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243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1:58 字数:3769
“呼!”一杆长枪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刺刘灵面部。
电光火石之下,刘灵来不及思考,下意识双腿弯曲,矛杆一格,长枪从其右肩上空穿过。
刘灵后退半步,举枪直刺,结果被另一人格住。
妈的,这些兵成精了!他心中暗骂,长枪格杀之术怕是练了不下五年,不但个人技艺出众,就连配合都十分默契。
“呼!”长枪又直刺而来。
刘灵后退一步、两步,对面的银枪军武士略有些心急,追击得快了半步,刘灵抓住机会,不退反进,一枪刺中对方腋下,再杀一人。
“杀了他们!”风雪中又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眼见着亲兵不断倒下,刘灵心中愈发焦躁,卖了个破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刺死第三人后,终于破防了。
刚刚被他杀死的那名银枪军武士,从面相上看起来,不过就是个三十许人的憨厚苦力罢了。但他持矛动作标准,步伐坚定有力,目光一直在自己的面门、腋下、膝盖等甲胄遮护不到的地方打转,刺杀动作刁钻歹毒,迅疾如风。
在亲兵的卫护下,刘灵勉强格杀军官一人、士兵两人,却把自己累得够呛,气喘吁吁。
妈的,邵勋从哪找的这些人,一个个这么难缠。
“败了,败了!”风中传来令人颓丧的呼喊声。
刘灵再不敢耽搁,在一部分亲兵的簇拥下,转身便走。
另外一部分亲兵留下断后,与银枪军士卒缠斗在一起,双方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
“嘚嘚”马蹄声响起,刘灵如风一般冲出了村子,消失在夜幕中。
越来越多的银枪军杀了进来。
贼兵一哄而散,顾不得漫天风雪,顾不得深夜的严寒会不会把自己冻死,这会他们只想逃,只想离这帮技艺娴熟、杀人如麻的官兵远一点。
夜幕终于完全落了下来。
搜杀完最后一名贼兵后,银枪军士卒将伤损的马匹拖了过来,就地宰杀。然后拆了一些民房,开始生火,熬煮肉汤。
就着肉汤、干粮吃完饭后,他们还要继续追击。
这个恶劣天气,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步弓无法使用。但没关系,近战肉搏一样可以摧垮敌人。
他们是银枪军第一幢,大部分人都从军五年以上了,正面肉搏,不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长枪丛林。
******
逃了大半夜后,刘灵在共县北境一个被他们占领的村垒内,遇到了一队正往回撤的己方兵马,总计两千人上下,这才松了口气。
结果才坐下来喝了点热汤,吃了几口干粮,村外又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铿锵的甲叶声在村垒前后响起,似乎有人在包抄他们?
刘灵看了看左右的亲兵,不过寥寥数十人罢了。
再看看村落内挤得满满当当的士兵,绝大部分是被拉来的新丁,此刻满脸惶恐,喧哗声四起。
“走!”他没有丝毫犹豫,换了一匹马,直接骑上,然后招呼能跟上的人全数跟上,向东突围。
黑夜之中,火把根本不起作用,只一会就被风雪打灭了。
刘灵也顾不得其他了,只认准一个方向,闷头狂奔。
他已经不再想部众们能不能逃出来,也不再想王桑此刻在何处,他只想逃得一命。
他在林虑还有数百人,在邺城还有近千兵,这都是他的老底子,只要收拢起来,还有复起的机会。
黑沉沉的夜色之中,跟在他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稀落。
途中找了个背风之地休息一番,吃了点食水后,刘灵换上马再度狂奔。
先向东,再向北,仓皇间跑进了林虑县境。
当十月十一日清晨的阳光从东边升起之时,能跟上他步伐的不过二三十骑罢了。
这个时候,一队人马从南边跑了过来。
刘灵刚想起身逃窜,却发现是仓皇北撤的己方人马,遣人一问,居然是王桑的部众。
原本在附近劫掠,结果没人通知他们撤退,也没有官军来打他们,打听到王散骑、刘平北都率军北还之后,他们失去了继续留在这边的勇气,带着抢来的人丁、财货就跑,不意撞到了刘灵。
刘灵松了一口气,堂而皇之地接过了指挥权,率部向北撤退。
他很清楚,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官军的追击高潮已经过去了。
黑夜之中,他和王桑的部众散得到处都是,官军再有本事,也弄不清楚他们都往哪跑了。
他现在安全了。但也有些欲哭无泪,撤退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邵贼追得也太紧,借着风雪掩护,直接把自己的兵散开,四处袭杀。
南下共县的这批人,不知道还有几人能还。
回到邺城之后,怕是要真的看石勒的脸色过活了。
那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一不小心,部队直接被他吞了……
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
诚然,正如刘灵所猜测的那样,追袭战已经过了高潮。
