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作者:栖云舟      更新:2025-09-10 09:29      字数:3709
  
  他醉心诗词歌赋,素爱与文人墨客交流,注重文化教育,此番势必将扬州城里有才之士全都搜罗过来。
  既要设宴,寻摸几个好厨子来也是正经事。
  小厮向他推荐了燕来楼,毕竟燕来楼是扬州城中最大的酒楼,说出去也有排面。
  阳知州却不赞同,说出去好听不一定好吃啊!虽然燕来楼味道也确实不错,但整体装潢太过浮夸,菜品口味也比较陈旧,与自己的调性不太符合。
  小厮问道:“那我再去瞧瞧旁的食肆。”
  心中却忍不住咆哮:你又不在燕来楼请客,人家装潢浮夸就浮夸吧,也碍不着事啊!
  阳知州一摸下巴,“你去告诉卸盐巷如意馆的梁娘子,就说我请她来做一桌席面。”
  梁照儿听见此话时,面上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阳知州的席面可谓是绝佳的宣传机会,听说会来不少文人雅士,若他们一人能给自己做的菜写一首诗,扬名天下简直指日可待了。
  “知州大老爷可有甚么要求?”梁照儿觉得自己现在的语气听起来肯定充满了谄媚。
  那小厮轻咳一声道:“我家老爷未说旁的,只一个字,万不能俗了。”
  待那小厮离去,梁照儿仍许久未缓过神来。
  不能俗,那就得雅。
  梁照儿拉来李瘸子一处商讨菜单,李瘸子原先曾承接过不少宴席,对这些事情都轻车熟路。
  他悠然道:“既是文人雅士集会,那么那些味道重的、吃起来麻烦的都不能做了。”
  梁照儿觉着他言之有理。
  若是上一盘烤韭菜给这些人吃,一吃完一嘴韭菜味再念那些柔婉诗句便半分意境也无了。更不要提做什么红烧蹄膀或大棒骨这类的食物,人手一个抓着猛啃,怎么看都不像仙气飘飘的诗人之流。
  不管私底下这些人好吃什么,但面上都得维护立起来的人设。
  两人想了许久,才凑出来整个菜单。
  主菜除了李瘸子拿手的蟹酿橙外,加了一道莲房鱼包。梁照儿则做一道河豚羹,河豚在本朝算珍贵食材,又难于处理,故而席面上甚少见到。除了三道主菜外,还有四荤四素八个小炒,六个攒盒冷盘,都是时兴的蔬菜。糕点和香饮由梁照儿一手包办,都是如意馆卖得好的那几样。想着天气闷热,主食便换成了茶泡饭,清新爽口,总的来说面面俱到。
  李瘸子连忙让沈度将这单子送到阳知州那去,好让底下采买的仆妇按照这单子备货。
  城中其他食肆得知如意馆这支新秀居然顶了燕来楼去给阳知州做席面,看法皆不尽相同。
  有的认为如意馆却有几把刷子,有的却不服,觉得定是梁照儿使了什么奇技淫巧哄骗了阳知州去。一时间这些话在同行之中越传越难听,不过燕来楼仍正襟危坐,似乎并不在意此事。
  梁照儿对这些流言倒淡淡的,实在不是她人淡如菊,而是这种事本没法解释,解释了也是陷入自证陷阱。
  那些人有意诋毁她,自然有千万种办法换着来诟谇。
  日子如水般流过,终于到了开宴的时候。
  阳知州派人接了梁照儿和李瘸子还有沈度上山,若非如此,李瘸子仅凭一条好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大明寺。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一派古朴典雅。堂前有大理石砌的平台,名唤行春台。
  凭栏远眺,江南一片好风光。不仅如此,还能望见不远处的瘦西湖。
  草绿天晴,水光潋滟,平山堂风光再曼妙不过。
  有人引着他们到了后厨。厨房还算大,有三个火灶,四处案板,能供不少人在此干活。前来帮厨的多半是平山堂的下人和在寺庙清修的妇人。
  梁照儿知晓李瘸子做饭时不喜旁人在,便遣散了几个帮厨的,余下的便让他们帮着自己打打下手。
  李瘸子见状毫不犹豫地使唤起了沈度,一会让他帮忙磨刀,一会又让他去搬菜。
  沈度咬牙切齿道:“这不是有帮厨的,你老使唤我做什么?”
  “别的人我不放心。”李瘸子专注着手下的功夫。
  帮厨的娘子指着沈度问梁照儿:“这位郎君生得仪表堂堂,竟然也会做饭?”
  梁照儿笑着说:“他啊,他哪会做饭。”
  “那他来干什么?”
