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14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4 字数:3359
“别作孽了。”邵父摆了摆手,道:“人家过得好好的,一把年纪了,千里搬运,有几个人经得住折腾。”
“阿爷说得是。”邵勋笑道:“儿考虑不周。”
“你不是考虑不周,你是当武夫久了,人命在你眼里就不是个事。”邵父叹道:“其实当年我上战场厮杀,时日久了也这般。”
“还厮杀呢?”刘氏撇了撇嘴,道:“甲都丢了,狼狈奔窜回来。”
“这事就过不去了是吧?”邵父不满道。
邵勋暗笑。
“小虫,你吃过饭没?”刘氏突然问道。
“一会去温明殿用饭。”邵勋说道。
“可惜今年没种春韭,你少时可喜欢吃了。”听到儿子不在这用饭,刘氏有些失落。
“阿娘享福便是,何必劳心劳力?”邵勋说道:“待我闲下来,种点春韭给阿娘吃。”
“你有大事要做……”刘氏叹道:“阿娘也就叹息,可能陪不了你几年了。”
说罢,神色有些哀伤。
生老病死,无人可免。
“阿娘身体康健,何出此言?”邵勋沉默了一会,道:“打完鲜卑和匈奴,我便留在宫中,不跑了。”
“一定要亲自打么?”刘氏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父年轻时出征,餐风露宿,临老一身病。你现在正值壮年,感觉不到——”
“没那么玄乎。”邵父插言道:“餐风露宿说的是小将。我年轻那会出征,大将、都督还有坐着板舆出征的呢。将士在前方厮杀,都督住在后面城里,还有闲心欣赏歌舞。”
邵勋含笑点头,老爹不愧是丢盔弃甲成功跑路的兵油子,懂行。
刚起家那会,亲领一军,确实艰苦。很多时候亲冒矢石,更是危险无比。
现在都是各路大将领兵在前,他大部分时候其实是在行军,也没有人规定他必须哪天、哪个时辰赶到哪里,违令者斩之类。
他的自由度很大,生活其实算是规律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再者,他现在经得起失败,没以前中夜起身、筹谋破敌之策时那么煎熬。
当然,和躺在家里肯定不好比。
“哪个将军这么离谱?”刘氏不相信。
“扬烈将军王浑,五十余年前的事情了,我那时第一次被征发。”邵父说道。
“这个王将军现在在做什么?他们家可是高门?”刘氏问道。
“死了。”邵父说完,又看向儿子,道:“他们家被小虫整垮了。”
刘氏哑然。
邵勋笑得乐不可支,心情莫名地好了许多。
老爹虽然少言寡语,但其实内秀于心,什么都知道,看得通透,也会用搞笑的方式安慰人。
“所以你别操心了。”邵父又道:“小虫打了那么多年仗,一比起来,我当年跟过的将军狗屁不是。他知道怎么赢。”
“儿子比你厉害。”刘氏被怼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嘟囔了一句,回里间去了。
邵父看着天,慢悠悠地说了一句:“你整垮了那么多当年我见都不配见到的高门大族,当心点。”
“我明白。”邵勋点了点头,说道。
******
“真要上阵?”徽光殿外,王景风可怜兮兮地说道:“虎头才十岁,在家里读书不好么?”
邵勋突然又想笑。
王老登上蹿下跳,和人争得不可开交,结果王景风却不想他外孙随军。
“十岁不小了,随我感受下战场气氛。”邵勋说道:“放心,大部分时候待在后方,你担心什么?”
“你现在女人那么多,就不对我好了。”王景风急道:“不光不对我好,还不对虎头好。”
邵勋不理,只看向儿子,道:“虎头,你愿意随阿爷出征么?”
虎头(邵裕)先看了眼母亲,心虚地避开了视线,然后坚定地说道:“阿爷,我要去。”
王景风直欲晕过去。
“慈母多败儿。”邵勋看着儿子,用鼓励的语气说道:“随阿爷去见识下大漠长河,驰骋于草原之上时,弯弓杀敌,那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
虎头眼睛一亮,道:“阿爷,我最喜欢射箭了。”
说罢,拍了拍腰间的弓梢。
老实说,虽然很警惕士族,但邵勋真的很喜欢老四虎头。
原因无他,身体骨架大,发育后一定是个壮汉,很像他邵某人。
王景风这个大傻妞,无意间为邵家诞下了个猛将之才啊。
“大王。”王景风见儿子跟着一起“傻”,又换了副语气,可怜兮兮地说道:“虎头还要读书呢。”
邵勋哈哈一笑,道:“阿鱼,你不如遣人问下太尉的意见。”
王景风毕竟不是真傻,这还用问吗?父亲正愁不知道怎么吹虎头呢,现在有出征的机会,还不吹他“文能和政”、“武能平乱”?
