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707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3      字数:3310
  “是。”
  “喝酒。”邵勋又举起酒杯。
  今日一番试探,他再次确认一手创建的银枪、黑矟二军是跟着他走的,这就够了。
  这些年东征西讨,能一次性见到这么多学生骨干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他也要摸一摸底,看看他的学生们如今的思想动态。
  就今日所见,还可以。
  社会风气的扭转,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历史上是南北朝三百年混战,才彻底剥夺了士族的经济基础,打掉了士族的骄傲,让整个国家的社会形态、风气、思想为之一变,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你让一个唐朝人去看汉朝的一切,他会觉得有点陌生,反之同理。
  邵勋倚为臂助的学生们,至今仍未被“主流社会”接纳。
  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如今这个关键当口,利大于弊。
  他如今想做什么事,需要的是别人的认可——至少是不反对。
  核心军队认可他做这件事,那么杂牌部队就会安分许多。
  世家大族认可他做这件事,其他中小世家就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军队、官僚、财政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在他确定核心军官支持他,士族那边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
  “太尉,你想让我出丑么?”饮宴结束后,学生们各自散去,邵勋又在书房接待了王衍。
  “太白你总不能一次清谈都不参加吧?”王衍无奈道:“老夫为你准备了几条精妙的义理,定能大放光彩,继而名扬四方。”
  “不妥。”邵勋摆了摆手。
  老登这是在帮他组织清谈聚会,利用他的面子邀请诸州“名士”与会。然后利用主持人的身份制定议题,私下给小抄,帮邵勋在玄学上打名气。
  这就是士人的聚会方式,也是获得他们圈子认可的最好方式。强如刘裕,也要和士人们清谈扯淡,被人抓住语言、逻辑漏洞当面怼了,也只好自嘲。
  当然,幸好这是北方,邵勋硬是不肯参加的话,问题也不大。
  “也罢。”见邵勋态度坚决,王衍只能放弃,道:“不过,下次可不能拒绝。有些事,总要经历一遭的。唔,其实也出不了丑,有空来老夫家中,惠风精擅此道……”
  邵勋惊奇地看了老登一眼。
  这是做大事的人!
  王衍被他看得脸上有点挂不住,咳嗽了一下,道:“仪典定在三日后,文武公卿皆在,奏嘉礼之乐,天子临轩册封。动静不要弄太大……”
  “昔年赵王伦带了多少人入宫?”邵勋问道。
  “五千人。”
  “新安之战结束后,禁军各部多有缺损。昨日我已让他们开往城外屯驻。”邵勋说道:“殿中值守之事,由银枪左营督军王雀儿负责。最晚明日,六千兵就要自端门而入,护卫天子。我轻车简从即可,动静太大确实不好。”
  王衍目瞪口呆。
  老妻郭氏曾开玩笑说,在无耻方面,邵勋和他棋逢对手。
  你都派六千兵护卫宫城了,还“轻车简从”?
  王衍不说话,邵勋也不以为意,又问道:“京中物议如何?”
  “其实没什么了。”王衍道:“该知道的,年前就知道了。不该知道的,年后也听说了。经此数月,应无人再反对,毕竟有前车之鉴。”
  王衍提到的“前车之鉴”指的是焦求、李述、许暇等人,或许还有最近的汝南和氏。
  被邵勋灭族的世家,十年来只有陈郡何氏(包括汝南郎陵分支)、汝南和氏这两家。
  前者是他初封郡公,拿地头蛇何氏立威。
  后者是他要进位国公,拿皇亲国戚和氏立威。
  每次都是关键时间点,每次都有明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看起来是讲规矩的,不至于引起强烈的反弹,但也起到了警告的作用。
  他相信王衍说的话是真的,这会真没傻子再为天子冲锋了。
  而这其实也是历史上权臣篡位不一步到位的原因所在,不断放出风声,不断试探,引蛇出洞,清理刺头,最后禅位时反倒没什么事了,水到渠成。
  “既如此,三日后行册封大典。”邵勋说道:“我也等不及了。册封完后就回汴梁,洛阳这边麻烦太尉多多照看。”
  第八十三章 仪典
  昨夜下了一场雨,花朵上的露珠滚来滚去,晶莹可爱。
  “啪嗒!”一阵劲风传来,露珠瞬间滚落地面,消散于尘埃之中。
  一双双军靴快速踏过,奔向宫城各个角落。
  很快,太极殿、昭阳殿、建始殿、嘉福殿、九龙殿、崇华殿等建筑群外,皆有大兵驻守。
  对于举办仪典的南宫太极殿,更是重中之重,有兵士入内搜检,反复三次,方才罢休。
  随后,银枪左营的军士以幢为单位,守于诸殿内外,盘查出入。
  天子司马炽立于九龙殿前的水渠边,怒目而视。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愤怒的底色是害怕,天子非常害怕今日遭遇不测。
  毕竟,太子已经死了啊!
