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926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5      字数:3398
  欢声笑语之中,一列列骑兵骑着马儿,快速超过,渐渐消失在了高高的蒿草之中。
  冯八尺呸呸两口,将嘴里的沙子吐掉。
  行至中午时分,又一队骑军快速掠过,似乎要赶紧上前加入战场一般。
  陈留府兵们纷纷用羡慕的目光看向他们。
  步兵行动太迟缓了,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怕是仗都打完了。
  而在冯八尺他们后方数里外,黄头军将士驱赶着无数车马、役畜,将满满当当的粮食、军资送往前方。
  他们的规模更大,几乎充塞了整个原野,在草丛中若隐若现。
  如果从空中俯瞰而下的话,大体上可以看到:数条长龙引起大股烟尘,自阴馆出发,一直绵延到北边二十里外的(lěi)水(黄水河,马邑川或桑干河支流)南岸。
  长龙外围,新近降顺的鲜卑、乌桓轻骑被撒了出去,警戒大军侧翼。甚至于,还有一部分人奉命绕路,前出至更靠北的桑干河干流地区,袭扰敌军。
  所有人都要参与战斗,争取一鼓破敌!
  ******
  河畔正在筑城,王雀儿登上了一个土台,眺望北方。
  不远处的河道旁,无数辅兵工匠正在打造木筏、船只,准备建造浮桥。
  河对岸有鲜卑游骑游弋不定,时不时朝这边射几支箭。
  银枪军召集了一幢兵,所有人放下长枪,取出步弓,快步前出至河岸边,挽弓而射,鲜卑游骑顿时落荒而逃。
  “哈哈!”哄笑声响彻水两岸。
  “快点!快点造!”
  “爷爷要过河斫杀贼兵!”
  “杀过河去,干死他们!”
  银枪军士卒们不断起哄。
  辅兵工匠们听了,连连擦汗,手下不自觉地快了起来。
  河对岸的鲜卑人见了,脸色有些苍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索头,老婢也!”幢主季收叉着腰,如同大将军一般指点江山:“比我家里的驴还蠢!”
  “幢主,何解?”有人凑趣问道。
  “有了坛坛罐罐,就舍不得跑啦。”季收指着河对岸那片夹在桑干河与水之间的空旷田野,说道:“你看,有农田桑麻,有屋宇圈舍,待下来住惯了,就不想逐水草而居了。”
  “幢主说得极是。”有人感慨道:“按我说,还不如祭出索头的老招数,舍弃一切家当,诱敌深入,在更北边的旷野中包围我等,然后再遣精骑南下阴馆,想办法拔了这个屯粮之所。”
  “他们不敢的。”季收轻蔑地说道:“若在此处退了,王督直接就杀到黄瓜堆去。黄瓜堆有新平城,要不要退?新平城退了,平城要不要退?”
  “老婢死定了!”众人哈哈大笑,士气昂扬。
  更有人兴之所至,拿弓弦套在脖子上,远远看着鲜卑人,似乎威胁要用弓弦缢死他们。
  “哗啦!”两艘木船被依次放入水中。
  工匠们一拥而上,用竹纽将其牢牢嵌在一起。
  “快,快,快!我今天就要过河。”
  许是天气太热,季收十分焦躁,直接把战袍脱了,袒胸露乳。
  “快!我要过河!”担任第一波突击队的季收幢士卒们同样跃跃欲试,不断催促。
  “快了!快了!”工匠们一边敷衍,一边心里暗骂:一帮老婢!
  日头偏西时,浮桥已经造了大半。
  鲜卑骑兵又冲了一次,不过很快被银枪军那让人恐惧的步弓覆盖打击给击退了。
  远远望去,河对岸的草丛中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十余具人马尸体倒在其中,不一会儿就引来了苍蝇。
  “过河!过河!”列队完毕的银枪军士卒们用枪杆击地,战意十足。
  “哗啦!”最后一排木筏放了下去。
  鼓手、角手刚刚吃罢晚饭,稍稍活动之后,上了一处高台。
  西天的晚霞十分美丽,当出兵的旗号升起之时,鼓手双手举槌,奋力敲了下去。
  “咚咚”的鼓声响起之后,河岸边的银枪军士卒立刻爆发了热烈的欢呼。
  数百将士分成两列,汹涌过河。
  季收身先士卒,带着一队人直冲出去了数十步,然后就地列阵。
  后续兵马源源不断赶至,过河的人越来越多。
  鲜卑人终于有了动静。
  旷野之中,二三百银色的铁骑自一片树林后冲出。
  具装甲骑!