  梁照儿怒了努嘴,示意她看向被李瘸子塞了两只鸡到外头处理的沈度,“杀鸡囖。”
  沈度嘴角抽了抽,他行走江湖十余载,原先与他过招的都是江湖高手,如今竟沦落至与鸡互搏。他安慰自己:反正都是用刀,凑合干吧。
  第51章
  沈度给李瘸子提了一篓子六月黄来盯着他做完蟹酿橙后,又将一边的鱼搬到案边的水池子里。李瘸子片鱼的时候特地将梁照儿叫到一边仔细将刀法传授于她。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梁照儿的刀工和之前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淮扬菜尤为注重刀工,甚至到达了苛刻的地步,其难以传承的原因有不少
  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淮扬菜中最变态的一道也是极为享誉四方的一道菜叫做瓜雕,即将各种甜品羹汤置于精心雕刻的西瓜盅内。
  居三刀生平绝学冬瓜船雕已有许久未重现江湖。
  梁照儿又将李瘸子教过的拆解步骤于心中默念,深吸一口气才开始处理手下的河豚。
  必须先将新鲜河豚中有毒的内脏、眼睛及血液等部分剔除干净,再将河豚肉片成薄薄的薄片。
  而后继续将五花肉切片,葱姜蒜切末。锅中倒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河豚肉煎至两面微黄,接着加入五花肉继续煎炒出油。倒入没过食材的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半个时辰,直至羹汤发白,最后再加入竹荪、木耳和荠菜小火焖煮片刻。
  出锅前仅加少许盐和胡椒即可。
  河豚羹刚一做好,浓郁醇厚的鲜味便从锅里钻了出来。李瘸子开盖瞧了瞧汤汁成色,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如今也算能独挡一面了,比之前光知道使野路子强不少。”
  梁照儿笑嘻嘻地说:“还是师父教的好。”
  这话可不是奉承,李瘸子在指导徒弟上真真是极为有耐心,能教给梁照儿的绝不让她自己去琢磨。
  如意馆里只备了早饭的量,眼见着快到晌午有食客要来吃午饭,李瘸子便急急忙忙地净了手准备下山。好在阳知州派来的人此刻正在外头候着,直接一顶轿子给他送回去,还算方便。
  临走前李瘸子又交代了梁照儿好几遍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开了席之后如何调配厨房众人。
  在他一步三回头的不舍中,梁照儿朝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后才继续专心干活。
  这场席面准备的比玉梳的喜宴要久得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梁照儿的亲手把控。这次算是她代表如意馆在士林中的正式亮相,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得罪了谁也不能得罪这群文人,否则被他们诗一写、词一作,当真是“流芳千古”了。
  这一顿饭从不到辰时一直做到了午时三刻。
  梁照儿接过沈度递过来的手绢,将汗擦净后便派人告诉前头席面已经备好。
  一旁的仆妇打趣:“这位小官人倒真体贴,也不知是否成亲了,我家中有个侄女云英未嫁,不如说桩媒给你?”
  沈度默默将手绢放回袖子内,“我是她官人。”
  梁照儿先是一愣,后反应过来沈度这么说也不算错,并未反驳。
  几个仆妇眼上笑意更深,“哎唷唷,原来是夫妻档。”
  “瞧见这小夫妻俩,也叫老婆子想起年轻的时候。当时也是这样同自家官人一道夏天种地,到街上卖自家鸡蛋。日子虽苦,却仿佛吃了蜜一般。”
  沈度闻言勾唇笑了笑,他摸到梁照儿身边,环胸倚在灶台前瞧她的侧脸。梁照儿被他盯得有些恼怒,用擀面杖抵在沈度胸口上将他推得更远些。
  两人就这么一句话也不说,静静地并肩站着洗碗。
  不一会儿,外头侍女喜滋滋地来报:“梁娘子,知州很喜欢您备下的席面,请您到前头一同去吃酒说话呢。”
  梁照儿笑着应下:“酒我就不吃了,去前头回了话就是。”
  阳知州虽客套地请她到前头去,可她也不好死皮赖脸地真在那留着吃酒吃菜。李瘸子临走前亦提点过她,若是主家留饭一定得再三谢过后婉拒。
  人总得拎清自己的身份。
  梁照儿随着那侍女到了前面,只见行春台两侧用山水插屏围上,中间布着纱帐,阳知州正盘足坐在上头软榻。见她来了,即刻命人搬来张绣凳。
  蔡宣季站在一边冲梁照儿眨了眨眼,眸子闪闪发光。
  今日他是受老师所邀,特地趁着休沐的空档来赴宴。因着阳知州想广纳城中英才,故而崔璋等有些名声的秀才举人们也受邀来了。
  此刻两人正站在一处行酒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