这本就是一次有备打无备的突袭罢了,王桑、刘灵迫不及待上门送人头,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唯一遗憾的,大概就是风雪太大,能见度太低,天气太冷,不利于追击罢了。
不过,官军不方便追击,不代表其他人不行。
敌军既然要劫掠,那么免不了人员四处分散,恶劣天气之下,收拢需要时间。如今直接被一波突袭给干得稀里哗啦,王桑、刘灵二人仓皇溃逃,分散在各处的贼众甚至不知道该往哪里集结,于是只能一股脑地往林虑县撤退——他们南下时的出发地。
撤退的路上,银枪军、牙门军、府兵、义从虎视眈眈,碰到就追上去猛干。于是,可想而知贼军撤退的混乱程度了。
一开始可能还有点组织纪律,但跑着跑着,能维持组织的人越来越少,且多是自青、徐起事时就跟着他们的老贼,最次也得是在豫、兖二州入伙的悍勇之辈。
新兵们就没这个能力了,往往走着走着就掉队了,而这多半意味着死亡。
共县通往林虑的驿道上,僵卧于途的尸体比比皆是。很多人身上甚至压根没有伤口,不知道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多半是后者。
严寒的深夜,劲风直吹,雪花漫天。一天一夜没吃饭的贼人,三五成群,不辨方向,绝望地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中,冻饿而死的可能性很大。
邵勋策马而过之时,目光只在这些尸体上扫了一眼,便即收回。
前方又出现了一群林虑父(豪)老(强),恭恭敬敬地奉上酒肉、粮草。
一堵矮墙后面,甚至埋着上百个瓦罐、饭甑,里面煮着热汤,给过路的军士提供补给。
来自郡城的吏员连连催促,让丁壮们把蒸熟的粟米饭端出来。
“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邵勋感慨了一声。
上一次来河北,以及更早之前去关中,一路上可没这么多人劳军,甚至还需要自己派人去征粮。
在老丈人的地盘上打仗,就这点好处。
同时也可从侧面看出,庾琛坚守汲郡数年,威望已经相当高了,至少能支使地方上的大族提供后勤保障。
另外,从汲县、共县、林虑县三地的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田地种上了冬小麦,说明老丈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朝廷的政策。
这是什么?这是执行力!乱世之中非常宝贵的能力。
“君侯,坞堡帅应抓捕了不少贼兵,七八十人总是有的。”唐剑指了指远处一群正在喝粥的丁壮,说道:“逃散的溃兵,一般而言都会被坞堡抓走,成为奴隶。”
邵勋点了点头,没管这事。
有坞堡帅们出手,这些贼兵大概没几个能回去了。
他想起了契丹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的事情,他带着大军南下中原,十万众先为后唐军五千人击破,溃不成军。第二次在沙河遇到时,一看到后唐军旗帜,直接吓溃了,争相渡河,河冰破裂,溺死者不计其数,阿保机之子被俘。
后唐军奋勇追击,时天降大雪,契丹人死于严寒者不计其数,撤退路上又遭到村民袭杀,最后逃回去的寥寥无几。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村民”、“堡户”,在乱世之中,他们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遇到大军前来,他们老实得像鹌鹑一样,你烧杀抢掠,他们都不一定有能力反抗。但当你落单的时候,就能领教他们的厉害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数百人一股的贼军都很危险,更别说三五成群的溃众了。那就是行走的奴隶,坞堡帅、庄园主们定然或捕或杀,不会放他们走的。
大军在坞堡外休整了一个时辰,吃完热饭、热汤,顺便烤干绵衣之后,继续向北进发。
十三日,前方来报,充当先锋的府兵进占林虑县。
此县空无一人,显然已被贼众放弃。
得到消息的邵勋下令加快步伐,于第二天午后率中军主力抵达此县,路上甚至还撞到了一支撤退中的贼兵,规模在千人上下,当场收缴器械,将其送往汲郡看守起来。
十四日傍晚,他登上了林虑县城头,俯瞰着正在行军的大队人马。
这支部队,有点刘裕灭南燕的十万大军的味道了。
很多人都只知道刘裕的却月阵,但刘裕其实是用战车的行家。
他灭南燕,就是以此车阵,自徐州出发,堂堂正正奔向广固(南燕都城)。
一路上任凭鲜卑骑兵骚扰,我自岿然不动,只攻敌必救。
越靠近广固,鲜卑骑兵的主动权越低,越沉不住气。
到了最后,骑兵失去了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的战场主动权,被迫主动进攻刘裕。
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南燕惨败,就此灭亡。
攻敌必救是核心,这意味着战场主动权在谁手里。
我要攻的必救是哪处?
邵勋目光看向东方,仿佛能穿越时空般,落在了邺城上方。
拷讯俘虏得知,敌军大量辎重、财货、俘虏放在邺城,王弥、王桑、刘灵乃至石勒等人,都派了一部分兵马前往邺城留守,看守钱粮人丁。
石超本人,更是以邺城为基,拉丁入伍,扩充实力,似乎压根不想走了。
那么,目标很明显了:我军首战告捷,气势正盛,随军携带的粮草又可支一月有余,那么直扑邺城,看看贼众是何反应。
******
石勒刚刚从赵郡返回,抵达襄国,全军在此休息了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