这般“才兼文武”之俊异,不愧是我王衍的外孙啊!
王惠风在一旁静静看着。
邵勋走了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道:“你还是这么淡然。我们的孩子再大些,也要这般。”
“随缘即可。”王惠风说道。
“那是我们的孩子。”邵勋强调道。
“你是不是很得意?”王惠风为邵勋整理了下袍服,语气不变:“我这么淡然的女人,也让你得手了,还为你生了孩子。”
邵勋被戳破了心思,有些尴尬。
“不要忘了你答应我的事。”王惠风轻声说道:“百姓太苦了。”
“好。”邵勋松开了她的手。
王惠风反手抓住了邵勋的手,轻笑了下,低声道:“其实,有个孩子挺好的,不寂寞。”
邵勋这下是真得意了。
“拓跋三分,互相攻杀,你只要稳扎稳打,断不至于大败。”王惠风又认真地说道:“代国太夫人王氏有大用,别光想着在人家身上逞威。在击败拓跋贺傉后,着她招抚亡散,或有奇效。”
“你若是男儿身,张孟孙也得退位让贤。”邵勋笑道。
“张孟孙乃中书侍郎,大王谋主,万勿轻慢。”王惠风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道。
邵勋轻轻点头,然后转过身去,看向儿子,道:“虎头,带上你的弓,随为父出征。”
神龟八年(324)三月初五,平阳城外变成了兵的海洋。
作为先锋的河东董武部“瞎巴”三千人已经北上,更有数万大军自各处云集而来。
徜徉在各营阵前时,邵勋只觉身体里某些东西又活了过来。
风驱锐旅,以全社稷,就在今朝。
而前来送行的国中官员们则神色各异。
终究没拗过梁王,他以巨大的威望为基,强行推动了这场让很多人不太情愿发动的战争。
第八十二章 后方老登们
平阳文武、后宫嫔御乃至部分军士家人一直送到了数里外,才各自回返。
庾琛在城外稍稍逗留了一番,身边围着数十位大大小小的官员,好似在聊着什么。
庾琛之妻毌丘氏悄悄拉住了出城送行的女儿,左右看了看,低声问道:“梁王待你如何?”
庾文君有些懵,这什么问题。
“夫君待我很好。”庾文君回道。
确实待她越来越好了,可能是吃了年轻的红利。
阿姨们渐渐老去,邵勋害怕她们高龄怀孕,现在确实喜欢睡在昭德殿。
昭德殿之外,去得最多的就是羊皇后所居的温明殿了,邵勋也经常在那边过夜。
没办法,邵贼和他手下一干暴发户们都是土狗,就喜欢睡身份高贵的女人,哪怕有更年轻漂亮的少女可以选。
出征之前,羊献容又怀上了。
坏消息是,一年半前出生的女儿毫无征兆地突然病重,以至于她今天都没出城送行——其实也不太适合出面,毕竟身份还是尴尬。
毌丘氏听到女儿的话,心中大定,然后仔细端详了下,不由地暗暗称赞。
不是她夸自家女儿,实在是文君底子确实好,二十八岁的年纪,风韵诱人,女婿怕是要被迷死,没空搭理外间的野女人。
“你们自小相识,心意相通,本就该恩爱无比。”毌丘氏笑道:“这般缘分,一般人可求不来,文君你可真是活在蜜罐子里了,天底下没几个女人有你这般幸运,将来这段佳缘怕是要上史书。”
庾文君脸色微红。
最近夫君经常夜宿昭德殿,她可以舒舒服服地蜷缩在夫君怀里入睡,或者撒娇让夫君抱着她睡,确实幸福得没边了。
毌丘氏见女儿那样子,知道话不假,悄然离开,然后寻着庾琛,远远朝他点了点头。
庾琛身边跟着少府监庾敳、司农卿殷羡、卫尉卿陈眕、左民尚书枣嵩、度支尚书荀绰、黄门侍郎陈匡等人。
这是核心圈子。
核心圈之外,还有不少中层官员,至于外围“马仔”,那就更多了。
不过基本可以看得出来,邵勋默认庾家的自留地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粮食、牲畜、军械的生产与储备,如司农寺、卫尉寺、少府;
其二,财政收入与支出,如左民曹、度支曹;
其三,这个就黄门侍郎陈匡,算是梁王身边近臣,另外就是原幕府记室督京禅,他是河北人,但却是庾琛在汲郡当太守时就投靠过来的亲信,现任侍御史,算是言官,整体比较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