  “干死老婢!”季收连甲都不穿,大吼道。
  “干死老婢!”军士们拿来了超长步槊,槊刃斜上前举,槊端尖锐部位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
  “干死老婢!”还有人抬来了鹿角,往两侧摆放。
  河对岸聚集了大量银枪武士,一部分人准备过河支援,另一部分人则抽出步弓。
  “唏律律!”辅兵们迅速拉来了七八辆马车,沿河横向摆放之后,开始给弩车上弦、装矢。
  具装甲骑携千钧之势冲了过来。
  银枪军钉下的长步槊已有四排,看着如同刺猬般的步阵,鲜卑骑兵挥舞着马槊,尽可能地推荡斜插在泥土里的步槊,然后绝望地撞了上来。
  “稀里哗啦!”步槊折断之声此起彼伏。
  有几人倒霉地被直接扎落马下,甲马仍然继续前冲,制造着混乱。
  后续又有数十骑冲至,几乎将银枪军设置的步槊阵完全砸烂,随后前冲之势不减,在步兵丛中犁出了一道道深沟,所过之处,骨断筋折,端地凶残无比。
  不过大部分具装甲骑没能见到水,就消失在了步兵人丛之中。
  河对岸的弩机一刻不停地发射着,偶尔会有一枚弩矢将具装甲骑洞穿,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击杀两人。
  步弓也在不断施射,但作用不是特别大。第一波冲阵结束之后,残存的二十余敌骑身上插满了箭矢,狼狈逃了回去。
  银枪军立刻进行重组,后续援兵不断过河。
  当敌人即将发起第二波冲锋时,几辆马车通过浮桥,横于阵前。
  敌骑徘徊良久,最终没有发起冲锋——第一次没能成功,就知道该放弃了。
  “过河!”水南岸又响起了高呼声,一队又一队、一幢又一幢的兵士通过浮桥抵达北岸。
  敌骑远远看了一会,转身走了。
  第二座浮桥连夜开建。
  当天晚上,数百辆偏厢车通过首座浮桥抵达对岸。
  六月初七清晨,王雀儿下达命令,编组车阵,向黄瓜堆进发,掀了索头的老窝。
  这个时候,在西边岚谷县、遮虏城一带候命多时的大将军府骑兵掾殷熙,终于接到了出击的命令。
  当天中午,他率八千余人,携马两万匹,持十日粮,出草城川,过楼烦故城,斜向东北。随后过马邑而不入,直插新平与平城之间。
  第九十二章 代公但内里坐
  王雀儿向北行进了一天之后,邵勋仍在阴馆城。
  他随手翻看着其他地方送来的军报,没太在意。
  索头于桑干水以南与陈有根交战数次,仅段部鲜卑取得了一次极其有限的胜利,其余三战皆北。
  诸镇将、部大们心有畏惧,不想再打了。
  好在拓跋贺傉似乎也不想打了。他趁着大胜,开始有序撤出,大队人马沿着桑干水上溯,准备增援平城方向。
  陈有根强逼各路镇将、部大们尾随追击,死死缠住,目前尚无消息传来。
  丁零翟鼠贡献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其人先奉陈有根之令西进,但比较磨蹭,半途听到陈有根战败的消息,立刻回返。
  全程在做折返跑,把滑头演绎得淋漓尽致。
  荆州方向,王敦大举北上,攻义阳,不利,复攻新野,杀太守庾方。
  潼关以西的匈奴似有异动,有集结兵马东出的意思。
  去年底他们斩杀了降而复叛的陈安,如今除了经营卑移山、朔方两地外,国中无大事,剩下的唯一“乐趣”就是给邵勋添堵了。
  徐州方向,祖逖招募兵马,操练不休,再度北上的可能性不小。
  这些消息邵勋大多没做出特别指示,唯有潼关方向让他多留了几分心力。
  最后一道消息则是有关当今战局的。
  贺兰蔼头终于得到了晋军大举北上的消息,这会已经召集兵马,开始东进。
  别的不谈,这老小子占便宜的功力一流,竟然想趁着晋军北上吸引贺傉注意力的有利时机,边打边拉,将心思混乱的部落拉到他那一边去。毕竟,如今祁氏母子的态势相当不好,自盛乐出兵打击一番后,可以以战迫降,扩大自己的势力。
  谁都想从祁氏母子身上撕咬一块肉下来啊。
  六月初十,邵勋下令董武率三千瞎巴北上,前来阴馆城,自己则率银枪右营、亲军、义从军一部、洛南府兵及部分黄头军计三万步骑北上,渡过水之后,屯于北岸不远,开始招抚。
  简单来说,王雀儿是打军事仗的,而他则是来打政治仗。
  六月十二,马邑守将在观望许久之后,遣使接洽投降。
  他本身是个杂胡,手头没多少丁壮,老弱妇孺倒是一大堆。
  在盛乐方向出兵,以及殷熙统率的大队骑兵自城外呼啸而过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投降了——再不降,搞不好要被贺兰蔼头及晋军南北夹击,他不可能再继续骑墙下去,总要选择一方投靠的。
  六月十三,水北岸的村庄内,诸位部大皆来拜见,但邵勋最感兴趣的还是其中一批晋人豪强。