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作者:
千畅 更新:2025-09-10 08:38 字数:3317
他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素笺,递给侍候在身旁的书竹。
书竹躬身接过,走到王成平面前,双手奉上。
王成平迟疑的接过,将素笺小心展开。幸而他幼时双亲在世,上过几年的学堂,虽说是村中的老私塾,但勉强认得些字,不至于目不识丁。
待他扫过素笺上的字时,心犹如重锤砸中。
六十六两黄金、一千八百八十八两白银、贡饼两担、浮光锦十匹、宝华楼金头面一套……每一件对他来说,都难如登天,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光是六十六两黄金,那得是多少张上好的虎皮,值多少根老山参?浮光锦,他只在镇上最大的布庄门口远远的瞥见过一眼,那流光溢彩的料子,据说一匹抵得上镇上普通人家两三年的用度。更不消说宝华楼,宝华楼是府县鼎鼎有名的金楼,是他这辈子都不会踏进一步的地方。
王成平捏着纸张的手指微微颤抖,因为用力骨节有些发白。他盯着手中的聘礼单子,看了很久很久,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骨子里。
他与玉娘之间的差距,果然是天差地别,难以逾越。
厅堂内安静得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他的脑海中闪过玉娘含泪带笑的脸,闪过她偷偷塞给自己馒头时羞涩的眼神,闪过她在耳边轻声说欢喜他时的欢愉……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头顶,压过所有的畏难恐惧。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1】
王成平猛地抬起头,眼神中的忐忑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哪怕他做不到,他也要去拼了命去尝试。就算……不成功,那也无憾,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带给玉娘好的日子。
“我只给你一年的时间,一年孝期结束。”赵钰将眼前之人的反应都看着眼里,声音淡淡的。
王成平把那张聘礼单子紧紧攥在手中,应下:“王成平自当履行承诺,若一年后未备齐单子上的聘礼,往后绝不出现在赵小姐面前。”
赵钰看着王成平挺直如松的姿态,不卑不亢,心中那份根深蒂固的成见勉强放下,他的声音放缓不少。
“我未非有意为难你。”
“这聘礼单子对你而言极为不易,但我也不会因你出生农户而有所减少,赵府的小姐势必要风光出嫁、十里红妆。”
“府县陆当家有商队行商外邦,获利可见一斑。若你愿意,我可修书一封,举荐你入陆家商队,随船出海。”赵钰话锋一转,又道,“只是,此去山高水远,一年之内断不可能再回府县,更见不到玉娘一面,也无法照料家中亲人。”
“且风险自担,生死由命。你可要想清楚。”
王成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抱拳:“谢赵大哥,王某愿前往!”
赵钰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敢拼敢闯,不愿乐享现状,这份骨气倒是让他刮目相看。
他颔首:“既是如此,回去准备吧。过几日,自会有人引荐你去陆家商队。”
见到王成平面露挣扎之色,站在正厅并未走一步,赵钰问道:“还有何事?”
“赵大哥,成平家中还有一年迈祖母,自小与祖母相依为命。此去经年,对祖母实在放心不下,恳请赵大哥能否派人稍加照拂?”王成平声音低沉下来,带着浓重的担忧和恳切,“我祖母她很喜欢赵小姐,若赵大哥准允小姐能看一两回祖母,说一些话……王某不胜感激,愿来世结草衔环报答赵大哥的恩情。”
赵钰沉默片刻,终究点了点头:“此事我应下,会着人看顾。玉娘……若她愿意,可随她去探望。”
王成平喜道:“多谢赵大哥!”
