已!可惜阿锦已经听不到了。
  我想杀了她,她害死了我的阿锦,我很想一刀捅死她!但我还是放过她了,毕竟当初,是我将她赐给阿锦的...
  因果轮回,错的是不是我呢?
  我让她保证不得让其他人知道,一个人独自离开中州,永远不要出现!否则,我会杀了她!
  可怜我的阿锦,就这样离开了。
  第二日,她收到了阿木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他说,这是阿锦留给她的。
  她红着眼将信打开,笔意坎坎,却有坚定:
  “提笔羞怯,情意难止,臣待殿下,爱意绵绵”
  她死前,还是想让殿下知道自己的心意,让殿下知道,其实不是她一直一厢情愿。
  萧夕和哭着笑了,她释怀了,她真的释怀了,她不怪姚长元了。
  她强忍着泪水,吩咐叶儿拿过笔,手指颤颤巍巍的在一旁笑着写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乱我心曲,其犹未悔”
  即便现在知道真相,她也毫不后悔曾经不知情的一往情深。
  或许她得知真相的时候有过一丝怨念,可是男是女重要吗?
  无关男女,她就是她眼中的君子,她的爱慕之心不悔。
  如果思念的尽头,是重逢就好了。
  花言独自走在偷偷离都的小巷中,可是一把利刃很快就划破了她的脖颈。
  她瘫倒在地,伸出手想要去拦住那人的身影,可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烈火燃烧,大雨冲刷,这世上再无姚长元的痕迹了,一切都归于尘土。
  独留阿木一人,徘徊在世。
  郭孝聪来找过姚长元,他在威胁她,姚长元从不屑于他愚蠢的自以为是,但她却没有气力去反驳了,她犹如行尸走肉般,独自承受着一切。
  她知道殿下的路,可她不想殿下为她多背负些什么了,或许她可以等,但她已经等不下去了。
  有时候,死,也是一种解脱。
  火光冉冉,那是她亲手点起的火,死法很残忍,所以她提前服了毒。
  她不想给这世间再留下什么了,连带着她的身份,一起化为尘烟吧。
  她笑着拿起了伊依送她的冠礼,其实,她不喜欢这个玉冠的。
  她是沈锦,是沈长元,不是戴着面具虚假的姚长元。
  也正因为她是沈锦,所以她永远也忘不掉所经历的一切。
  她让伊依等的太久了,伊依是她养大的,再怎么说,也得去好好陪着她才是,黄泉路远,伊依,再等等吧。
  对不起殿下,到死也没有告诉你真相。
  她看见了门外声嘶力竭的阿木,她笑了,对不起阿木,要留你一个人了,原谅姐姐。
  少年的心气终究是掩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萧夕和在姚长元死后去见了江清简,那个到最后依旧与她并肩前行的人。
  “我只知她在殿下婚约下时,在公主府外,侯了一夜的雪。”江清简没有明说,她希望萧夕和能够自己明白。
  萧夕和笑了,连泪水都是苦涩的。
  永新二年冬,十一月大雪,宁安长公主出嫁,长街如龙,她和阿锦始终是做不成夫妻的。
  永新三年二月,宁安长公主薨,怎么能让阿锦一个人过生辰呢?
  皇陵之中,她做不得自己,她依旧是高家妇,可另一个山头上,痴情的姑娘抱着心爱之人的骨灰永远沉睡在了那里。
  多少年后,谁能看见,那个墓碑上,刻的是:
  “爱妻沈氏锦,沈萧氏之墓”
  “这个墓碑好奇怪啊?”
  “萧不是国姓吗?”
  原来那天,从屋檐上一跃而下,笑的明媚的少年,说的是:“在下沈锦。”
  下辈子吧沈锦,下辈子我只做萧夕和,好不好?
  作者有话说:
  姚长元是局面的开创者,也是其中的牺牲者。
  她们的喜欢是一开始的春心萌动,再后来的思想共鸣,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理智沉沦,清醒抉择后的迷茫,不可追的错过。
  这个小说是带点权谋的,可能写的不咋样,我不知道姚长元是否讨喜,但是,我觉得姚长元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她不是一个权谋者,她一开始或许因为恨一心复仇,可喜欢上萧夕和后,她的恨开始消弭了,但她没有放下,她只是在经历中缓和了,也并不全是因为萧,人物的一种际遇吧,我自认为我的小说是很伤的,但她应该不算虐,悲吧。
  如果愿意的话,其实我感觉大家可以带着姚长元的死再去看一下小说,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感觉,就是废时。我其实写的时候并没想把姚长元写疯,就有一次晚上睡觉,我忽然发现她在我的脑海里就已经疯了。在时家小院的时候,就是姚长元心理有问题最明显的时候,她不全是因为事情而伤感,而是精神上的问题。
  今天就是大结局了,其实我还有一篇番外,番外是花言的,咋说嘞,里面有些剧情,慎入吧。姚长元的结局是我一开始就定好的,对于姚长元,我写她强大而美好,我写她坚韧而懦弱,她鲜活却不堪。抓住读者确实要主角理想化,可或许我有的痛苦带给了我现实化,我就想写下这一篇,写实境下的一种无力吧。
  其实《悬镜》结束了好舍不得,既舍不得书里的人物,也舍不得一直在看的你们,虽然没有什么,但还是很感慨,谢谢你们一直陪伴,不管是发过评论的,还是一直默默无言的,很感谢你们的支持,相逢即是有缘,我的《悬镜》太过悲伤,希望一样喜欢的你们,万事顺遂,喜乐无忧,把遗憾和忧伤留在书里就好。
  如果有问题也可以来微博找我哦,同名:假正经不哭。
  第96章 番外 后悔
  我从没有想过,我会嫁给姚长元。
  我初见她时,她就已经是盛名在外的左副都御史大人了,彼时的我,还在姐妹的仇恨中,极度厌倦男子的虚情假意。
  我被殿下收拢后,才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她看似待人疏离,骨子里却很温柔,人人喊的王寡妇,只有她唤着王娘子,她们这般低贱之人,永远是上不得台面的。
  可这位御史大人,她不移贵贱。
  殿下不说,我也知道,她是殿下的心上人,那日院外相遇,我没想到,戴着面纱,她也能认出我来。
  她的聪明,远远比我想的更甚。
  她出于寒门,却是个非常有才能的男子,她清冷高华,我不曾想过高攀。
  可我没想到,殿下将我指给了她。
  她妹妹去世后,我就再也没见她笑过了。
  我嫁给她的那一日,春光正盛,可她好像一点也不开心,陛下赐的人,她无法反驳,她不能离开,只能坐在那里喝着闷酒。
  她如今权倾朝野,是令陛下都忌惮的人,可我记得,从前那个姚长元,从来就不是他们说的那般只为权势。
  我的存在,我们都心知肚明,但她并没有为难我,甚至让我自己好好休息,到如今她还这般大度吗?
  她离开了,可是,今日是我们的花烛夜,虽然我从不敢期待一份好的感情,但是,我也会有一丝奢望。
  况且,在我心中,姚长元,是一个极好的郎君。
  还是说,她也嫌弃我从前的出身?或许,她想娶的人,只是她妹妹,是那个已经过世的小姑娘。
  那样的姑娘,我见了,也会心动。
  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没关系,我听从陛下,听从殿下的旨意,只是在姚府监督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