  督伯赵槐见着天子,远远行了一礼,随后便不再管他,挥了挥手,如狼似虎的军士立刻占据了水渠上的两座小桥,将渠北诸殿隔绝于外。
  他们还算给面子的,至少诸殿北边的八坊没有派人滋扰,只在路口设障,派军士戍守——八坊乃才人居住之所。
  司马炽盯着正在分派岗哨的赵槐,但人家面色不变,该干嘛干嘛,口令声喊得又快又急,显然是丧心病狂之人,邵贼畜养多年狂悖之徒。
  到了最后,他放弃了,神色萧索地回了九龙殿。
  或许,内心之中还有一丝奢望。
  邵贼不可能久留洛阳,就像曹孟德不可能久留许昌一样。
  邵贼走后,他还有机会——但他也不太想留在洛阳了。
  司马炽下意识看向了北方,怎么还没动静呢?他想看到的混乱始终没有出现。
  天子入殿之后没多久,车骑将军幕府刺奸督邵璠走了过来。
  左右执法令史各领兵众百人,自宫城云龙门而入,二度巡检。
  巡完北宫诸殿、华林园、天渊池、九华台等地后,又向南穿过陵云台、灵芝圃,仔细巡视以太极、昭阳二殿为主的南宫建筑群。
  他在殿前广场上看到银枪左营督军王雀儿以及冗从仆射郑世达。
  二人正在交谈着。
  王雀儿没怎么说话,郑世达却跟在后面,喋喋不休,神色间多有讨好。
  邵璠见得这个场面,心中对郑世达的印象更全面了一些,暗道回去后得在郑世达的档籍中补上几笔:功名心切,善阿谀奉承。
  邵璠又看了下阊阖门。
  这座建筑乃魏明帝生前下令修建。
  明帝前期,多在建始殿、嘉福殿、九龙殿等殿听政,举办朝会。晚年时,曹魏国力渐增,乃大兴土木,将旧宫殿群称为“北宫”,开始营建太极殿、昭阳殿、阊阖门、云龙门等建筑群,称作“南宫”。
  南宫虽只有两座主殿,但工程量远大于北殿。可惜的是,明帝至死都没能等到南宫完成,崩于北宫的嘉福殿。
  阊阖门是整个洛阳宫城的南大门,正对铜驼街。
  明天(六月十五)是望日,有大朝会。届时阊阖门会打开,文武百官自此门而入。
  而在今天入夜之前,太常会把整整四厢乐器搬进来。后半夜再布设好位置,届时人员往来非常杂乱,不可不察。
  邵璠不厌其烦,绕着太极前殿转了一圈。
  端门内站着银枪军幢主季收,正在安排六百甲士的哨位。
  按制,这里应该有虎贲中郎将、羽林监率兵值守,侍御史、谒者各一人监督。
  这会侍御史、谒者倒是来了,但统兵军官已换成了季收。
  阊阖门那里也有朝官监督,分别是廷尉监、廷尉平,守门军士为两幢兵一千二百人。
  云龙门封闭,只有兵士值守。
  逛完一圈后,邵璠暗暗松了口气。
  如此大动干戈,就是为了确保安全。
  ******
  六月十五,望日朝会。
  外头还一片漆黑的时候,邵勋就起床了。
  早朝这种事,真是反人类啊,起得太早,跟后世卖早点的似的,后半夜就得起来。
  有那贪睡的官员,甚至来不及吃早饭,路上买个胡饼,一边走一边吃。
  幸好这个年代朝会不多,即便到了唐代,也就三日一朝,唐玄宗有时候还觉得频率太高了,不如睡懒觉——从此君王不早朝!
  真不知道那种每日一朝的日子怎么过的。
  “夫君,妾在家等你。”庾文君亲自为邵勋穿上了季夏时节的黄色朝服,柔声说道。
  邵勋点了点头,道:“走个过场罢了。”
  亲兵已来到外间。
  邵勋抱了抱妻子,道:“过几日,你召集公卿官员夫人、女眷,一起游乐下。”
  庾文君嗯了一声。
  其实她不是很喜欢这些事,但夫君鼓励她这么做,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再者,男人在外面拼杀,她确实也应该分担些压力。
  “明公。”杨勤轻声催促了下。
  邵勋看了看天色,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