“去吧。”赵钰挥了挥手,“临走前,可去偏厅见玉娘一面,莫要耽搁太久。”
他的语气平淡,但对于二人的私情已然松动。
*
柳树村,王家小院。
灶膛里的火苗跳跃着,映出王阿婆写满沧桑、沟壑纵横的脸。
她听完孙子的决定,浑浊的老眼里先是涌起巨大的担忧及不舍,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伸出枯枝般的手紧紧抓住孙儿的手。
“好孩子。”王阿婆的声音带着哽咽,眼底闪着泪光,但她挤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奶奶就知道,我家成平是个有担当的好后生。你既然有想法,就大胆去闯吧,奶奶身子骨硬朗着,不用担心。奶奶等着你挣了大钱,将赵姑娘风风光光的娶进门。”
“赵姑娘是个好姑娘,原本是我们家高攀,配不上赵姑娘家的身世。外邦路途远,照顾好自个儿,不要蛮头冲撞,在异乡要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你要记着赵姑娘的好,切莫出了趟远门,就把自个儿姓甚名谁给忘了,也不要做对不起赵姑娘的事来。否则别说赵姑娘,就连我也不会认你。”
王成平郑重地点头:“奶奶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王阿婆给他收拾了包袱,还往里头塞了一些铜板。她枯瘦的手颤抖着,将手中的小布包递给王成平,里面是几十颗山核桃。
“拿着,路上饿了,垫垫。”
王成平紧紧握住小布包,看着王阿婆浑浊眼底强忍的泪光,以及那全然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他这个面对刀斧猛兽都未曾退缩的山野汉子,此刻眼眶通红。
他猛地跪倒在王阿婆膝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奶奶保重,孙儿走了。”
说完,王成平站起身,不敢再看王阿婆含泪的脸,毅然决然的转身,大步踏入深秋苍茫的暮色之中。
朝着府县的方向,朝着那条他也未知的道路,头也不回地走去。
坚毅挺拔的背影,宛如一杆投向命运激流的标枪。
第63章
春寒料峭,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散去,府县的春日已染上几分喧嚣暖意。
古韵食楼的生意愈发红火,一年前出的‘洗晦’梅子酒倒成了远近闻名的招牌, 连带着赵钰几处不打眼的产业也流水渐丰。
这一日,天光晴好。
赵钰一身素色长衫,发间只束了一根简单的白玉簪, 却遮掩不了分毫他面如冠玉的容颜,眉眼如画,只稍一眼, 便陷入其中不能自已。
通身的气度愈发沉静内敛。
三年孝期在身, 功名暂寄,两年余的商海浮沉,倒是让赵钰磨炼出一身不同于书院学子的韧劲锋芒。
“瞧我作甚?”赵钰手中捧着新得来的策书, 原是如痴如醉的看着,奈何案桌另一旁的人目光灼灼,饶他是仙人入定,也不能视若无睹。
他将手中的策书放下, 看向一旁的陆清梦:“今日这是怎了?不是来与我对账, 账簿未看完便要来看我,往日也没见清梦这般。”
陆清梦唇角笑意微漾, 眼神仍落在眼前之人身上:“赵郎今日不比寻常,格外风姿绰约, 我瞧着心驰神往,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赵钰无奈,得知陆清梦又是在调戏于他。
茶案上是小厮新烧开的一壶山泉水,赵钰站起身走到茶案处,将茶盏用热水冲洗至温。
凡欲点茶, 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1】
赵钰碾碎上好的茶叶,这是他托葛文兄从京城带来的上好茶叶,是西域新贡。滚烫的山泉水注入其中,赵钰执起茶筅搅拌,淡淡的茶香便渐渐溢散,沁人心脾。
“清梦可尝一尝这新茶,滋味尚可。”
陆清梦接过茶盏,浅尝了一口,入口清甜有淡淡的清香,带有一丝清爽之意,口中回甘泛起醇厚饱满之味,散发出深厚甜香,滋润着味蕾,留有余香久久不散。
接着他又喝了一口,才道:“茶不错,沏茶之人的手艺更是上乘。”
赵钰失笑:“几日不见,便要回回打趣我。若是我的手艺上乘,那清梦岂不是我此生难以逾越的天堑。”
“赵郎也油嘴滑舌。”
“算起来,这几日王家小子应当在回府县的路上。”赵钰一想起这事颇为头疼。
离王家小子回府县三个月余时,玉娘就缠着他东问西问,还经常跑去陆府找陆清梦打听王成平的消息,没有半点矜持,哪里像个大家闺秀小姐。
陆清梦颔首:“是,前几日我便收到领队寄来的信,算上送信的时间,莫约三日后到府县。这王成平也算是个能人,天身神力,力大无穷,领队没少在信中向我称赞他。”
“等王家小子回来,赵郎可有想过让他考武举,入军营?天身神力,若不入军营当兵着实可惜。虽说刀剑无眼,但这小子是有点本领在身,稍加引导练武,假以时日必定能在战场上厮杀,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武将之才。”
赵钰闻言神色一敛,他端着温烫的茶盏良久,直到茶水渐凉,才道:“此事待他回来再议。”
入军营,只怕玉娘不愿。
未等陆清梦出声,二楼木窗处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旋即是脚步声蹬蹬上楼,直奔雅间而来。
赵一甚至忘了通报,几乎是直撞着门闯入,手中高举着一封汗湿的信函,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